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2 毫秒
1.
网格技术与空间信息共享和服务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本文介绍了网格的概念和特点,探讨了空间信息网格及其关键技术,重点讨论网格技术在信息和资源共享以及空间信息服务中的应用前景。作者认为,网格技术的应用及空间信息网格建立,将使空间信息科学领域的前沿问题得到突破,对数字地球、数字城市、公众空间信息服务和电子政务等重大应用目标产生全面和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论广义空间信息网格和狭义空间信息网格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李德仁 《遥感学报》2005,9(5):513-520
从近年来兴起的网格(grid)技术和信息网格(inform ation grid)出发,研究地球空间信息(Geo-spatialinform ation)领域中如何在网格环境下实现从数据到信息再到知识的升华以及基于网格的空间信息服务。提出广义空间信息网格和狭义空间信息网格两个层次的概念。广义空间信息网格是指在网格技术支撑下空间数据获取、更新、传输、存储、处理、分析、信息提取、知识发现到应用的新一代空间信息系统。狭义空间信息网格则指在网格计算环境下新一代地理信息系统,是广义空间信息网格的一个组成部分。文中试图给出这两个层次的空间信息网格的定义、任务及其组成。并对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网格和空间信息网恪的概念,并对其关键技术作了相应的分析;重点探讨了基于网格的空间信息模型和空间信息网格服务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网格的涵义和网格体系结构的角度出发,研究网格技术对空间信息移动服务应用的影响,进而探讨网格技术在空间信息移动服务中的应用,提出了空间信息移动服务网格的体系架构和应用模型。  相似文献   

5.
空间信息网格的框架体系和关键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先分析了网格兴起的背景和国内外在网格领域的研究进展,并结合空间信息自身的特点提出了空间信息网格的概念,接着建立了空间信息网格三层体系结构,最后阐述了空间信息网格的元数据目录、存储资源代理、互操作技术、智能体技术、空间信息网格服务以及安全机制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6.
国土资源网格管理平台的框架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德仁  宾洪超 《测绘科学》2008,33(1):7-9,28
从网格计算环境下空间信息服务如何满足国土资源需求出发,提出了国土资源网格化管理应用平台的体系架构,设计并实现了基于空间信息网格的国土资源管理与服务平台基本框架,以东莞市的国土资源网格化平台实现国土资源变化检测为例,阐述了系统的运行效果。展望了网格技术和空间信息多级网格技术相结合实现资源共享,在国家和省对各种国土资源信息的获取、分析和宏观决策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地理空间信息网格这一重要的基础设施具有物理特征、基本特征和多方参与性等若干特征。详细分析、讨论地理空间信息网格的这些特征,对地理空间信息网格技术研究、地理空间信息资源共享、更加广泛地应用以及地理空间信息网格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空间信息多级网格及其功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思考地理空间数据在网格计算环境下的表示方法出发,提出了一种空间信息表示新方法——空间信息多级网格SIMG(SpatialInformationMulti-Grid)。介绍了空间信息多级网格的概念和核心思想,重点阐述了SIMG的三大功能,并展望了SIMG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空间信息网格是网格技术在地理信息服务领域中的具体应用。从网格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地理信息服务的需求来看,构建空间信息网格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空间信息网格技术的特点和网格服务体系结构,对当前发展空间信息网格技术的重要任务进行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0.
地理本体与空间信息多级网格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李德仁  崔巍 《测绘学报》2006,35(2):143-148
为解决空间数据分布异构的问题,根据地理本体与地理网格的特点,提出一种将地理本体映射到地理网格的新方法,并用该方法构造一种基于本体的空间信息网格系统。该系统通过描述空间信息的语义内涵的本体系统对空间信息数据进行索引和组织,并以地理网格为其存储和管理单元,可以有效地解决在广域网络环境下的空间信息资源整合的问题,促进空间信息共享与利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曾兴国 《测绘科学》2012,37(5):194-196
城市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中的空间信息服务存在语义不一致、服务集成困难等问题,使得平台的空间信息共享出现瓶颈。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领域本体的网格化城市信息共享模型,在平台技术架构之上,建立具有本体语义的空间信息网格,从面向具体应用的角度描述空间信息服务,消除平台空间信息服务之间语义的不一致,网格化管理平台的空间数据与软件服务资源。实验表明,该模型有助于更好地实现平台的地理信息服务与共享。  相似文献   

12.
曹雪峰  万刚  张宗佩 《测绘学报》2016,45(Z1):77-84
网格编码代数是当前全球空间网格研究中的难点,也是推动全球空间网格从数据组织管理框架发展成为新一代空间分析模型的理论基础。Hilbert曲线是设计全球空间网格单元编码的重要工具。本文以Hilbert曲线序列码作为八叉树立体网格单元的唯一编码,由Hilbert曲线数学性质推导得到网格单元Hilbert码的层级演进关系表,进而设计了用于网格编码代数运算的若干操作算子,为构建全球空间网格分析理论与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网格虚拟和协同的核心技术问题,对组成国家地质空间信息网格平台的网格结点计算池的构架与机制、组成网格结点计算池的资源聚合器、元服务、智能服务引擎的概念及网格结点计算池的服务流程进行了讨论。该构架通过资源聚合器实现提供统一方式服务发现的接口、为资源虚拟化及空间数据的描述发现和集成提供支持;通过网格元服务技术,集合一组通过广域网连接起来的性质不同的服务(计算)资源,并作为一个单独的计算环境向用户提供计算服务的元服务;通过网格服务智能服务引擎,进行服务发现、异步通讯及元服务级的并行计算、均衡负载、生命周期管理、服务与资源绑定以及把门户中的用户管理、资源监控、网络安全、计费等功能组合和融合,实现了一个无状态服务和一个或多个有状态资源的关联的协同。目前已初步构建了国家地质空间信息网格,连通13个结点,并开始实际业务模式运行。实现了长江中下游有色金属成矿带和西南三江有色金属成矿带的在线分布式资源评价和华北平原地下水资源动态评价,取得了很好的实际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主存空间对象的索引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间索引关系到空间数据库和地理信息系统的整体性能。目前,随着计算机主存价格的迅速下降,发展主存空间数据库已经成为可能。主存空间数据库需要相适应的空间索引。本文设计两种面向主存的空间索引──主存网格索引和主存F_树索引,并对两者的性能进行比较。在多数应用环境下,F_树空间索引性能更优。  相似文献   

15.
杨帆  米红 《测绘科学》2007,32(Z1):66-69
区域划分是依据人口和社会经济指标将行政统计单元或其他地理实体划分成若干个不同水平或类别的集合。由于大多数的人口和社会经济指标来源于面状数据-行政统计单元,常用的区域划分的空间聚类方法是基于面状数据的,本文通过分析现有面状数据的聚类算法特点和不足,进而提出一种新的算法,该方法提出将面状统计单元进行网格划分,引入基于网格密度聚类算法的思想,克服现有面状聚类的诸多缺点,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更好地发现潜在信息。  相似文献   

16.
网格GIS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网格(GRID)出现的技术背景、网格(GRID)发展现状及其对地理信息服务的影响。重点阐述了GRIDGIS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7.
京杭大运河是独特的超大型文化遗产,其保护工作面临着复杂的形势和问题,需要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支持。以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为核心的空间信息技术在空间信息获取、处理、管理和分析上有着强大的优势。本文根据空间信息科学和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结合京杭大运河保护实际业务需求,探讨了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京杭大运河保护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思路和建设方法,设计和开发了京杭大运河保护地理信息系统并实际应用于京杭大运河历史文化环境保护工作中,产生了一系列专题研究成果。结果表明:空间信息技术可以为大运河保护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18.
SIG中的元数据共享服务体系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明刚 《四川测绘》2005,28(1):7-11
元数据是数字地球建设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建设信息化城市和实施空间信息网格基础设施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Web服务对象及其标准,建立了分布、异构的网格环境下的元数据服务管理模型,包括基于Web服务的空间元数据共享服务体系、空间元数据服务与发布流程及其实现。最后,探讨了如何使用目前JAVA技术中比较流行的JDBC和懒加载技术开发空间元数据服务管理模型。  相似文献   

19.
一种基于赋值技术与动态网格的空间数据组织策略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一种动态网格,通过空间数据赋值技术,将多源数据赋值给网格,以完成空间数据的互操作.赋值后的网格系统具有多种属性,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和外部程序设计能够实现叠置分析等复杂的空间分析功能.采用动态网格系统完全的矢量格式和实现多源数据融合的优点,以实现海量多源数据的空间分析.通过赋值技术和动态网格系统实现了土地适宜性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