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阿根廷、巴西、委内瑞拉和古巴进行了为期10天的访问。其间,中国、巴西、秘鲁三国发布联合声明,宣布将开展跨越巴西和秘鲁、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两洋铁路"项目,这是中国领导人近年来对外访问期间所提出的最大规模的铁路建设设想。"两洋铁路"从巴西东海岸的大西洋沿岸到秘鲁西海岸的太平洋沿岸,直线距离在3000公里以上。相关人士认为,"两洋铁路"计划的出炉,意在打破由美国实际控制的巴拿马运河对太  相似文献   

2.
从颗粒物质的角度探讨了风积沙的压实特性和机理。研究表明,风积沙的重型击实试验曲线呈"双驼峰"形式,表明风积沙具有干压实的特性,水在风积沙的压实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作用;室内振动试验表明振动加速度及振动时间影响着风积沙"巴西坚果效应"与"反巴西坚果效应"之间的转化,从而影响风积沙的振实密度,二者均存在一个产生最大振实干密度的最优值。现场试验通过控制机械参数(振幅A=0.4mm,频率f=48Hz)在压实5遍的时候,可使压实度达到96.8%,CBR值达到25.3,均能满足《公路路基设计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3.
上世纪70年代以来,巴西祖母绿源源不断地进入世界宝石市场。巴西祖母绿主要产自米纳斯吉拉斯州、巴伊亚州和戈亚斯州,其中富产宝石著称的米纳斯吉拉斯州的Itabira/Nova Era成矿带,至今仍能保持稳定的祖母绿宝石产量。巴西祖母绿产业在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也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日趋严格的环保法规和不断上涨的劳动力成本推高了祖母绿的开采成本;巴西赛雷尔对美元汇率的不断升值影响了巴西祖母绿开采、加工到贸易整个产业;随着开采难度的增加、成本的上升个体手工采矿者逐渐被排挤出了祖母绿采矿业;巴西本土的祖母绿加工业也同样受到来自印度宝石加工业低廉价格的挑战。采矿企业通过提高机械化水平降低采选成本,同时通过加工部分自己开采的祖母绿原石,向产业链下游扩张,提高每吨原矿收益率,进而提高矿山开采服务年限。为保证自身利润水平和竞争优势,巴西祖母绿加工企业主要加工颗粒比较大、品级较好的祖母绿宝石,并在原石供应商和珠宝制造商之间寻找到了利润平衡点。在未来,巴西的祖母绿行业发展将会是令人鼓舞的。  相似文献   

4.
用5种圆盘试件的劈裂试验确定岩石断裂韧度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张盛  王启智 《岩土力学》2009,30(1):12-18
用5种不同形状的圆盘试件测定了大理岩张开型断裂韧度。5种圆盘试件分别为平台巴西圆盘、带有中心圆孔的平台巴西圆盘、人字型切槽巴西圆盘、直切槽巴西圆盘和圆孔切槽平台巴西圆盘。加载模式是对径压缩劈裂。介绍了试件的制作方法,提出了用每种圆盘确定断裂韧度的公式。结果表明,含有切槽圆盘的断裂韧度值在0.78~0.91 MPa•m1/2之间,不含切槽圆盘测得的值在1.01~1.04 MPa•m1/2之间。有3种含有切槽圆盘测得的断裂韧度值比较稳定,其中孔槽式平台巴西圆盘能够制作理想的宽度较小的切槽。  相似文献   

5.
俗语:"某人之废物,他人之宝藏".发现于巴西某处泥土中的钻石因杂质多,质地差受到珠宝商人的冷落,然而对地质学家而言,"锁"在钻石内部的这些"杂质"却相当珍贵,其中的矿物颗粒形成于地下数百公里的地幔深处,为人类探测地球内部提供了良好契机.早在2014年,巴西世界杯激战正酣之际,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Pearson研究团队深入...  相似文献   

6.
李一凡  董世明  李念斌 《岩土力学》2016,37(Z1):645-650
平台巴西圆盘(CFBD)具有避免加载点处应力集中、保证破坏由预制裂纹尖端处起始的优点,成为研究脆性材料断裂性能的常用试件之一。最近的研究发现,T应力也会影响材料断裂性能,但平台巴西圆盘并没有计算T应力的解析公式。使用解析分析与有限元数值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复合型加载条件下平台巴西圆盘试件的T应力进行了计算,并对误差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载荷分布角内相对裂纹长度 时,不管是纯I、纯II还是复合型加载条件下平台巴西圆盘计算的T应力都可以用中心裂纹巴西圆盘均布载荷下T应力计算公式来计算;T应力相对误差随着相对裂纹长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7.
<正>建筑绝对不是一个己经完成的静态景观,同时,城市也不是由一系列装配式的纪念碑组成的丰碑。建筑是空间与景观的改性剂,它必须同时迎合人们的社会需求与美学需求。[1]—保罗·门德斯·达·洛查保罗·门德斯·达·洛查(Paulo Mendes da Rocha)(图1)[2]是来自巴西圣保罗的著名建筑师、2006年第28届普利兹克奖得主,是继奥斯卡·尼迈耶之后,第二位得此殊荣的巴西建筑师,也是当代巴西又一位享有国际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岩石张拉破坏的过程和机制,首先通过模拟计算,验证了加权反演法在进行巴西劈裂试验矩张量求解方面的优越性;其次基于花岗岩的巴西劈裂试验,进行声发射监测、事件定位及矩张量反演,并分析标准反演法和加权反演法对应矩张量结果的差别;使用聚类分析K均值算法对矩张量结果进行分簇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模拟计算中加权反演法可以降低巴西劈裂试验矩张量反演误差;室内花岗岩巴西劈裂试验中,加权反演法较大程度地优化了声发射事件的剪切成分以及压/拉应力轴的分布,使得反演结果更加合理。针对加权反演结果,所有事件可分成3簇,同簇内事件的破裂类型、应力状态、破裂机制、辐射模式等均相近;不同簇中的事件在时空上交叉分布,试验后期在圆盘东?西方向上具有较为明显张拉特性的事件骤增,于圆盘中心附近聚集并占据主导,最终导致试样的宏观破裂。研究结果解释了花岗岩巴西劈裂试验的破裂过程和破裂机制,为岩石力学行为研究提供进一步指导。  相似文献   

9.
百字短讯     
<正>.勘探与进展中国石化在巴西深水钻遇千万吨级油田探井Pao de Acucar位于巴西坎波斯盆地BM-C-33区块,平均水深2400米,完钻井深7151米,钻遇油层369.7米。经中途测试,获日产原油5000桶,天然气81万立方米,标志着  相似文献   

10.
丁艺 《河南地质》2010,(2):17-17
在当前国际市场油价回升的趋势下,为扩大石油出口,一些拉美国家加快了石油勘探开发步伐。 巴西:原油出口潜力巨大 巴西石油探明储量122亿桶,在拉美仅次于委内瑞拉。巴西原油主要储藏在沿海坎坡斯盆地和桑托斯盆地,产量近年稳步增加,2008年日产原油241万桶,2009年可达272万桶。巴西原油日消费量237万桶,所以巴西原油出口富有潜力。  相似文献   

11.
对α-石英双晶上具有不同结晶学意义的晶面和切面进行了腐蚀像的微分干涉显微镜(DIC)观察与研究。经研究发现,在鉴定道芬双晶与巴西双晶上,除了双晶缝合线有差异(道芬双晶双晶缝合线为曲线而巴西双晶的双晶缝合线为直线)外,不同的结晶学晶面或切面上这两种双晶的腐蚀像也各不相同。在六方柱{1010}面存在道芬双晶处,直角梯形蚀坑的方位关系为二次轴关系;六方柱{1010}面上存在巴西双晶处,直角梯形蚀坑的方位关系为对称面关系。菱面体{1011}面上存在道芬双晶处,道芬双晶双晶缝合线两端分别是菱面体正形、菱面体负形出露处,导致蚀坑形状不同;菱面体{1011}面上存在巴西双晶处,不规则三角形蚀坑形态的方位关系为对称面关系;三方柱切面{1120}面上存在道芬双晶处,道芬双晶双晶缝合线两端分别是三方柱正形、三方柱负形出露处,导致蚀坑形状不同;三方柱切面{11120}面上存在巴西双晶处,椭圆形或四边形蚀坑方位应为对称面关系,但实验中未见到。这一研究对认清α-石英道芬双晶和巴西双晶腐蚀像的对称关系,鉴定α-石英的双晶类型具有理论与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海相油气地质》2008,13(1):F0002
挪威提出油气勘探黄金地带理论;巴西发现大油田;武汉市发现大型天然气田;广西柳州发现天然气显示;  相似文献   

13.
百字短讯     
<正>勘探与进展中国石化在巴西油气勘探获进展国勘(国际石油勘探开发)巴西公司旗下RSB公司在Campos盆地BM-C-33区块超深水域(水深2000多米)的盐下层,探明可采油气资源当量1.86亿吨,其中轻质油1.04亿吨,天然气953亿立方米。莺歌海获天然气新发现中国海油发现的东方13-2位于南海西部莺歌  相似文献   

14.
现存的约80%的亚马逊热带雨林位于巴西境内,因此巴西的研究者们正在致力于森林的可持续管理,利用森林固定更多的碳。然而,如大部分拥有较长海岸线的国家一样,巴西目前已经错失机会保护好另一种重要的碳储存库,即红树林、海草和海涂。9 000 km的巴西海岸线生长着由各类植物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不同岩性岩石在发生破裂时的演化模式,采用声发射监测系统对大理岩、花岗岩、灰岩、砂岩的巴西劈裂试验和单轴压缩试验监测。试验结果表明,巴西劈裂试验应力变化为非线性变化和线性变化,且不同岩石在巴西劈裂破坏时会产生二次破坏;单轴压缩条件下不同岩样在发生破坏时具有典型的全应力–应变曲线特征,声发射参数变化随应力变化较为一致,但不同岩性对于声发射参数的响应存在差异;在劈裂和压缩过程中,振铃计数和撞击计数对于岩石破坏的发生更为敏感,且岩石越坚硬,发生破坏时释放的能量越多。  相似文献   

16.
徐浩淳  金爱兵  赵怡晴  陈哲 《岩土力学》2022,43(Z2):588-597
基于颗粒流程序(particle flow code,PFC),对不同接触角(2a = 6º~30º)条件下25~1 000 ℃砂岩进行巴西劈裂模拟试验,研究其应力分布和破裂模式,并将巴西劈裂与直接拉伸进行对比。研究表明:(1)巴西劈裂中,面接触加载可以降低端部效应,加载过程中首先在圆盘中部产生拉裂纹,随着荷载的升高,拉裂纹汇集、扩展、贯通。(2)平板点接触巴西劈裂测得的抗拉强度小于直接拉伸强度,其抗拉强度计算公式的修正系数k随温度T的升高线性减小,满足k = −3.303×10−4T+1.468。随着接触角的增大,不同温度处理后巴西圆盘的抗拉强度均呈现出增大的趋势。(3)在2a≥18º时,巴西圆盘可以保证中心起裂;2a = 18º~24º时,圆盘在不同温度下破裂模式稳定;在接触角过大(2a = 30º)时,圆盘在较低温度(≤600 ℃)下会形成倾斜裂纹。(4)结合修正系数和破裂模式分析,推荐接触角为18º~24º时,修正系数在0.802 6~ 0.856 0之间,可以保证所有温度试样中心起裂且破裂模式稳定。  相似文献   

17.
以往认为绿柱石多与酸性岩、伟晶岩有关,但近10年在巴西等地的科马提岩内发现了绿柱石。巴西Santa Terezinha矿床在巴西的中西部,是1981年发现的。绿柱石可做宝石,品位达  相似文献   

18.
为分析巴西圆盘劈裂法在层状岩体抗拉强度试验中的适用性,在以往层状岩体巴西圆盘劈裂试验成果分析基础上,选取层理砂岩为试验对象,设计并进行了考虑不同层理角度的砂岩巴西圆盘劈裂试验。分析结果表明,(1)层状岩体抗拉强度的各向异性特点非常明显,层理角度对各种层状岩体的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规律是基本类似的,只是影响程度不一样;(2)不同层理角度圆盘试样的破裂面形状差别较大,其破坏模式可以归纳为直线型、折线型和弧形型;(3)当层理角度0°<β<90°时,破裂面的发展规律不能严格满足巴西圆盘劈裂试验力学理论模型的假定,采用式(1)计算得到的劈裂抗拉强度只能是一个近似的值;(4)当圆盘试样加载线两侧的岩石材料、层理结构对称分布时,加载时圆盘内的应力分布可以较好地满足其理论计算模型,其试验结果比较准确。研究成果可为层状岩体抗拉强度的准确测定提供较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采用常规宝石学测试结合红外光谱、拉曼光谱以及Diamond ViewTM测试,对巴西金刚石开展了常规宝石学、光谱学和荧光特征分析。结果显示,巴西金刚石表面微形貌特征丰富,可见多种形态的生长丘,三角、六边或不规则形态的溶蚀坑以及塑性变形滑移线等特征。巴西金刚石以ⅠaAB型为主(90%以上),N含量在400×10-6~1700×10-6范围内,B心转化率介于15%~66%之间,具有高N含量和低-中等N聚集程度的特点。拉曼光谱分析进一步揭示了样品内部均残余压应力或者结晶度较差。Diamond ViewTM发光图像显示ⅠaAB型金刚石样品具有蓝色和黄绿色调荧光;ⅠaB型金刚石样品为带有绿色调的蓝色和不均匀的蓝色荧光;Ⅱa型金刚石样品表现为暗橙色和蓝色荧光。  相似文献   

20.
为分析巴西圆盘劈裂法在层状岩体抗拉强度试验中的适用性,在以往层状岩体巴西圆盘劈裂试验成果分析基础上,选取层理砂岩为试验对象,设计并进行了考虑不同层理角度的砂岩巴西圆盘劈裂试验。分析结果表明,(1)层状岩体抗拉强度的各向异性特点非常明显,层理角度对各种层状岩体的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规律是基本类似的,只是影响程度不一样;(2)不同层理角度圆盘试样的破裂面形状差别较大,其破坏模式可以归纳为直线型、折线型和弧形型;(3)当层理角度0°<β<90°时,破裂面的发展规律不能严格满足巴西圆盘劈裂试验力学理论模型的假定,采用式(1)计算得到的劈裂抗拉强度只能是一个近似的值;(4)当圆盘试样加载线两侧的岩石材料、层理结构对称分布时,加载时圆盘内的应力分布可以较好地满足其理论计算模型,其试验结果比较准确。研究成果可为层状岩体抗拉强度的准确测定提供较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