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凸壳原理在点群目标综合中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对聚焦分布的点群,借助凸壳算法形成多层嵌套,以反映它的逐层分布特征,为点群目标的2经选取提供整体分布控制,借助VORONI图各个特体的区域性评价提供补充性的量化依据。综合过程分为两个子过程:凸壳层的合并和多边形折线顶点的综合。  相似文献   

2.
Delaunay三角网是构建数字地形模型的主要途径,凸壳是构造Delaunay三角网的基础,一般的凸壳构造方法找到的凸壳为最少点的多边形,但也有多点在一条边界边上的情况。在Delaunay三角网生成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查找凸壳的算法并导出了带有边界条件的Delaunay三角网生成算法。通过实际数据的测试,表明该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在计算机图形学中的平面凸多边形的生成算法的基础上,针对点数较多的空间点集,提出一种基于坐标极值法的空间凸多面体的生成算法。该算法可以快速地计算出给定的空间点集的最小凸多面体,输出组成该多面体的顶点和面的集合(凸包),是求解空间的最小覆盖问题的一种新的方法。该算法已应用到古建筑的3维建模中,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凸壳内缩法进行多密度离散点群边界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有离散点群边界检测方法对多密度点群检测结果效果不够理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利用凸壳内缩法检测离散点的边界:先建立离散点群凸壳结构,再定义内缩精度后通过点群凸壳结构特征实现最适内缩精度的识别.该方法对内缩扫描区域面积会随边界点密度不同而变化,因此更加适用于多密度离散点群边界的检测.通过与现有边界检测方法的对比,本文提出的方法在处理多密度离散点群的边界检测问题时具有高效性和普适性.  相似文献   

5.
随着各国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与完善,同一历元的可见卫星数目逐渐增加,如何对众多卫星进行选择以优化利用现有资源便显得迫切而重要。本文以获得满足设计要求的GDOP为前提,根据各时刻可见卫星数量的大小,选择适合的遮蔽仰角,以卫星空间构型的体积与GDOP关系为依据,引入计算几何学中解决三维点集的凸壳问题的增量算法,并结合导航卫星星座的自身特点,提出了对卫星位置坐标直接进行选择的一种快速次优的选星算法。实验结果表明,在GDOP满足要求且选星数较少的情况下,相对传统GDOP选星法大大减小了计算量,该方法简洁快速,能有效满足选星求解的实时性和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6.
基于二叉树的散乱点集快速凸包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右壳树和左壳树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二叉树的散乱点集快速凸包算法,它在查找每一个凸包顶点的同时,通过去除若干非凸包顶点来迅速、动态地减小散点集的规模,通常情况下能达到线性时间复杂度。算法省却了凸包顶点间连接关系的判断过程,适用于任何复杂的散点分布情况,并且简单,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7.
文章阐述了如何利用计算几何中的凸壳问题来处理测量中的DEM建模问题并推导出了TIN的建立方法。同时列举了该方法在舰艇螺旋桨 3维模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基于凸壳的TIN建立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阐述了如何利用计算几何中的凸壳问题来处理测量中的DEM建模问题并推导出了TIN的建立法。同时列举了该方法在舰艇螺旋桨3维模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讨论并定义了若干关于形态的基本概念,给出了加壳、蜕皮、粘连变换的定义及其实现途径,论证了加壳、蜕皮变换及粘连变换的若干形态特性。联系凸壳概念,论述了运用形态变换实现图形凸壳的原理,并给出了它的通用算法。结合实际算例,阐述了算法的具体步骤和分析结果,并讨论了算法实施中的几个具体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0.
平面点集凸包Graham算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一种计算平面点集最小凸包的快速算法。该算法首先对平面点集进行扫描,查找到最左、最右、最上、最下4个方向上的极值点,以此构造出一个初始凸包,并删除初始凸包内部的所有点;然后把剩余点集分组,每组运用格雷厄姆(Graham)算法生成一个新的凸包;最后将所有子集凸包的顶点看作一个新的点集,再次运用Graham算法生成最终凸包。测试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可较大幅度地提高执行效率。  相似文献   

11.
给出了一组空间离散点三维凸边界的定义,提出了基于八叉树的空间分块索引方法。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一种生成三维凸边界的算法,并利用实验对算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2.
魏向辉  夏春林  鲁庆伟 《测绘科学》2010,35(5):152-153,79
Delaunay三角网算法的设计与研究对DTM的建立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分析已有三角网算法的基础上,根据逐点插入算法的思想与凸包算法相结合,提出了自己的算法:先绘制凸包,然后构建初始三角网,最后用LOP方法整体优化。该算法尽可能的减少了对一条边的优化次数,从而提高了算法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凸包插值算法在n维欧拉空间构造Delaunay三角网的应用,提出了其三角剖分不惟一的重大缺陷,采用了限制区域生长法解决了这一缺陷。  相似文献   

14.
空间聚类是将空间实体根据某些相似的特性聚类成为一个集合,这个集合称为簇。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中心点距离的居民地面要素聚类算法:通过获取面状要素的数据,运用基于其几何中心的距离计算方法,判断面要素之间距离的可达性,并将距离小于阈值的面要素进行聚类,最终以凸包的形式将该集合绘制出来。本文的算法是在VS2010以及ArcGIS Engine开发环境下通过编程实现,并进行多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应用程序可以实现居民地面要素的自动聚类。  相似文献   

15.
一种栅格辅助的平面点集最小凸包生成算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平面点集的最小凸包生成问题,提出一种栅格辅助的算法,预先剔除那些不可能成为凸包顶点的点,从而提高算法效率,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可近似达到O(n),最坏时间复杂度与Graham扫描算法相同。试验表明,随着行列数的增加,计算效率先快速递增,随后逐渐减小;当栅格行列数取值为总点数的平方根时,剔除比接近最大值,算法执行效率亦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6.
崔先国  毛定山 《测绘科学》2008,33(6):139-140
求解任意两个简单多边形间的最大距离,在几何图形计算中,一直是一个基本问题。在对多边形自身的特性以及两多边形间关系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折线凸包的单调性的简单多边形间最大距离的求解算法。根据封闭折线内部所具有的特性,把封闭折线拆分成两个断开的折线,使一条折线在另一条折线左边。两个多边形分别被拆分成四条折线,两个分为一组。分别求出每组中两条折线的凸包,利用凸包的单调性可以快速地找出两个距离最远的顶点,其中较大的是两个简单多边形间的最大距离。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线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