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本文综合分析了明武宗正德年间(1511年至1521年)永胜—大理地区的地震史料,确认永胜地震发生于正德十年(1515年),其破坏和有感地区之广可与1833年嵩明8级大震相比较。不存在同年M=6_(1/2) 或7的鹤庆地震。关于正德六年(1511年)的永胜地震,正德九年(1514年)、十四年(1519年)的大理地震,正德十五年(1520年)的赵州,鹤庆等地震都是由于误记所致,故不能作为单独的地震列出。  相似文献   

2.
永胜地震是我省发生时间较早而又较强的一次地震,过去一直很少研究。最近见邓瑞生和韩慕康等同志相继发表有关永胜地震的文章,作者觉得很有意思,并提出个人几点看法:1.永胜地震发生时间应为1511年(明正德六年)而不是1515年。2.永胜地震强度不应小于10度(M≥7 1/2)。3.过去与永胜地震相混淆的两次地震,其中1514年大理地震烈度不小于9度(M≥7),1515年鹤庆地震烈度可能是8度(M=6 1/2)。4.永胜地震发震构造是受南北向断裂控制,并受近南北向压应力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冯锐  俞言祥 《地震学报》2013,35(6):923-934
东汉早期(公元25—127年)的地震史料十分宝贵, 它反映了从远古零散、 不系统的地震记载转入连续记载并逐渐认识地震的过程. 这时的地震事件较多, 但研究不充分, 地震参数基本呈空白状. 史料的记载方式以“郡国地震”和“京师地震”为主; 时间上, 基本在汉和帝以后; 地点上, 以大华北为主. 本文具体分析了东汉早期的33次地震事件, 利用新的地震烈度衰减关系, 采用郡国平均地理面积和有感面积的概念, 比照地震范例的标准, 按《中国地震目录》的烈度震级表进行参数估算. 研究期间最主要的地震事件是4次震级≥6 1/2 的强震, 即公元46年10月和119年3月南阳地震、 121年10月冀南-鲁西地震和123年5月汉阳地震, 震后都有持续1—2年的余震活动. 公元118年前的地震主要分布于大华北, 震中至京师洛阳的距离多在200 km以外. 除两次5 1/2 —6级地震外, 均属5—5 1/2 级中等强度地震, 少数小于4 3/4 级. 京师洛阳虽经历过多次地震, 但其受影响程度并不强, 基本为有感或强有感的水平, 没有遭受过破坏性或中等强度的震害.   相似文献   

4.
广西地震,公元1477年前很少有记载,公元1478年开始,才有较多的记载。据统计,至公元1982年,共发生Ms≥3级地震355次,其中4~4 3/4级45次,5~5 3/4级21次,6~6 3/4级2次。震中分散,疏密不均,如果划分早、中、新三个时期,震中分布相对比较集中。本文分别不同时期,圈定地震活跃区域,探讨广西地震活跃区域的迁移性,这无疑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5.
公元180年甘肃表氏地震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史料记载,各种地震目录均将东汉灵帝光和三年秋(公元180年)表氏地震震中定在甘肃省高台县西(39.4°N,99.5°E),震中烈度Ⅹ度,震级7(1/2).本文通过对历史地震资料的重新考证和表氏新旧县城遗址的实地考察,对公元180年表氏地震的震中位置作了如下修正:震前的表氏县城位于甘肃省肃南县明花区新墩子城,也应是震中所在地,其地理位置为39.6°N、99.3°E,精度2类;震后重建的县城在今骆驼城或草沟井城.通过对史料震害的认真分析,并将本次地震与两汉时期8次6(1/2)级以上地震及高台附近地区9次地震的地震参数、震害和波及范围进行对照,最终将震中烈度修正为Ⅸ—Ⅹ度,震级修正为7级.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历史地震资料的分析,选取12个特征作了描述华北地震区的各不同时期的地震活动图象,并以1515年至1900年华北地震区内7级以上地震和6级地震的发生时段作为样本,用模式识别方法,分二次识别过程分析了7级地震和6级地震前的异常特征,取得了描述7级和6级地震的异常标志,并由此对未参加识别的1951年至1984年的地震活动作出预测,得到了与实际比较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南禅寺大殿     
南禅寺大殿在山西五台县城南22公里李家庄西侧。创建年代不详,大殿平梁下保存有墨书题记,足证重建于唐建中三年(公元782年),这是我国现存最古的唐代木构建筑。大殿面宽进深各三间,单檐歇山式屋顶,殿前有宽敞的月台,柱上安有雄健的斗拱,承托屋檐,殿内无柱,四椽袱通达前后檐柱之外,梁架结构简炼,屋顶举折平缓,说明我国唐代建筑技术已有很高水平,而且已普及到偏僻山村。大殿内有佛坛,宽8.4米,高0.7米,坛上满布唐代彩塑。形体、衣饰、手法与敦煌唐代塑像如出一辙。大殿历经1022年大同、应县6 1/2级地震,1038年定襄、忻县7 1/2级地震,1467年朔县5 1/2级地震,1588年忻县5级地震,1624年忻县5级地震,1626年灵丘7级地震,1664年忻县、代县间5 1/2级地震,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历史文献资料,对公元512年5月12日山西北部的一次7(1/2)级强震的有感区、破坏区、极震区、佘震分布区以及震前山西北部的地震活动形势作了分析研究,提出这次强震的震中位置大体是北纬38°50′,东经112°50′,在今代县境内,取名代县地震。发震构造为北北东向。  相似文献   

9.
武烈 《山西地震》1993,(3):30-34
通过对1614年平遥榆社间6(1/2)级地震的进一步研究,认为前人确定这次地震时所用的史料疑点较多,所确定的基本参数也问题较大.得出是两次地震事件的结论:一次是1614年10月15日(万历四十二年九月十三日),地点武乡,震级约为5(1/2)级;一次是1614年10月23日(万历四十二年九月二十一日),地点榆社,震级约5(3/4)级.  相似文献   

10.
聊考断裂带平均位移速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聊考断裂带是我国东部一条重要的地震构造带。历史上1502年在濮城发生过6(1/2)级地震,1654年在朝城发生5(1/2)级地震。二十世纪以来,在菏泽西南相继发生了四次中、强地震,即1937年7级和6(3/4)级地震,1948年5.5级地震和1984年5.9级地震,其极震区部分重叠,应属于原地重复地震。本文试图根据该断裂带第四纪地质、考古、地壳形变、历史地震和现今地震有关资料,采用地质方法和Brune方法,分别计算聊考断裂带第四纪以来、人文时期和现今的平均位移速率,并以此讨论聊考断裂带长趋势地震危险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Burgers黏弹性模型计算1125年以来青藏高原北部历史强震对2022年1月8日青海门源MS6.9地震单独和累积的库仑应力变化,分析历史强震对此次门源地震黏弹性触发作用及其对后续地震的影响.结果表明:(1)1920年海原M 81/2级地震、1927年古浪M8.0级地震和1954年山丹M71/4级地震对2022年门源地震的加载最为显著,分别相当于使门源地震提前7.6年、5.3年和5.2年;(2)1986年门源MS6.4地震对2022年门源地震的卸载作用最明显,使其发生延迟14.4年左右,2016年门源MS6.4地震使2022年门源地震延迟0.4年左右;(3)2021年玛多MW7.3地震对2022年门源地震有较为显著的触发作用,门源MS6.9地震对2022年1月23日哈拉湖M5.8级地震有触发作用,哈拉湖M 5.8级地震对2022年3月17日肃南M 5.1级地震及2022年3月26日哈...  相似文献   

12.
孙士宏  彭克银 《中国地震》2002,18(1):112-116
1 全球地震活动概况2 0 0 1年全球发生 7级以上地震 2 3次 (2 0 0 0年为 2 1次 ) ,其中 8级以上地震 2次 ,最大地震是 2 0 0 1年 1 1月 1 4日发生在我国昆仑山的 8 1级 (2 0 0 0年最大地震为 7 8级 )地震 (图 1 ,表 1 )。全球 7级以上地震显示以下特点 :图 1  2 0 0 1年 1~ 12月全球M≥ 7 0地震震中分布1 .1 地震活动水平持续增强全球 7级以上地震活动自 1 999年开始回升以来 ,地震频次已连续 2年超过年均 1 8次的水平。地震强度也持续增高。 2 0 0 1年发生 7.8级以上地震 4次 ,其中还发生了 2次 8级以上特大地震。无论是地震频度还是…  相似文献   

13.
2001年云南地区地震活动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有锦 《地震研究》2002,25(2):200-204
1 地震活动概况据昆明区域数字地震台网测定 ,2 0 0 1年 1月至 1 2月云南地区 (2 1°~ 2 9°N ,97°~ 1 0 6°E)共发生M≥ 3 0级地震 1 88次 (不含余震 ) ,其中 3 0~ 3 9级地震 1 49次 ,4 0~ 4 9级地震 2 7次 ,5 0~ 5 9级地  图 1  2 0 0 1年云南地区M≥ 3 0级地震M -t图震 1 1次 ,6 0级地震 1次。 2 0 0 1年云南省内共发生M≥ 5 0级地震 7组 9次 ,分别是 3月 1 0澜沧 5 0级地震 ,4月 1 0、1 2日和 6月 8日施甸 5 2、 5 9和 5 3级地震 ,5月 2 4日宁蒗 5 8级地震 ,7月 1 0日楚雄 5 3级地震 ,7月 1 5日江川5 0…  相似文献   

14.
1  2 0 0 1年河北省及京津地区地震活动概况据河北省地震台网测定 ,2 0 0 1年 1月 1日至 12月 31日河北省及京津地区共发生地震 6 73次 ,ML2 .0级以下地震 5 0 3次 ,ML2 .0~ 2 .9级地震 146次 ,ML3.0~ 3.9级地震 2 0次 ,ML4.0~ 4.9级地震 4次 ,最大地震为 2 0 0 1年 3月 2日宣化 ML4.4级。见图 1。图 1  2 0 0 1年河北省及京津地区地震活动分布图2  2 0 0 1年河北省及京津地区地震活动特征从河北省及京津地区 1990年以来地震活动统计表 (表 1)可以看出1小震频度低 :从 1990年以来至 2 0 0 1年 12月小震频度达到最低值仅有 6 73次 …  相似文献   

15.
地震地质和历史地震活动都表明渭河盆地是一个新构造运动剧烈的强震活动区。但自1568年5月15日西安附近6(3/4)级地震至今413年,该区再未发生5(1/2)级以上地震,目前的微小地震活动水平也非常低,每月能定震中的地震平均只有一、二次,震级M_s大都小于2级。这类似于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的附近地区,代表着一种类型的地震活动区。本文根据历史强震和当前微弱地震的有限资料,对此地区的地震活动特征作一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6.
金宣宗兴定三年(公元1219年),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发生强烈地震,现有文献给出的地震次数、地震时间、震中位置差异很大.本文根据我国地震史料和近年固原发现的碑文和地方志记载,考证该强震时间在六月十八日巳时(公历格列历8月6日10时前后);震中在固原南(35.6°N,106.2°E);震级为61/2级;震中烈度为Ⅷ至Ⅸ度.  相似文献   

17.
1  2 0 0 0年河北省及京津地区地震活动实况1 .1  2 0 0 0年河北省及京津地区地震活动特征据河北省地震台网测定 ,2 0 0 0年 1月 1日至 1 2月 31日河北省及京津地区共发生地图 1  2 0 0 0年河北省及京津地区地震活动分布图震 851次 ,ML2 .0级以下地震 62 7次 ,ML2 .0~ 2 .9级地震 1 84次 ,ML3.0~3.9级地震 37次 ,ML4 .0~ 4 .9级地震 3次 ,最大地震为 2 0 0 0年 6月 2 5日唐山 ML4 .4级 (见图 1 )。从河北省及京津地区 1 990年以来地震活动统计表可以看出 :1小震频度底 ;从 1 990年以来至2 0 0 0年 1 2月小震频度达到最低值仅有 85…  相似文献   

18.
1590年7月7日甘肃永靖东南地震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元1590年7月,在甘肃临洮附近有破坏性历史地震记载"……坏城廓庐舍,压死人畜无算"。同月,青海东部的冰沟城(今乐都县东北)也因地震而城崩。在过去出版的地震目录中,均按两次地震列出,分别称为甘肃临洮51/2级地震,震中烈度Ⅶ度;青海乐都5级地震,震中烈度Ⅵ度。根据史料考证和现场调查结果,综合分析认为,上述两次地震很有可能为同一次地震,其震中位于甘肃永靖东南的马衔山区,震中烈度达Ⅷ—Ⅸ度,震级61/2级左右,其发震构造很可能为兰州马衔山北缘断裂带的中西段。  相似文献   

19.
吉平  李纲  刘杰 《中国地震》2013,29(2):284-292
1 全球地震活动概况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12年全球共发生7级以上地震20次(表1),其中包括2次8级以上地震,即2012年4月11日苏门答腊北部附近海域8.6级、8.2级地震(图1).与2011年相比,全球地震频次和能量释放明显减少.2012年全球7级以上地震活动有以下特点: 1.1 全球8级地震继续活跃 2012年全球共发生7级以上地震20次,比1900年以来的平均水平(18次/年)略高,与2011年(26次)相比,地震频次减少(图2).虽然2012年4月11日苏门答腊北部附近海域发生8.6级、8.2级地震,但与2011年(3月11日发生日本9.0级地震)相比,全球地震能量释放减少较明显.  相似文献   

20.
《陕甘宁青四省(区)强地震目录》将于1985年3月由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本目录根据大量历史文献及地震监测资料,整理辑录了公元前1177年至公元1982年陕、甘、宁、青四省(区)4(3)/(4)级以上的强震442次。各次地震均按地震年月、震中位置、地震强度及地震简况等注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