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下水》2015,(5)
通过收集资料及考察,分析研究了后郝窑地热田地区的基本地质特征、热水异常分布特征与构造的关系、热田含水组的划分及其水文地质特征及其运动规律与其成因的初步认识等,总结介绍怀来后郝窑地下热水资源形成的地质条件,地下热水埋藏特点、分布特征和运动规律以及热田富水程度,得出郝窑地热田是典型的断陷盆地地热异常区,是在大地热流控制和作用下形成的圈团型地热储,为进一步合理有效的开发利用地热资源,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地温测量是研究地温场分布最直接的方法。地热热源的强度与分布,直接影响地壳表层土壤温度场的分布,特别是存在热储层、热运移通道等都会使地温场的分布产生异常。在研究区16个民井和32个钻孔中进行地温测量,分析地温场分布状况以及地下热水活动规律,效果明显。结果表明研究区浅孔与深孔地温场平面特征一致,越接近东北角地温越有增加的趋势,而且地温异常区呈NNE向条带状分布,宽度约700 m,与NNE向断裂展布方向一致,地温最高点位于NW向断裂与NNE向断裂交汇处。研究区在纵向上地温分布特征差异性明显,地下热水分布范围较小,具有一定局限性,主要受构造断裂、岩溶发育程度等控制,温度低的地下水大量涌入导致地下水温降低,地温梯度出现异常;这种地温梯度异常现象也说明了研究区地下热水主要储存于灰质白云岩或角砾岩的裂隙溶洞中,裂隙、岩溶成为地下热水良好的运移通道。地温测量方法圈定了研究区地热异常区范围,为进一步勘查地热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地热资源包括熔融岩浆、干热岩体和地下热水三部分。内陆山区型地热系统着重于地下热水资源的研究,主要包括热源、媒介、冷热水交换边界、热水道和地下热水富集区等要素。笔者通过对五台山地区地热异常反映、盆地边缘地下热水分布和垂直地温场特征等规律的分析,初步给出了五台山地区地热系统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4.
元月底在成都通过局级评审。昌都幅位于我国西部青藏高原东南隅,自然条件特殊,天然资源丰富,是我国待开发的重要能源基地。该项目是部下达的指令性任务,同时也是我国水文地质工作的基础项目。该成果详细阐述了图区内的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的水平和垂直分带规律及水资源量分布特征;对区内地下热水的分布规律,区域工  相似文献   

5.
地热资源包括熔融岩浆、干热岩体和地下热水三部分。内陆山区型地热系统着重于地下热水资源的研究,主要包括热源、煤介、冷热水交换边界、热水道和地下热消沉事集区等要素。笔者通过对五台山地区地热异常反映、盆地边缘地下热水分布和垂直地温场特征等规律的分布,初步给出了五台山地区地热系统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6.
张亚鸽  马致远  胡杨 《地下水》2010,32(2):8-10,22
为了了解西安凹陷地下热水的补给循环及其赋存环境特征,对西安凹陷地下热水D、^18O、^13C、^14C、^34S分布特征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研究表明:西安城区地下热水中环境同位素δ(^180)、δ(^13C)、δ(^34S)的分布规律与其所在的关中盆地存在相反趋势,指示西安城区地下深部存在欠压实作用,表明西安是一个年轻的快速沉积盆地或其深部存在开启性断裂。通过水化学分析表明西安地区主要水化学类型为SO4-Na型,咸阳主要为Cl—Na型,指示咸阳地区的地质环境更为封闭。根据补给高程计算,西安、咸阳城区地下热水补给来源分别为秦岭和北山末次冰期高山雪水补给。  相似文献   

7.
华北盆地地下热水的水文地球化学分带对水文地质动力分带有着积极的响应特征和很好的指示作用,自周边山区至华北盆地内部,自浅部向深部,地下热水的水质逐渐变差,18O漂移程度越来越大,2H过量参数d值越来越小,指示循环交替条件逐步变差。地下热水高矿化度带的分布特征说明西部、北部的太行山、燕山为华北盆地地下热水的主要补给区,鲁西南山区的补给比例相对较小。水化学的分布特征说明,在盆地平面和垂向上,存在砂岩类地下热水的向心流(渗入成因水)与离心流(沉积成因水)的水动力平衡带,反映了向心流与离心流是此消彼长的动态平衡关系。  相似文献   

8.
重庆温泉及地下热水的分布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重庆地区地下热水资源较为丰富,且地下热水的分布也比较特殊。着重对重庆温泉及地下热水的分布特征、水化学特征、热储构造、形成条件和成因模式等问题进行了总结。重庆附近地下热储为三叠系中、下统碳酸盐岩,地下热水的分布受到背斜构造控制,温泉大多在高隆起背斜轴部、两翼及倾末端出露,与常见的受断裂控制的断裂-深循环型地下热水的分布不同,属于盆地-出露型的地下热水分布类型,水温为32~64 ℃,属于中低温温泉。受背斜构造的影响,地下热水主要溶滤三叠系中、下统雷口坡组和嘉陵江组碳酸盐岩,TDS为2~3 g/L,水化学类型多为SO4—Ca型,长期溶滤作用使地下热水趋于淡化,但尚未达到淡水阶段。地下热水热源主要为正常的地热增温,大气降水为其补给来源,补给区高程约为670~1 500 m。大气降水在重庆各背斜核部岩溶露头区入渗,地下水沿着背斜两翼向热储层深部径流并获得加热后,顺构造线方向自南、自北向背斜中部或向背斜倾末端径流,在河流深切的峡谷地段碳酸盐岩裸露区或埋藏区出露成泉,或在背斜两翼人工揭露形成钻井温泉和坑道温泉。  相似文献   

9.
从川南地区温泉出露特征及地热开发现状入手,分析研究了该区地下热水资源赋存条件及分布规律,对该区地热资源远景进行了预测,为进一步开发地热资源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2017,(1)
山西省地热资源丰富,根据地下热水埋藏及补给运移条件和热量传递方式,将山西地下热水分为对流型热水循环系统和传导型深埋热水系统两大类。对流型地下热水的成因受基底隆起和深切大断裂控制明显,其分布和出露与当地的张性断裂带直接相关。埋藏深度浅,地温梯度高,便于揭露,开采成本低。大气降水补给与地下热源对流循环,热水矿化度较低,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放射性元素含量高。受地质构造控制呈现带状或串珠装分布的特征明显,热水分布范围小而不均,勘测定位难度大,盲目开发容易造成损失。通过分析研究对流型热水的构造成因及分布特征,有助于此类型热水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区内地热资源成矿机制,成矿规律的分析认为,锦州市辖区为高地温场区,地热资源主要赋存在1400m以下,深部热源是由地幔隆起地壳变薄热传导所致,区域构造体系控制了地下热水的形成和分布,凡是深度超过1400m且赋存地下水资源的地方,都能形成地下热水资源。在充分分析区内岩石的含水类型的基础上,根据它们分布和赋存深度,探讨寻找地下热水的区段及其方向,为区内地热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咸阳市区地下热水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咸阳市区地下热水的水化学成分受地层、构造的影响,在不同地段具有不同的特征。其水化学类型及特征元素严格受渭河北岸断裂控制。现已开采的热储为新第三系张家坡组及澳河组,本文对其水质按用途进行了评价,论证了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3.
广东省地氟病与地质环境关系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东省地氟病分布于40个县(市),病区人口达37.3万。在对全省地氟病分布规律研究后指出,广东省地氟病主要集中分布在粤东地区,与高氟地下热水的分布存在密切关系。高氟地下热水的天然或人为排泄对居民饮用水源产生氟污染,是导致地氟病的主要原因。改良饮用水源是防治地氟病行之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陈彦文  李生永 《地下水》2007,29(4):43-44
地下热水是一种非常宝贵的矿产资源,目前国内外在开发利用方面已取得许多成功的例子,充分显示了地下热水资源有别于其它矿种资源的优越性.甘肃省东部是全省经济相对落后地区,资源较为贫乏,但相比而言,地下热水资源却较为丰富,现已发现的热水点就有14处,经对个别点的初步开发,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已成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途径之一.因此,如何进一步勘查和开发热水资源也引起了人们愈来愈多的重视.从区内地下热水的背景条件出发,对地下热水的形成、分布特征等进行了阐述,并对进一步勘查和开发的前景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漳州盆地地下热水的来源和运移途径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依据福建沿海一带大地构造情况,在分析了漳州盆地局部地质构造特征、地温场显示特征、地下热水的动态变化以及不同深度地下热水的化学组分之后指出:漳州地热区主要热源来自老断裂的重新活动,地下热水的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阐明了地下热水的入渗途径,其循环深度1500—2000m。结合成因分析,为今后进一步勘探和开发地下热水提出了总体方向。  相似文献   

16.
张家口地热资源丰富,通过对区内地热成矿机制,成矿规律的分析认为,以祁吕系为主的多构造体系复合部位控制了本区地下热水的形成与分布,本区地下热水是大气降水经深循环而成,经计算深循环的深度达为2600m,张家口南部地区有很多个热水异常点,是具有远景意义的地热区。  相似文献   

17.
湖南省是我国地下热水资源较丰富的地区之一,全省已发现地下热水(〉23℃)资源179处,其中低温136处、中温40处、中高温1处、高温2处,但目前湖南省地下热水的开发利用方式较粗放,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文章阐述了湖南省地热资源的控制因素、分布特征及水化学类型等特点,分析了目前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就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查孜地热田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及地热钻孔揭露,发现该地热田具有较好的地热资源开发潜力。对该地热田地下热水的水文地球化学及同位素特征开展研究,发现地下热水为HCO3-Na型; 热水与冷水的离子浓度存在差异,显示二者具有不同的物质来源,但又具有一定的水力联系。热水中的δD和δ18O同位素特征表明: 该地热田地下热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和冰雪融水,补给海拔为5 652 m以上; 大气降水和冰雪融水下渗并与沿断裂破碎带向上运移的地热流体混合后形成地下热水。断裂破碎带不仅是温泉的主要通道,也是地热流体的储集场所,地热田热水在地下运移滞留至少41 a。据SiO2地热温标估算得出,该区地下热储温度为148.18 ~153.49 ℃,天然放热量为2 264.33×1012 J/a。  相似文献   

19.
依据地球化学及水文地球化学的基本原理,对江苏地区5个地热异常点的水质检测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地下热水中溶解状N_2、O_2、CO_2等气体含量变化反映了深部构造断裂的开启闭合程度及地下热水水化学环境的特征;不同溶解状气体含量比值、13C同位素等指示了地下热水中不同气源的混合;而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则受区域地质背景、元素特性、水-岩相互作用等条件的影响。上述水化学特征的识别对寻找深部地热资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渭河断陷赋存丰富的地下热水资源.本文叙述了该区地热分布特征,阐明了区内地质构造、深部地质条件对地下热水赋存和水温、水量变化的控制作用,兼论了西安城郊区及地热赋存的地质构造背景.对指导当前和今后这一地区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工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