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今日国土》2012,(1):46
我国文坛巨匠郭沫若对中国的科学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生于1892年,卒于1978年,享年86岁。郭沫若的养生之道是:长期坚持打坐和注意合理饮食。郭老认为,打坐不仅可以使大脑得到充分的调整和休息,还可以防病健身,修养性情。他说:"打坐于修养上最有功效,我很赞成朋友的打坐。"郭沫若86岁高龄,与长期坚持打坐是密不可分的。其次就是在饮食上,郭沫若从不讲究大补,却十分注意饮食多样化。因为他  相似文献   

2.
李方 《地图》2009,(4):60-65
斯文·赫定是瑞典人,生于1865年。少年时,目睹瑞典极地探险家诺登舍尔载誉归来的盛况,兴起“大丈夫当如是”的念头。机缘凑巧,诺贝尔投资俄国中亚巴库油田,当地一位工程师想为儿子聘请家教,赫定得到了这份合同。第二年也就是1886年春天,合同期满,赫定南下做纵贯波斯的旅行.为广袤的亚洲腹地深深吸引,终生事业方向由此确定。此后长时间的探险生活,甚至使他无暇娶妻。他说:我已和中国结婚。  相似文献   

3.
旅游业 ,以百业龙头之尊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犹如雨后春笋 ,蓬勃兴起。大小城市 ,甚至一些乡镇也不惜成本 ,竞相投身旅游业的大海。但是旅游业与其它事业一样 ,总是栖身于一定的地理环境 ,需要一定条件 ,不是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都可以兴办得好的。至于某一地方能否兴办旅游业 ,关键要看那里有没有旅游业的生长点和适宜的生存环境。一、旅游的实质与生长点旅游 ,是一种清闲的活动 ,是离开定居点去较远的地方逗留 ,其目的在于逍遥、休息或是为了丰富其经历和文化教养。也有说旅游是现代社会的一种短期性的特殊的生活方式 ,并具有异地性、业余…  相似文献   

4.
"争风吃醋"为哪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对“文化”的地理归属或古代名人故里的争议频频见诸各类媒体。“舜崩于苍梧之野”,有今广西梧州一带与湖南宁远一带各自在进一论证之中,都企图能拿出“杀手锏”;绝代佳人杨贵妃有生于四川、河南、山西、广西之说;山西、山东、浙江有关于罗贯中的籍贯之谜;广东东莞和广西藤县争夺袁崇焕的籍贯;曹雪芹到底是辽阳人还是丰润人;还有争李白的去世之地,  相似文献   

5.
评选“最伟大的外来统治者”这个话题,在印度可能算不得十分敏感,毕竟在这块土地上,波斯人、阿富汗人和中亚突厥后裔莫卧儿人,都留下了丰功伟绩.若论及英国人则有点尴尬,因为也正是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列强,给印度带来了现代民族国家观念,甚至可以说,是英国人一手造就了现代印度作为一个“国家”的基础,而且今天印度的地理观念,仍受益于殖民时期的西方旅行者.  相似文献   

6.
故地寻踪     
正最近在北大医院住院体检,没有检查项目时,便跑出来在西什库——西四一带闲转。原本信马由缰,走哪算哪儿,后来竟发现这方圆两公里的地方,留存了我一生从少年开始的诸多记忆。下面一一记来,有图为证。1北京四中北大住院部的隔壁,就是北京四中。我按原来的记忆去找东门,没找到。上学时据老师说,北京四中最早叫顺天府中学堂,那个校门,还是清末民初修的,解放后改成郭沫若的题字,但大门模样没变。因为旧,拍电影的还到这里取过外景。  相似文献   

7.
清凉台坐落在商丘古城西北9公里处,为西汉梁孝王刘武行宫。原台高数丈,楼台亭榭巍峨壮观。台下有池,名日“渌池”,又名“清凉池”。北魏后在台上始建寺院,名日清凉寺。台上现有前门、大殿、堂楼、东西厢房等建筑,多为明清两代遗存,是一组结构严谨的高台建筑群。清凉台是昔日梁园胜景之一,历代文人墨客多有吟咏。天宝三年(744年),李白在长安“赐金还山”,愤然出京,来到梁国。正所谓“一朝去京国,十载客梁园”。(李白《书情赠蔡舍人雄》)在商丘一住就是10年,并在商丘娶了宗氏夫人,成了商丘的门婿。李白还和著名诗人杜甫、高适同游梁园,饮酒赋…  相似文献   

8.
大唐天宝十四年(755年)的阳春三月,听说名满天下的大诗人李白到了邻近的宣州,家住泾县桃花潭畔的风流豪士汪伦便派人给李白送去了一封信.信上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天下谁不知诗仙李白平生好游好饮,谁不知他的豪爽与诗作一样流芳于世.汪伦为了见到仰慕已久的偶像,居然提前一千多年动用了现代营销中惯用的精准定位和夸张表达.  相似文献   

9.
陈平 《地图》2010,(1):112-117
<正>大唐天宝十四年(755年)的阳春三月,听说名满天下的大诗人李白到了邻近的宣州,家住泾县桃花潭畔的风流豪士汪伦便派人给李白送去了一封信。信上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  相似文献   

10.
正午的什刹海微波轻漾,跳跃着点点金光,我顺着前海前往郭沫若的故居。身后响起一阵清脆的铜铃声——是胡同游的三轮车,车夫正操着纯正的京腔给客人介绍沿途的风景典故:“您看那边那座桥,当年汪精卫就在那里刺杀过摄政王(1892~1978年)由西四大院胡同5号迁入,在这里度过了他的晚年。这里整条街的西侧都是故居高高的肃穆的灰墙,后面的街边绿地中央有一排竹篱,刻着郭沫若与毛泽东唱和的咏梅词。高墙之中,却有着生机盎然的另一番景象,种满了高大的银杏、白皮松、侧柏和云杉。大院北半部所建的“院中院”才是郭沫若的住所。载沣,埋炸药,刺杀过三次…  相似文献   

11.
焱焱 《地图》2011,(4):74-81
它曾被战火摧毁,又被时光重塑。它是郝思嘉的故乡,也是可口可乐的出生地。天然大庄园主的气质,和敏锐的城市风格混合交织,犹如一位贵妇般神秘绚丽,在众多的美国大都市中,诱人夺目。  相似文献   

12.
左弦 《地图》2010,(4):72-77
2010年,全中国最为瞩目的事件莫过于在上海举办的第41届世界博览会,而本届博览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更是当仁不让地成为坊间热议话题。从城市形态、生活方式,到生态环境、心理健康,世人皆争相竞说。这其中,甚至有人强烈质疑现代文明、科技进步对城市带来的影响,回到古代享受"慢生活"成为他们的终极理想。那么,面对选择,居于"城市时代"的我们究竟何去何从?为此,本刊克服重重困难,施展时空挪移大法,举办了这次穿越古今的超现实论坛,请来了唐、宋、明三朝最为著名的几位文人雅士,与他们进行对话,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有益的思考。穿越出席今天论坛的嘉宾有:来自唐朝的诗仙李白,诗人白居易;来自宋朝的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苏轼,科学家沈括;来自明朝的文学家、史学家、名士张岱。大家欢迎。  相似文献   

13.
在中、俄输油管线共建项目屡受挫折的情况下,为满足能源供给的急需,中国已经把能源合作的目标转向了中亚。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NPC)与哈萨克斯坦KazMunaigaz公司在经过 7年酝酿协商后,于 2004年 5月终于在北京签订了共同修建总长 1 240km、原油输送量 1 000万吨 /年的输油管线协议。此消息在国际间引起了震动,人们普遍认为这是世界的又一超级大国在进一步参与争夺中亚地区能源资源的较量,因为近来国际间许多媒体都报道了俄罗斯和美国为控制中亚地区巨大的石油天然气资源而相互竞争的情况。根据协议,中、哈双方将于 2005年完成从…  相似文献   

14.
原老未 《地图》2014,(1):6-6
中亚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我愿出一袋黄金,但求看一眼希瓦。”被誉为“中亚的明珠”、“太阳之国”的希瓦,位于乌兹别克斯坦阿姆河下游,是一座隐藏在沙漠深处的绿洲城市。有2400多年历史的希瓦是花刺子模王国的重要城市之一。它还曾是丝绸之路上的交易站,以奴隶交易而闻名。  相似文献   

15.
故事里的事     
喻沧近几年,一些大师级艺术家拍摄的大制作影片总是被媒体和民众集体炮轰,从《英雄》到《十面埋伏》,以至最近和一个馒头纠缠不清的《无极》,它们所共有的,最为人诟病的一点大概就是——不会讲故事。不过有首歌唱得好:“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故事里的事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至于是好故事还是坏故事,就得由观众说了算了。我们都喜欢看故事,从小红帽、大灰狼,到琼瑶阿姨、金庸群侠,生活因此而更加丰富多彩。然而艺术来源于生活,生编乱造往往漏洞百出,现实世界里普通人的故事才是最生动、最鲜活的。因此从去年开始,编辑部就开始了…  相似文献   

16.
中亚地区矿产资源合作的前景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亚五国是指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共和国。五国疆域为 39871万平方公里 ,人口 5 0 0 0多万。中亚地区的地质成矿条件好 ,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特别是石油、天然气、贵金属和有色金属非常丰富 ,与我国在矿产资源上有很强的互补性。一、矿产资源潜力1 .哈萨克斯坦哈矿产资源丰富 ,种类配套齐全。已发现1 2 0多个矿种。哈许多矿产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铬铁矿、铀储量列世界第二位 ,钼、铅列第七位 ,铜列第十一位。石油、天然气、铁矿石、铅、锌等矿产也非常丰富 ,其储量在独联体国家中位居前列 (见…  相似文献   

17.
中亚五国矿业权管理与投资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亚五国矿产资源丰富,与中国有较强的互补性。近年来双方在矿产资源方面的合作不断扩大,该地区已经成为中国矿山企业"走出去"的重要选择地之一。本文就中亚五国矿业管理与投资环境进行概要的介绍和分析,为我国企业投资中亚矿业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罗洪先,字达夫,号仓庵,江西吉水人。明幸宗弘治十七年(公元1504年)生于一个官宦家庭,卒于明世宗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年),是我国明代一位很有影响的地图学家。他的父亲做过兵部武选郎,徐州兵备副使和淮安镇江等地的知府。他年少的时候就得到了很好的教育。他学习很努力,11岁读古文,15岁读到王阳明的《传习录》时,极仰慕其学识与思想,曾想拜其门下习业受经,因父亲阻拦,未能成行。明嘉靖八年,他考中进士第一名,中了状元,他并未沾沾自喜,只是说,儒者事业有大于此者,此三年一人,安足喜也。后与他人上书进谏得罪了皇上,…  相似文献   

19.
随着计算机技术、空间技术、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近二三十年来测绘科技发展非常迅速,并出现一系列突破性的进展;尤其是现代测绘技术的出现,无论在学科理论,或在技术体系,以及在应用范围上都取得了重大的发展,甚至可以说是重大的变革,从而也将彻底地改变着传统测绘的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20.
主编寄语     
地图与人们认识世界的历程是相伴相生的.据考证,在史前时代,人们就用各种物件,比如石块、贝壳、树枝等记载自己周边的环境和经过的路线,犹如结绳记事一样.今天,世界已知最早的地图实物是刻在陶片上的古巴比伦地图.古巴比伦是与中国、古印度、古埃及齐名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孕育了璀璨夺目的巴比伦文化.史实证明,在人类历史上,凡是文化发展最旺盛的时候,也是地图发展处于最巅峰的时期,从这个意义上说“地图是文化的孪生兄弟”也不为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