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质力学学报》2005,11(2):163-163
为了交流青藏高原地质调查与研究成果,活跃学术气氛,促进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与地质力学学科发展,根据中国地质学会学术活动相关计划,由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力学专业委员会、第四纪地质专业委员会与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部、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发起,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承办“青藏高原地质过程与环境灾害效应”学术讨论会将于2005年11月20~24日在北京召开。  相似文献   

2.
值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建所50周年之际,“大陆构造与资源环境”暨第七届全国地质力学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10月27—29日在北京金泰海博大酒店召开。本次会议的主办单位为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力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办公室、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和中国地质科学院地壳变形地表过程重点开放实验室。承办单位为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赞助单位为北京城际高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参加会议的有来…  相似文献   

3.
1999年10月25日至29日,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大学地质系、国家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五六二综合大队、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力学专业委员会、第四纪地质与第四纪冰川专业委员会、古地磁专业委员会、北京地质学会以及地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在地质力学研究所联合召开了"大陆构造与大陆变形暨第六届地质力学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代表共124人,分别来自国土资源部、国家地震局、中国科学院、教育部以及地矿、石油、冶金、核工业、有色金属不同产业部门的32个单位;有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的专家,也有长期从事野外地质调查与找矿勘探工作的学者.地质力学研究所名誉所长孙殿卿院士、陈庆宣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张彦英院长、董树文副院长,中国地质学会艾永德副秘书长、浦庆余处长、陈丛喜处长、郝梓国处长及第六届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获得者、广东省地矿局原总工程师覃慕陶先生出席了本次学术讨论会.会议得到主办单位和全体代表的全力支持与合作,开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4.
汪明武  李健  徐鹏 《地质论评》2013,59(4):796-796
由中国地质学会、美国地质学会共同举办的"第一届中国地质学会与美国地质学会联合学术会议"于2013年6月17~19日在中国成都开幕。国土资源部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汪民,中国地质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前局长孟宪来,中国地质科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王小烈,中国地质学会秘书长、中国地质科学院常务  相似文献   

5.
《地质论评》1986,32(6):608-608
1986年5月7日至15日,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地质力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福建省地质学会、福建省地震学会在福建泉州共同召开了中国东南沿海大陆边缘构造实地考察学术讨论会、来自地质、地震、石油、煤炭、冶金、建材、海洋、核工业和教育系统的15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学部委员、中国地质学会构造专业  相似文献   

6.
会议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调查局青海省国土厅会议承办单位中国地调局西安地调中心长安大学青海大学兰州大学青海省地勘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会议协办单位(协办单位将在会议2号通知中发布)青海省环境地质勘查局青海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青海省地质调查院  相似文献   

7.
《中国岩溶》2011,(4):478-478
近日,由中国地质学会岩溶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部共同主办、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和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承办的"碳循环与全球变化研讨会"于,  相似文献   

8.
第四届全国沉积学大会于2009年10月16日至19日在青岛举行.会议由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发起,联合中国地质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海洋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中国地质调查局海岸带地质与大陆架地质研究中心、青岛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由国土资源部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承办,有中石化胜利油田等24家单位参加协办.  相似文献   

9.
《探矿工程》2010,(7):24-24
本刊讯 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主办,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中国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承办,安徽省地质学会、安徽省地矿局332地质大队协办的“中国地质调查局深部地质钻探技术培训交流会”于2010年7月4~9日在安徽省黄山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地质钻探领域的160多位技术人员参加了培训交流。  相似文献   

10.
《地质论评》1993,39(2):186
由中国地质学会岩石专业委员会、前寒武纪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变质岩专业委员会,山东省地质学会和中国地质科学院共同发起组织的“鲁西太古宙科马提岩及有关变质基性火山  相似文献   

11.
李锦较 《地质论评》2005,51(1):76,85-76,85
2004年3月30日和2004年5月8日分别是黄汲清院士和李春昱院士百年诞辰纪念日。为了缅怀两位前辈对中国地质事业的贡献,弘扬他们的优秀品德和严谨学风,沿着他们的足迹继续为中国地质事业和为地球科学的发展,做出我们的贡献,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学与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科学院于2004年11月26日至11月28日在北京主持召开了“纪念纪念黄汲清院士、李春昱院士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相似文献   

12.
《中国区域地质》2010,(12):1891-1892
2010年10月15—17日,"第三届全国矿田构造与地质找矿理论方法研讨会"在古都西安召开。会议由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力学专业委员会和构造地质学与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主办,长安大学和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承办,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等十几个单位协办。  相似文献   

13.
吴华英 《中国岩溶》2010,(3):312-312
2010年8月2日,由中国地质学会岩溶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部主办,内蒙古地质学会、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承办的第三届北方岩溶和岩溶水学术讨论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顺利召开。来自国内35个科研、生产和教学单位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为期4天。  相似文献   

14.
罗为群 《中国岩溶》2007,26(4):362-362
由中国地质学会岩溶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调查局水环部、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共同组织承办的“全国岩溶科技创新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11月16-20日在广西桂林市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土、水利、铁道、石油、旅游、教育、新闻等部门的专家学者共192名代表出席了这次大会。大会开幕式于11月16日上午在岩溶地质研究所大会议室隆重举行。会议由中国地质学会岩溶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蒋忠诚研究员主持;桂林市与岩溶所领导都致了欢迎词;岩溶专业委员会主任袁道先院士致开幕词,中国地质学会的代表致了贺词,中国地质调查局水环部的代表介…  相似文献   

15.
孟庆伟 《地质论评》2011,57(3):397-397
4月22日,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举办的以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为主题的纪念第42个世界地球日系列活动,在北京玉渊潭公园揭幕。中国地质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全国政协委员、前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孟宪来,中国科协科学技术普及部部长杨文志,中国地质学会理事、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所长龙长兴,中国地质学会副秘书长、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固体地球科学处处长周少平,中国地质博物馆副巡视员张亚钧等出席了在玉渊潭公园举办的活动仪式。中国地质学会秘书长、中国地质科学院常务副院长朱立新主持仪式。  相似文献   

16.
《地质与资源》2010,(2):F0003-F0003
<正>由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矿床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中国矿业联合会等单位发起,吉林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等承办,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项目管理办  相似文献   

17.
《上海国土资源》2006,(1):F0002-F0002
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城市环境地质研究中心和上海市地质学会承办的“城市地质研讨会”于2005年12月8日至10日在上海成功召开。该会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上海市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中国地质学会城市地质专业委员会主办。  相似文献   

18.
李锦轶 《地质论评》2005,51(1):45,54-45,54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于2004年11月26日上午,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召开座谈会,隆重纪念李春昱先生百年诞辰。来自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吉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地质出版社、中国地质学会等单位的有关领导、专家学者、李春昱先生的生前同事、学生和家属代表共计50多人出席。座谈会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副所长耿元生研究员主持,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党委书记兼副所长王洁、中国地质科学院院长张彦英、  相似文献   

19.
第四届全国构造会议于2008年10月10~12日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顺利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地质学会发起和主办,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学与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承办,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  相似文献   

20.
《地质论评》1981,27(6):552-555
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全国地层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质学会理事、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前寒武纪地层分会委员、中国地质学会前寒武纪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地质学会第四纪冰川及第四纪地质专业委员会名誉委员、天津市地质学会理事长、地质部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共产党党员王曰伦同志因患肾病综合症,于1981年7月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