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物权法》第九条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本条款原则上规定不动产物权的法定公示手段,是不动产物权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生效要件,也是不动产物权依法获得承认和保护的依据。依照该法规定,土地所有权、使用权(承包经营权)及他项权利的取得和消灭均取之于土地登记。为规范土地登记行为,保护土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国土资源部于2008年2月1日颁布了《土地登记办法》相关配套的部门规章。如何依照法律、规章做好土地登记工作,是检验具体工作人员对法律、规章的学习、领会和结合实际工作的关键,笔者就《土地登记办法》施行二年来浅谈相关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2.
正说起不动产,人们往往想到的是房屋、土地,等等。其实不动产的范围远远大于人们通常认识的土地房屋,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集体土地所有权;房屋等建筑物、构筑物所有权;森林、林木所有权;耕地、林地、草地等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海域使用权;地役权;抵押权以及法律规定需要登记的其他不动产权利。在城市扩建和其他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中,因为土地被征用和房屋被拆迁等情况产生的矛盾比比皆是。有些矛盾是由于政策宣传  相似文献   

3.
《物权法》是调整财产关系的重要法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起着支架作用。《物权法》中所指的物包括不动产和动产,物权是指权利人直接支配特定的物的权利,其中物权的核心是不动产,不动产里面的核心是土地,因此《物权法》的制定和颁布将对我国的土地登记制度产生直接的影响。我国《物权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第二章第一节专门对不动产登记做了规定,为了实现我国现行的土地登记制度和即将颁布的草案的有关规定进行有效衔接,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土地登记制度,本文结合对草案中相关条款的分析,对今后土地登记制度的发展进行了论述。1…  相似文献   

4.
“征求意见稿”突破了现有法律中的有关规定,体现在不动产登记主体、登记的权利类型、权利证书等方面。因此,只有推进这些法律的修改,《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才能顺利出台。“征求意见稿”贯彻了国务院确定的登记机构、登记簿册、登记依据和信息平台“四统一”的精神,但是内容比较概括,实用性和操作性不强。  相似文献   

5.
正早在2013年11月,国务院就召开常务会议,决定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整合不动产登记职责、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所谓不动产,是指依自然性质或法律规定不可移动的财产,如土地、房屋、探矿权、采矿权等土地定着物、与土地尚未脱离的土地生成物、因自然或者人力添附于土地并且不能分离的其他物。以前国家采用分散登记方式实施不动产登  相似文献   

6.
正2015年初,丽水农业部门会同国土资源部门联合率先在全市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发布全国第一个地市级技术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规范建设技术规范》;2016年8月,丽水市在全省率先开展了林权不动产登记试点,取得了一定成效,为不动产统一登记奠定了坚实基础。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权纳入不动产统一登记是对广大农户权益的保护,是物权法得以落地的体现。然而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经济、社会向前发展,人口不断向城镇聚居,土地资源日益稀缺,复合型高层建筑开始不断涌现以弥补日益狭窄的生活空间。鉴于土地用途大多经由其上的建筑物体现,用途多样化的高层建筑给登记工作带来的难题是,如何在现行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下,确定土地使用权的期限。尤其是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以来,"房地"的紧密联系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如何按照不动产统一登记的要求,确定土地使用权的期限,需要进一步解析。  相似文献   

8.
金克祥 《国土资源》2016,(10):42-43
正土地抵押权是在土地抵押关系中,抵押权人对作为抵押物的土地使用权和土地附着物所享有的处分权和优先受偿的相关权利。从我国现行法律规定来看,土地抵押权是指土地使用权抵押权,法律只允许对土地使用权进行抵押,而对土地使用权以外的其他土地他项权利,没有明确规定。土地抵押权登记制度的剖析1.土地抵押权登记的程序。办理抵押权登记,首先应当由当事人根据不同的土地使用权情况进行地价  相似文献   

9.
正案情简介:某单位名下办公用房只办理了房屋所有权证,但没有办理国有土地使用证,法院拍卖处置此套办公用房时,必须执行房屋过户手续,不动产统一登记机构如何协助法院执行?本案焦点:第一种意见认为,该房产已经办理了房屋登记,在进行不动产统一登记时,登记机构不需要核查其产权来源情况,包括土地权属情况,按核发只记载房屋权利的不动产证的方式处理即可。第二种意见认为,不动产登记应坚持房地一体的原则,对于缺少办理土地使用手续的房屋,应补办用地手续并交纳土地出让金后,核发土地及房屋权利完整的不  相似文献   

10.
<正>6月15日,中国土地估价师与土地登记代理人协会秘书长王军在"中德不动产登记高峰论坛"上提出,世界上有三大不动产登记制度,中国的土地登记制度已形成自己的特色。他介绍说,世界上有三大不动产登记制度:一是契约登记制度,起源于法国、英国,特点是登记无公信力、无强制作用;二是托伦斯登记制度,起源于澳洲,登记有公信力,颁发权利凭证;三是产  相似文献   

11.
王发荣 《国土资源》2007,(11):44-45
注销土地登记是指因土地权利终止或其他原因致使原登记的内容失去效力,而由土地登记机关将已登记的内容进行注销的变更土地登记。按照原国家土地管理局1995年12月28日发布的《土地登记规则》第六章"注销土地登记"部分第五十三条、五十四条、五十五条、五十六条、五十七条的规定,注销土地登记主要包括以下五种情形。  相似文献   

12.
正11月17日,焦作市国土资源局制订的《不动产登记若干问题处理办法》实行。该局在权利性质、用途和面积不一致的问题上规定,"小土地证"(按照一栋楼进行的楼房分割登记)权利性质为划拨,"大土地证"(按照封闭的小区进行的单位首次登记)权利性质为出让,由发现权利性质不一致的环节出具《更正告知书》,在申请人签字后按照出让的权利性质办理。"小土地证"用途为住宅用地,与"大土地证"用途不一致,应按照"小  相似文献   

13.
《浙江国土资源》2008,(1):20-21
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于2007年12月30日签发国土资源部第40号令,《土地登记办法》正式公布,于2008年2月1日起施行。《土地登记办法》共十章78条,分别从总则、一般规定、土地总登记、初始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其他登记、土地权利保护、法律责任、附则等方面,对《土地登记办法》的相关规定进行了细化。《土地登记办法》明确规定,土地登记是指将国有土地使用权、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使用权和土地抵押权、地役权以及依照法律法规规定需要登记的其他土地权利记载于土地登记簿公示的行为。土地登记实行属地登记原则。  相似文献   

14.
正案情简介:某小区业主甲某在我国实行不动产统一登记前,买下一套商品房,并办理了房屋所有权证和国有土地使用证。后因甲某改名,所以持房屋所有权证向不动产登记机构申请权利人名称变更登记。不动产登记机构在核查登记档案时,发现该套商品房核发过国有土地使用证,要求其一并交回国有土地使用证,在办理权利人名称变更登记时一并换发不动产权证书。甲某提出土地权利未变动,不应收回国有土地使用证,而是按照"权利不变动,证书不更换"  相似文献   

15.
实行土地登记制度 瑞典是欧洲较早形成比较完善的土地管理制度的国家,也是欧洲土地管理制度延续比较完整的国家。早在12世纪,瑞典就已经有了土地(或不动产)管理的成文地方法规。13世纪中叶,瑞典制定了相关法律,对不动产交易.登记、权利、税收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但是,直到18世纪末,瑞典的土地市场发育仍十分缓慢,土地法律主要是为了保证贵族的土地占有权和国家税收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正>《物权法》实施后,不动产登记制度发生了重大变革,《物权法》规定:国家对不动产实行统一登记制度,统一登记的范围、登记机构和登记办法,由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然而,当前法律、行政法规都没有制订  相似文献   

17.
不动产物权是关系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一项重要财产权利。不动产登记制度的建立对维护老百姓的该项权利具有重要意义,但当前的不动产登记制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文章认为应从三个方面进行解决:整合不动产登记职能、健全不动产登记法律制度、提高不动产登记人员业务素质,真正把不动产登记制度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8.
2014年10月,A公司申请为其建设厂区内的水塔及蓄水池办理首次登记,但其提交的《房屋面积测绘报告书》中没有确切的建筑面积,不动产登记机构能否办理,具体应如何办理?笔者认为,登记机构应对其建设厂区内的水塔及蓄水池办理构筑物首次登记。《物权法》规定的“不动产登记”包括所有不动产的物权登记。不动产不仅仅包括房地产,土地及附着于土地的建筑物、构筑物都属于不动产。  相似文献   

19.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56号现公布《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自2015年3月1日起施行。总理李克强2014年11月24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整合不动产登记职责,规范登记行为,方便群众申请登记,保护权利人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等法律,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所称不动产登记,是指不动产登记机构依法将不动产权利归属和其他法定事项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的行为。  相似文献   

20.
<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无论是忧国忧民的先贤名士,还是现代都市的城漂一族,拥有一宅一地的安居之所,始终是古今不移的人生理想。从土地登记、房产登记到不动产登记,一本精美的证书、几张薄薄的纸页,代表着土地房产的占有和法律赋予的权利,也当之无愧成为众多百姓家中分量最重的资产凭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