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正>陈志强先生(1904~1989)是地磁学家,中国现代地磁科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曾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地磁研究室主任,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他参与的几处地磁台站观测记录以及多处野外地磁测量,为编制首幅中国地磁图提供了有价值的地磁数据。新中国成立之后,他参与制定了中国地磁台网建设和野外测量的远景规划,主持、参与了6个地磁基准台的建  相似文献   

2.
兰州地磁台是我国解放后首批新建的台站,已有二十多年的连续工作历史,是我国西北地区能提供完整的地磁观测报告的老台站;从一九七九年起,经国家批准正式参加国际资料交换,被国外同行视为全球主要地磁台站之一。随着仪器装备的更新和补充,急需进一步改善观测条件和增建第三观测室,遂于一九八○年根据国家地震局(80)震发计字第012号文件下达的基本建设项目进行第二观测室设计和建筑。在设计中参照国家地震局编制的《地震台站观测规范》有关对地磁台建筑的技术要求,并吸取了兄弟单位一些地磁台建设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3.
按照国家地震局(80)震发监字第030号文和(80)震地字第003号文的布署,“一九七九年国际地震地磁资料交换单位质量评比会”于三月六日——十三日在成都召开。参加对外资料交换的十七个基准地震台,北京、上海佘山、兰州、广州地磁台和武汉、乌鲁木齐、长春、拉萨以及成都、昆明、泰安、呼和浩特地磁台参加了评比;廿四个省、市、自治区地震局的台站业务管理部门的负责同志以及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和资料汇编单位——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第九研究室的代表计85人出席了会议,还有7个地震台、4个地磁台的11名代表列席了会议;ISC国际组织的中国理事、  相似文献   

4.
IAGA(国际地磁学和高空大气学协会 )在《地磁测量与地磁台站工作指南》中指出 ,“对放置新型磁变仪的场所有 3点主要要求 :放探头用的稳定的墩子 ,稳定的温度和无磁性的建筑材料” (周锦屏等 ,1 999)。数字地磁记录仪器的应用在许多国家已有多年历史 ,IAGA的总结对我国地磁台站磁通门记录室的建设或改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成都地磁台相对记录室曾采用珍珠岩颗粒夹层、加厚薄弱墙等保温措施及氯化钙防潮措施对于地下水位浅、空气湿度大的地面建筑的地磁房收到了良好的保温防潮效果。由于珍珠岩颗粒年久要缩塌 ,对保温的长期效果有一定…  相似文献   

5.
《地磁台网标准化问题的研究》技术交流和阶段成果验收工作会议,由中国地震科学联合基金会主持于1987年10月26日—28日在北京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国家地震局科技司、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等有关研究单位和北京、佘山、琼中、泰安等地磁台站近30名代表。中国地磁和高空物理委员会主席刘庆龄先生、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仪器和观测系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黄鹤龄同志也应邀出席了这次会议。会议期间,特邀来华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尼麦克(Niemegk地磁台 V·Auster 博士作了地磁矢量测量仪器方面的学术报告。与会代表认为通过尼麦克地磁台和北京地磁台地磁比测工作的技术交流和学术研讨,对今后国际间建立地磁测量标准的合  相似文献   

6.
受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委托,由地球物理研究所九室和十室联合举办的地磁专业数据库系统培训班于1991年6月13—19日在河北省地震局北戴河技术培训中心举行。参加这次培训班的学员来自全国Ⅰ、Ⅱ类地磁基本台、地磁区域台、省局监测预报部门和地震技术专科学校等单位,共59名,其中83.1%的学员来自地磁台站等一线。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沈建  相似文献   

7.
第五届全国地震、地磁基本台网工作会议于一九八四年五月十一日至十六日在西安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地震、地磁基本台网Ⅰ类台和Ⅱ类台的代表,有关省、市(自治区)的台站管理人员,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和地震地磁资料汇编牵头单位——地球物理研究所等单位的同志共160人。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副司长陈鑫连同志和陕西省地震局李  相似文献   

8.
正1会议背景及概况第18届国际地磁学与高空大气学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Geomagnetism and Aeronomy,IAGA)国际地磁台站工作会议于2018年6月24—29日在奥地利国家气象和地球动力学研究所的康拉德(Conrad)观测台举行。来自30多个国家的90多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其中中国代表2名。IAGA地磁台站工作会议是由IAGA第五分会中的地磁台站工作组(IAGA Working Group V-OBS)主  相似文献   

9.
全国参加国际地震、地磁资料交换台第四届(一九八二年度)评比会暨工作会议于四月十二日至十八日在武汉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全国26个测震基准台和17个地磁基准台的代表,以及各省、市(区)的台站管理工作人员等,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和地球物理研究所等有关单位的同志也参加了会议。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副司长陈鑫连同志和湖北省地震局负责人朱煜成同志出席了开幕式并讲了话。我国地震工作的老前辈秦馨菱教授和谢毓寿教授应邀出度了会议并做了  相似文献   

10.
按国家地震局编制的《地磁台站观测规范》规定,地磁台仪器需每5年比测一次,自1989年起全面系统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三分量地磁仪器的比较工作。到目前为止,已完成全国36个地磁台中的33个台的仪器比测和13个台的天文方位角复测,取得了一批有价值的数据,同时协助台站解决了一些具体技术问题,促进了台站的正常化、标准化。  相似文献   

11.
苏联地球物理学家沙佩罗(V.A.Shapi-ro)教授应邀于1990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访问了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沙佩罗教授现任苏联地磁学科学委员会委员、构造地磁学工作组组长、苏联科学院乌拉尔分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磁学与磁力仪科学实验室主任。他领导的地磁学与磁力仪科学实验室现有科技人员24名,分5个组,分别研究地磁异常场、构造磁学(震磁效应与地震前兆)与地磁异常场的动力学、古地磁学、磁层来源的地磁场、地磁台站与地磁长期变化等。在访问期间,沙佩罗教授与国家地震局地  相似文献   

12.
经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批准同意,由全国地磁基本台网牵头单位——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九室地磁组举办的地磁资料与应用培训班,于1992年9月15—21日在江西省地震局九江培训中心顺利举行。参加本届培训班的学员来自全国Ⅰ、Ⅱ类地磁基本台、部分地磁区域台、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各省局(办)监测预报部门、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等单位,总人数达52名,其中81.8%的学员来  相似文献   

13.
通海地磁台从1992年开始,使用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开发的地磁数据库系统进行地磁观测报告的编制。新系统的操作,全部采用菜单提示,十分方便。在工作中发现一些问题提出来讨论。(1)台站日常资料处理中存储的数据为年报所用。通海台以往的资料都是使用BASIC程序来处理,大量的时均值毫米数数据便是用BASIC语言的DATA语句来装载的。这样的  相似文献   

14.
受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委托,由河北省地震局和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联合举办的全国地磁监测预报培训班,于1990年9月4—13日,在河北省昌黎县黄金海岸地震观测站顺利举办。各省局分析预报部门和地震台共派出42名科技人员参加学习,其中台站人员占88.1%,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52.4%,学员平均年龄为37.8岁。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相似文献   

15.
根据国家地震局的通知,CJ_6磁力仪验收与标定工作会议于1988年6月5—16日在北京白家疃地震台举行。参加工作会议的有来自全国Ⅰ、Ⅱ类基本地磁台和区域台代表18名,国家地震局物资基建处、北京光学仪器厂、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等单位的有关领导,验收标定工作人员也应邀出席了会议。国家地震局委托其下属的地球物理所九室负责本次验收标定技术工作。根据国家地震局和北京光学仪器厂的购销合同而出品的第三批 CJ_6磁力仪,是设立在全国各地磁台用来专门测量地磁偏角的精密仪  相似文献   

16.
本文概略介绍了我国地磁台站工作发展情况。详细介绍了建立我国地磁测量实用标准的过程,以及用国际地磁学与高空物理协会的台站仪器委员会所设地磁标准比较长设服务部提供的一组(三只)石英丝水平磁强计,在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白家疃台比测的结果。它验证了我们所建的实用标准已达到了国际比测的精度要求,并为上述国际机构所肯定。  相似文献   

17.
根据(81)震发监字第027号文的部署,国家地震局于1981年3月8日——14日在南京召开了1980年度国际资料交换台站评比会。参加国际交换的17个地震台和6个地磁台,以及即将对外交换的乌鲁木齐等老的地磁台和一部份磁变仪工作优良的基准台参加了交流评比;牡丹江、太原、高台、琼中和呼和浩特地震台派代表参加了观摩。十个省、市、自治区地震局的台管负责同志,国家地震局分析中心,地震研究所,汇编单位——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对外交换部门的代表共60余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进一步改善和提高乌鲁木齐地震台地磁资料观测精度,于1989年9月在乌鲁木齐地震台新修建了两个地磁测量标志。为保证新标志的观测精度和长期稳定性,在选点、设计和施工中,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九室的周锦屏,赵学敏等同志进行了指导。标志建成后经过一年时间的保养维护,标志已处于稳定状态。标志方位角是测量磁偏角不可少的一个参照量,它的准确性以及长其稳定性直接关系到磁偏角的观测精度。建台时修建的两个测量标志由于在设计处理中没有直接和基岩相接触,所以经过十几年时间的变化影响,标志向一方倾斜,方位角发生了近1°7′的变化,给该台磁偏角观测带来了不应有的测量误差。另外,作为国家地磁一  相似文献   

19.
由地震科学基金会主持召开的《我国地磁台站K指数测量方法的研究》课题,于1992年9月15日在江西省九江顺利通过鉴定。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天津市地震局、云南省地震局、上海市地震局、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等单位的有关  相似文献   

20.
1990年12月20—21日,地震科学基金会在广西南宁主持召开了地磁台网标准化研究课题鉴定会,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学、广西省地震办公室、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等单位十多名科学技术专家参加了会议,中国科学院空间研究中心的刘庆龄教授提供了书面意见。会上由6名成员组成了鉴定委员会,并推举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蒋邦本副教授为主任委员。鉴定委员会具体组织鉴定事宜。地磁台网标准化研究课题是由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部分研究人员合作,1986年9月至1990年3月由地震科学基金会资助的,历时3年半。课题组成员经过数年的努力、刻苦钻研,圆满地完成了研究任务,在此期间,他们在北京地磁台做了大量的测试、仪器比测工作,并到琼中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