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加快推进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的步伐,促进国土资源工作的高效管理、科学决策、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国土资源部提出了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建设的目标和主要内容,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工程已成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为认真贯彻十七大提出的关于“推进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精神要求,进一步提升国土资源信息化管理水平,平度市国土资源局着手档案信息化建设,并取得了一定成绩。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淄博市国土资源局淄川分局将电子政务建设作为实现国土资源管理跨越式发展的一个突破口,加强领导、夯实基础、统筹规划、全面推进,努力提高信息化水平,转变了原有的工作模式,提高了工作效率,优化了依法行政的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3.
王文元  王涛 《山东地质》2010,(4):58-59,61
信息化建设是大势所趋,是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上水平、上台阶的关键所在。该文通过介绍垦利局加强信息化网络平台建设,实现了电子政务办公自动化、地籍管理信息化、档案管理数字化,使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实现了快捷、高效。  相似文献   

4.
跨入新世纪,顺“金土工程”建设之势,湘潭市国土资源局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促政务公开化、管理科学化、工作规范化,连续五年被湖南省国土资源厅授予“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先进单位”称号。2009年在省人民政府举办的信息化成果展上获得“湖南省信息化建设突出贡献奖”,局党委书记、局长杨世同被授予湖南省信息化建设优秀CIO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5.
陈晓静 《浙江地质》2010,(11):51-53
当前,电子政务的整合已逐步纳入政府部门信息化工作的重要议程。温州市国土资源局在前几年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迎合当前电子政务建设的需求,开展电子政务内外网的整合,并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本文根据温州市国土资源局电子政务内外网整合的基本情况,重点在数据整合、业务整合和统一门户展现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张晓菁 《浙江地质》2011,(11):60-61
11月8日,海宁市党风廉政建设第三巡察组对海宁局2011年度党风廉政建设重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了专项巡察,召开了海宁市国土资源局2011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巡察工作动员会。海宁局班子成员、机关全体工作人员和基层国土所负责人参加了动员会。首先,市人大法工委副主任魏国强代表第三巡察组作动员讲话,  相似文献   

7.
为传达学习全国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现场会精神,推进我省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浙江省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工作座谈会12月22日在衢州召开。王永民副厅长、张志勋副巡视员,全省11个市国土资源局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信息中心主任,衢州市各县国土资源局办公室主任和信息中心主任,以及省厅信息中心主任和技术人员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档案信息化已成为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针对当前地勘单位档案管理的现状及档案信息化建设进程中存在的人员素质、设备投入等一系列管理问题,指出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不但需要各级领导部门的高度重视,更需要档案管理人员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实现地质档案信息化管理既要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技能,又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要根据本行业的具体规定,开发的地质档案信息化系统要以提高档案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为宗旨,确保最大限度的满足地质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2009年10ff1日,我局正式开通了信息化建设平台,经过半年时间的运作,我局的政风行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得到了社会的认可。2009年10月,省纪委书记叶青纯在商丘调研期间,对我局的电子效能监察系统建设给予充分肯定。在2009年全省国土资源系统评比中,我局政务公开网站荣获第一名。我局信息化建设被市委、市政府和市纪委列为全市政府职能部门的试点,在去年商丘市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中被评为优秀。  相似文献   

10.
王小黎 《地下水》2011,33(5):139-140
事业单位正面临体制改革阶段,而社会的高速发展和信息的空前传播都使单位将信息化管理放在了首要位置,其中人事工作的信息化管理正是其中最核心的一环。从事业单位人事信息化建设的起步、发展及存在问题进行阐述,提出实现人事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做法。  相似文献   

11.
何义权 《安徽地质》2009,19(1):1-11,16
回顾了安徽省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叙述了标准化、基础数据库建设、管理信息系统(MI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开发应用、电子政务等方面的进展;探讨了国土资源信息化面临数据质量、信息共享、电子政务和技术方面的挑战,事实上这些挑战不仅仅局限于安徽、也不仅仅局限于国土资源部门,而是信息化面对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凭借水文系统网络平台,对水文计划信息系统进行建设,并将系统广泛运用于水文基本建设的 各个阶段。针对信息化建设中尚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信息体系建设、增强信息服务功能”的方向目 标,深入推进水文计划信息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基础地质调查工作的信息化集成、管理和应用,为矿产资源勘查、重大工程建设、国土空间开发、城市规划等提供了重要的数据保障。近年来,受产业变革及需求多元化的影响,地质数据应急服务、定制服务、在线服务等需求快速增长。在分析国内外地质信息化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探索了安徽基础地质调查成果集成与信息化建设的方向,建立了基于云架构的地质大数据分布式管理、应用与服务框架;以1〖DK〗∶5万基础地质调查数据集成为例,实现了基础地质调查数据的管理与应用、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及文档资料的关联查询、地质信息与地形信息的融合等,讨论了未来地质数据的信息化集成、管理、共享与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4.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海宁局成立民主评议行风活动领导小组,明确牵头领导和责任科室。建立主要领导亲自抓,班子成员结合各自分管工作具体抓,全体干部职工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确保行风评议活动扎实开展。二是畅通评议渠道。通过新闻媒体、“中国海宁”政府门户网和局门户网站等多种形式和渠道,  相似文献   

15.
《浙江地质》2012,(5):10-10
4月28日,全省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在杭州召开。会议传达了全国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了2011年各市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分析了当前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面临的形势,讨论了我省“金土工程”建设方案。盛乐山总规划师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各市局分管领导和信息中心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变化的影响下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明显上升,建设青海省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平台对于保证地区生命财产安全十分重要。本文从青海省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平台的设备布设、系统建设、平台功能、运行现状阐述其建设与实现过程。目前青海省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平台已经可以达到地质灾害不同来源,不同批次的灾害点信息统一管理动态更新,做到数据集成化、成果可视化、信息综合化、系统一体化。青海省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平台包括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系统、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系统等10个模块。现阶段所有的普适性监测数据可以同步发送到国家级地质灾害监测数据平台,能够高效支撑地灾预警工作。监测预警信息化平台能够对实时采集的监测数据自动进行分析,支持多种预警模型进行判别;当监测数据发生变化触及预设判别模型时,能够自动发送地灾预警信息。通过系统试运行,已经有了成果监测预警的案例,数据可靠能够满足监测预警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河南地质》2008,(12):22-22
信息化是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和基础,作为全国金土工程一期建设试点的焦作市国土资源局,在省厅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以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实际需要为切入点,率先实现建设用地预审、建设用地审批、土地供应审批、采矿权管理等业务的网上审批,开通综合事务管理系统,建立起以政务信息网络为平台,以网上审批为核心的国土资源政务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8.
崔新 《地下水》2019,(3):162-163,178
水文是水利工程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前提性工作,水文的可持续发展是水利工程的发展甚至于是实现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水文承担着预防、监测和研究水资源质和量的变化趋势,并且对水资源进行科学管理的工作。要想使得水文工作顺利实施,水文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应用是必不可少的。随着网络科技的高速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加强水文信息化建设成为当前的核心任务。因而,基于服务器虚拟化处理的技术,对水文信息化建设的方法进行研究实验,旨在为构建现代化水文服务管理应用系统提供一些思路上的启发。  相似文献   

19.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计算机工作委员会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北京建设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于7月7日至8日在井冈山成功举办了"SOA新技术推动勘察设计企业信息化建设研讨会"。来自有关协会、各勘察设计企业共计100多个单位的领导、信息化主管和专家200余人参加了此次研讨活动。研讨会由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工程设计计算机应用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杨荣坚主持,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副秘书长齐继禄到会并介绍了行业近年来的发展状况,介绍了"十二五"期间行业信息化工作的主要目的及任务,强调了信息化工作在行  相似文献   

20.
国土资源档案管理是国土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土资源档案日积月累,已逐步形成海量信息群,急需通过信息化进行高效管理,改变原有的传统管理手段和模式,转变为以信息化管理模式为主,辅以传统档案管理手段。然而,当前国土资源档案信息化建设存在重业务信息化、轻国土资源档案信息化的现象,尤其是县级国土资源档案信息化建设十分薄弱。急需研究并着手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