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英国石油公司引发的此次海上石油泄漏事件影响深远,"深水地平线"泄漏出的石油仍在墨西哥湾蔓延。2010年4月20日,位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威尼斯东南约82千米处海面的半潜式钻井平台发生爆炸并引发大火,致7人重伤11人石油件影的石油仍在墨西哥美国路易斯安那州  相似文献   

2.
思源 《海洋世界》2010,(7):12-17
<正>漏油事故的"责任切割"。美国总统奥巴马并没有料到在2010年4月20日晚10点,在墨西哥湾距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威尼斯东南约82千米处海面的"深海地平线"钻井平台上会刮起自己政治生涯上的一  相似文献   

3.
《海洋世界》2010,(5):4-4
4月20日,一个名为“深水地平线”的钻井平台突然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威尼斯东南约82千米的海域处引爆。灰色的团状烟雾与熊熊大火互相交织,灭火船迅速赶往现场,一场纪实版的水上火山电影呈现在人们的眼前。据称,事故造成了11人失踪。  相似文献   

4.
《海洋世界》2008,(12):5-5
第四次全球海洋生物普查近日完成。在最近的一年里,科学家发现了大约1000种新的海洋动植物,其中包括栖息地最深的生物—日本琉球海沟水下7224米的深海栉水母。在大西洋比斯开湾,科学家发现了约20厘米长的特大号牡蛎的壳。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海岸附近,还有一种长约38厘米的未知软体动物。  相似文献   

5.
美国墨西哥湾中的商业潜水活动正在蓬勃兴起。该活动主要支撑着得克萨斯、路易斯安那、密西西比和亚拉巴马州近海的油田作业、沿海湾的小石油城镇如得克萨斯州的科鲁特和路易斯安那州的摩根的石油业潜水公司为油田承包水下服务项目,维修和保养离岸230公里之内的石油生产平台。当前这里雇用的商业潜水活动基本上有三种类型,前两种是在海面以供给潜水员空气或混合气体进行呼吸的方式工作,这样的供气方式占工作量的绝大部分,潜  相似文献   

6.
1983年3月21日至25日,在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召开了“发展中国家海岸与港口工程国际会议”。发展中国家海岸工程问题很多,历届国际海岸工程会议的论文报告有一半是属于发展中国家的问题,而参加会议的代表却不到5%.参加这次会议的共有56个国家和地区的270名代表,发展中国家占45%.这是对国际海岸工程会议一向为美国海  相似文献   

7.
<正>4月20日"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发生爆炸至今,原油不断喷涌而出,给当地海洋生态环境和海洋经济带来巨大威胁。随着浮油面积的扩大,路易斯安那州海岸沿线的湿地和野生动物保护区也开始遭到浮油的侵袭,而佛罗里达州西北部的  相似文献   

8.
第五届海岸带管理学术讨论会将于1987年5月26—29日在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召开,会议征文范围,要求围绕该届会议总的目的:侧重问题的解决方法方面,亦即要求侧重对我们所关心的事物——海岸和海洋资源的利用、开发、保护和估算——的科学和  相似文献   

9.
这个专题研究是在2001年美国加利福尼亚旧金山由美国地质协会召开的秋季会议上提出的。研究目的是总结所有扩展研究区内水合物和冷泉的地质微生物和生物地球化学特征。围绕这个问题,笔者结合了最新的研究资料;因此,文中大部分内容之前还未出版过,同时也介绍了一些新项目的开展情况。  相似文献   

10.
由美国海洋技术学会主办的1984年国际温盐深会议于2月26日至29日在美国圣地亚哥举行。这种专业性会议自1964年开始每两年举行一次。会议内容主要包括论文交流、仪器展览、专题讨论三个方面。会议宗旨是让仪器的设计者和使用者会聚在一起,结合送展的仪器,就近年来设计和研制中的新动向、提高指标和改善性能的新技术、数据处理的新方法、仪器使用中的新经验,进行交流和讨论。  相似文献   

11.
1999年7月19~22日,在美国盐湖城召开了“第三届国际气体水合物会议”,会议主题是“气体水合物与未来的挑战”。参加会议的各国代表共200余人,分别来自美国、日本、挪威、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和中国等。会议进行了4天,就资源特征、全球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12.
1999年9月13日~16日 美国海洋学会/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Oceans 99”会议,华盛顿州西雅图。  相似文献   

13.
由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和加拿大国立海洋研究所、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合作进行的中加海洋生态系围隔实验,于1987年5月在北京就已完成的两期合作计划所取得的科研成果,举行了国际海洋生态系围隔实验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是继美国(1977年)和加拿大(1980年)会议之后的第3次国际性会议。来自加拿大、美国、英国、挪威、荷兰、联邦德国、香港地区和我国的67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  相似文献   

14.
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太平洋海啸警报系统第九次国际协调组会议(IOC/ITSU-IX),于1984年3月13~17日,在美国檀香山厦威夷大学的东西方中心召开。加拿大、智利、中国、危地拉、日本、新西兰、美国、苏联及香港等9个国家和地区共18名代表,以及日本、美国的30名观察员出席了会议。海委会及其有关组织的代表也参加了会议。这是自1968年第一次协调组会议以来,中国首次派代表参加会议。 地震海啸是太平洋沿岸主要的自然灾害。随着沿海人口的增长、工业和港口设施的增多。海啸灾害的损失也越来越严重。为了减少这种损失,美国于1948年在檀香山附近的地震观测站,组建了地震海啸波警报系统。1966年,海委会要求美国以上述系统的机构为基础,成立国际海啸情报中心(ITIC),与此同时,海委会设立了太平洋海啸警报系统国际协调组(英文缩写ITSU)。协调组届会每两年举行一次。目前,参加协调组的太平洋国家和地  相似文献   

15.
1985年国际第四届水文会议是由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柯罗拉多分会、美国地理联合会水文学分会、水资源管理方法国际水文研究协会分会、水力学随机方法国际水文研究协会分会、水文科学国际协会,以及国际水资源协会等六个单位联合发起的。参加会议的国家有:中、美、英、德、加、法、意、澳、波、瑞士、瑞典、巴西、西班牙、墨、捷、南、阿根廷、南非洲等二十余个国家。会议主持单位有柯罗拉多州立大学、华盛顿大学、美国农业研究所、普渡大学、美国天气局、美国地质局、肯达基大学等。  相似文献   

16.
魏燕 《海洋信息》1998,(9):27-29
1998年6月11日~12日,美国全国海洋工作会议在美国加利福尼亚蒙特利尔市召开。会上,克林顿总统和戈尔副总统提出一系列开发、保护和恢复美国重要海洋资源的建议,并建议投入总额2.24亿美元用于这些举措的实施,堪称美国海洋21世纪议程。这些建议主要包括:  相似文献   

17.
第五次国际ARGO科学组会议于 2 0 0 3年 3月 3~ 6日在浙江杭州召开。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印度、俄罗斯和中国等 11个国家的 5 4位国际ARGO科学组成员和各国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这次会议也为我国海洋和大气科学家进一步了解国际ARGO计划 ,以及密切与各国科学家在该领域的交流合作提供了一次十分难得的机会 ,有 12位中国代表参加了会议。第五次国际ARGO科学组会议全面、系统地回顾了第四次会议以来 ,各国ARGO计划的实施进展状况 ,以及所遇到的主要问题等 ;重点讨论了ARGO数…  相似文献   

18.
1982年2月8—11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拉霍亚市召开了国际温盐深会议。该会由美国海洋技术学会圣地亚哥分会和海洋技术学会海洋仪器委员会联合主办,十个国家派出了代表或送交了论文。会议讨论内容包括:温盐深系统的实验室鉴定和现场鉴定、海洋仪器与温盐深仪器的研制、测量标准和测量技术、数据质量与管理。此次会议为世界各国科学技术人员提供了一次相互交流情况的机会,这对于提高测量数据质量和促进各国数据的相互比较工作,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9.
1999年4月9日,在美国国务院举行的可持续发展工作小组科学讨论会美中环境与发展论坛第2次会议上,美国海洋大气局宣布,将继续与中国合作以减少和减缓自然灾害,促进综合海岸管理,并干今年下半年召开关于气候变化问题的专题研讨会。 美国贸易部长戴利曾指出,环境与发展论坛为促进中美两国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平等的机会,这种讨论在过去已增进了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中美海洋和渔业科技合作联合工作组第六次会议,于一九八五年十月七日至十一日在中国青岛市环海宾馆召开.我国国家海洋局局长严宏谟率中方工作组成员和科学家,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海洋补助金办公室主任奥斯坦索率美方工作组成员和科学家,参加会议.联合工作组回顾了一九八四年八月在美国西雅图召开的第五次工作组会议以来议定书附件五中项目执行的情况,认识到研究所与研究所、科学家与科学家之间合作的重要性,并鼓励继续进行这种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