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不同水肥条件下水稻氮素运移与转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不同的水肥处理,采用15N示踪方法,观测分析了氮素在稻田的时空分布及运移规律、挥发及淋失损失规律、氮素在水稻植株中的分布特征、稻田氮量平衡等。结果表明:不同灌溉方式下,由于稻田水分状况的差异导致土壤养分时空分布不同,从而影响其对作物的有效性;由于节水灌溉稻田水分相对较少,基质浓度较高,挥发损失高于淹灌。虽然节水灌溉下稻田渗漏液NH4及NO3-浓度较淹灌高,但由于此时总渗漏量显著减少,氮的总淋失较淹灌条件少;节水灌溉下,适当增加追肥次数,有利于减少各种氮素养分的损失,提高氮肥利用率;节水灌溉下水稻对氮素的吸收利用率高于淹灌,且有利于氮素养分向稻谷转移。  相似文献   

2.
无机(矿物)改性碳酸氢铵对蕹菜生物量的增效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普通氮肥施入土壤后经挥发、淋溶和反硝化,损失高达70%,这种巨大的浪费及其对环境、水质的污染已引起普遍关注.碳酸氢铵在我国氮肥中占50%以上,年产量近5000万吨.  相似文献   

3.
节水条件下土壤氮素的环境影响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康  沈荣开 《水科学进展》2003,14(4):437-441
土壤无机氮素的损失主要是铵氮的挥发损失和硝氮的反硝化和淋失.土壤水分和氮素含量的增加,都将增加氮肥淋失的潜在威胁,如处置不当,获得高产可能需要以环境的污染为代价.节水条件下土壤无机氮素的损失量有所减少,但是氮素利用效率也同时受到了土壤水分状况的限制.探讨了作物产量、氮素损失和农业生产要素(水分、氮素)实际投入量之间的关系,建立了节水条件下土壤氮素损失和环境评价概念型模型,通过在北京水利科学研究所永乐店灌溉试验站3年的试验资料对模型进行了参数求解及校验.  相似文献   

4.
吴平霄  廖宗文 《矿物岩石》2003,23(2):113-116
利用有机-无机(矿物)控释材料对碳酸氢铵进行改性,制成改性碳酸氢铵。盆栽试验结果显示,在等重条件下,改性碳酸氢铵较普通碳酸氢铵有较大幅度的增产。运用X射线衍射分析及红外光谱对改性碳酸氢铵的结构进行研究,发现其晶体结构发生较大的变化,差热分析结果也表明,改性碳酸氢铵的热分解温度比普通碳酸氢铵提高30℃。这种晶体结构的变化增加了改性碳酸氢氨的稳定性,从而延长了其肥效并提高了N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5.
海洋蓝细菌生物固氮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生物固氮是海洋中氮循环的重要过程,其对海洋吸收CO2有着重要的影响。海洋固氮蓝细菌的种类和数量也有待进一步探明。现今的研究已表明,蓝细菌对海洋的氮平衡和生物生产有着重要的贡献。从海洋生物固氮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着手,阐述了海洋生物固氮的意义,并重点对影响海洋生物固氮的因素、海洋蓝细菌生物固氮的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机制等研究方面做了细致的综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海洋生物固氮方面有待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旨在为海洋生物固氮及氮的生物地球化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6.
化学氮肥与地下水污染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氮肥是植物生长必需的三大营养元素之一,随着世界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对化学氮肥的需要量也越来越大。农田施用化学氮肥虽然使世界粮食产量几乎增加了一半,但是由于化学氮肥生产量成倍的增长,如1950  相似文献   

7.
柱撑蒙脱石改性磷铵及其增效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通过Keggin离子制备了柱撑蒙脱石,并对其进行了酸化处理。盆栽试验研究表明,利用柱撑蒙脱石和酸化柱撑蒙脱石对磷酸二铵进行改性试验处理,生物量显高于磷铵对照,氮素和磷素利用率显提高。X射线衍射技术和红外光谱对改性磷铵进行结构研究表明,其晶体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减少了氮的损失和磷在土壤中的固定,从而提高磷铵氮磷的生物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目前观点认为,自然生态条件下的非固氮植物-土壤体系中,根据分解供给是土壤中氮的主要来源。研究植物-土壤体系中氮素的分布转化规律是评估土壤中氮素有效性的重要基础。笔者选取黄土高原这一典型西北生境中植物-土壤样品,通过测定样品氮含量与同位素自然丰度组成变化,来说明不同粒级土壤中氮素的分解水平与潜力。 结果表明,植物在分解过程中氮同位素产生3‰-5‰不等的分馏,在粒级由大到小变化的土壤组份中,随着可分解氮素的减少,土壤总氮同位素比值表现不同程度的偏正趋势,并于小粒级中趋于稳定,这与含量测量中表现出的矿化氮含量增加规律一致。氮的同位素自然丰度组成对于植物分解程度的灵敏响应,使其可以作为一种指示植物-土壤体系中氮素转化程度与趋势以及评估土壤中氮的有效性的指标,应用于自然生态研究。  相似文献   

9.
曾荣树  庄新国 《岩石学报》1998,14(4):549-558
本文中研究概括了六盘水地区水城矿区晚二叠世煤的煤岩学、煤化学和煤地球化学的研究结果,探讨了煤质的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水城矿区煤具有适合于炼焦用煤的煤岩煤质特征(中挥发分烟煤和高挥发分烟煤A,适中的显微组分比例,49.9%~81.8%镜质组,11.9%~31.9%惰性组,0.4%~16.9%壳质组,中-低的硫含量,0.34%~1.5%)。水城煤的煤级主要受深成变质作用的影响。水城煤的岩石学特征主要受晚二叠世水城三角洲的控制。将水城矿区煤的微量元素含量与世界平均的微量元素进行比较,水城煤具有Se、Zr、Cr、Co、U和Th稍高富集,Cs、As和Ba低富集的特点。煤中Br和Cl具有亲有机性  相似文献   

10.
土壤中的铵态氮(NH4+)是土壤中最重要的一种活性氮的形态之一:不仅是植物可以直接吸收利用的氮素营养,也是土壤氮素气态损失的共同的源--NH3挥发和硝化反硝化释放的NO2均是从NH4+开始.  相似文献   

11.
常锦辉 《地下水》2018,(6):236-238
大洼灌区位于辽宁盘锦市的南部,地处大辽河最下游右岸,灌区东邻大辽河,南与营口市隔河相望,西临辽河,北与盘锦市兴隆台区相接壤。以大洼灌区为例,采用渠道防渗抗冻胀衬砌技术,从减少渠系输水损失和提高田间水利用效率等方面解决现状问题,提出设计对策及防治措施,对于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增加水稻产量,减少氮肥施用量,改善稻米品质,保证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矩形件排样在工业上有广泛的应用,目标是使下料过程中的切割损失减少到最小,使得原材料的利用率最高.在矩形件排放算法——“基于最低水平线的搜索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矩形优化排样算法,改进算法能够将小的空闲区域合并,然后加以利用,因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卷材的利用率.通过比较要排放矩形件的长宽与空闲区域的尺寸大小,最终确定矩形件的较优排放次序及矩形件在卷材上的确切排放位置.试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在提高材料利用率方面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特征.  相似文献   

13.
海洋中的金和陆地上的金一样,处于非常分散的状态。海水中金的含量平均为0.005mg/t。海底各种沉积层中金的含量则要高出数千倍,大约为1~8mg/t,有些地方富含氢氧化铁和氢氧化锰的沉积层中金的含量可达10~20mg/t。海洋深处的主要矿物是铁锰结块,其储量为10~(12)t。这种铁锰结块中还有大量的Ni、Co,Cu。以往一些刊物中有关铁锰结块中金的含量高达3~5g/t的说法是不确切的。经更权威的实验室对采自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的多种铁锰结块的分析化验表明,其中金的含量只有0.1~11mg/t,即相当于下垫沉积层中金的含量。海底有数以千计的山脉。在这些山脉表面坚硬的沉积岩上形成了成分近似铁锰结块的铁锰板结  相似文献   

14.
地幔流体的前缘研究   总被引:19,自引:8,他引:19  
曹荣龙 《地学前缘》1996,3(4):161-171
地幔流体是与地幔环境处于平衡的气体和挥发分。其主要化学组分为碳、氢、氧、氮、硫(CHONS)。它以富于地球内部原始组分为特征,但也包含部分再循环组分。地幔挥发分在弱还原条件下主要为CO2-H2O,强还原环境则以CH4-H2O-H2为主。地幔流体地球化学的重要性质为:(1)易溶于硅酸盐熔体;(2)净化作用;(3)再沉淀作用。近年来,有关地幔流体中稀有气体和挥发分的起源、分布及同位素组成等前缘领域的研究已取得重要进展。当前拟优先探索的问题包括气体裂化与金刚石成因,非生物成因地幔烃,地幔流体与成矿作用,以及地幔挥发分注入与地壳重熔等。  相似文献   

15.
近几十年来,人为活性氮数量急剧增加,在满足人类生产、生活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环境问题,现在我们面临着协调粮食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巨大挑战。绝大部分活性氮首先进入到土壤,在经过各种转化过程后,进入生物、水体和大气等系统。土壤氮转化过程及其速率的组合对土壤氮去向具有"调配器"的作用,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是因地制宜地制订氮素管理措施的基础。从土壤氮转化速率角度着手,综述了土壤氮转化速率的研究方法,阐述了氮初级转化速率研究对深入认识土壤氮动态的作用,明确了土壤氮转化过程影响土壤氮去向的作用机理,阐明了土壤氮转化特点、植物氮形态喜好和气候三者间的契合程度对提高作物氮利用率的重要作用。同时,指出了现有的土壤氮转化速率研究方法的不足之处,急需建立一套能够同时定量土壤—植物系统中土壤氮初级转化速率和植物氮吸收速率的方法,实现定量化分析土壤氮转化过程与植物间的反馈作用关系,以深入认识更接近于自然状态的土壤—植物系统中氮动态特征,为制订合理的氮肥管理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高淑霞  张静  朱学民 《地下水》2013,(6):126-127
沂南县地处鲁中南地区,是一个以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农业县,总人口91万人,近十年来,沂南县连续出现旱灾和涝灾年份,降水量悬殊3倍有余,造成了粮食作物严重减产,给人民群众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分析众多可能至灾的因素,以为主要有四个,一是降水时空极不均匀;二是水利工程老化、退化,抗灾能力低;三是水利工程建设退缩需水量增加,可利用量减少;四是水的利用率低,浪费水现象严重。防治对策,增加水利建设资金投入,增加水源,采取多种方法和措施,提高水的利用率,减少水的浪费和损失,调整种植结构,改革和完善小型水利设施投入、经营和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7.
设备的功率利用率是否充分,是衡量机器设备设计是否合理的一项重要指标。目前国产的油压给进式岩芯钻机,液压系统的功率利用率是十分低的,特别是在给进过程中,液压系统功率几乎全部损失掉了。功率利用率低不仅造成了能量损失,而且使大量压力能转变成热能,使油温升高,系统发热;油温升高又使油的粘度下降,从而增大了液压系统的漏失,降低了系统的容积效率;另方面,油温升高还会使油液产生胶质和沥青质等杂质,油内杂质容易堵塞油路,或附着在相对运动的机件表面,影响液压元件的正常工作,甚至卡死运动付。因此提高油压给进式岩芯钻机的功率利用率,减少液压系统的发热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再生水灌溉条件下氮磷运移转化实验与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二维饱和-非饱和土壤氮磷运移转化模型nitrogen-2D对污水灌溉试验的实测数据进行了分析, 结果证明所提出的模型可以较好的描述土壤中的水分运动和氮的转化运移过程, 土壤含水量及铵态氮剖面模拟值与实测数据吻合程度较好.用检验过的数学模型模拟了不同污水灌溉方案下土壤及地下水中不同形态氮及磷的变化情况, 分析了不同灌溉方案下土壤的氮磷平衡和农田养分平衡状况, 结果表明: 适度的污水灌溉, 硝态氮和无机磷不会淋溶出1.5m土层, 不会对地下水造成氮磷污染; 施入土壤的铵态氮, 由于有较强的吸附性, 不易被作物直接吸收, 49%转化成硝态氮, 作物根系吸收以硝态氮为主, 氮肥当季利用率为23.3%;反硝化是进行污水灌溉时旱地土壤氮素的主要损失形式, 约占施入氮量的12.6%.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安徽省繁昌县赤砂沸石为试验材料,以黄红壤为参照,研究了丝光沸石为主的天然沸石对NH、H_2PO及K ̄+的吸附与释放,结果表明:赤砂沸石的吸铵量和吸磷量为黄红壤的3倍;其中易释放铵和可释放铵占总吸铵量80%以上;易释放磷和可释放磷占70%以上;赤砂沸石的速效钾含量为黄红壤的7倍左右,而钾位缓冲容量(PBC ̄K)则为黄红壤的35倍左右。赤砂沸石用做肥料调理剂和土壤改良剂,将能够减少土壤中氮、磷、钾的流失,并提高肥料中养分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20.
异形胞蓝细菌是重要的固氮微生物,广泛分布于淡水与海洋环境,其细胞壁内侧含有由糖苷基连接长链二醇、三醇、酮醇或酮二醇烷基而形成的糖脂,被称为异形胞糖脂(Heterocyst Glycolipids,HGs)。HGs是异形胞蓝细菌独特的生标化合物,其结构较为稳定,在淡水、海洋、微生物席及沉积物中均被检测到。对HGs生物地球化学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进展较快,发现它们在异形胞蓝细菌的生物分类和环境示踪方面具有很大潜力。主要从生物及有机地球化学角度讲述蓝细菌异形细胞的分化机制和HGs结构性质,总结HGs在指示环境温度、异形胞蓝细菌群落演变、陆源有机质输入以及固氮活动中的应用情况,并对其在重建古海洋固氮活动以及古气候的重建等方面提出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