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次厄尼诺”事件正在形成! 众所周知,“厄尼诺”事件对全球范围内出现气候异常有着明显的十分重要的作用。“厄尼诺”事件已经成了令人瞩目的话题,那么它对广西的天气气候有些什么影响呢?笔者带着这个问题,对“厄尼诺”年广西的天气气候作了调查,现整理出来以抛砖引玉,敬请行家批评指正。 王绍武等人的研究结果认为,解放以来出现的“厄尼诺”年有:1957~1958年,1963年,1965年,1969年,1972年、1976年,1982~1983年、一共有七年,而1986  相似文献   

2.
厄尼诺是影响全球天气和气候的重大气象—海洋事件,因此对厄尼诺事件发生的事前预测是至关重要的。本文用1860—1986年之间的厄尼诺年份的数据,按顺序每五个厄尼诺年构成一组,分别建立灰色模型,用这些模型作一步预测并与实况对比进行验证。同时,厄尼诺年与南方涛动指数间也建立了二变量灰色模型。所得结果表明,能用灰色模型对未来厄尼诺年的出现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3.
厄尼诺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包澄澜  向元珍 《气象科学》2000,21(3):277-288
厄尼诺事件可引起全球气候异常及各种海洋-气象灾害。九十年代以来,前期连续发生三次厄尼诺事件,1997~1998年更发生了一百多年来最强的一次厄尼诺事件。这种异常的厄尼诺形势必将影响到九十年代更为频繁而严重的自然灾害。据1949-1991年历史资料统计,厄尼诺年的当年或次年夏季,西北太平洋的年台风发生总数为低值谷年,江淮流域则是洪涝年。九十年代前期,台风发生总数连续出现三个低值谷年,1998年只有极  相似文献   

4.
厄尼诺现象一般是指秘鲁外海及赤道东太平洋地区海水温度异常持续偏高的现象,是大尺度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的结果,每隔2至7年不规则的出现一次,每次持续1至2年。近几年来,厄尼诺对大气环流和大范围天气气候变化的影响,引来了人们的广泛注意。本文着重分析了厄尼诺与影响本省台风的关系,发现在厄尼诺年影响本省的台风在总次数和出现的月份上与常年均有较大差异,还对厄尼诺现象与西太平洋台风发生的环境条件作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厄尼诺事件是是造成全球气候异常的重要因子,通过对桂林站历史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厄尼诺事件对桂林的降水和温度的异常变化也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对桂林的降水,影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厄尔尼诺事件发生前的某些气象征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选择1950-1989年期间出现的中等强度以上的厄尼诺和反厄尔尼诺事件,对其前期在中-西太平洋近赤道地区的某些气象条件及北半环流特征作合成对比,分析表明两者存在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有助于对厄尔尼诺事件发生的监测和预报。  相似文献   

7.
厄尼诺监测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绍武 《气象》1986,12(12):47-47
自1982—1983年厄尼诺事件发生至今已有4年。一般认为,厄尼诺事件平均3、4年发生一次,因此,从今年初人们就对各种迹象十分注意。对此特别关心的另一个原因是1982—1933年预报的失败。 1986年1—2月赤道东太平洋一些地区海温上升,美国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NOAA)气候分析中心(CAC)开始在每月气候诊断公报上发表厄尼诺监视报告。但到4月,海温距平及各类指标有的恢复了正常,有的变为负值。因此,决定不再继续发布报告。 可是,今年9月情况有了新的变化。据10月发布的公报报导,9月份几乎所有指标均与厄尼诺事件时类似。所以,公报认为,一次中太平洋变暖  相似文献   

8.
厄尼诺与南海的台风活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厄尼诺年(赤道东太平洋SST有持续正距平)和反厄尼诺年(赤道东太平洋SST有持续负距平)南海的台风(包括进入南海的西太平洋台风和在南海生成的台风)活动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厄尼诺同南海的台风活动有明显关系:厄尼诺年平均台风数偏少,反厄尼诺年平均台风数偏多,其异常主要发生在8—11月份;在两广沿海登陆的平均台风数也是厄尼诺年偏少,反厄尼诺年偏多,其异常以10和11月最显著;在北部湾海域活动的台风多在8—9月份,也是厄尼诺年偏少,反厄尼诺年偏多。文本也对厄尼诺如何影响南海的台风活动提出了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9.
厄尼诺事件是造成全球气候异常的重要因子。通过对桂林站历史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厄尼诺事件对桂林的降水和温度的异常变化也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对桂林的降水,影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厄尼诺现象与北半球环流的关系,提出了当厄尼诺现象发生时,北半球环流形势发生显著变化,并利用山东1951—87年资料分析了厄尼诺年及反厄尼诺年与山东降水的关系。 一 厄尼诺现象是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的一个突出表现,它不只是赤道东太平洋的局部现象,往往导致全球范围的天气气候  相似文献   

11.
应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厄尼诺(El-Nin ~o)与广西气温、降水及各种灾害性天气的统计特征,结果表明厄尼诺对广西的异常气候是有一定影响的:(1)厄尼诺年,广西的月气温、月降水出现异常概率分别为69%、75%;(2)厄尼诺年易出现春、秋季异常低温,春季多倒春寒,秋季寒露风日数偏多;(3)厄尼诺影响,引起广西部分江河致洪,而引起全区性洪涝机率较小,易造成广西异常干旱.  相似文献   

12.
厄尼诺(ENSO)现象与玉林倒春寒天气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远超 《广西气象》1998,19(1):15-16
利用50年代以来厄尼诺现象与同期玉林倒春寒资料进行研究,发现厄尼诺年和厄尼诺结束次年与玉林有否倒春寒无对应关系,但存在周期性。厄尼诺连续年和厄尼诺结束次年有否倒春寒天气出现与厄尼诺开始年是否是倒春寒年成反相关。  相似文献   

13.
利用50年代以来厄尼诺现象与同期玉林倒春寒资料进行研究,发现厄尼诺年和厄尼诺结束次年与玉林有否倒春寒无对应关系,但存在周期性。厄尼诺连续年和厄尼诺结束次年有否倒春寒天气出现与厄尼诺开始年是否是倒春寒年成反相关。  相似文献   

14.
应用统计分析方法 ,分析厄尼诺 (El- Nin ~o)与广西气温、降水及各种灾害性天气的统计特征 ,结果表明厄尼诺对广西的异常气候是有一定影响的 :(1)厄尼诺年 ,广西的月气温、月降水出现异常概率分别为6 9%、 75 % ;(2 )厄尼诺年易出现春、秋季异常低温 ,春季多倒春寒 ,秋季寒露风日数偏多 ;(3)厄尼诺影响 ,引起广西部分江河致洪 ,而引起全区性洪涝机率较小 ,易造成广西异常干旱。  相似文献   

15.
1986-1987年尼厄诺期间太平洋海水水位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太平洋海平面高度距平资料,分析了1986—1987年厄尼诺期间太平洋海水水位的变化,并与1982—1983年期间海水水位变化作了比较。证明海水水位不但对风场有很好的响应,而且还能较好地反映暖水团的移动,是监视ENSO事件的一种有效指标。文中还给出了厄尼诺事件不同发展阶段太平洋海平面高度距平分布的模型。  相似文献   

16.
8.1 厄尼诺、东北低温的灰色预测模型及其微机软件系统 厄尼诺(EL Nino)是秘鲁、厄瓜多尔的太平洋沿岸海水温度异常升高的现象,通常这一带的海洋表面水是冷的,但有的年份,在圣诞节前后,一股暖流在该沿岸流动,来替换冷的表面水,最初这种现象被称为厄尼诺。现在我们通常把秘鲁、厄瓜多尔沿岸和赤道东太平洋洋面温度持续上升现象称为厄尼诺。1982/83的厄尼诺引起了全球范围的气候异常,1986/87又出现了厄尼诺。朱正心、曹鸿兴运用厄尼诺年的历史资料,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厄尼诺与汛期登陆海南岛的热带气旋的关系,并用灰色理论预测未来的厄尼诺现象。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1957—1987共三十一年资料分析指出,厄尼诺现象峰值数月后对应鲁西南雨季降水及该年年降水量往往偏少;自东往西传播的持续型厄尼诺则对应在整个厄尼诺过程结束后的雨季降水及年雨量偏少。  相似文献   

19.
李小泉 《气象》1983,9(6):10-10
1983年全国汛期降水预报会商会议于3月下旬在上海市举行。公议第一阶段对近期犬气环流和我国的灭气气候变化情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认真的分析。与会代表注意到,去年秋季以来东太平洋赤道附近地区的海水出现了异常增暖的现象(厄尼诺事件),其强度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几次强厄尼诺年(如1957、1672、1976年)相当。国内外许多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近百年西北太平洋台风路径与厄尼诺的关系,得出了在厄尼诺年,西太平洋(120°E以东)转向的台风路径比在反厄尼诺年偏多,而西行路径则偏少。厄尼诺与反厄尼诺年的台风路径差异主要是受副高形势的影响,有明显的月际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