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3 毫秒
1.
《浙江地质》2010,(5):24-24
国土资源部继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进一步做好强降雨天气应对工作,并派出多个专家组赴重庆、湖南、江西协助开展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防范工作后。日前又发出紧急通知。对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再部署,要求各地全面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巡查,采取有针对性的防灾措施。《通知》指出,我国南方目前已进入主汛期。其他地区也将进入汛期。  相似文献   

2.
一是制定2012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全面部署今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二是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委托专业人员进行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全面掌握地质灾害隐患点的位置、危害程度,确定其危害类型;对有变化趋势的隐患点邀请专家现场指导,采取有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为贯彻落实国土资源部2012年全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视频会议精神,有效避免地质灾害发生,日照市国土资源局全面开展汛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总动员。一是加强领导,全面落实防灾责任和防灾措施。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对防灾预案及措施进行完善,及时划定危险区并设立警示标志;结合排查结果,对发现的隐患点逐一落实防灾责任人和监测责任人、电话号码、监测措施;加快推进地质灾害避难场所的规划建设,加强地质灾害群防体系建设。二是强化宣传,健全管理体系。利用广播、电视、座谈会、专题课等方式,全面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开展地质灾害演练活动,细化演练方案,确保演练效果,  相似文献   

4.
《辽宁地质》2010,(4):58-58
据悉,截至4月21日,甘肃省国土资源系统派出的54名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技术专家,连续作战,现场踏勘、分片排查发现地质灾害点31处,并向当地抗灾指挥部提出灾区应急技术排查要求和重建场地适宜性评估要点。在展开灾区地质灾害排查预警和临时居民点安置选址工作中,地质灾害应急排查队开展野外调查15次,出动技术人员53人(次),行程5400多公里,对玉树震区2个县城、3个乡镇次生地质灾害进行了排查,并就有关情况向指挥部进行了汇报。  相似文献   

5.
《四川地质学报》2008,28(3):F0002-F0002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四川省国土资源厅积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赶赴灾区一线抗震救灾,主要作了4个方面工作。①开展次生地质灾害巡查排查工作;②围绕安置点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③参与都汶路的抢通工程;④围绕灾后重建编制重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灾后重建国土资源政策。  相似文献   

6.
在四川汶川5.12大地震发生后的当天夜晚,西安地质调查中心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紧急部署,迅速成立以李向主任为组长的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应急排查工作组,连夜抽调精干力量,组成了以张茂省、徐友宁、唐亚明为组长的三支地震次生地质灾害隐患应急排查专家组,并在第一时间派出第一支应急排查组赶赴甘南灾区参加国土资源部组织的次生灾害救援工作.其他二组也分批奔赴陕西灾区开展次生灾害应急排查工作.  相似文献   

7.
《浙江地质》2012,(4):25-26
河北省国土资源厅近日下发《关于做好2012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要充分认识地灾防治的严峻形势,4月30日之前,对全省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一次全面细致的拉网式核查和排查。河北厅提出汛期地灾防治四项基础工作:扎实开展隐患点核查、排查,重点是城镇、乡村、医院、学校、集市、  相似文献   

8.
藏区高速公路地处川西高海拔寒冷地区,工程场地地形高差变化极大,地形条件复杂,斜坡地质灾害非常发育。根据藏区高速公路斜坡地质灾害特点,提出了地质灾害防治的"1+4"工作方案,"1"即"抓紧开展沿线区域地质灾害综合分析再评估,形成1个再评估报告";"4"即整治一批已发生的地质灾害,排查一批潜在的地质灾害,监测一批存在重大隐患的地质灾害,上报一批对高速公路造成巨大威胁的线外地质灾害。通过藏区高速公路地质灾害排查表明,其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以崩塌、滑坡、不稳定性斜坡、泥石流为主,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分段性、相对集中性、相关性;在时间分布规律主要受降雨和冻融的控制,表现为季节性和重复性。在此基础上,基于传感网络的地质灾害监测数据自动采集关键技术,提出了藏区高速公路斜坡地质灾害长期健康监测预警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9.
周强 《河南地质》2012,(6):32-32
近日,修武县国土资源局周密部署,组织各相关国土资源所协同各行政村土地协管员深入西村乡、云台山和青龙峡景区沿线以及七贤镇、五里源乡、岸上乡等开展了一次拉网式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共排查出14个重点地质灾害隐患区,42个地灾隐患点,涉及面积341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10.
一是紧贴实际抓“自省”。组织干部职工围绕反腐倡廉文化建设主题,紧贴人生观、价值观、荣誉观和岗位职责等实际进行自我反思,撰写出折射人生态度、精3处。汛期前后,东阳市国土资源局全面部署和落实地质灾害防范工作。一是抓好隐患排查。深入各镇乡、街道对全市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全面检查和排查,逐个建立地质灾害档案,并明确防范措施加以落实。  相似文献   

11.
《浙江地质》2010,(6):13-14
6月23日,国土资源部发出的通知提出,部将联合教育部、民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铁道部、国家安监总局、中国地震局、中国气象局、国家电监会、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国务院三峡办等11部门,从即日起至9月底主汛期,在全国31个省(区、市)范围内开展地质灾害隐患再排查紧急行动,对城镇、乡村、医院、学校、集市等人员集中地以及重要铁路、公路等交通干线沿线和重要工程建设活动区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再排查、再巡查、再复查。  相似文献   

12.
《河南地质》2010,(4):52-53
汛期将至,针对陕县地质灾害类型多、分布广、危害大等特点,陕县国土资源局提早行动,积极部署防治工作。在3月份先后两次组织人员对本辖区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拉网式排查,并对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逐个登记备案。  相似文献   

13.
四川芦山地震灾区次生地质灾害形势严峻,国土资源部就其排查工作专门进行了部署。对此,记者就如何开展这项工作采访了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领导和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专家,专家们提示,要加强次生地质灾害的早期识别,查明地震灾区地质灾害隐患点的详细分布情况,对其安全性作出评价并制定应急预案。———以乡镇为单位,逐村逐户逐点并沿交通干线进行排查。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副司长陶庆法说,芦山地区的最大特  相似文献   

14.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灾区防灾形势异常严峻,为增强灾区各级政府应急抢险技术力量,省主利害部门积极协调组织多支专业队伍开展灾区汛期地质灾害督导、排查、巡查、应急抢险调查及防治知识宣传培训等工作,极大地提升了各级政府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取得了显著的防灾减灾效果,为夺取灾后恢复重建及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大胜利提供了坚实保障.  相似文献   

15.
群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是一项非常态工作,群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处置的关键是高效的组织体系和强大的技术贮备。本文是作者在多年工作实践的基础上,结合群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处置的基本特点,总结了地质灾害应急处置组织和应急技术工作特点,将群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技术工作划分为灾情预判、排查评估、监测预警、工程处置和安全选址5个阶段。在分析国外技术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关键技术的突破方向。  相似文献   

16.
“5.12”汶川大地震牵动北京地质人的心。根据国土资源部和北京市统一部署,6月1日,由北京市国土局、北京市地勘局35名队员组成的北京赴甘肃舟曲县抗震救灾地质灾害调查队开赴抗震一线开展地质灾害排查工作。怀着对灾区人民无限的爱,调查队队员们克服海拔高、地形复杂等诸多困难,仅12天时间就完成19个乡,57处地质灾害排查工作,为灾区重建做出了贡献!圆满完成任务顺利返回北京。  相似文献   

17.
6月24日下午,国土资源部在京召开视频会议,动员部署在全国开展汛期地质灾害隐患再排查紧急行动。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出席并讲话,强调要保持清醒头脑,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克服麻痹思想和畏难情绪,坚决打好今年地质灾害防治这场险仗、硬仗、恶仗。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东阳市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142处,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10处,其中省级重点1处,金华市级重点3处。汛期前后,东阳市国土资源局全面部署和落实地质灾害防范工作。一是抓好隐患排查。深入各镇乡、街道对全市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全面检查和排查,逐个建立地质灾害档案,并明确防范措施加以落实。  相似文献   

19.
常规的"图纸+GPS"野外调查方法已无法满足现阶段地质灾害排查工作的需要,为寻求高效、精准、高质量的地质灾害数据采集技术,作者结合赫章县高位隐蔽性地质灾害隐患专业排查项目,以奥维互动地图的应用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奥维互动地图的技术优势,并针对地质灾害排查工作中存在的导航找点难、信息采集过程繁琐、调查底图制作费时等系列问题,探索了奥维互动地图在赫章县高位隐蔽地质灾害排查中的应用,包括外部矢量数据源处理与导入、地质灾害解译、路线导航、点位查找、信息采集、位置共享以及内业成果处理等;提出了较为系统高效的地质灾害野外调查技术与方法。研究成果可为今后地质灾害野外调查环节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地质灾害的发生,最大限度地降低地质灾害给群众带来的经济损失,修武县组织国土等部门根据往年地质灾害调查成果,并结合地质灾害发生历史和地质隐患点分布现状,以及境内地质环境特点,对全县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拉网式排查,最终确定洼村-大南坡、西夏庄-丁村、山门河-西村乡、云台山及青龙峡景区、中州铝厂赤泥坝等10处地质灾害重点区域。针对排查出的地质隐患区实情,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