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自然数的线性四叉树优化构造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国新  林宗坚 《测绘学报》1995,24(3):204-210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自然数的线性四叉树优化构造算法。该算法以活动结点对照表为中间辅助结构,在图像输入过程中直接生成基于N码的四叉树叶结点。文中所列试验表明,新提出的优化算法在时间效率及内存开销方面均优于常规的构造算法。  相似文献   

2.
四叉树结构在数字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讨论了四叉树的基本概念、图像的四叉树表示以及四叉树结构在计算机中的实现;给出了用这种算法实现分裂与合并算法的步骤。实验表明,把四叉树结构引入图像分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针对点云配准算法中KD树多维查询效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八叉树和KD树多层索引结构的点云配准方法。首先为模型点云数据建立八叉树全局索引,然后在八叉树叶子结点构建局部数据的KD树索引。对传统的ICP点云配准算法进行改进,通过叶子结点的全局索引值快速定位局部点云数据块,利用局部KD树索引加快最近点的搜索,计算最近点时利用欧氏距离阈值、点对距离差值和法向量阈值剔除部分噪声点。实验表明,改进算法提高了点云配准的效率和精度。  相似文献   

4.
利用八叉树数据结构对海量点云进行分块处理,将八叉树叶结点的点云逐层随机采样后保存在外存中构建多分辨率LOD数据结构,设计了一种基于视点的多分辨率点云内外存调度策略,实现了海量点云的流畅显示。通过对一组海量点云数据进行实验,分析了不同八叉树划分深度对八叉树划分、多分辨率数据构建以及显示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专题要素的新分类和编码以及它的空间信息描述,提出了一种类似于四叉树结构的网格索引的膨胀算法,针对交通专题数据库而言,它是一种高效的索引技术,兼有四叉树索引和网格索引的优点。文章重点介绍了它的索引机制。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并分析了一个栅格—四叉树结构间的变换算法。栅格和四叉树这两种结构各适用于某些特定的运算,各有其优、缺点,能够互相补充。栅格结构是最常见的图像数据结构,而四又树是近年来才得到广泛的注意和应用,从而有了很大发展的一种新的数据结构。在本文中,简述了四叉树的发展,并对变换算法的基础及算法作了详细的阐述,进而对其进行了评价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针对GIS灰度遥感图像的特点,以香农无干扰编码定理为依据,提出了四叉树—算术编码,实验证明,本文采用的将遥感图像降熵与四叉树-算术编码相结合的压缩编码技术,在提高了图像压缩比的同时,基本保留了遥感图像丰富的几何信息,符合GIS应用的要求,是一种有效的压缩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 数据结构的研究,在地理信息系统(GIS)基础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当前,GIS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是矢量拓朴数据结构,例如ARC/INFO,另一种是栅格式(或格网式)结构。与上述两种结构小同,四叉树结构是一种层次树结构。由于四叉树具有查询速度快,压缩效果好,比例尺可变等优点,所以在GIS建立中受到重视。为了便于描述层次树,借用了一些隐  相似文献   

9.
提出一种用于直接表达区域的数据结构-四叉树链式编码。与常规四叉树结构比较,该方法具有压缩率高、表达直接等优点。本还用C语言给出具体表达式和基本算法、效率分析。  相似文献   

10.
提出一种用于直接表达区域的数据结构──四叉树链式编码。与常规四叉树结构比较,该方法具有压缩率高、表达直接等优点。本文还用C语言给出具体表达式和基本算法、效率分析。  相似文献   

11.
当前,利用空间关系在多源数据间建立空间关联是地理信息领域的研究热点。针对这一热点,提出一种面向空间关联的基于自适应四叉树编码计算矢量数据空间关系的方法。首先,以经纬度网格划分技术为指导思想,基于自适应四叉树进行空间编码,建立空间数据与对应编码间的关联;在此基础上,利用编码计算空间数据的网格拓扑、方向及距离关系,从而建立空间数据间的空间关联;最后,以深圳市OSM矢量地图为实验数据来验证。实验表明,自适应四叉树编码方法能集成地表达3种空间关系,且计算速度较快、效率较高,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全球地形实时绘制中海量多源遥感影像的拼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全球四叉树层次细节模型和基于数据集的存储方案,以支持海量遥感影像数据的高效管理和访问;为保证显示效果,提出以多边形描述数据集的形状,并设计基于数据集形状多边形的影像拼接算法。  相似文献   

13.
线性四叉树快速动态编码及其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常规线性四叉树编码方法存在的不足进行了 分析,提出了一种在遍历栅格数据过程中直接生成四叉树的快速动态编码方法。该方法用栈代替线性表或数组,在提取格网单元后,直接检测其属性值,生成十进Morton码。将这些数据压入栈,在栈中同步地对已检测过的格网单元或结点向上层结点进行合并。当对整个栅格数据遍厍完后,栈中剩下的记录就是所需要的线性四叉树码结果。最后根据测试结果比较了动态编码方法的运行效率和内存占用  相似文献   

14.
对常规线性四叉树编码方法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一种在遍历栅格数据过程中直接生成四叉树的快速动态编码方法。该方法用栈代替线性表或数组 ,在提取格网单元后 ,直接检测其属性值 ,生成十进制Morton码。将这些数据压入栈 ,在栈中同步地对已检测过的格网单元或结点向上层结点进行合并。当对整个栅格数据遍历完后 ,栈中剩下的记录就是所需要的线性四叉树编码结果。最后根据测试结果比较了动态编码与常规编码方法的运行效率和内存占用量。结果表明 ,快速动态编码明显优于其他编码方法  相似文献   

15.
刘扬  宫阿都  李京 《测绘学报》2010,39(4):410-415
在对比几种典型的地形简化算法的基础上,探索建立一种基于数据分块且适合海量三维地形的局部自适应最优化简化模型(LSOSTM模型).该简化模型以四又数模型为基础,针对海量地形进行分层分块组织,构造地形四叉树;根据视点以及局部地形粗糙程度动态地改变地形四叉树节点的分裂或合并状态,实时调整不同地形四叉树节点的显示层次;利用"包围盒"法来判断地形四叉树节点是否需要被绘制;使用广度优先遍历方法解决不同分辨率地形四叉树节点拼接造成的裂缝问题.基于LSOSTM模型构建一个演示系统,实现海量地形数据流畅漫游.  相似文献   

16.
为了实现全球多分辨率地形快速、高效模拟与可视化表达,本文探讨了基于球面退化四叉树的全球多分辨率DEM无缝建模方法,主要内容包括:提出了一种基于球面退化四叉树的全球DEM分块建模方法;设计并实现了四叉树块内(相邻节点间相差任意剖分层次)、四叉树块间、四叉树与非四叉树块间的自适应无缝拼接算法;应用VC++语言和OpenGL工具,设计开发了相应的可视化实验系统,结果表明:该模型方法实现了全球多分辨率DEM的无缝表达,并在保证精度的同时有效简化了全球DEM格网的数目,简化效率为66.8%(剖分层次为12)。  相似文献   

17.
海量三维地形的实时渲染技术是三维可视化领域的核心技术和难点之一。针对传统地形裂缝消除方法中存在的瓦片层次约束强、渲染效率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去Lo D层级约束的海量三维地形裂缝实时消除算法。在分析地形四叉树组织方式及地形可视化Lo D控制规则的基础上,首先建立包含地形瓦片角点及边邻居关系的四叉树地形多分辨率表示结构;然后根据视点相关的Lo D控制规则,动态地改变地形四叉树节点的分裂或合并状态,更新四叉树;最后根据线性插值算法修正四叉树中互为邻居关系的瓦片高程以消除地形裂缝。通过海量山区地形数据的试验,验证了本文算法的可行性与高效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纹理图像分割中存在的精度不高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局部二元模式方差和四叉树分割的纹理分割方法。首先,利用局部二元模式和方差的比值来计算纹理特征;其次,使用四叉树分割对纹理特征进行分割和合并并在此过程中使用双阈值进行控制;最后,使用圆缓冲区对分割后的边界进行边界光滑。经过对纹理镶嵌图的分割实验,本方法能够较好地分割纹理图像,平均精度在89.6%以上。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基于四叉树和纠错编码的数字图像水印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高效,可嵌入的数字水印信息容量大,而且通过对传统方法的比较,本方法不可见性好,对一般的图像处理和攻击如JPEG压缩、滤波、加噪声、旋转、缩放等有很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海量多波束水深点云数据处理时的检索效率,降低内存占用,本文设计了四叉树数据处理方案。水深点云数据四叉树检索方式如下:首先,根据四叉树结构,以序列化方式对文件进行存储与索引,实现水深点云数据检索速度的提高,节省了检索时间;其次,为了减少内存占用,以内存映射的方式对海量点云数据进行读取。将本文提出的水深点云四叉树检索与常规的遍历索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点云检索数据量少于总点云数据量的3/4时,四叉树检索的效率比常规的遍历检索效率提高1倍以上;随着检索点云数据量的减少,四叉树检索效率比常规遍历检索效率更高,最大可达到30倍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