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6 毫秒
1.
浙东南地区是我国东南沿海火山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晚侏罗世火山岩广布,厚度可达1~2 km,局部3 km以上,说明该时期火山活动十分频繁.伴随火山作用形成了与火山热液有关的各种矿产,圈定火山构造也就成为探寻各种矿产的重要途径.以治岭头地区为例,说明1:5万重力调查在圈定Ⅳ、Ⅴ级火山构造中的效果及作用,并对区内矿产与火山构造的关系进行探讨,进而指出该区进行地质找矿的最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2.
浙东南火山岩地区的金属矿床与火山构造和隐伏岩体关系密切。笔者近年来在该地区开展了不少磁法工作,在圈定火山构造、隐伏岩体、划分断裂构造等方面取得较好效果,并结合地质资料指出了成矿有利的靶区。后续地质工作在多个靶区发现大量土壤异常,有力推进了区内矿产地质工作。认为在浙东南火山岩地区开展地质勘查时,可通过面积性磁法工作快速缩小找矿靶区,减少勘查风险,提高矿产地质工作效果。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中生代火山活动受北东向岩石圈深大断裂构造的控制。火山—次火山的热液成矿作用与它的物质成分和岩相有关,受火山构造的控制。区内多数矿床、矿点产于中生代火山岩盆地的边缘,构成以火山岩盆地为中心的矿化集中区。吉林省南部和北部地区一样,是寻找中生代陆相火山一次火山热液金、铜等矿产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4.
火山机构叠置关系研究方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如何在火山岩区双重填图方法基础上 ,进一步深化提高火山地质研究 ,福建闽清地区 1∶ 50 0 0 0区调强调了航、卫片解译与野外反复实践 ,圈定火山机构 1 33处 ,在研究单个火山构造 (机构 )的同时 ,更加注重了同期或不同期多个多种火山构造之间组合叠置关系 ,不仅查明区内晚侏罗世中酸性岩浆喷发阶段至少经历了 5次以上较大规模的喷发 ,同时也合理地重新建立了区内中生代火山岩地层层序。  相似文献   

5.
永定五湖早侏罗世火山喷发盆地基本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五湖早侏罗世火山喷发盆地位于永安县东18km。构成该盆地的火山地层属藩坑组。岩石组合为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组合,属双峰式火山岩组合。火山岩相划分为爆发相、溢流相、火山通道相、潜火山相及喷发沉积相五种基本类型,并建立了相序和相组合。火山构造圈定有白叶湖崃破火山、天子山东及大雪山东层状火山,本文重点剖析了白叶湖(山东)破火山,并阐述该火山喷发盆地的发展历史。  相似文献   

6.
溧水火山岩盆地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东部,与庐枞、宁芜等火山盆地具有较好的成矿条件、成矿作用与火山构造相关,研究火山构造对于研究成矿条件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本次在最新的1/5万重力调查基础上,分析研究了溧水火山岩盆地区重磁场分布特征,详细剖析溧水地区火山机构.研究结果表明:依据地质资料,综合利用重力剩余异常特征线、垂向导数...  相似文献   

7.
李康宁 《甘肃地质》2017,26(4):10-17
西秦岭地区的构造演化是许多地质学家普遍关注的问题。三叠纪以来西秦岭发生了复杂的俯冲碰撞造山作用,这一时期发育的火山岩,便是这一地质事件的重要记录。本文选取西秦岭甘青交界处台乌龙一带华日组火山岩为研究对象,运用"火山旋回—火山构造—火山地层—岩性岩相"的火山岩区填图方法,在华日组火山岩中识别出喷溢相、爆发相、侵出相、喷发—沉积相、火山通道相和次火山岩相等6个岩相;台乌龙层状火山机构、色日欠破火山机构等11个火山机构;两个组合样式(台乌龙—年支北串珠式组合、下毛娘北—色日欠镶嵌式组合);划分出1个火山喷发旋回,3个亚旋回。较合理地建立起地层层序、岩相相序和演化模式。华日组火山岩的出现标志着西秦岭地区在晚三叠世已进入陆相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8.
在多金属矿的成矿过程中,许多矿产的形成与火山机构有着密切联系。对于掩盖地区火山机构的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查已成为不可缺少的工作方法之一。本文结合磁法工作在河北省丰宁县和顺店地区的工作实例,分析了磁法在圈定隐伏火山机构中的应用效果,认为磁法在该地区圈定隐伏火山机构进而指导地质找矿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浙赣中生代火山岩岩相与铀矿床类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浙赣火山岩分布广泛并且产有重要的火山岩型铀矿床(赣杭构造带发育有五十一个火山岩型铀矿床)。通过对浙赣中生代火山岩相的划分及其特征的描述,划分出与其相对应的火山岩型铀矿床类型,即潜火山相对应于次火山岩型铀矿床、火山通道相对应于火山角砾岩筒型铀矿床、火山侵出相及火山喷发相之喷溢亚相对应于火山熔岩型铀矿床、火山喷发相之爆发亚相对应于火山碎屑岩型铀矿床、喷发沉积相对应于沉积火山碎屑岩型铀矿床。说明火山岩相与铀矿类型之间存在某种联系,研究火山岩相与其相对应的铀矿床对寻找火山岩型铀矿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马金清  李进堂 《福建地质》2000,19(2):97-102
如何在火册岩区双重填图方法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提高火山地质研究,福建闽清地区1:50000区调强调了航、卫片解译与野外反复实践,圈定火山构造133处,在研究单个火山构造(机构)的同时,更加注重了同期或不同期多个多种火山构造之间组合叠置关系,不仅查明区内晚侏罗世中酸性岩浆喷发阶段至经历了5次以上较大规模的喷发,同时也合理地重新建立了区内中生代火山岩地层层序。  相似文献   

11.
福建沙县大佑山火山喷发盆地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何文兴  许美辉 《福建地质》1998,17(3):147-152
沙县大佑山火山构造是一较典型的火山喷发盆地,面积约150km2。盆地内的火山地层属石帽山群,岩石组合具双峰式火山岩特点。上部流纹岩全岩Rb-Sr等时线年龄为99±3Ma,其形成时代为早白垩世。火山岩相发育较齐全,以爆发相占绝对优势,其空间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火山构造以西部的大佑山破火山机构较为特征,重点阐述该破火山的地貌特征、火山断裂特点、火山岩相展布及其与火山口的关系,恢复火山喷发盆地形成的历史。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尚志县帽儿山塌陷式火山盆地铀成矿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帽儿山盆地位于伊春火山岩型铀成矿远景带西南段,是宾县-伊春-甘欣NE向火山岩型铀钼成矿带的组成部分,为J3-K1的中小型塌陷式火山盆地。文章从大地构造、地层、侵入岩、构造、矿产等基础地质特征入手,对盆地大地构造位置、盆地规模及形成时期、构造特征、岩浆活动、基底及盖层的含铀性、火山旋回及岩性岩相、断裂-火山构造系统、围岩蚀变及铀多金属矿化特点、重磁场特征等10个方面进行分析,认为该火山盆地与产铀火山盆地的特征相类似,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可进一步开展铀矿普查工作。  相似文献   

13.
埠后古火山机构由早白垩世陆相火山岩和次火山岩组成,铅、锌、铜、硫矿与后者有关。为了圈定火山通道的大致位置,在熔岩中采制定向切片,进行显微构造分析。通过变形、压密、阻挡、涡流等显微构造标志确定流动方位;利用长条状晶体的长轴方向确定流动线理。根据流动方位和流动线理圈出古火山口位置,进而指出在环火山颈的大断裂一侧,可能具区域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4.
香港九龙破火山的地层结构与划分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港岛—九龙半岛地区以往火山地层的划分主要依据岩性特征,基本不考虑火山构造和火山岩相的鉴别,由于陆相火山岩区特有的岩性岩相时空上的复杂多变,导致地层组越划越多,不能合理进行区域地层对比,更无法通过火山地层划分恢复古火山活动过程。笔者等在该地区开展了野外路线地质调查和火山构造—火山岩相研究,鉴别出九龙复活破火山机构,在此基础上确定火山地层主要由同一期普林尼式喷发形成的冷却单元构成,有类似的地层结构,结合年龄资料和区域地质对比,它们基本上可归入同一地层组;同时,分析了陆相火山地层的划分方法,指出岩石地层单位划分不能作为主要方法;冷却单元或流动单元才是合理划分陆相火山地层的基本单位。  相似文献   

15.
姜福芝  王玉往 《地质论评》1999,45(7):1019-1027
柴达木盆地周边火山岩十分发育,形成巨大的环状火山岩带。本文着重于研究火山岩的时空分布、产出古地理环境、以及它们的岩石学和岩石化学,以指出其产出构造环境和演化地质历史。根据火山成矿作用与铜多金属等矿产的密切关系和该区火山岩含矿特征,探讨了其含矿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文中探讨了加权Logistic回归模型在宁芜盆地中段火山岩型铜矿预测中的应用。首先,结合研究区的成矿地质背景,提取地质体、构造、围岩蚀变三大类证据因子;其次,分析各证据因子与铜矿点之间的空间关系,认为姑山旋回、娘娘山旋回火山机构控制了本区火山岩型铜矿的空间分布,根据计算结果,选取与火山岩型铜矿密切相关的龙王山组、姑山组地层,姑山旋回粗面斑岩、娘娘山旋回二长斑岩、NW向构造1.5 km缓冲区、NE向构造1.3 km缓冲区、EW向构造4.5 km缓冲区、硅化、褐铁矿化、黄铜矿化等作为模型自变量;最后采用加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成矿概率计算,并结合成矿地质背景,圈定四个成矿远景区,分别为P1、P2、P3、P4,其中P1、P2、P3呈北东向展布,主要受娘娘山和姑山火山机构控制,P4为东西向分布,主要受龙王山火山机构控制,在这些预测区中,均存在已发现的铜矿体,说明预测可信度较高。  相似文献   

17.
福建明溪盖洋地区震旦纪火山岩及古火山构造恢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溪盖洋地区广泛发育的震旦纪火山岩,均已遭受区域变质,前人多数是从变质岩角度对其作研究,笔者是从火山岩及火山作用角度,在调研变质火山岩岩石宏观与微观特征的同时,着重调查古火山构造,研究不同火山产物空间分布特征,寻找残存的古火山构造形迹,并结合遥感资料信息。初步恢复古火山中心,为研究这一时期火山活动特点乃至南平-宁化构造-岩浆带的演化及古构造环境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18.
聂树人 《甘肃地质》1991,(2):97-103
下沟古火山机构位于走廊南山南坡中寒武统火山岩带的下沟地段。该火山岩带的扁麻沟——自柳沟地带爆发相火山岩广泛发育,火山岩与火山—沉积岩呈北西西向(与区域构造线一致)条带相间分布。我们的实地调查发现,这些爆发相火山岩条带是由一系列中心式火山机构组成的火山链(图1)。以前的研究者依据火山岩岩石化学特征,判定该火山岩带的火山岩属岛弧型火山岩。我们的研究成果使这一论断具体化。事实说明,扁麻沟——白柳沟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区别传统的沉积岩区填图方法,中国陆相火山岩区地质调查工作普遍采用"火山构造-火山岩相-火山岩性"三位一体的思路与工作方法,并取得重要进展。以西藏松多地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为例,探讨该方法在高原地区新生代火山岩研究中的应用。结合遥感影像与剖面测制,通过野外地质观察与镜下岩性特征分析,对火山机构进行相带划分,从而恢复古火山的基本格架、重溯火山作用过程。同时,松多地区新生代火山机构的建立,为冈底斯岩浆带发育的林子宗火山岩与下伏地层的区域性不整合提供了新的证据,进一步限定了印度-亚洲大陆碰撞的起始时间。  相似文献   

20.
浅谈庐枞火山岩盆地中柳峰山地区的“玄武玢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友进  鲍章平 《安徽地质》2011,21(2):155-160
庐枞火山岩盆地是以中、下侏罗统陆相碎屑岩建造为基底,经燕山运动而发育起来的陆相继承性火山岩盆地,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矿集区之一。本文就前人在盆地内柳峰山地区,圈定的潜火山岩——"玄武玢岩",根据最新证据,证实其为喷溢相的火山熔岩——"玄武粗安岩"。另外,指出该岩石是优质的高速公路路面用集料。结论对重新认识该区的火山活动、构造和在该区寻找、开发金属和非金属矿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