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宁夏鸳鸯湖地区低空气象要素观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宁夏鸳鸯湖地区2004年8月至2005年7月铁塔气象观测资料和地面气象站观测资料,分析了宁夏鸳鸯湖地区近地层不同高度各气象要素的变化规律。并与邻近灵武市气象站同期气象观测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结合灵武市气象站累年(1971~2000年)气象资料,得到鸳鸯湖地区累年各气象要素订正值。分析结果对火力发电厂空冷设备的安装与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观测环境对气温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元  周国华 《气象》1992,18(12):27-28
引言 地面观测环境的代表性和稳定性是获取代表性气象资料,做好业务服务工作的基础。随着经济振兴和城镇发展,使气象台站地面观测环境发生改变,对观测环境资料的代表性产生影响。观测环境的改变可对气温、降水量、空气湿度、蒸发量、日照时数,甚至风向风速等气象要素产生影响。本文以盐城市不同县站气温变化差异为例,分析观测环境变化对气象要素产生的影响,说明加强观测环境维护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基本(准)站气象台站目前采集地面气象资料均采用两套设备。一套是人工观测,通过传统的目测和直接感应的观测方法;另一套是通过地面有线综合遥测仪自动采集每个正点的压、温、湿、风、降水、地温等气象要素。通过对运行一年来自动观测站与人工观测站各气象要素资料的对比分析,找出自动站观测资料与人工观测资料之间的差异,为气象资料的连续使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气象观测是气象工作的基础业务,它对一定范围内的气候状况及其变化,进行系统、连续的观测和测定,为天气预报、气象情报、气候分析和科学研究提供重要依据。地面气象观测是气象观测的重要组成部分,观测场是取得地面气象资料的主要场所,地点应设立在能较好地反映本地较大范围气象要素特点的地方,避免局部地形的影响。观测场地周围环境是否符合标准直接影响气象资料的准确性、代表性和比较性。  相似文献   

5.
利用青海共和地区2003~2013年连续11 a的马铃薯生育期(4~9月)观测资料和1961~2013年4~9月地面平行观测气象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相关分析、积分回归等方法,对共和地区马铃薯生育期主要气候因子的变化规律及其对马铃薯生长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3 a来青海共和地区马铃薯生育期平均气温、≥0℃积温呈极显著上升趋势,降水量、日照时数则表现为不显著下降趋势。热量和日照时数是影响该区马铃薯生长发育的主要气象因子。其中温度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是出苗前期为正效应,现蕾至开花期为最大正效应,成熟期为最大负效应;降水对其产量的影响是现蕾前期为正效应,现蕾后期至成熟期8月中旬为最大负效应,9月为最大正效应;日照时数对产量的影响是播种期为负效应,现蕾至开花期为正效应,成熟期为最大负效应。  相似文献   

6.
通过在宁夏鸳鸯湖电厂建立气温、风向、风速60 m梯度及地面观测站,与邻近的灵武市气象站展开为期一年的同步观测,获得实地观测资料。利用两地同步气象观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揭示出电厂所在地气候特点。同时结合灵武市气象站1971~2000年观测资料,采用相关性分析方法,订正得到电厂地面历年气象要素特征值。结果表明,电厂风向和风速特征明显有别于邻近的灵武市气象站。分析结果主要用于该地火电厂空冷系统的安装与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7.
探空加密观测资料对西南地区数值预报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2013年6月逐日全国探空气象加密观测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WRF模式模拟资料,西南地区地面自动站资料等,采用数值模拟、统计方法和天气学方法,分析了探空气象加密观测资料对数值模拟效果的影响。研究得到:(1)探空资料同化,总体上提高了降水的TS评分值,一定程度降低了降水预报空报率,提高了中雨和大雨的6h累积降水预报准确率。(2)探空资料同化主要使降水区上空位势高度增加,气旋环流减弱,从而影响降水落区和降水强度。(3)探空资料同化减小气象要素分析场和预报场的均方根误差,对高空要素预报的改进在前24h较明显,尤其是前6h,对地面气象要素预报在整个积分时段内总体呈现正效果作用。  相似文献   

8.
翁笃鸣 《气象》1983,9(7):2-4
青藏高原隆起对我国、亚洲乃至整个北半球的大气环流和天气气候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受到气象学界的普遍重视。其中特别是高原地面对大气的加热作用,更是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而研究高原对大气的加热作用,首先必须了解高原地面辐射平衡和热量平衡状况。为此,在第一次青藏高原气象科学实验期间,深入高原腹地进行了定点野外考察。考察项目包括地面辐射平衡各分量和各项地面气象要素梯度观测。本文对野外考察的概况及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9.
南雄自动气象站与人工站常规气象要素的差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南雄气象站自动观测资料和人工观测资料的差值进行对比分析.得出自动与人工2种观测技术体系所获取的气象要素数值存在一定差异,但这2个序列的常规气象要素之间存在的差异都在规定允许的范围之内,能够满足气象资料精确度的要求.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仪器的原理差异、观测的时空差异、采样方式差异等造成的.从理论与实践2个方面论证了自动观测的大多数数据优于人工观测,能提高气象要素观测的客观性、准确性,减轻测报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更能反映大气近地面层的真实状况,并对自动气象探测设备投入业务运行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0.
针对气象部门地面气象资料格式文件数据量大、格式复杂、不易阅读和应用的问题,利用VB(Visual Basic)6.0开发了地面气象资料格式转换程序。该程序可将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文件从文本格式转换为Excel格式,可按完整的气象报表格式或单独的气象要素输出,并可实现不同类型年、月文件的批量转换,为气象科研、服务等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查阅及应用观测数据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11.
利用2000—2007年5~10月云南及周边地区12个探空站08:00和20:00观测资料,分6种不同地形高度类型分析了边界层内基本气象要素间关系,根据分析结果设计了云南地面资料同化方案,并选取两个暴雨个例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探空资料的贡献在引入地面资料后有所调整,在Rug-giero方案中,地面资料的引入在模拟区域初始场中东部地区有明显的升温和增湿,对强降水的模拟改善作用较小;而在云南方案中东部地区的温度和湿度明显降低,叠加的地面测站与模式地形高度差异相关且大致相同,模拟的降水强度和范围在实况降水中心附近明显增加,而在降水强度不明显的区域变化不大,从而使得模拟效果得到了较好的改善,表明云南方案对云南地区强降水的模拟是适用的。  相似文献   

12.
段玮  段旭  邢冬  朱红梅  兰群英 《气象科技》2019,47(2):329-336
利用云南省1981—2013年125站逐日逐6h地面观测的天气现象、能见度和气象要素资料,结合考虑地形高度的高分辨率气象要素场插值技术和不适航雾(能见度≤800m的大雾天气)气象要素判识模型,开展了影响云南适航条件视程障碍天气的气候特征分析。结果表明:云南最主要的视程障碍天气是雾与轻雾,影响适航条件的视程障碍天气仅为雾。不适航雾生成与相对湿度、风速以及地气温差关系密切,"高湿—弱风—稳定"的气象条件是其形成维持的关键,其量化判识特征为:相对湿度98%、风速3m/s、地气温差3℃。滇西南、滇南、滇东是云南不适航雾的多发区,尤其景东—思茅—版纳、西盟—澜沧、保山—腾冲和罗平等地区。滇中、滇西和滇东北是少发区。云南不适航雾日变化呈现早晨和深夜多,午间和傍晚少的特征;季节变化具有夏秋季多于冬春季的特点。与台站观测相比,高分辨率资料客观判识的不适航雾空间分布与地形有合理的对应关系,能够合理地反映地形复杂地区的空间分布特征。未来技术发展可利用卫星反演资料与台站资料同化订正获取高分辨率气象要素资料,利用深度学习等建立不适航雾的判识模型。  相似文献   

13.
根据开平地面气象自动站观测资料,对飑过境时风、雷雨、气温、湿度、气压等气象要素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地面气象要素分钟数据变化可以较好地反映飑的变化特征,将其作为判别、记录飑的依据,为观测员在实际工作中记录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气象要素变化对呼吸道传染病发生的影响,本文利用2009~2013年自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呼吸道传染病病例资料和自贡市地面气象观测站的气象资料,对呼吸道传染病与气象因素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了自贡地区呼吸道传染病发病人数的时空变化规律;采用多要素回归积分法建立自贡市呼吸道传染病四季医疗气象预报模型,通过检验该预报模式稳定性较好,将为自贡市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指导广大城乡居民卫生防疫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根据济南地面气象自动站观测资料,对飑过境时压、温、湿、风等气象要素变化曲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常规地面气象要素分钟数据变化可以较好地反映出飑的变化特征,将其作为判别飑的依据,为观测员在实际工作中熟练把握、记录该天气现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利用白水县1993~1998年地面气象要素值以及1998年2月11日~3月10日的低空气象要素观测资料,分析了白水电厂的污染气象特征,得出白水电厂所处的地理位置及气候特征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相似文献   

17.
贵州省避暑旅游气象适宜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参照避暑旅游气候适宜度评价方法,以体感温度确定的避暑旅游气象舒适度为正贡献指标,修正完善强降水、高温、大风、雷暴等负贡献的高影响天气指标,综合建立避暑旅游气象适宜度评价模型。选取2008—2017年6—8月地面气象要素观测资料,利用该避暑气象适宜度模型对贵州省县级以上城市避暑旅游适宜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贵州整体上是非常适宜夏季避暑旅游的,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在夏季不同月份和盛夏关键旬,最佳旅游目的地略有变化。贵州北部、东部和南部的低海拔地区避暑旅游气象适宜度相对略低,地处武陵山脉和苗岭山脉的都匀、麻江等地适宜开展山岳型避暑旅游。铜仁市避暑旅游气象适宜度范围在-17~100,是贵州避暑旅游气象条件较逊色的城市。避暑旅游气象适宜度模型能较客观地反映气象条件对避暑旅游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自动气象站数据异常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红  李哓峰 《黑龙江气象》2011,28(2):29+35-29,35
本文以3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正点数据缺测情况处理为基础,详细阐述了形成月报数据过程中正点地面气象要素数据Z文件、地面气象观测数据A文件和分钟观测数据J文件出现异常的原因和处理方法,以及为预防这些文件出错所采取的措施,保证气象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3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正点数据缺测情况处理为基础,详细阐述了形成月报数据过程中正点地面气象要素数据Z文件、地面气象观测数据A文件和分钟观测数据J文件出现异常的原因和处理方法,以及为预防这些文件出错所采取的措施,保证气象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张青富  蒙陈 《贵州气象》2005,29(5):43-44
夜间云、能见度、天气现象等气象要素的观测,一直是从事地面气象测报人员的难点问题.根据多年的测报工作实践,总结出夜间地面气象观测的几点体会,有利于提高夜间观测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