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6 毫秒
1.
毛奕坤 《江西地质》1994,8(3):205-210
作者在进行暖水幅1:5万区调时发现了三条韧性剪切带。韧性剪切带的组成岩石以糜棱岩、糜棱岩化岩石及强片理化带为主。本文较为详细地对韧性剪切带的构造特征进行了论述,指出剪切带的主要变形时代为中晚元古代,与这一时期的华夏板块和扬子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内韧性剪切带的地质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阐述了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内发现的巨型韧性剪切带的规模、构造分带性及其地质特征,指出了膝折构造带与低温高压变质带以及韧性剪切带的成因关系,阐明了缝合带内韧性剪切带在板块俯冲时的空间位置及其构造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3.
桐柏地区新城-应山韧性剪切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舒斌  邓军 《现代地质》1998,12(2):194-196
研究了桐柏地区新城—应山韧性剪切带的变形特征、动力学成因机制,并根据横切韧性剪切带的3条剖面的变形特征,认为中生代华北、扬子两大板块陆陆碰撞的动力来自扬子板块。  相似文献   

4.
苏鲁造山带南缘基础地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鲁造山带南缘发育的超高压变质成因的榴辉岩带是整个中国中部造山带折返抬升最高部位,具有较典型的造山带根部特征。通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查明区内发育岩石地层有新太古代至古元古代东海岩群、中新元古代锦屏岩群和云台岩群,呈一系列北东向和近东西向构造岩块分布,岩石中密集发育晋宁期韧性推覆剪切带和右形走滑韧性剪切带,后期普遍为印支期滑脱韧性剪切带叠加,形成复杂的韧性剪切系统,是阜宁期华北板块南缘地体拼贴B型俯冲碰撞作用、晋宁期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软碰撞作用和印支期扬子板块向华北板块之下A型俯冲碰撞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剪切带”(Shear Zone)是用来泛指地壳内窄的为近于平行的边界所限制的高应变带,大到板块间的俯冲带,小到手标本中的小型剪切带。按其变形方式可分为:脆性剪切带——断层,脆性和韧性过渡的剪切带,韧性剪切带。它们反映了不同层次(深度)的构造变形。弥剪切带(一般指韧性剪切带及部分过渡性剪切带)的研究,从七十年代以来有了很大的发  相似文献   

6.
江西武功山变质杂岩体的北西和南东两侧分别分布着两条长约30km的大型韧性剪切带。韧性剪切带的组成岩石是糜棱岩和糜棱岩化的花岗岩、片麻岩、片岩、沉积岩类。糜棱岩的各种显微构造标志指示剪切带的运动学方向为逆冲推覆性质。剪切带的主要变形时代可能是早古生代后期,与这一时期华夏板块与扬子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7.
<正>韧性剪切带已成为现今构造地质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其对区域地质矿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金川铜镍矿区发现数条韧性剪切带,它们是阿拉善地块构造活动与演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反演区域构造演化有重要意义。金川铜镍矿床位于华北板块南缘阿拉善地块龙首山褶皱带中,其构造轮廓与构造演化受华北板块与华南板块汇聚演化历史控制。研究区内北西向构造线是该区的主体变形方向,区内韧性剪切带空间上呈北西向强应变带展布,宏观上表现为一系列糜棱岩带和强片理化带。  相似文献   

8.
扬子板块北缘的大型深层滑脱构造及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从印支期开始,扬子板块相对中朝板块发生向北的大规模陆内俯冲作用。扬子板块北部的大型深层韧性滑脱剪切带便是这一作用的产物。该滑脱构造为我国目前发现的最大的深层滑脱构造。郯庐断裂形成于滑脱构造之后,为“陆内俯冲型”左行平移转换韧性剪切带。  相似文献   

9.
江西武功山韧性剪切带的发现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吉磊 《中国区域地质》1993,(4):371-374,T001
江西武功山变质杂岩体的北西和南东两侧分别分布着两条长约30km的大型韧性剪切带。韧性剪切带的组成岩石是糜棱岩和糜棱岩化的花岗岩、片麻岩、片岩、沉积岩类。糜棱岩的各种显微构造标志指示剪切带的运动学方向为逆冲推覆性质。剪切带的主要变形时代可能是早古生代后期,与这一时期华夏板块与扬子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0.
郯庐断裂带南段晚期韧性剪切带涡度分析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然剪切带通常都是简单剪切和纯剪切叠加的一般剪切的产物。通过测量韧性剪切带的运动学涡度,可以很好地解决剪切带变形过程中究竟是简单剪切占优势还是纯剪切占优势的问题。本次研究中利用石英C轴组构与主应变比值的方法以及石英C轴组构与斜列颗粒形态的方法,测量了郯庐断裂带南段晚期韧性剪切带的运动学涡度。获得的运动学涡度主要介于0.80~0.95之间,明显大于0.75且小于1,指示郯庐晚期左旋走滑韧性剪切带的变形以简单剪切为主的同时,还存在一个纯剪切分量。根据本次研究获得的涡度值、断层产状以及断裂带的运动学特征综合分析,可以认为郯庐晚期韧性剪切带是一个具有压扭性质的走滑构造。并且,本次工作中获得的运动学涡度支持伊佐奈崎板块与欧亚板块的边界为典型的汇聚型板块边界的现有成果。  相似文献   

11.
五龙金矿位于丹东北东向韧性剪切带中,是一个典型的后韧性剪切带型金矿,韧性剪切带由应变不均一的线性强应变带和透镜状弱应变域构成,总体呈现网结状构造样式,韧性剪切变形的强弱与围岩中金元素的运移富集程度密切相关,其强、弱应变域直接控制含金石英脉的空间分布,根据剪切带构造演化与成矿过程在时空上的联系,建立了该区的构造控矿模式。  相似文献   

12.
依据糜棱面理产状、剪切褶皱(鞘褶皱)形态、拉伸线理空间位志、构造岩及剪切变质作用等特征的对比研究,确定陇县深变质岩区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韧性剪切带,即韧性推覆剪切带和韧性平移剪切带。结合区域地质构造的研究,认为韧性推覆剪切带形成于加里东晚期,与这一时期碰撞造山作用有关,而韧性平移剪切带则是印支期造山带内右行走滑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康古尔地区金矿成因类型及其控矿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康古尔地区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独特,是以金为主的多金属矿成矿有利地段。金矿成因类型多样,有韧性剪切带型、超浅成低温火山-水热型、中低温火山水热型、中低温岩浆-水热型等。剪切带型金矿是本区主要成矿类型。大地构造、地层岩性、侵入岩、火山岩和韧性剪切带等均与金矿形成有着密切关系。中酸性火山岩是本区主要成矿母岩,韧-脆性剪切带是金矿形成的重要导矿构造。成矿物质来源于上地幔和下地壳。主要成矿时代为晚  相似文献   

14.
对泰安地区东部金(铁)成矿远景区绿岩带金矿成矿条件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对成矿远景区进行了划分.在对绿岩、花岗岩、韧性剪切带三要素在各区段的分布特征和绿岩带金矿成因分类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绿岩带金矿是以韧性剪切带为主线,以绿岩为基础,以花岗岩为导火的三位一体成矿.以100分对三要素进行量化分解,并据此提出了成矿预测.指出成矿远景区内以往的找矿停留在同构造晚期初生型金矿床类型上.今后的找矿工作必须把握“三位一体”成矿模式,分析矿床成因类型,按照矿床成因类型的突出特点针对性地投入工作,必须加大投入,整装勘查.  相似文献   

15.
从韧性剪切带的地质产状,含金性出发,探讨了韧性剪切带与金矿之间的关系,认为,老柞山金矿的韧性剪切带形成了金矿之前,韧性剪切变形作用不仅促进了Au元素的初始活化和富集,形成了矿源层,而且还为后期构造岩浆活动的叠加提供了有利空间,金矿床肥叠加于韧性切带之上的脆性断裂控制,属于韧性剪切带金矿。  相似文献   

16.
边千韬  林传勇 《地质科学》1996,31(2):170-175
在可可西里北缘发现的糜棱岩化带,经显微构造研究确定为韧性剪切带。此带发育流劈理及拉伸线理。糜棱岩化花岗岩和糜棱岩化石英脉中的石英发育亚晶粒构造、位错构造和动态重结晶,长石主要发育机械双晶。石英c轴组构属韧性剪切带中的典型形式,石英变形以位错蠕变机制和位错滑移机制共存为特征,石英的动态重结晶作用是由亚晶粒旋转机制形成。长石的变形主要是通过机械双晶实现的。此韧性剪切带形成时的温度约400℃,差异应力约30MPa,应变速率约1.9×10-13s-1.  相似文献   

17.
韧性剪切带的剪切作用类型和韧性减薄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韧性剪切带组构的演化和剪切作用类型受到许多研究者的关注。运用极莫尔圆法、有限应变法、刚性颗粒法、石英光轴组构结合有限应变测量法、拖尾形态法、剪切带内变形脉体(岩墙)法、碎斑法等方法可以估算剪切带变形过程中的运动学涡度,进而判别剪切带中单剪切组分与纯剪切组分的相对含量。自然界的剪切带一般介于单剪与纯剪之间,运动学涡度Wk介于0~1之间,表明韧性剪切带在变形过程中发生了垂直于剪切带边界(Z轴)方向的韧性减薄。剪切带变形过程中的韧性减薄量可依据有限应变测量与运动学涡度估算求得,也可依据剪切带内的石香肠(布丁)构造求解,还可依据构建极莫尔圆求解。以华北克拉通北缘的楼子店变质核杂岩及其韧性剪切带,以及希腊西奈山的Chelmos剪切带为例,介绍估算韧性剪切带韧性减薄的方法,这种韧性减薄是对大规模岩石圈减薄的有益补充和完善。研究结果表明,定量估算与变质核杂岩相关的韧性剪切带的剪切作用类型是分析变质核杂岩形成机制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西拉木伦断裂带在早二叠世末发生了韧性右行走滑,形成了包括韧性右行走滑带、韧性压扁带及弱韧性变形带在内的韧性变形带。据动力和运动分析,表明该韧性变形带为一普通剪切带,其中韧性右行走滑带在平面上以简单剪切为主,韧性压扁带在平面上以纯剪切为主。  相似文献   

19.
在拉轨岗日构造带佩枯错新发现了一条韧性剪切带,至少存在3期变形。韧性剪切作用可能与应变能转化的热能有关,应变能常沿断裂集中,形成方解石脉;然后,经由北往南的逆冲推覆,形成(叠瓦状)逆冲推覆构造;最后,由于山体重力势能的作用,伸展跨塌。该剪切带成为藏南拆离系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秦亚  冯佐海  黄靖哲  白玉明  吴杰  张桂林  万磊 《地球科学》2021,46(11):4017-4032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室内显微组构分析和磁组构测量,在桂北三门地区厘定出一条大型韧性剪切带;并利用热液锆石U-Pb定年约束其变形时代.三门韧性剪切带发育密集的透入性片理、旋转碎斑系、拉伸线理、眼球构造、书斜构造、A型褶皱、波状消光、机械双晶、核幔构造和S-C组构等宏观和微观韧性变形特征.磁各向异性度(P值)显示其走向呈NNE向,倾向呈NWW向.运动学指向显示早期具有左旋逆冲剪切,晚期具有右旋正滑剪切的运动学性质.磁化率椭球体扁率(E值)显示岩石变形以压扁型应变为主,暗示运动学方向以左旋逆冲剪切为主.镁铁质糜棱岩的热液锆石U-Pb定年结果为441±2 Ma,代表三门韧性剪切带的变形时代.在磁组构、运动学和年代学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地质资料,认为该韧性剪切带是华南加里东期华夏陆块由SE向NW逆冲到扬子陆块受阻后反冲作用的产物.这一认识揭示了扬子陆块和华夏陆块碰撞拼合的方式和时代,为深化华南加里东构造运动的认识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