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相致密砂岩储层作为一种非常规储集体,具有复杂的孔喉组合类型,研究其微观孔隙结构对于认识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充分调研国内外致密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分类方法的基础上,应用铸体薄片、场发射扫描电镜、压汞分析等资料,对镇泾地区长8致密砂岩储层的孔隙结构类型进行了分类研究。研究表明,镇泾地区长8致密砂岩储层发育多种孔隙类型,主要包括原生残余粒间孔、溶蚀扩大粒间孔、溶蚀粒内孔和以高岭石晶间孔为主的微孔隙群。喉道类型以弯片状为主,结合喉道大小与可动流体饱和度的相关性分析,进一步将喉道分为宽片状、窄片状和极窄片状。建立了以粒间孔-弯片状喉道、粒内孔-弯片状喉道以及微孔隙群-弯片状喉道为基础的3种基本孔喉组合类型,并进一步以喉道大小为基础,划分出7种孔喉组合类型。不同的孔喉组合类型形成于不同的沉积成岩背景,具有不同的物性特征、压汞参数特征,为致密砂岩储层分类提供了坚实的地质基础。  相似文献   

2.
王海云  李捷 《世界地质》1998,17(3):28-31
论述了东北晚中生代断陷盆了J3-K1储层的孔隙组合特征及砂岩储层的孔隙结构类型,砂岩储层的孔隙组合为5种类型,正常粒间孔及缩小粒间孔组合;正常粒间孔及粒间扩大溶孔组合;粒间扩大溶孔及铸模孔组合;粒内溶孔及胶结物内溶孔组合,微孔和裂缝与少量原生粒间孔及残余缩小溶孔组合;特殊储层的孔隙组合因储层类型的不同而异,砾岩储层以砾间孔隙+砾间填隙物孔隙为主,安山岩储层为气孔+裂缝或气孔+裂缝+砾(粒)间空隙。  相似文献   

3.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通过物性分析、扫描电镜、铸体薄片、高压压汞、恒速压汞等技术对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低渗透砂岩储层样品进行了测试分析,研究了其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研究表明,苏里格气田低渗透砂岩储层的孔隙类型为溶孔、粒间孔、晶间孔、微孔,其中以前3种为主要孔隙类型。孔喉组合以小孔微细喉为主,最有利的孔喉组合类型为高孔-粗喉型和中孔-中喉型,喉道类型、大小及喉道分布控制着储层的渗透性。孔隙结构非均质性强、孔隙类型多样、粒间孔百分比低是储层渗透性差的主要原因;储层非均质性强的根源在于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的不均一性。  相似文献   

4.
通过岩心、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物性分析和孔隙图像分析等资料,对高邮凹陷永安地区戴南组一段砂岩储层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从沉积和成岩两方面对储层物性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岩石类型为长石岩屑砂岩,成分成熟度较低,粒度偏细,分选中等偏差; 储层物性以低孔低渗为主中孔中渗为辅,孔隙类型有粒间孔、粒间溶孔、粒内溶孔和铸模孔,平均孔径为37.53 μm,喉道主要为可变端面的收缩部分,其次为片状和弯片状喉道,平均喉道半径为10.25 μm,孔喉配位数主要为3,分选性好。沉积作用是高邮凹陷永安地区戴南组一段砂岩储层物性主控因素之一,水动力强分选程度高的沉积环境形成的砂岩粒度大分选好,储层物性好; 不同的成岩作用类型对储层物性具有不同的控制作用,压实和胶结作用导致储层孔隙空间变小,物性变差,而溶蚀作用形成次生孔隙空间,储层物性得到改善,在2 500~2 700 m和2 850~2 950 m处形成了明显的次生孔隙发育带。  相似文献   

5.
针对志丹油田正356井区长6油层段,对其储层岩石学、储层物性、孔隙结构及储层控制因素等进行了研究。该层段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砂岩,成分成熟度低,结构成熟度高;岩石物性总体较差,属低孔、低渗储层,发育粒间孔隙、溶蚀孔隙、晶间孔等孔隙类型,喉道以细喉-微喉为主;沉积作用发生后,成岩作用控制着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储层物性。根据岩性和物性特征,该区储集岩分为3类:Ⅰ类为好储集层,Ⅱ类为较好储集层,Ⅲ类为较差储集层。  相似文献   

6.
从储层砂岩岩体微观结构特征入手,对英台地区储层砂岩体的孔隙类型、孔隙组合特征和孔喉特征进行了研究,将砂岩体划分出粒间孔及胶结物未充满孔组合、正常粒间孔及次生粒间孔组合、溶蚀扩大孔及粒间溶孔组合、晶间孔隙组合、混合孔隙组合、胶结物内溶孔及无孔隙组合六种孔隙组合类型和大孔大喉模式、大孔小喉模式、小孔小喉模式、微孔微喉及孤立孔隙模式四种孔喉结构模式。利用这种孔隙组合类型和孔喉结构模式对储层进行分类及评价,为储层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和评价因素,为该区及类似地区的油气勘探和评价提供了一个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侏罗系储层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侏罗系陆相碎屑岩储层的岩性差异较大,岩性对物性的控制作用明显。储层的孔隙类型多样,不同类型的孔隙在发育规模、丰度及有效性方面都存在显差异,次生溶蚀孔隙、原生粒间孔隙和残余粒间孔隙是最重要的有效孔隙类型。储层渗透率与孔隙度之间存在较好的半对数相关关系。通过设置一定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参数界线,对储层储集性能进行评价,将侏罗系储层的孔渗性能划分为5个级别,可与当前流行的砂岩储层孔渗性能分级相对应。通过对大量压汞参数样本的聚类分析,将储层的孔隙结构划分为4个类型。通过各类参数统计及曲线形态对比,对孔隙结构类型进行了定量结合定性的优劣评价。最后,结合孔渗性能级别、储集空间类型、孔隙结构类型、岩性等特征,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侏罗系储层进行了综合分类评价。  相似文献   

8.
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延长组长6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物性、高压压汞等分析测试手段,深入分析了超低渗储层成岩作用、成岩相及其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发育的优势储集成岩相主要有水云母胶结-残余粒间孔+长石溶蚀相、长石溶蚀+水云母胶结-残余粒间孔相、长石溶蚀+绿泥石膜胶结-残余粒间孔相等。不同类型成岩相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不同,孔喉比和配位数与最大进汞饱和度和退汞效率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即孔喉比越小,配位数越大,则最大进汞饱和度和退汞效率越大,如水云母胶结-残余粒间孔+长石溶孔相;反之,孔喉比越大,配位数越小,最大进汞饱和度和退汞效率越小,如长石溶孔+绿泥石膜胶结-残余粒间孔相。  相似文献   

9.
马瑶  李文厚  刘哲  黄海鱼  杨博  许星 《地质通报》2016,35(203):398-405
通过物性分析、铸体薄片、扫描电镜技术、常规高压压汞技术、恒速压汞技术等,对选自鄂尔多斯盆地志靖—安塞地区长9段低渗透砂岩储层样品进行测试分析,获取储层孔隙、喉道的形态、类型、连通程度等信息,确定孔喉大小、分选情况和连通性的定量参数。研究表明,研究层位孔隙类型主要为残余粒间孔、溶孔、微孔。将孔隙组合特征分为4种类型,储层孔隙结构具多样性。样品孔喉结构整体上具有大孔隙、细喉道的特点,微细喉道的发育是造成物性渗透率超低的主要原因。储层孔隙结构的多样性及不均一性是导致储层非均质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辽河西部凹陷西斜坡沙四段储层特征及成岩作用对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岩石薄片及铸体薄片的观察和分析,结合大量物性及压汞分析资料,对辽河西部凹陷西斜坡沙四段砂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及储层物性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岩石类型以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砂岩为主,常见压实、胶结、交代、溶蚀、蚀变等成岩作用类型;常见孔隙类型有原生粒间孔、粒间溶孔、粒内溶孔等,其中粒间扩大孔隙最常见;孔隙结构主要为细-中孔细喉型,储层类型主要为中孔低-中渗型,储层物性较好。主要分析了成岩作用对储层发育的影响,压实和胶结作用对储层具有破坏性作用,溶蚀作用对改善储层物性具有建设性作用。溶蚀作用形成的粒间溶孔、粒内溶孔、粒间扩大孔及超大孔隙对储层的贡献最大,形成了中-粗孔、中-高渗型优质储层。900~1 900 m和2 300~2 900 m深度段为孔隙度和渗透率异常带,带内溶蚀作用发育,在其中寻找有利的储层应当成为下一步勘探的重点目标。  相似文献   

11.
利用数字图像分析法对南堡地区碳酸盐岩储层的孔隙结构参数进行定量求取,明确了不同类型孔隙的孔隙结构参数特征,分析了孔隙结构特征对储层物性的影响,并应用优选出的孔隙结构参数建立碳酸盐岩储层物性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碳酸盐岩储层的储集空间以次生孔隙为主,为一套典型的孔隙型储层。应用孔隙结构参数可以较好的区分铸模孔、粒间孔、粒内孔和晶间孔等孔隙类型,其中铸模孔呈较低的平均等效直径与高的宽纵比,粒间孔以高等效直径25%为特征,粒内孔对应最低的比表面、最高的等效直径标准差,晶间孔比表面较高且宽纵比分布范围局限。等效直径、形状因子、球度和宽纵比等参数对储层物性的影响显著。分别针对孔隙度和渗透率,在提取的28项孔隙结构参数中优选出6种相关性高的参数,并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别进行拟合。验证结果显示拟合公式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且渗透率(R^2=0.916)优于孔隙度(R^2=0.778)。该方法可为研究区及其他地区的孔隙型碳酸盐岩储层评价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侏罗系储层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噶尔盆地西北缘侏罗系陆相碎屑岩储层的岩性差异较大,并且岩性对物性的控制作用明显。储层的孔隙类型多样,不同类型的孔隙在发育规模、丰度及有效性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次生溶蚀孔隙、原生粒间孔隙和残余粒间孔隙是最重要的有效孔隙类型。储层渗透率与孔隙度之间存在较好的半对数相关关系,通过设置一定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参数界线,对储层储集性能进行评价,将侏罗系储层的孔渗性能划分为5个级别,可与当前流行的砂岩储层孔渗性能分级相对应。通过对大量压汞参数样本的聚类分析,将储层的孔隙结构划分为4个类型,并通过对各类的特征参数统计及曲线形态对比,对孔隙结构类型进行了定量结合定性的优劣评价。最后结合孔渗性能级别、储集空间类型、孔隙结构类型、岩性等特征,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侏罗系储层进行综合多因素的分类评价。  相似文献   

13.
《地下水》2016,(6)
从储层的岩石学类型、孔渗特征、孔隙结构类型和储集空间等方面分析苏里格气田苏西区块上古生界天然气储层特征。通过实验室铸体薄片鉴定、岩心物性测试、孔隙图像、扫描电镜以及高压压汞等方法测试研究,结果表明该区上古生界盒8、山1、山2储层以岩屑石英砂岩为主,其次为石英砂岩和岩屑砂岩;储层均属于特低孔超低渗储层;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粒间孔、晶间微孔以及粒内溶孔,研究区主要的孔隙结构组合是"溶孔+微孔"型;储层孔喉连通性较差,孔喉连通性较差又直接影响了该区上古生界的储层质量。  相似文献   

14.
李宽亮  张炜  田靖 《西北地质》2011,44(4):132-139
通过岩性数据、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压汞曲线及物性等资料的统计分析,对鄂尔多斯盆地八连沟-金庄地区长6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孔隙结构和物性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块长6油层组总体物性属于低孔、特低渗储层,孔隙类型主要包括溶蚀粒间孔、残余粒间孔、溶蚀粒内孔、溶蚀填隙物内孔和溶蚀微裂缝5种类型.该区孔隙结构以中排驱压力-中喉道型及高排驱压力-细喉道型为主,具有较强的多变性、复杂性及非均质性.储层物性受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的综合影响,水下分流河道是形成有利储层的主要相带,胶结作用和压实压溶作用是导致储层物性变差的最主要原因,溶蚀作用产生的溶蚀孔隙是重要的储集空间,裂缝的存在大大改善了储层的物性条件.  相似文献   

15.
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不仅决定着油气的运移、聚集,而且影响着油水分布、油气采收率。通过物性分析、扫描电镜、铸体薄片、高压压汞等技术对长8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孔隙类型主要有剩余粒间孔、粒间溶孔、粒内溶孔、晶间孔,其中以前2种为主要有效孔隙。孔喉组合以小孔微喉为主,小孔微细喉型次之。根据毛细管压力曲线形态特征,结合排驱压力、孔喉分选性、进汞饱和度、中值压力等参数,将研究区储层分为三类。  相似文献   

16.
根据物性测试、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压汞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NX地区长6段储层特征及成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长6段砂岩储层为低孔-特低、超低渗透储层,主要孔隙类型为残余粒间孔和次生溶蚀孔,孔喉组合主要为中孔-细喉型和小孔-细喉型。早期的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是使研究区长6段储层物性变差的两个重要作用。压实作用丧失的孔隙占原始孔隙的45.9%~65.6%,平均为56.5%;胶结作用丧失的孔隙占原始孔隙的21.8%~46.4%,平均为28.3%,粘土矿物、碳酸盐是造成物性降低的主要胶结物类型。长石、浊沸石、岩屑等的溶蚀作用极大改善了储层物性,改善了现今孔隙的22.2%~71.4%,平均44.2%。早白垩世末期,研究区长6储层已基本变为特低~超低渗透,该时期之后,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影响较弱,储层物性基本保持到现今。  相似文献   

17.
《地下水》2015,(6)
由于以往延长油田的油气勘探重点在上组合油层组,缺乏对下组合油层组的关注。在对鄂尔多斯盆地下寺湾油田的沉积相研究基础上,开展对下组合油层的研究,通过薄片鉴定、压汞曲线数据、扫描电镜资料、矿物成分鉴定等手段,分析研究储层孔隙特征,成岩作用以及物性特征等,研究得出下组合各层段砂岩主要为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岩石孔隙类型主要为粒间孔、粒内溶孔,主要的孔喉组合为细小孔微细喉型。下组合储层物性整体较差,孔隙度主要分布范围5%~10%之间,渗透率分布在0.1~0.2 m D之间,属于特低孔、超低渗储层。  相似文献   

18.
路乐河组(E1+2)是柴达木盆地昆北油田切6区主要含油气层系,储层特征(特别是孔隙结构和物性特征)认识不清严重阻碍了油田的开发。综合运用岩心、薄片、扫描电镜、压汞及实验测试等,对该区储层孔隙结构及物性特征进行研究,明确储层物性的控制因素。研究表明:路乐河组储层岩性以砾岩和砂岩为主,岩石类型主要为长石砂岩、长石岩屑砂岩,成分成熟度较低;储层孔隙类型包括原生孔隙、次生孔隙以及裂缝,以原生粒间孔为主,占总孔隙的70.3%;孔隙喉道形状主要为缩小型状和管束状,孔隙直径主要分布于20~40 μm,根据压汞曲线形态将孔隙结构分为4类,以Ⅱ类和Ⅲ类孔隙结构为主;路乐河组储层为特低孔低渗储层,孔渗相关性较好,储层物性受岩性、沉积相和成岩作用等综合控制。储层物性较好的岩性为不等粒砂岩和细砾岩,沉积微相为分流河道和河口坝,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使储层物性变差,而溶蚀和破裂作用较好地改善了储层物性。  相似文献   

19.
《地下水》2015,(6)
为研究陕北斜坡东部上古生界的储层特征,利用薄片、粒度、压汞、物性等资料,对储层的岩石学、孔隙结构、物性等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储层砂岩主要为石英砂岩、岩屑砂岩以及二者之间的过渡类型;孔隙类型主要有原生孔隙、残余粒间孔隙、溶蚀粒间孔隙、溶蚀粒内孔隙、溶蚀填隙物内孔隙、自生矿物晶间孔隙和少量的微裂缝性孔隙;砂岩总体上孔隙结构较差,储集性能不好;沉积作用对研究区砂岩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影响较大,储层成岩作用影响略弱于沉积作用,构造运动影响更为有限;按照毛细管压力曲线建立的储层类型及其总体对应的测井相特征、相带类型和物性资料结合,建立起一套与孔喉结构相关的储层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20.
苏里格东区召51-统41井区气藏为典型的岩性气藏,主要勘探层位是盒8段、山1段。通过对岩心、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及物性资料的分析,对该区储层岩石学特征、孔隙类型、储层物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砂岩、岩屑石英砂岩;储层为孔隙型储层,孔隙以残余粒间孔、溶蚀孔、晶间孔为主;孔隙结构具有中一小孔喉、分选中等、排驱压力高和主贡献喉道小的特点;同时储层具有低孔、低渗的特点。沉积环境和成岩作用是影响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