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霍明宇  王莹  解国爱  等 《江苏地质》2013,37(2):284-291
研究区位于安徽池州市梅村镇西峰庙—马头平移断层东北端,该处岩体和围岩的内外接触带区域发育了一中型铜钼矿.分析了研究区铜钼矿赋存条件和容矿构造的发育特征,统计了容矿节理的产状,整理绘制出成矿期研究区的构造应力场分布图.认为研究区内的容矿节理以张性节理为主,经极射赤平投影后得到的优势产状为285°∠87°,容矿节理和主断裂产状基本一致.研究区内构造应力场最大主应力轴(σ1)的方位为15°,最小主应力轴(σ3)的方位为105°,倾角近水平.此构造应力场与燕山晚期中国东部构造应力场一致,最大主应力均为NNE-SSW方向.在此区域构造应力场的控制下,形成了区内广泛发育的NNE-SSW向、具走滑性质的断层以及张性节理.  相似文献   

2.
据重力场特征分析,将地质划分的金城关—砂金坪断裂,推断分解为金城关断裂与雁滩南—柳沟店隐伏断裂,这是两条平行斜列展布的断裂。其中以密集重力梯级带反映金城关断裂特征最明显,进而利用重力水平一阶导数、二阶导数和垂直一阶导数求解断层接触带总体产状。结合区域应力场特征及盆山耦合动力学模式,推断断裂在深部是北倾的逆断裂,与地震波速场反映断裂产状吻合。  相似文献   

3.
一个区域某一构造运动时期的应力分布状态,一般是用测量到的同一应力场作用所形成的共轭剪节理的产状求解出三个主应力轴的空间方位来表示,这是反演古构造应力场时经常应用的方法.目前利用极射赤平投影的方法来分析古构造应力场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本程序即按极射赤平投影原理,根据共轭剪节理的产状用PC-1500随机BASIC语言来求解三个主应力轴的产状及绘制主应力图解的.  相似文献   

4.
广西风凰山银矿构造控矿作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继钧 《矿床地质》1998,17(3):229-239
凤凰山银矿床位于广西西大明山复式背斜东北部小明山次级背斜北翼的走向断裂破碎带中。银矿体的形状、产状及规模明显受以 EW向为主体的复合控矿断裂系统的控制 ;Ag、Mn、As、Sb异常群沿控矿构造带分布 ,并与断裂带银矿体具有极好的拟合度。主断面的形态明显控制矿体赋存部位 ,矿体主要赋存于断裂产状变化部位。含矿断裂带的破碎强度与银矿化关系密切 ,银矿化以早期矿化部位的裂隙为通道呈叠加富集。富矿体赋存于成矿期应力场局部引张或减压空间、低能部位。  相似文献   

5.
胶东金矿集中区构造体系多层次控矿规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提出中新生代东亚大陆与西太平洋带活动带相互关联的构造剪切带即是NNE向新华夏系巨型构造带。胶东金矿集中区产生于洋-陆过渡关联的该NNE向构造剪切带。对胶东构造体系进行了进一步研究,指出胶东中生代主要发育新华夏体系和华夏式构造系,而纬向构造体系,即EW向构造不发育。在此基础上,对胶东金矿集中区构造控制矿带、矿床、矿脉、地球化学分布和物理化学条件等不同层次特征加以分析,提出了胶东金矿成矿期构造具有多层次控矿特点,新华夏系NEE向泰山式构造控制胶东区域金矿带的展布;新华夏系NNE向区域剪切带控制金矿田产生部位;构造带断裂性质控制金矿矿床类别;构造断裂带的产状控制矿床矿体的倾伏侧伏规律;剪切构造两盘的运移特点和断裂组合形式控制矿脉的分布规律;构造变形岩相带控制构造地球化学特征;构造控制水岩系统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等认识。成矿构造研究、测量和资料分析证实,成矿阶段构造应力场最大主应力和最小主应力轴面是近于水平的,而中间主应力接近于垂直;区域成矿期应力场呈水平反钟向扭动剪切状,具有新华夏系应力场特征。从中生代应力场分析发现,除了区域反钟向挤压剪切构造特征外,主要成矿阶段构造环境还表现出应力松弛和拉张的特点,有普遍的断裂上盘下滑的构造成矿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大瑶山西北地区断层和石英脉热液型矿床丰富的特点,以及该区热液矿床成矿是否存在断裂构造分维临界线.采用较高标度的断裂构造分形分维分析(r=5~0.3125 km),研究矿体产状与矿区断裂产状的关系,结合Fry分析综合预测该区成矿潜力.研究区断裂构造分维值为D=1.6897,南北向断裂构造分维值D=1.2947,北...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已有的用光测弹性力学方法研究构造应力场成果多局限于二维空间。显然,这些成果没有考虑不同产状的断裂构造在地壳深处具有与地表完全不同的组合特点,更没有考虑地壳的分层性以及不同层位介质的非均一性。为使研究模型更逼近真实,我们以松潘震区为研究对象,先后进行了均质和非均质不连续三维光弹性实验研究,均质不连续介质的研究成果已经发表,本文侧重介绍非均质不连续介质的研究结果。为评价构造条件和介质条件在震源应力场形成中各自所起的作用,必要时还引用文献的资料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8.
山东海阳郭城地区金矿床成矿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山东海阳郭城地区郭城断裂下盘发现了多处金矿床(点)。研究发现,该地段金矿成矿特点与胶东其它地区存在较大的差异。通过对矿区的矿床地质、控矿构造和成矿流体等方面的研究,揭示了该地区金矿体形态复杂和产状多样的原因系多组结构面联合控矿所致。区内成矿期构造应力场是以郭城断裂为主干断裂的左行剪切作用,成矿流体环境为中高盐度的H2O-CO2-NaCl-CaCl2体系,硫同位素特征反映了成矿热液来源于古老变质岩部分熔融形成的壳源岩浆热液。  相似文献   

9.
程锡良  张绪安 《地下水》2000,22(3):126-128
本文通过对牙系下统馒头组地层断裂,向斜及岩脉等构造富水规律的探讨,发现岩石的富水性受断裂的力学性质、规模、断裂与岩层产状组合关系,断裂与岩性组合关系的制约,亦受向斜和岩脉构造产状与岩层产状组合关系的影响。同时提高了不同构造条件下,井位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10.
胶东型金矿床受断裂构造控制,断裂控矿规律一直是地质勘查和研究的重点问题。为深入研究断裂对金成矿的控制作用,本文基于大量矿床勘查和地质调查资料,通过对典型断裂剖面和断裂与矿体空间关系的构造解析,判断了成矿期断裂的性质和应力状态,讨论了断裂产状变化的控矿机理,提出了胶东型金矿新的构造成矿模式。将胶东主要控矿断裂分为Ⅰ级缓倾角断裂、Ⅱ级陡倾角断裂和Ⅲ级陡倾角张裂脉,三者分别控制了破碎带蚀变岩型、复合类型和石英脉型金矿床。金矿体主要赋存于断裂产状转折部位,蚀变岩型矿体赋存于断裂的倾角变缓部位,石英脉型矿体赋存于断裂倾角变陡部位。缓倾角断裂控制的矿体具有总体侧伏角小、富矿柱侧伏角大的“双向”侧伏特征。矿体产状与断裂产状的关系指示,三山岛、焦家和招平三条控矿断裂成矿期均属右行正滑或右行张扭性,金牛山断裂具有左行正滑特征。根据金矿体产状分析的胶西北金成矿小区区域构造应力场σ1为294°∠82°和269°∠78°,焦家断裂的σ1为300°∠67°、311°∠78°和321°∠81°,招平断裂北段σ1为130°∠65°和138°∠69°,反映了胶西北玲珑花岗岩体分布区域总体以垂向主压应力为主,其东、西两侧的边界断裂处的主压应力方位分别沿SE向和NW向指向岩体,成矿期断裂处于NW—SE向拉张状态。胶东东部邓格庄金矿田的σ1为287°∠0°,以水平主压应力为主。综合分析认为,产状变化的具张扭性质的断裂是金的有利赋矿构造,断裂的产状变化对金矿体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断裂结构和流体性状的变化是金矿阶梯成矿的关键因素,断裂沿走向和倾向的产状转折联合控制了金矿体的侧伏。胶东地区早白垩世深部大量岩浆岩快速侵位,导致地壳强烈隆升产生伸展构造,来自不同深度和层次岩浆房及不同源区的岩浆梯次上侵,为深部含金流体活化、迁移提供了热动力条件和流动通道,含金流体到达地壳浅部在断裂产状变化的减压扩容空间卸载成矿。  相似文献   

11.
唐哲民  陈方远 《地球科学》2006,31(4):527-532
对CCSD主孔3 000 m岩心叶理、具断层擦痕的微断层及断层擦痕产状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 并分析了脆、韧性剪切带的运动学特征, 研究表明(1) 榴辉岩类叶理产状明显较片麻岩类陡, 可能与其岩石能干性较强有关, 因而在挤压褶皱变形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变形行为.韧性变形主体表现为顺层剪切, 含断层擦痕的微断层最主要的一组产状与叶理面一致或接近一致, 部分伴随与之呈共轭关系的另一组微断层. (2) 脆、韧性变形以SEE-NWW向剪切为主, 部分为近SN向, 脆性、韧性变形域断层运动方向基本一致.但现在所保留下来的构造变形中韧性变形以SEE向NWW的逆冲型剪切为主, 部分为近SN向韧性剪切作用; 而脆性变形以NWW向SEE的正滑作用为主. (3) 主孔构造应力场初步可划分为4期, 现在所保留的主期构造为SEE-NWW向挤压构造应力场所致.   相似文献   

12.
FMS成像测井是较为先进的测井技术,由于其具有高分辨率、直观性等特点,在原始产状恢复、沉积相态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位于西北太平洋的Shatsky(沙茨基)海隆是综合大洋钻探计划324航次的重点研究区域,通过对该航次U1347A、U1348 A、U1349 A 3口钻井中的FMS成像测井资料的处理及相应地质构造的解释、产状恢复,进行了构造应力场的探讨.得出结论是,Shatsky海隆TAMU地块的形成比较符合大洋中脊扩张学说,而对Ori地决的应力场分析则显示Ori地块的形成较符合地幔柱头假说.  相似文献   

13.
李国华 《地质与勘探》2013,49(5):890-896
胶东威海-文登成矿带是胶东东部地区一个重要成矿带,该成矿带内金及多金属矿床(点)分布众多,成矿条件优越。该带矿产以金为主,银、铅、铜、锌次之;矿点多,矿体规模小,主要赋存于南北向米山超壳断裂两侧的次级断裂中,以近南北走向为主,近东西向为次,产状陡直;矿体围岩多为荣成岩套,部分为玲珑超单元;矿石以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脉型居多,具硅化、绢英岩化、绿泥石化等蚀变特征。研究认为,中生代燕山晚期,受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碰撞的影响,胶东地区由南东-北西向压应力场向张性应力场转换,深源含矿流体伴随岩浆底侵活动上升,在温度、压力等达到适宜条件时,运移聚集于不同构造扩容带中富集成矿,米山断裂及其次级断裂分布区为主要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14.
瓦乌斯矿区(盆地)是一个NW走向、南北均为断层边界的断陷含煤盆地,通过电法工作,发现该矿区煤层露头附近视电阻率等值线密集,推断存在走向断层DF2,但该断层究竟存在与否?产状如何?争议很大。文章基于岩体变形破坏的摩尔强度原理,应用节理应力场分析、赤平投影和断裂共生组合的构造分析方法,判断DF2断层是矿区断裂共生组合中第2序次断裂中的一支,并确定了该断层的产状,结合DF2附近的岩层厚度及变形等特征综合判定了DF2断层的存在。该研究结果对中新生代断陷含煤盆地的构造分析和该矿区煤炭普查工作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萨尔布拉克金矿断裂带主断面连通性不强,多为尖灭侧现,以脆性破碎为主,兼具韧性走滑性质;高渗透性和高扩容性的断层破碎带是导矿、配矿、容矿的控矿构造;矿体沿主断裂带在走向、倾向和垂向上均具有似等距性分布规律.矿区内的矿体产状直接受断裂的控制,总体上与主断面的产状一致,断裂内的特定部位有利于矿质富集;与矿化关系密切的毒砂-黄铁矿化、硅化、碳酸盐化是直接的找矿标志,所形成的蚀变岩多为近矿围岩或本身就是矿体.  相似文献   

16.
从数学、力学的角度定量分析了各类构造结构面之间的空间组合规律, 并推导出相关的公式。本文首次提出了预测或预报对区域稳定性或岩体稳定性具有重大影响的断裂构造的产状要素和派生构造应力场的方位、大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新疆西准噶尔晚古生代以来构造样式与变形序列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断裂构造的发育是不同地质历史、不同应力场条件下地壳应变的叠加。针对某一地域断裂构造的研究,理清其发育序次和不同阶段断裂系统对应的构造应力场,是了解区域大地构造性质演变的重要环节。新疆西准噶尔地区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非常强烈,是认识中亚构造域性质的重要研究基地,同时也为断裂构造和变形序次研究提供了很好的野外实验室。通过对研究区1500个构造面理产状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认为新疆西准噶尔地区主要发育以下几组构造面理:(1)290°走向;(2)10°~20°和80~90°走向;(3)40°~45°和320°~325°走向;(4)60°~70°和340°~350°走向。通过对野外构造现象、断裂之间的交切关系、断裂与相关地层及岩体的切割关系等的综合分析,结合遥感图像解译,确立了走滑断裂是西准噶尔地区晚古生代以来主要的构造样式,并建立了相应的变形序列:(1)大约在二叠纪晚期-三叠纪,由于准噶尔与中天山汇聚末期的区域性水平运动,受到北西-南东向的挤压应力作用,发育最早一期北西西向(290°左右)右旋走滑断裂;(2)侏罗纪-白垩纪,地层产状平缓,没有发现区域性构造变形证据;(3)古近纪,主要受制于太平洋构造域,受到北西-南东向挤压应力作用,发育北北东向(10°~20°)左旋与近东西向(80°~90°)右旋共轭走滑构造;(4)新近纪早期,受印度大陆和欧亚大陆碰撞的远程效应影响,应力场为近南北向,发育北东向(40°~45°)、北西向(320°~325°)走滑构造,新近纪晚期应力场发生了小角度顺时针旋转,构造形迹又转变为北东东向(60°~70°)和北北西向(340°~350°)。  相似文献   

18.
矿床分布于九甲-墨江断裂带中,单个矿体产于F_1、F_2两断裂所夹持的上古生界浅变质沉积岩系与南西侧浪泥塘-麻子村超基性岩体的接触带附近,矿体严格受断裂(F_1、F_2)控制,其规模、形态、产状随断层规模和产状变化而变化;矿床成因类型属构造蚀变岩型中低温热液金矿床。  相似文献   

19.
一、引言构造运动是地壳应力的一种表现形式。构造的形成与演变,是构造应力场在时间和空间上变化与作用的结果。断裂活动的几何形态、活动性质及强度和地震活动都与构造应力场息息相关。本文通过大青山山前活动断裂填图,根据断裂的运动学特征、活动性质、地震活动和形变场特点综合分析了断裂带附近的构造应力场。大青山山前断裂是河套断陷带中呼包断陷盆地的北缘断裂,位于内蒙地轴南侧。从本区构造的演变来看,构造活动具有不同的特点。古生代时期,主要以整体抬升运动为主,  相似文献   

20.
珠江口盆地是南海北部陆缘新生代发育的裂陷型盆地,其油气资源丰富,且地处洋陆过渡带,盆地内部断裂特征复杂.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利用高分辨率三维地震数据,结合多属性分析技术,完善了区域断裂的精细化解释.将断裂构造类型依据断裂级别与规模划分为控盆一级断裂、控凹二级断裂、控带三级断裂、控圈四级断裂和控层五级小断裂;在盆地西南段发育典型的犁式、旋转正断层等单剖面断裂样式,在地震剖面上形成阶梯状、“Y”字型等多种断层组合,其中珠三坳陷的文昌A凹陷内部常可见树枝状构造,珠二坳陷的开平凹陷广泛分布独特的卷心式断层;而在二维平面上也分布有平行式、斜交式、雁列式等多种组合类型.受新生代以来的持续右旋应力场作用,盆地西南段整体断裂走向以NE→EW→NW顺时针方向发生旋转,且断裂活动速率逐渐降低.结果表明受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太平洋板块俯冲后撤和古南海持续南移的联合影响,盆地西南段处在伸展拉张应力场环境之下,形成了始新世-渐新世NE-NEE向、EW向和中新世NWW-NW向3组断裂发育.珠江口盆地西南段断裂构造的演化、成因机制与南海北部陆缘应力场变化均保持良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