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探矿工程》2014,(3):84-84
主题:上天、入地、下海、登极-探矿工程之梦 主办: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 承办:《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编辑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 同期召开:中国地质大学原探矿工程系成立60周年学科发展研讨会,一、论坛主题及背景 主题:上天、入地、下海、登极——探矿工程之梦。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经济崛起的新时期,国内外掀起了一场勘探地球深部的高潮。1999年,我国科技部曾提出“上天、入地、下海、登极”的科研八字方针,这不仅是对全世界科学技术发展进程的一次总概括,而且对我国今后科技发展也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3.
《探矿工程》2005,32(12):60-64
一、综述西部特殊景观区钻探取样技术展示王达1 1新春感言———访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广志2 1探索拾零(二)———香港钻探工程面面观严成容4 1依靠科技进步遏制煤矿瓦斯爆炸事故李常茂5 1探索拾零(三)———孕镶人造金刚石钻头自由谈严成容7 1探矿工程要不断创新才能实现跨越———关于探矿工程急待开展和参与“上天、入地、下海、登极”工程的几项建议刘广志8 1二00五年国庆感言刘广志10 1推进深部找矿缓解储量危机———四院士对《中国黄金报》谈关于当前矿产资源勘探问题12 1二、岩土工程1.桩(墙)基础工程香港五  相似文献   

4.
《探矿工程》2014,(10):82-83
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联合主办,《探矿工程(岩上钻掘工程)》编辑部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承办,主题为“上天、入地、下海、登极---探矿工程之梦”的第三届探矿工程学术论坛(EEF China 2014)于2014年10月8-12日在江城武汉湖滨花园酒店隆重召开、来自各相关研究院所、大专院校、各省市地勘局,煤炭、冶金、有色、武警黄金部队等相关单位的领导和嘉宾共240多人参加了论坛。  相似文献   

5.
(一)“七五”计划的第一年胜利结束了。一年来探矿工程工作在改革中又取得了丰硕成果。北京通县探矿工程工作会议全面总结了“六五”期间的经验,提出了“七五”期间的方针、任务。部相继就加强探矿工程工作颁发了四个重要文件:1.《加强探矿工程工作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2.《朱训、塞风同志在部探矿工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及会议纪要》(以下简称《会议纪要》)、3.《建设文明机台、坑口办法(试行)》、4.《探矿工程专业统计工作规定(试行)》。这些文件将对探矿工作产生巨大影响,推动探矿工程“七五”目标与任务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探矿工程工作认真贯彻了“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进一步明确了探矿工程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地质找矿工作和国家“四化”的进程。同时体会到探矿工程发展,关键要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党的“十二大”实事求是地确定了我国经济建设战略目标,从而进一步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六五”期间探矿工程立足于“打基础”、“上水平”,巩固已取得的技术进步,有计划地进行科研攻关,大力推广新技术,设备更新和企业技术改造。广大探矿职工正是遵循这些方针政策,努力拼搏,锐意改革,取得了巨大成绩。  相似文献   

7.
《探矿工程》2007,34(12):1-3
60年前,一位风华正茂的北平青年,怀着献身祖国找矿事业的崇高理想,“重走张骞路,直奔玉门关”,来到了玉门油矿,开始了他后来为之奋斗一生的探矿工程事业,他就是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新中国地质部门探矿工程奠基人刘广志先生。“时光易逝,似水流年”,今年是刘广志院士从事探矿工程工作60周年。近日,本刊记者采访了年近85岁高龄的刘院士,现将采访的内容摘要刊登,以示纪念和庆祝。[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春节前夕,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拜访了我国探矿工程专业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广志先生(以下简称“刘”),现将有关谈话内容整理后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探矿工程科学在老一辈探矿科学家和全国同仁的大力支持下,经过50多年努力和发展,已成为我国探矿工程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和科学研究的生力军。我校现从事探矿工程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教职工人数近百人,其中,俄罗斯外籍院士2名,教授20名,博士生导师10名。并聘请了刘广志院士、苏义脑院士、王达、耿瑞伦、高德利、孙清德、杨建林等为兼职教授。设5个本科专业:勘查技术与工程(原钻探工程)、  相似文献   

10.
《探矿工程》2007,34(11):61-61
“庆祝《探矿工程》杂志创刊50周年纪念大会”2007年10月29日在北京隆重举行。会议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所长、《探矿工程》杂志第六届编委会副主任委员甘行平教授主持。国土资源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司长彭齐鸣,国土资源部办公厅新闻处毛东林,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王学龙,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刘广志,原地质部探矿司司长任子翔,  相似文献   

11.
刘广志 《探矿工程》2007,34(10):14-14
2007年的金秋十月,《探矿工程》杂志迎来了她创刊50周年的大喜日子,这是探矿工程界的一件大喜事,值得纪念和庆祝!《探矿工程》风风雨雨50年,但坚持不懈,已成为全国探工、岩土界之左膀右臂,誉满全国,走向国际,功勋卓著。50年来,她坚持着正确的办刊方针,宣传探矿工程和岩土钻掘工程的新成就、新成果,促进我国钻探、掘进、勘探机械的技术进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序(代前言)     
李廷栋 《地质学报》2011,85(11):前插1-前插2
纵观全球地质科学发展历程,如果说20世纪以前的地质工作大多是探索原理、提出假说为主的话,那么21世纪的地质科学则步入了“上天、入地、下海、登极”的新时代,步入了验证假说的新阶段,技术手段显得尤为重要.孔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本专辑是从大地调成果“矿产资源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及规划方法研究”项目(编号12120106600)中汲取精华部分结集而成.  相似文献   

13.
探矿工作在不断发展中迎来了全面改革和经济建设持续发展的关键的“七五”计划时期。“六五”期间,探矿职工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各项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全国地质局长会议精神以及探矿工程部门的吉首探矿工作座谈会议、无锡技术工作会议、大连探矿工程工作会议,北京探矿工程管理工作座谈会议等精神,探矿工作取得了辉煌成就,走上了稳步发展的健康轨道,对地质找矿工作做出了很大贡献,为执行“七五”地质工作计划、实现探矿科技规划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第三届全国岩土钻掘设备仪器学术研讨会总结刘广志(执笔)1995年10月15~19日,中国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在黄山市召开了“第三届全国岩土钻掘设备仪器学术研讨会”。这次会议是在当前探矿机械行业普遍不景气和探矿机械设备迫切需要更新的紧迫形势下召开...  相似文献   

15.
由中国地质大学探矿工程系专业英语教师周培健问志编写,地矿部评奖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质大学兼职教授刘广志同志主审的“探矿工程专业英语及其翻译方法”一书,即将由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本书在探矿工程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和地矿部委托举办英语短训班所使用的教材基础上,经过八年的教学实践,吸取了在各个战线上的探矿工程专业技术人员的反馈信息,进行了大量的增补和修订.  相似文献   

16.
一九七九年,在党中央“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八字方针的指引下,广大探矿职工为加速地质勘探工作的发展和早日实现探矿工程科技现代化,经过艰苦奋战,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根据部分省、市、自治区地质局、有关院校和科研单位所报成果,分述如下:一、金刚石钻进△广东七○五队1979年截至9月中旬止实际进尺4,203米,提前101天完成了年度计划4,200米的生产任务,平均孔深560米,台月效率平均高达508米。  相似文献   

17.
半个世纪,《探矿工程》与时代同行,见证了探矿工程技术的发展历程,推动了钻探、坑探(掘进)、钻掘设备的技术进步,交流了岩土钻掘工程的施工经验。50年来,虽经历了几度停刊、几度复刊、几度更名,但几代探工志士仁人锲而不合,共同谱写下了这部记载着探矿工程50年发展历史的巨著。五十年风云际会,五十年沧海桑田。今天,一些《探矿工程》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们怀着无比自豪的心情,回顾这50年曲折而辉煌的刊史,抒发对这本杂志深深的情谊。[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探矿工程》2007,34(11):4-4
2007年10月28日,北京探矿工程研究所建所50周年科技成果展暨学术交流会在北京良乡隆重举行。国土资源部副部长、部党组成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汪民,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广志,中国地质调查局原局长盂宪来,国土资源部有关司局领导及部在京直属单位代表,中国地质调查局领导王宝才、钟自然、王学龙、李广涌和局机关有关部室领导及局属各单位代表,有关老领导、老专家和其他友好单位代表及探工所职工共180多人应邀出席了本次活动。  相似文献   

19.
中国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于1981年10月28日至11月1日在湖南长沙举行了“冲击迴转钻进技术专题报告讨论会”。出席会议人员98名。刘广志、韩军智、李醒悟等专业委员出席并主持了会议。  相似文献   

20.
环氧涂层钢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15年来,全国各部委的广大探矿工程职工在改革开放方针的指引下,坚持“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指导原则,进入并开拓了岩土钻掘工程的大市场,发挥了钻探、掘进工程的潜能,成功地把钻探、掘进工程延伸用于建筑基础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与环境治理工程等领域。经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