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熊康军  张俊 《东北测绘》2012,(3):172-173,177
随着测绘技术的迅猛发展,内业处理已全面进入数字化阶段,但传统的外业调绘方式已经成为地理信息数据快速更新的“瓶颈”,不能完全满足现代测绘的需要。本文总结了数字调绘系统与传统调绘方法的各自优缺点,设计了一种数字调绘系统。该系统作为一个易操作的平台,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数据精度,节约了生产成本。数字调绘为地理信息数据的快速更新提取提供了一种较好的技术手段,必将是今后航测外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目前,中小比例尺航测成图的外业调绘工作模式主要是基于影像图与线划图叠加形成调绘底图进行全野外调绘。这种调绘模式存在容易遗漏信息、图面混乱不易清绘以及内外业一体化程度不高等诸多弊端。基于平板电脑的数字调绘系统出现,极大地弥补了传统调绘模式的缺陷,进一步提高了作业效率。本文以辽宁省1∶10 000地形图更新项目为工程实例,对平板电脑数字调绘系统进行了深入分析,为其系统完善和普遍推广提供了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电子调绘系统的概况,电子调绘系统的作业流程,通过电子调绘系统在1:10000DLG数据更新中的应用测试,阐述了传统调绘方法与航测数字化已不相适应,新的调绘方式在DLG数据更新中发挥的优势及作用,阐明了数字化调绘是今后航测外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电子调绘系统的概况,电子调绘系统的作业流程,通过电子调绘系统在1∶10000DLG数据更新中的应用测试,阐述了传统调绘方法与航测数字化已不相适应,新的调绘方式在DLG数据更新中发挥的优势及作用,阐明了数字化调绘是今后航测外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利用全新的外业数据调绘理念,在地图数据缓存切片技术、GPS定位技术及手持移动终端等技术设备基础上构建了地理国情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同步更新外业调绘系统,实现野外作业时,同一地物要素只需补测一次即可完成地理国情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外业调绘工作,避免了重复外业采集生产,有利于降低地理国情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更新成本。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院开展以“采编一体、内外一体、图库一体”为核心的信息化测绘生产体系建设,航测生产流程再造工作是关键所在。这就要求航测外业调绘要满足内外一体化的要求,实现外业调绘信息的快速、高效录入,减少繁琐作业环节(编辑打印调绘片、外业清绘调绘片、内业转绘调绘成果)实现外业调绘信息的数字化,这也是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作业成本的核心技术之一。针对野外测量生产信息化的薄弱环节,我院通过使用GEOWAY Fielder数字调绘系统,大大提高了野外调绘的工作效率,解决了新增地物标绘的精度问题,为数字化图生产与建库的前端数据采集提供了新方法。本文主要介绍了GEOWAY Fielder数字调绘系统在我院基础测绘1∶10000数字线划图生产中的应用,总结出数字调绘系统定位精度及数字调绘系统的优势和实际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从便携式数码调绘到野外作业的便携式测量系统应用与发展。按规模化生产的要求,总结"国家1∶50 000地形数据库更新"项目的调绘17万km2调绘生产经验后。提出以数据库为核心的数据更新的野外测量方案,利用便携式测量系统解决摄影测量外业像片刺点、控制测量、碎部测量和调绘在大比例尺地形图外业方面应用。  相似文献   

8.
使用电子调绘系统的内外业一体化作业方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结合航测调绘作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种以数字化的电子调绘系统为基础,紧密结谷数字移动设备的新的调绘作业方式。一种内外业工作相辅相成,紧密合作的工作方式。达到了新时期提高外业调绘作业效率,降低外业劳动强度的要求,实现地理数据快速更新和内外业工作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9.
在传统的基础测绘外业调绘核查工作中,存在纸质地图携带不便、相关配套硬件设施繁重、定位困难、采集数据不精确等诸多问题。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文设计开发了基于Android平台的基础测绘外业调绘核查系统,实现了全数字化外业调绘核查技术,为外业工作提供了一套全新的调绘核查方式。该系统在黑龙江省基础测绘绥化区试点中已得到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反馈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基于Android的地理国情普查外业调绘系统实现数据采集、离线存储的开发技术和实现方法;实现了影像数据和内业解译数据的浏览、查询、核查及GPS定位以及与数据库同步更新等功能。转变传统纸质调绘方式,起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有效控制信息获取质量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汪铁华 《东北测绘》2014,(6):157-158,161
外业调查与核查是地理国情普查重要任务之一。本文结合地理国情外业调绘工作,介绍了在移动设备中构建地理国情普查外业调绘核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该系统可在外业调绘工作中发挥较大作用,提高外业调绘的工作效率,保证调绘数据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主要使用卫星遥感数据、地理国情监测数据库、1∶10 000地理信息数据和其他专题资料,通过外业数字调绘核查系统、内业利用Arc GIS Server构建集中分布式管理作业模式对北京市1∶50 000地形数据库进行联动更新技术进行研究。此技术方法减少了一定量的外业核查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并在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项目2017年北京市1∶50 000地形数据库更新中得到了良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1:50000地形数据库更新为工程背景,利用Arc GIS API for Android,结合1:50000地形图数据库更新项目的具体要求,设计并开发外业电子调绘系统,同时开发配套的数据整理工具进行内外业数据格式转换,实现内外业一体化作业,提高作业效率。航测内外业一体化调绘模式是使用平板电脑代替传统的纸质资料调绘的方式,将调绘的资料直接入库,通过内业数据处理系统便捷输出需求的成果,实现内外业数据无缝连接。  相似文献   

14.
地理国情普查外业调绘核查系统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晓东  王海银  胡振彪  韩磊 《测绘科学》2016,41(2):58-61,80
针对传统的基于纸质地图的外业调绘核查工作具有操作复杂、采集数据不精确、作业流程不规范等缺点,该文设计开发了基于iPad的地理国情普查外业调绘核查系统。在内业高精度遥感影像判读的基础上,采用全数字化的外业调绘核查技术,进行地理国情要素移动式、网络化外业调查和验证,快速采集和编辑调查数据,为外业工作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该系统在青岛市崂山区和城阳区的试点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较好地验证了移动GIS技术用于外业信息采集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地形要素内外业更新的一体化无缝衔接问题,设计并实现了基于数据库增量更新的数字外业巡查系统。采用数字外业巡查系统,较好地解决了1∶50 000地形数据库重点要素每年更新一次与传统纸质外业调绘作业模式的矛盾,适应了地理空间数据多元化、高效性的社会需求,实现地形要素内外业更新的真正一体化无缝衔接。基于1∶50 000地形数据库动态更新项目的实际应用情况证明:系统贴合生产紧密,运行效率高,程序流畅,操作简单,得到用户和专家的一致认可,对地理空间要素的快速动态更新、内外业作业流程、外业调绘产品模式等研究与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从2012年开始进行的1∶50 000地形数据库更新,采用以室内发现更新为主,野外重点区域或路线巡查调绘为辅的技术手段,其中外业调绘经历了纸质调绘片调绘、纸质调绘片辅助电子平板调绘、电子平板调绘3个阶段,从最初的工序复杂、工作量大,逐渐发展为现在的简单、快速。对1∶50 000地形数据库更新中外业调绘方法的发展进行阐述,对每个发展阶段的外业调绘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总结,最大限度地提高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航测外业调绘基本上是基于纸质调绘片的作业模式,这种外业调绘模式容易造成工作的重复、调绘信息的遗漏以及内外业衔接矛盾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航测数据的生产效率。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建立一种全新的外业调绘模式,本文对基于移动终端的地理信息核查技术进行研究,实现了外业调绘成果的快速、高效采集以及内业和外业的一体化衔接,提高了的航测生产效率,实现了"内外一体"的信息化测绘生产体系。  相似文献   

18.
利用3S技术开发了地名外业调绘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使用方便、灵活、高效,且花费较低,弥补了传统调绘方法的不足;并已在湖北省某地区地名普查外业数据采集中测试使用。结果表明,该系统有助于提高地名外业调绘的工作效率,可作为利用3S开发移动应用的一个参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的快速发展,已由初始建库、经历全面更新、进入动态更新,传统外业调绘的作业模式与技术方法已难以满足地理信息快速更新的应用需求。本文结合GIS,GPS,3G等技术,集成地理信息采集、无线数据传输、数据保密处理等功能,设计了集中式管理与分布式作业相结合的在线调绘作业模式和技术系统,为地理信息的快速更新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测绘外业调绘工作难度大、强度也大,在计算机辅助外业调绘的作业模式下,如何在立体测图中有效利用外业调绘数据、提高作业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根据实际生产经验,提出了对2维平面调绘数据进行3维化处理的技术方案,并应用于国家1∶50000无图区测图工作中。它改变了以往的作业模式,为外业调绘的2维数据在立体测图中的利用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