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重建EPR 9°~10°N L喷口的形成环境,采用矿物学、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的方法,对黑烟囱体的矿物组成、矿物结构、元素剖面分布以及黑烟囱体内外层铅-210测年进行了研究.矿物学观察表明,该喷口烟囱体内壁主要由方黄铜矿组成,而外壁则主要由硬石膏组成.铅-210测年结果表明,烟囱体形成于EPR 9°~10°N区域内1991年的火山喷发事件之后,并有较低的生长速率,约为0.3 cm/a.结合该喷口及其附近A喷口已发表资料认为,该烟囱体开始生长是由于蒸气相流体引起的,其后期受到卤水相流体的影响,而且流体温度应不小于330℃.  相似文献   

2.
为了重建EPR 9°~10°N L喷口的形成环境,采用矿物学、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的方法,对黑烟囱体的矿物组成、矿物结构、元素剖面分布以及黑烟囱体内外层铅210测年进行了研究。矿物学观察表明,该喷口烟囱体内壁主要由方黄铜矿组成,而外壁则主要由硬石膏组成。铅210测年结果表明,烟囱体形成于EPR 9°~10°N区域内1991年的火山喷发事件之后,并有较低的生长速率,约为03 cm/a。结合该喷口及其附近A喷口已发表资料认为,该烟囱体开始生长是由于蒸气相流体引起的,其后期受到卤水相流体的影响,而且流体温度应不小于330 ℃。  相似文献   

3.
就在20多年前,科学家勘查洋中脊系统,首次发现了壮观的黑烟囱由金属硫化物矿物构成的热液火山管强有力地释放出热的、充满粒子的黑色流体进入海洋。这些烟囱喷发的流体的最终来源是海水,但海水和热液流体的化学成分明显不同。喷口流体不仅远比周围的海水热,而且它们的酸性更大,更富集金属,并且具有较高的溶解气浓度,如氢、甲烷和硫化氢等。受流体频繁搬运的金属在海底形成矿床,溶解气供给一个丰富的生物群体,它们是通过化学反应而不是阳光获得能量的。那么,海水是通过什么过程转变成从黑烟囱中喷出的流体的呢?答案就在海底下面…  相似文献   

4.
为了重建EPR 9°~10°N L喷口的形成环境,采用矿物学、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的方法,对黑烟囱体的矿物组成、矿物结构、元素剖面分布以及黑烟囱体内外层铅-210测年进行了研究。矿物学观察表明,该喷口烟囱体内壁主要由方黄铜矿组成,而外壁则主要由硬石膏组成。铅-210测年结果表明,烟囱体形成于EPR 9°~10°N区域内1991年的火山喷发事件之后,并有较低的生长速率,约为0.3cm/a。结合该喷口及其附近A喷口已发表资料认为,该烟囱体开始生长是由于蒸气相流体引起的,其后期受到卤水相流体的影响,而且流体温度应不小于330℃。  相似文献   

5.
南沙群岛南永2井的红色沉积层和黑色沉积层标志着两次异常事件,简称为“红色事件”和“黑色事件”。这两个特殊沉积层的主要特征是磁化率为正值、锰铝(黑色沉积)和铁铝(红色沉积)含量高。关于它们的成因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火山喷发或地震活动,另一种是气候突变。将红色沉积层和黑色沉积层与南海其它珊瑚礁钻井资料、南海及其周缘火山活动和深海沉积中的微玻陨石进行详细对比,并综合分析几种成因的可能性大小。“红色事件”和“黑色事件”在南海其它珊瑚礁钻井中的反映不明显或无反映,表明两事件的影响范围很有限。尽管南海周缘的一些火山活动期次、全球气候变化的一些代用指标和深海沉积中的微玻陨石层在时间上与“红”、“黑”两事件有较好的对比,成岩作用也能使某些沉积层位形成铁富集或锰富集,但综合考虑各个因素可以排除周缘火山喷发、气候突变、撞击事件及成岩作用等4种成因。火山或地震活动引起的铁或锰热泉上涌可以对“红”、“黑”两事件作出较好的解释,是可能性较大的成因。  相似文献   

6.
2001年2月22日 ,SeaWIFS卫星飞越日本的Miyakejima火山 ,发现Oyama山的锥部中心正向外喷发烟雾和火山灰羽。2月5日在东京召开的学术会议上提出该火山每天向外喷出(2.0~5.0)×104t二氧化硫且没有减少的迹象。烟雾可到达火山口上方2000m的高空。火山自去年10月最后喷发以来就一直冒烟。Oyama火山仍在冒烟  相似文献   

7.
《海洋世界》2010,(5):4-4
4月20日,一个名为“深水地平线”的钻井平台突然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威尼斯东南约82千米的海域处引爆。灰色的团状烟雾与熊熊大火互相交织,灭火船迅速赶往现场,一场纪实版的水上火山电影呈现在人们的眼前。据称,事故造成了11人失踪。  相似文献   

8.
韩国西南白垩系底部Kyokpori组的漂砾沉积物S.B.Kim等Kyokrori组(韩国西南上白垩统)为一套富含火山碎屑的硅质碎屑岩层序,它形成于湖泊盆地,由角砾岩、砾岩、砂岩、砂岩一粉砂岩层偶(Couplet)、黑色页岩及凝灰岩夹层所组成.该层序(...  相似文献   

9.
马里亚纳海槽是一个正在扩张的弧后盆地。文章分析中国和联邦德国合作考察马里亚纳海槽两个沉积岩心的一般沉积特征、物质来源及其影响因素。两岩心沉积物均以砂质粉砂、粉砂和粘土质粉砂为主,含较多黑色火山灰层和黑色纹理,岩性分析表明,物质以火山碎屑为主。由于两岩心所处具体构造位置不同,导致岩性、构造和物质来源不同。61KL岩心有4或5个递变层序,为典型的浊流沉积,物质主要来自东部活动的马里亚纳火山弧,由浊流搬运而沉积。57KL岩心物质主要来自海槽扩张裂谷本身的火山喷发。两岩心均为半远洋沉积物。  相似文献   

10.
在地壳中除一般的地震外 ,还可能发生其他不那么快速的地震过程。例如 ,在火山附近常记录到相当持续的振动 ,被称之为火山的抖动。2 0 0 0年日本开始起动由安置在全国各地、深度为 2 0 0~ 3 0 0m钻孔中的由 60 0台数字地震仪组成的“Hi 网络”。按仪器的灵敏度及其分布的密度 ,它超过了世界上所有其他类似的网络。“Hi 网络”记录到发生在南海俯冲区范围内地壳下层延续数分钟至数星期的振动。日本地震学家ObaraK成功地记录到离火山活动中心非常远的地壳振动。如果没有“Hi 网络”和在集中处理过程中所收集的资料 ,这些振动也许未被注意到…  相似文献   

11.
按照“热点”理论,从该区升起的岩浆“柱”“穿透了”在其上缓慢移动的岩石图板块。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火山链。夏威夷岛向东南35km的太平洋底可作为观察这些过程的合适地点。洛依希活火山位于该区水下,它是由来自巨大的地下熔岩“柱”的岩浆补给的。喷出的熔岩在海底形成了高达3500m的海山,并继续生长。由海底火山产生了海岛@朱佛宏  相似文献   

12.
进入火山弧(例如夏威夷 -皇帝链)组分的群岛的分布特征和地质年龄有规律的增长 ,可以良好地用地壳构造板块在地幔中稳定的“热点”之上的等速运动来加以解释。较小规模的“热点”痕迹出现在断续散布的火山成因群岛山脊内 ,其分布与岩石圈厚度相适应。此外 ,这些山脊经常不形成一条线 ,而组成成双的弧 ,就象发生在夏威夷群岛中的那样。该区追踪到开亚群岛(据冒纳 -开亚火山)序列和罗亚(据冒纳 -罗亚火山)群岛序列。形成火山群岛的动力学成为大地构造专家C.F.Hieronimus和D.Berkovici的研究对象。他们出发点的…  相似文献   

13.
印度洋西北部水下 3 0 0 0多米的Carlsberg大洋中脊被称为“世界最好的大洋中脊”。英国南安普顿海洋中心的科学家最近在这一前人没有涉足的火山大洋中脊带发现热液活动的实地考察证据。2 0 0 3年 7月 2 3日 ,在RRSCharlesDarwin号考察船上的科学家发现了巨大的羽状“烟水”(smokywater) ,其厚度至少 60 0m、宽度超过3 0km ,烟水从深海散布的熔岩洋底升起。该航次的首席科学家Dr.BramleyMurton说 :“这一巨大的羽状烟水相当于一个大型火电站 ,不断地散发大量的热量和烟雾 ,释放的能量可能超过 1 0 0 0MW。”热液活动的中心不断形成由大…  相似文献   

14.
美国地球化学家S.Hart揭露了由14个火山成因岛屿组成的萨摩亚群岛以东的法·阿法宁水下活动性火山。详细地研究其构造和喷发岩的成分可服务于岛链形成理论进一步的发展。现有的这些岛屿周围洋底的图件是若干年前根据卫星高度测量法的资料绘制的 ,并显示出极度的不准确性。Hart在调查海底地形时确定 ,他所具有的水深图没有提供现实的情况 :在应该是高达4300m强大火山的地方却标示了不大的丘陵状隆起。只是由于采用了“西比姆”多道声纳 ,才确定了火山的实际规模和海底地形的重要细节。Hart及其同事们采集了海底岩石样品…  相似文献   

15.
大西洋中脊TAΓ热液场(26°N,45°W)的残余硫化物构筑体等1985年科学考察船“Researcher”号在大西洋中脊TAΓ热液场进行考察时,在低扩张裂谷区内发现并首次化验分析了“黑烟囱”。这些“黑烟囱”位于裂谷东部的硫化物构筑体上,其矿石储量约...  相似文献   

16.
利用JAMSTEC深海牵引器照相系统(1996)“海豚3K”和“Shinkai2000”(1997)完成了八重山岛近海黑岛海底丘(深度643~2590m)的潜水调查。在海底丘的顶部和南部丘底发现了包括管状蠕虫的Calyp togena群落 ,在海底丘顶部化能自养群落周围还发现了许多钙质烟囱、钙质砂砾管、碳酸盐壳。钙质烟囱和碳酸盐壳主要由细粒的陆源物(如石英砂和粘土矿物)组成 ,泥晶胶结。钙质烟囱不仅以碎屑形式出现 ,而且也以伴随着死亡Calyptogena群落的原地“纯”生物烟囱的形式出现 ,它们表现为…  相似文献   

17.
冲绳海槽中段表层沉积物主要是由陆源、火山源和生物源物质按不同比例组成的混合物。研究表明,陆源物质(长江和黄河沉积物)稀土总量最高,轻稀土明显比重稀土富集;火山物质(冲绳海槽火山玻璃)具有较明显的正Eu异常且重稀土相对富集;生物源物质(冲绳海槽有孔虫壳)中稀土富集。3种端员物质的稀土元素组成特征存在显著差异,因此,选择合适的稀土元素特征参数——∑LREE/∑HREE、Eu/Sm及MREE/(LREE HREE)可以分别刻画出冲绳海槽沉积物中陆源、火山源及生物源物质的组成特征。通过与前人对研究区物源定性、定量分区的结果对比,验证了利用稀土元素特征参数刻画冲绳海槽混合沉积物物质来源组成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夏威夷群岛的向外幅射海岭沿该岛火山的主断裂带演化。希洛海岭与冒纳凯阿火山呈经向由夏威夷向东伸延 ,被认为是夏威夷火山的一部分。冒纳凯阿火山超覆于较古老的科哈拉火山 ,以致于科哈拉的重力高接近于冒纳凯阿边缘 ,表明科哈拉火山筑积物远离冒纳凯阿的侧翼下方伸延。据推测 ,希洛海岭起源于科哈拉在南部断裂带 ,其后 ,冒纳凯阿演化使其增大。笔者乘“ThomasG.Thompson”号调查船调查古老的科哈拉火山筑积物残余 ,此处可能是冒纳凯阿年轻熔岩未覆盖部分。将希洛海岭视为科哈拉的一部分能够说明约1100m的阶地的生成…  相似文献   

19.
蔡爱智 《台湾海峡》2002,21(4):496-500,T005,T006
由纯火山岩组成的林进屿位于台湾海峡西部近岸海中,熔岩喷发年代为上新世。这个典型的火山岛自早全新世海进到达这里以后的6-7ka以来,长期处于大风浪冲击的环境而导致海岸纸后退,并在海蚀崖滩上塑造出各种奇形怪状的火山地貌,裸露出一系列小型的古火山喷口群和火山颈。研究林进屿火山岛的地貌成因不仅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尤其将引起国内外地学界特别是海峡两岸学术界的兴趣。  相似文献   

20.
瑞典康萨林公司研制成一种新型的船舶用火灾报警系统。它设有温度控制报警装置、烟雾控制报警装置和明火控制报警装置。它的基本模式是由一个中央单元和一个包含8个探测器分路的组合单元组成。在有火情时,该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