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延长组长7段浊积岩沉积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郝松立  李兆雨  李文厚 《地质通报》2016,35(203):424-432
根据野外露头、岩心观察及粒度分析,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延长组长7段浊积岩的沉积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浊积岩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以次棱角状为主,成分成熟度及结构成熟度较低;粒度分布上具有典型的浊流沉积的特征,发育粒序层理、包卷层理、沟模、槽模、重荷模、滑塌变形等沉积构造;常见的鲍马序列层序组合有AB型、ABC型、ADE型、AE型。研究区浊积扇可分为上扇、中扇、下扇亚相及主沟道、辫状沟道等相应的沉积微相,上扇、中扇分布范围较广,是浊积扇的主体。在古地理演化过程中,长73浊积岩体规模较小,长72—长71湖侵作用减弱,深湖线收缩,浊积岩逐渐发育,在华池—庆城一带连片展布;湖盆地形、物源供给及构造运动是影响浊积岩发育及分布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孙吴-嘉荫盆地白垩系淘淇河组水下重力流沉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露头、岩心、测井、薄片鉴定等资料,对孙吴-嘉荫盆地白垩系淘淇河组水下重力流沉积特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认为淘淇河组水下重力流沉积规模大,为湖底扇沉积,其可进一步划分为内扇、中扇、外扇3种亚相以及主沟道、主沟道外、辫状沟道、辫状沟道间、远源浊积岩5种微相类型。内扇以水下泥石流沉积为主,中扇以液化沉积物流和浊流沉积为主,外扇发育浊积岩。根据地震剖面推断,白垩系淘淇河组时期发生的断层活动是湖底扇沉积发育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7段为湖盆环境,盆地深湖区以深湖泥岩沉积为背景,普遍发育浊流沉积,沉积范围广、厚度大,近源的先天优势使其成为油气充注的最先储集单元。弄清浊积扇的沉积特征及不同微相形成的砂体对油气聚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野外剖面分析与岩心观察统计,对浊积扇微相进行精细划分,明确浊积岩的形状、展布与沉积特征。根据前人研究成果,将有固定补给水道的浊积扇和无固定补给水道的浊积扇划分为坡移浊积扇和滑塌浊积扇。通过单砂体厚度、浊积岩类型与发育位置的不同,将坡移浊积扇划分为内扇、中扇、外扇3个亚相和主沟道、溢岸沉积等6个微相;滑塌浊积扇相划分出中心扇和边缘扇2个亚相。浊积扇微相的划分及其成因的讨论能够指导测井对有利砂体的解释,区分不同的油气储集体,为寻找有利油气储层的分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利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和粒度分析等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黄陵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7、长6油层组浊积岩沉积特征与油气地质意义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浊积岩主要为长石砂岩,以棱角状—次棱角状为主,粒度具有典型的浊流沉积特征。沉积构造可见泥底构造、同生变形构造、粒序递变层、鲍玛序列等。最常见的鲍玛序列有ABC型、AB型、ADE型、AE型、CDE型和A段叠置型,具备浊积岩的典型特点。识别出薄层浊积岩和中厚层浊积岩,其属于三角洲前缘滑塌成因,可分为中心微相和边缘微相。浊流砂体是半深湖—深湖区发育的良好储集体,其分布区可作为重要的油气勘探区。  相似文献   

5.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上三叠统长6油层组湖底扇特征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通过岩心观测、薄片观察和各种资料的综合分析,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上三叠统延长组长6油层组湖底扇的岩石类型、粒度特征、沉积构造等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长6油层组浊积岩的岩石类型为长石岩屑砂岩、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砂岩;浊积砂岩的矿物成分成熟度低,结构成熟度较低,杂基含量高。粒度分析表明其具有典型的浊流特征。沉积构造可见递变粒序、底层面构造、滑塌角砾,且发育鲍马序列;反映了浊积岩具有明显的韵律性和旋回性。识别出薄层浊积岩、中层浊积岩、厚层浊积岩3种类型并分别描述其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亚相划分,详细描述了各亚相特征,确定了浊积岩分布在庆阳、合水、固城、安置农场地区。浊积岩的形成主要受外界的触发机制、充足的物源供给、古斜坡地形等因素控制。  相似文献   

6.
陕西秦岭泥盆系于1987年确认有两种不同类型的浊积岩:一是分布在旬阳大红岩早、中泥盆统的钙屑浊积岩,多旋回韵律明显,旋回底部具侵蚀底基构造。下部灰泥支撑的骨屑灰岩,具正粒序块状层理,为高密度重力流沉积。上部为具水平层理的绢云母钙质千枚岩,呈现出鲍玛层序A——E的组合特征,并具有浊流沉积特有的异地浅水生物与原地深水生物共存的环境特征;分布于柞水车房沟中泥盆统的陆源碎屑浊积岩,为一套砂泥组合的复理石沉积。下部的粗中粒长石杂砂岩,成熟度低,砂/泥比率高,为高密度重力流沉积。上部长英质细、粉砂岩加泥岩,粒度细,砂/泥比率低,为低密度重力流沉积。浊流沉积的确认,打破了以往视泥盆系为单一浅水沉积的观念。因此,进一步研究区内浊流沉积的分布特点、展布方式及其与周围岩石的组合关系,是建立秦岭区泥盆系沉积相模式的一个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7.
西秦岭造山带中三叠统复理石相研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晋慧娟  李育慈 《沉积学报》2001,19(3):321-326
文中主要论点是:1)区内中三叠统属巨厚复理石相,它清楚地显示出以浊流为主的深水块体流沉积的各种标志性特征;2 )巨厚沉积序列的粒度和层厚自下而上呈规律性变粗变厚,构成完整的进积型沉积序列;3)除块体流沉积外,还发现深水牵引流沉积与浊积岩相伴而生,如等深积岩和内波、内潮汐沉积,由其形成的沉积构造丰富多样,如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交错层理极为常见,它们在层面上相应形成不同特征的水流波痕;4)从有否粗粒水道沉积、垂直序列有否规律性变化、古水流特征和丰富的相类型 4个方面分析认为,属于不成熟被动边缘的海底扇。  相似文献   

8.
山东惠民凹陷古近系湖泊地震涌浪记录的新发现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杨剑萍  王亚丽  查明  牟雪梅 《地质学报》2006,80(11):1715-1721
在陆相湖盆中,地震引起的各种作用力可以对各种先成沉积物进行改造而形成原地震积岩,同样地震可引发涌浪、浊流及碎屑流而形成地震涌浪沉积及震浊积岩.通过大量岩心观察描述和成像测井资料分析,首次提出惠民凹陷中央隆起带沙河街组含有丘状交错层理的碎屑岩与典型的原地震积岩(包括震裂岩、震褶岩、自碎屑角砾岩等)紧密共生,当属于地震作用引发涌浪的沉积产物.本区地震涌浪沉积中发育丘状及洼状层理、包卷层理、平行层理、块状层理、波痕、冲刷及截切面等沉积构造.根据沉积特征和分布位置,本区地震涌浪沉积划分为两种类型,即位于涌浪基面附近的含塑性泥砾的搅动型和涌浪基面与正常浪基面之间的回流型.垂向上地震涌浪沉积一般位于原地震积岩之上,震浊积岩之下,组成完整的原地震积岩—地震涌浪沉积—地震浊积岩序列或原地震积岩—地震涌浪沉积序列.本区地震涌浪沉积的发现和研究,将为地质学家识别陆相湖盆地震事件沉积提供对比标准.  相似文献   

9.
云南兰坪金顶超大型铅锌矿含矿岩石的成因一直存在正常沉积和非正常沉积两种对立的观点。为了查明其成因,从矿区开采露头和岩芯观察描述出发,以矿区填图为基础,通过对含矿岩石的岩石学特征、粒度和沉积构造等相标志分析,确定了金顶超大型铅锌矿含矿岩石属于湖底扇深水重力流沉积,并识别出非沟道体系的液化流和沟道体系的砂质碎屑流、浊流等类型,进一步划分出内扇、中扇和外扇三个亚相。该湖底扇平面展布为自矿区东部至西部粒度明显由粗变细,岩性由厚层—块状灰岩岩块构成的角砾岩相逐渐过渡到交错层理发育的中细粒砂岩相,其中砂质碎屑流沉积体具有良好的储集层物性特征,亦是重要的含矿岩石,具有广阔的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10.
张国英 《西北地质》2004,37(1):6-12
在南祁连清水沟一带,盐池湾组呈北西西-南东东向展布.为一套深灰绿色细碎屑浊积岩系夹深海泥岩。主要岩性有变泥质粉砂岩、长石石英杂砂岩、细砂质长石石英粉砂岩、长石杂砂岩、绢云石英千枚岩等。岩石中粒序层理、交错层理不太发育,指示该组岩层层序是倒转的.即北老南新。该组发育不完整鲍玛层序,有3种类型.即ABCD型、韵律型和均一型。综合研究盐池湾组的宏观岩性特征、基本层序、沉积构造、浊流沉积岩石学特征、粒度曲线特征、微量元素、稀土元素指数等蕴藏在沉积岩中的各种地质信息,指示该组形成于次深海至深海相浊流沉积中端相和远端相区。浊积岩与深海泥岩以不同比例重复组合,构成复理石沉积建造。  相似文献   

11.
东昆仑祁漫塔格山志留系白干湖组浊积岩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岩石学、沉积学分析,东昆仑祁漫塔格山志留纪白干湖组浊流沉积鲍玛序列以BC、AE、BCE、BCD段为主;粒度分布概率累积曲线斜率低、分布区间宽、悬浮总体含量大而分选差;古流向呈扇状,属近源浊积岩B、C相的浊积扇中扇环境,从下到上岩石粒度逐渐变细,沉积盆地水体逐渐变深,反映为浊积扇向海推进的弧后盆地沉积特征,这对分析本区地质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东营凹陷永55区块沙四上亚段深水浊积扇沉积与油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深水浊积扇是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永55区块沙四上亚段最发育的沉积相,也是最有利的砂砾岩储层。在岩心观察基础上,通过薄片鉴定、粒度分析等测试手段,综合地质、物探和测井资料,对永55区块砂砾岩体储层的沉积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本区深水浊积扇沉积具有如下特征:(1)岩石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较低;(2)碎屑物质以递变悬浮搬运为主;(3)沉积构造具有典型的重力流成因特征;(4)岩心中见典型鲍马沉积序列。建立了深水浊积扇退积型沉积模式,并进一步细分为内扇、中扇和外扇3个亚相及4个微相。位于中扇的辫状沟道砂体物性好,可以构成优质储层,较深湖暗色泥岩为主要的烃源岩和盖层,本区生、储、盖发育齐全,有着良好的勘探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3.
胜坨地区沙河街组沙四上亚段砂砾岩体沉积相与油气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金亮  张鑫 《沉积学报》2008,26(3):361-368
摘 要 胜坨地区沙四上亚段发育了以砂砾岩扇体为主的沉积体系,在深水区存在各种浊积砂砾岩体。本文在岩心观察和描述的基础上,结合测井等资料,对胜坨地区沙四上亚段砂砾岩体的沉积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其油气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胜坨地区沙四上亚段在同生断层的下降盘主要发育水进型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同时还广泛发育了重力流水道和滑塌浊积扇等浊积砂砾岩体。该区各类砂砾岩油藏在平面上由洼陷中心向边缘相带依次分布岩性油气藏—构造油气藏—地层油气藏,油气分布明显受沉积相控制,不同的相带储层物性差异明显。扇三角洲扇中部位储集物性较好,为油气聚集有利相带;滑塌浊积扇和重力流水道等浊积岩体次之;扇三角洲扇根、扇端则因储集物性较差,含油气性较差。此外,继承性深洼陷与岩性的分区性对油气分布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在介绍鄂尔多斯盆地吴堡地区延长组长6段沉积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该储层物性特征、浊积岩特征、浊积岩分布规律及其对油藏的影响,明确了浊流沉积的石油地质意义。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吴堡地区长6段以发育长石砂岩为主,填隙物成分有方解石、绿泥石、白云母以及少量的石英加大、长石加大等,砂岩储集层孔隙结构具有很强的非均质性;吴堡地区长6期湖盆沉降趋于稳定,是三角洲的高建设时期;多水系、多物源的三角洲前缘沉积为深湖浊积扇沉积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在吴堡地区东北部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前端发育深湖浊积扇沉积,可区分出中心微相和边缘微相两个沉积微相带,其中浊积扇中心微相以细砂岩、粉砂岩与暗色泥岩呈砂泥互层;从平面上看,浊积岩砂体非均质性在侧向上逐渐变弱,砂体底部发育厚度较大、成熟度较高的暗色湖相沉积的烃源岩,深湖相的暗色泥岩含有丰富的烃源岩,而浊积岩砂体是由深湖相的暗色泥岩构成,孔渗物性好的区域易于形成良好的上倾尖灭的透镜状岩性油藏。  相似文献   

15.
碎屑流与浊流的流体性质及沉积特征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受浊流沉积模式(即鲍马序列和浊积扇模式)的驱动和浊积岩思维定势的影响,自1970s浊流与浊积岩的概念逐渐扩大,特别是通过"高密度浊流"术语的引入,以及将水下浊流与陆上河流的错误类比,使得一部分碎屑流与底流的沉积被认为是浊积岩。随着现代观测设备的应用以及详细的岩芯观察,碎屑流(特别是砂质碎屑流)和浊流被重新认识。浊流是一种具牛顿流变性质和紊乱状态的沉积物重力流,其沉积物支撑机制是湍流。碎屑流是一种具塑性流变性质和层流状态的沉积物重力流,其沉积物支撑机制主要是基质强度和颗粒间的摩擦强度。浊流沉积具特征的正粒序韵律结构,底部为突变接触而顶部为渐变接触;碎屑流沉积一般具上、下两层韵律结构,即下部发育具平行碎屑结构的层流段,上部发育具块状层理的"刚性"筏流段。但当碎屑流被周围流体整体稀释改造且改造不彻底时,强碎屑流可变为中—弱碎屑流,相应自下而上可形成逆—正粒序的沉积韵律结构,其中发育有呈漂浮状的石英颗粒和泥质撕裂屑等碎屑颗粒,明显区别于浊流沉积单一的正粒序韵律结构特征。碎屑流沉积顶、底部均为突变接触。浊流的沉积模式为简单的具平坦盆底的坡底模式,而碎屑流则为复杂的斜坡模式。  相似文献   

16.
砂砾岩体是断陷盆地陡坡带主要的油气储集体。结合地震、测井、录井、岩心、镜下薄片、粒度分析、孔渗化验等资料,对山东省东营市盐家油田永921-920区块沙四上亚段砂砾岩体的沉积特征、成因机制及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块砂砾岩体受控于北部边界断裂控制的近岸水下扇,岩石结构成熟度与成分成熟度均低,粒度概率曲线发育缓慢上拱形与低斜两段式以及块状层理、反粒序层理、鲍马序列(Ta,Tb,Td段)、截切构造、泥岩撕裂屑、滑塌揉皱变形层理等均反映了重力流沉积特点,同时也可见槽状交错层理、平行层理、沙纹层理及水平层理等反映牵引流的沉积构造;识别出4期砂砾岩扇体,早期叠置连片,晚期孤立分散,呈退积型沉积复合体,第Ⅰ、Ⅱ及Ⅲ期上部砂砾岩体储层质量较好,其中扇中辫状水道物性最好,扇中前缘与内扇主水道物性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7.
济阳坳陷牛庄洼陷沙三段三角洲前缘浊积岩特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根据地质、测井、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对济阳坳陷牛庄洼陷沙河街组三段三角洲前缘的浊积岩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存在砂质浊积岩体和细粒浊积岩体两种浊流沉积物。其中砂质浊积岩体粒度较细、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较低,结构和构造均反映了砂体具有滑塌再沉积的特点,可用Bouma序列来描述,常发育CDE,BCD,ABCD型浊流组合。砂质浊积岩体可进一步划为有根式和无根式两类。有根式砂体常呈扇形,可分为内扇槽道、中扇辫状水道、水道间、水道前缘和外扇无水道五种微相;无根式砂体常呈片状、舌状,可分为中心微相和边缘微相两个相带。细粒浊积岩属于低密度流的产物,不能用Bouma序列来解释,主要发育递变纹层泥岩和不均匀的块状泥岩两种细粒浊积岩。根据两类沉积物的沉积特征,建立了该区三角洲一浊积岩体综合沉积模式。论述了三角洲前缘浊积岩的成因及石油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18.
桦甸盆地始新统桦甸组扇三角洲和水下扇粒度分析与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桦甸盆地始新统桦甸组扇三角洲主要划分出泥石流、水上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等沉积微相; 水下扇主要划分出辫状沟道和远源浊积岩等沉积微相。扇三角洲沉积物以颗粒支撑为主,自下而上按席状砂、河口坝、水下分流河道、水上分流河道、泥石流的顺序,沉积物粒度和标准偏差递增; 频率曲线尖度递减; 概率累计曲线由高--较高斜度两段式逐渐过渡为中--低斜度两段式、微向上凸的弧线式。反映出上述各微相向上粒度由细变粗的反粒序沉积特征,分选由好变差,杂基含量和水介质能量均逐渐增加。水下扇沉积普遍为杂基支撑,自下而上从远源浊积岩到辫状沟道沉积,粒径和标准偏差增大; 频率曲线尖度减小; 概率累计曲线主要由斜度较高的一段式过渡为斜度不大的一段式或微向上凸的弧线式,说明从远源浊积岩到辫状沟道微相粒度逐渐变粗,分选逐渐变差,杂基含量和水介质能量也逐渐增强。本区扇三角洲CM 图像呈“S”形,主要表现为牵引流沉积特征; 水下扇CM 图像表现为与C = M 线平行的长条带状重力流沉积特征。  相似文献   

19.
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三叠系延长组浊流沉积及成因模式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三叠系延长组发育典型的浊流沉积体。本文通过对西峰油田延长统野外露头的观察和室内岩心的描述与分析,根据钻井、测井资料,识别出了层状浊积岩、浊流水道、辫状浊流水道。槽状充填浊积岩以及滑塌浊积岩等浊流微相。并基于浊流的两种形成机制(洪水 沉积物→浊流和滑塌沉积物 水→浊流)和沉积动力学原理在该区建立了陆相湖盆浊流沉积模式,即洪水型浊流成因模式和滑塌型浊流成因模式,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浊流沉积对构造环境的沉积响应,认为构造背景在宏观上控制了浊积砂体的时空展布,鄂尔多斯盆地该时期的前陆发展演化特征构筑了其浊流沉积地层层序的充填特色。  相似文献   

20.
通过岩心观测、薄片观察和相关资料的综合分析,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黄陵地区延长组长6油层组浊积岩的岩石类型、粒度特征、沉积构造等特征进行研究.确定研究区岩石类型,通过粒度分析、岩心构造特征、测井相分析等方法对研究区浊积岩进行识别,划分沉积亚相.在研究基础上对研究区内的浊积岩成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