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天空大量Cu、Sccug、Fc等共存或当受高空低槽及地面锋面等天气系统影响初期,Cb特征不易明显看清时,根据天气系统的特征和实际工作经验,分析、排除疑点,准确判定Cb云。  相似文献   

2.
Cb cap、Sc tra(Sc op)和Sc cug这几种云所表示的天气各不相同,但从外形特征上看,有许多相似之处,在白天比较容易辨识,而到夜间就容易产生混淆。夜间识辨Cb cap的主要特征是有闪电和雷声。有Cb cap即可看到闪电,闻到雷声,云块的天空部分乌黑一片,但在云顶的前部带有卷云特征,可  相似文献   

3.
吴际平 《气象》1985,11(3):28-28
经验表明,对于“积云忽作闷雷声,雨弹光鞭欲杀人”的云层,及能够目击全部外形特征的孤立积雨云,无疑都会记作Cb。但对某些情形,要准确判定Cb却非易事。本文对几种云天情况,粗略谈点判断Cb的体会。 1 以Cu、Sc cug、Fc等为主,天空云量多,云块相互遮掩,不易看清云的顶部特征,尚未产生伴随的天气现象。这种现象常见于夏季午后。受热力对流作用,Cu不断生成和发展,多成为淡积云、浓积云、积云性层积云、碎积云并存,云量多。观测员目力所及仅在云块的底部或侧面,难于见到云顶。此种情况确实难于判定是否有Cu云块已发展成为Cb云了。这时须防止两种偏向。一是认为没有什么天气系统影响,忽视积云的发展变化,不产生雷电阵雨现象就不考虑记Cb云。另一种偏向是,仅看到云块黑一些或移过头顶时下几滴“过云雨”,便轻易地将Cu记为Cb云。  相似文献   

4.
王跃峰 《气象》2006,32(1):17-17
陷阱一:危险天气雷雨形势方位编报 实例:平湖站9:20从西北方移来Cb云达到5成,但未闻雷声,10:05西北闻雷,至10:35结束,11:20Cb云量减少至2成。  相似文献   

5.
春季,正是冷暖空气在我区频繁交绥的时候,天气复杂,有时较难识别天空中有否Cb云存在,它不象夏季有Cb云时常伴有雷暴及产生强度变化较大的阵雨等。当春季阴雨连绵的时候,云层布满全天,阴暗的云底时而均匀,时而混乱。此时,往往有可能Cb云底部在本站;或者Cb云在Sc云或Ns云之上;也可能动力抬升作用加强使其它云演变为Cb云。但因不易看到云的形状及顶部结构,所以判断有否Cb云的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6.
吕权 《辽宁气象》1996,(4):39-39
对于观测员来讲,能够见到外形特征明显的孤立的Cb云,无疑都能做出正常记录。但对于某些天空状态下的Cb云,要准确判定却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笔者根据多年来的观测经验.浅谈几种云天情况下观测Cb云的体会。  相似文献   

7.
针对石河子地区冰雹天气的特征,选取近4年10例冰雹天气个例进行分析,对各种天气系统的物理量特征、卫星云图等多种参数进行界定,建立适合于本地区冰雹天气的短时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8.
利用国家气象中心所提供的T106等格点资料,对呼市地区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前的天气条件进行诊断分析,根据呼市地区降水系统的天气动力学的演变特征,筛选出了能较好反映降水系统的天气动力学的特征因子,采用PP方法,依次建立呼市地区4-9月稳定性和对流性降水的预报方程。以此来定量分析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天气系统以及确定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9.
中国当代强对流天气研究与业务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小鼎  郑永光 《气象学报》2020,78(3):391-418
对当代中国几十年来强对流天气研究和业务进展做了阐述,主要包括强对流系统产生的环境背景和主要组织形态,以及具体强对流天气的有利环境条件、触发机制、卫星云图特征、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特征以及预报、预警技术等诸方面。总体来看,中国学者对强对流以及不同类型强对流天气(强冰雹、龙卷、雷暴大风)发生、发展的环流背景以及通过雷达和卫星观测到的组织结构及其演变特征都已有了明确认识,研究了对流系统的多种触发机制,深入认识了超级单体、飑线等对流系统的环境条件、组织结构特征和维持机制,了解了中国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组织形态和气候分布特征,获得了强冰雹、龙卷、下击暴流和雷暴大风等的雷达、卫星和闪电等的多尺度观测特征、形成机制和现场灾害调查特征,发展了各类强对流天气识别、监测和分析方法以及基于“配料法”和深度学习方法等的预报、预警技术等。因此,强对流天气业务预报水平已得到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0.
对于观测员来讲,能够见到外形特征明显的孤立的Cb云,无疑都能做出正常记录。但对于某些天空状态下的Cb云,要准确判定却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笔者根据多年来的观测经验,浅谈几种云天情况下观测Cb云的体会。 1 大面积的Cb云移至测站上空,布满全天,而未产生闪电、雷暴、阵雨。当时测站上空低云多,不易看清Cb云的侵袭,此时不可因天空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吉林省延边地区的暴雪灾害及其天气气候特征、环流形势特征及主要影响系统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延边暴雪灾害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其环流形势特征和主要影响系统也与产生全省暴雪的环流形势和影响系统有很大差别,在天气分析预报中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2.
经验表明,对于“积云忽作闷雷声,雨弹光鞭欲杀人”的云层,及能够目击全部外形特征的孤立积雨云,无疑都会记作Cb云。但是,在下述几种情形下,准确判定Cb云并非轻而易举的事。 1.以Cu、Sc Cug、Fc等为主、天空云量多,云块相互遮掩,不易看清云的顶部特征,尚未产生天气现象时;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天气尺度的平均环而场、中尺度天气系统、大气稳定度、卫星云图等资料进行分析,从几个方面归纳出百色地区1996年3月27~28日和5月28日两次重大天气过程的一些特征,从中揭示了出现冰雹天气和暴雨天气的某些异同点:大尺度环流背景相似而中小尺度系统其强度和范围差异明显。为今后的重大天气预报提供一些新的特征指标。  相似文献   

14.
吴鹤轩 《气象》1981,7(6):28-30
一、青藏高原积雨云(Cb)的云态特点 1.夏季 青藏高原上夏季Cb出现较多,其云态特点可概括为“云不够浓密、色不够暗,冰晶化高度低,云体垂直厚度小,水平长度宽,虽经常带幡,但翻腾现象不强烈,而且很少见到云腰(指砧状与主体结合的蜂腰部位)”。高原降水多数由Cb产生,但大多数Cb并不降水,是所谓“干Cb”。照片1(本文照片请见封三封四)是夏季青藏高原上比较典型的鬃状积雨云(Cb cap),发展完整,主要特征也很明显。但从  相似文献   

15.
利用各种气象资料,对东北中部初冬出现的第一场大雪天气进行预报,归纳出这次天气过程的预报思路,总结初冬大雪天气应具备的环流演变、系统发展、物理量条件等关键特征。  相似文献   

16.
前段时间我站出现了几次这样的问题:早上是SC而降明显的阵雨,值班员把WW仍记“60”。其理由是看到的是SC而看不Cb,SC只能降“60”而不能降“80”,这样才能使WW的电码与云状电码相符。我认为这是不对的。 在水汽充沛的华南受静止锋影响,高空又没有明显的系统配合的天气条件下,常常是连绵细雨天气,但由于辐射等的影响,有时气层趋向不稳定, SC也可以降“80”天气的。  相似文献   

17.
云是天气的表情。大量的高云出现,常与大范围的天气系统如气旋锋面等活动有着密切关系。所以,对云状的观测除《规范》上讲的外形特征、结构特点外,还必须结合当时的天气系统来判定,否则易出差错。  相似文献   

18.
当班时有Cb云出现必须严密监视.掌握Cb云的走向是记录好雷暴系统的主要依据.具体观测上应根据有关气象要素的变化来判断.第一,利用高空气流的方向:云砧前伸的方向就是Cb云前进的方向;第二,利用地面风向.因近地层空气是向Cb云中心流动的,故风向标所指方向常是Cb云的中心;第三,当风向标摇摆不定时,说明Cb云中心正要接近本站或从本站附近移过.  相似文献   

19.
陈谋 《广东气象》1994,(1):16-18
大气运动学指出,地面形势变化主要取决于涡度平流、冷暖平流、垂直运动和非绝热变化。局地气象要素的变化率,主要由同一空气质块在运行过程中的个别变化、平流变化和对流变化所决定。因此,从理论上说,单站地面要素的连续演变特征能直观地反映出天气系统和移动。不同的影响天气系统,地面要素具有其不同的演变规律。因此,可以此来诊断天气系统,提供充分的预报判据,进而对未来天气作出较可靠的估量。本文将华南若干常见的天气系统对应地面要素的演变特征及模式作简要介绍。。l天气系统与地面要素特征卜互热带气旋移向大气运动学关于低…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区域性冰雹天气特征及预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1982-1998年河南省52次区域性天气过程的大尺度天气背景、地面中尺度流场、物理量参数等方面的分析,探讨了大、中尺度系统与冰雹发生的关系,归纳出区域性冰雹产生的天气特征及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