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大佛 《探矿工程》1984,(4):6-10,18
常规钻头在坚硬、致密、弱研磨性地层(即所谓“打滑”地层)使用,时效极低,有时根本不能进尺。如何对付“打滑”地层的钻进,研制适应该地层特点的金刚石钻头,是当前钻探生产中急待解决的课题。从1980年开始,我们对“打滑”地层用电镀人造金刚石孕镶钻头进行了研制与试验,取得了一定效果,现将有关情况论述如下。一、“打滑”地层与钻头打滑习惯上称为“打滑”地层的岩石,主要特点是岩石坚硬、结构致密、研磨性弱。常常表现为压入硬度大、石英含量多、矿物粒径小,因而研磨能力差。  相似文献   

2.
在坑内钻进硬岩层时,人造金刚石钻头常打滑,此时金刚石不出刃,钻头和岩石互不磨损,钻头唇面光滑,金刚石有镜面反光现象.钻头打滑的原因是岩石致密坚硬,研磨性小,胎体不能在钻进过程中自磨而使金刚石出刃,因而钻头不能刻划岩石,岩石也不磨损钻头.  相似文献   

3.
钻进“打滑层”钻头的设计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姝静 《探矿工程》2003,30(3):23-23
我所针对钻探施工常遇到的“打滑层”的特点 ,合理设计钻头参数 ,制作了多种规格的“打滑层”钻头 ,钻进效果较好 ,为用户解决了钻进难题。笔者在实际工作中总结出以下“打滑层”钻头设计要点。(1)选用高品级人造金刚石。高品级人造金刚石具有晶形好、单粒抗压强度高、热稳定性好等特点 ,钻进坚硬岩石具有特别明显的优点 ,是低品级金刚石所无法比拟的 ,也是突破“打滑层”的关键。(2 )选用中细粒度人造金刚石。当前国内人造金刚石强度与国外先进水平比有很大差距 ,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使用粗粒度金刚石 ,由于强度不够 ,会  相似文献   

4.
所谓打滑地层,一般系造岩矿物的硬度高,岩石的颗粒细,颗粒与颗粒之间的空隙度小,结胶物与岩石颗粒的硬度差小,研磨性弱的岩矿层。当钻头在这种地层钻进一段时间后,钻头底出刃的金刚石逐渐磨纯,克取岩石能力随之削弱。由于这种岩层硬度高,颗粒细,尽管钻头在孔底作回转运动,但金刚石和岩石的接触表面形成了一层光滑的“保护层”,使金刚石继续出露困难,减少了岩石与金刚石之间的摩擦系数,而导致钻头在孔底打滑。根据打滑地层的特点和钻头在孔底打滑原因,我们在钻进中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钻进效率的。  相似文献   

5.
胡中立 《地质与勘探》1994,30(4):80-80,F003,52
详细介绍了低温电镀人造金刚石孕镶钻头在“打滑“地层中试用比热压人造金刚石和热压天然金刚石孕镶钻头技术经济效益高的情况,分析了该种钻头时效高、成本低、胎体磨损快,缘于电镀工艺特点和胎体合金成分诸因素,提出了在钻进中防止过快磨损的措施和途径。  相似文献   

6.
新型打滑地层钻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钻探施工中,经常遇到打滑地层,为了解决打滑地层钻进难题,国内外专家设计了不同类型的金刚石钻头,但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金刚石增强型硬质合金复合齿钻头保证了切削齿具有良好的自锐能力、切削齿与岩石接触面的比压大等特点,从本质上提高了钻头对打滑地层的适应性.室内微钻试验表明,金刚石增强型硬质合金复合齿钻头钻进打滑地层时具有高时效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我队曾在某矿区石英岩中,对勘探技术研究所设计,无锡钻探工具厂制造的YZ—54—Ⅱ型液动冲击器;北京钻探工具厂制造的φ66人造孕镶普通双管R81型金刚石钻头进行了试验,基本解决了该矿区石英岩地层钻进效率低的难题。现就R81型金刚石钻头使用情况简介如下。一、钻进地层石英岩:石英含量约98%,为坚硬、致密或带少量黄铁矿星点及节理,分上、下两层,厚度17~55米,可钻性11—12级。混合岩:主要成份为石英、长石等,较完整,可钻性10~11级。  相似文献   

8.
干热岩具有硬度大、研磨性弱、可钻性差和钻进难度大等特点,常规孕镶金刚石钻头钻进时打滑严重、寿命短。针对此技术难题,根据干热岩岩性和设计的井身结构特点,引入仿生高效耐磨技术,以穿山甲爪趾为仿生原型,结合孕镶金刚石钻头的结构和制备工艺方法,研制了与该类地层相对应的仿生异型齿钻头。在青海共和县干热岩现场的钻进试验结果表明:仿生异型齿钻头未出现打滑现象,相比于打滑不严重的常规软胎体孕镶金刚石钻头,仿生异型齿钻头的钻进速度提高97.5%,寿命(仿生钻头寿命为推算寿命)提高1.268倍。进一步证明了仿生异型齿钻头在坚硬打滑的干热岩地层中钻进能够提高效率、缩短钻井周期、节约钻井成本。  相似文献   

9.
针对坚硬致密“打滑”地层研制了一种新型自锐金刚石钻头。室内微钻试验及现场钻进试验均表明:在钻进极坚硬致密“打滑”地层时,相对于普通金刚石钻头,新型自锐金刚石钻头可提高钻头机械钻速1~3倍,且钻头寿命相对较高,为攻克“打滑”地层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碎岩钻进工具。  相似文献   

10.
打滑地层新型孕镶金刚石钻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分析打滑地层特点的基础上,指出了钻进该地层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用于打滑地层钻进的新型孕镶金刚石钻头的设计思路,在钻头工作层中采用主、辅两种磨料,并对这两种磨料的工作机理、处理工艺以及该新型钻头的制造进行了阐述.钻头的室内钻进试验结果表明:在钻进极坚硬致密的锆刚玉时,相对于普通金刚石钻头,新型孕镶金刚石钻头的钻进时效提高1.93倍,平均磨损量增加38%,具有高时效、相对寿命长的优点,是打滑地层钻进的理想钻头.  相似文献   

11.
一种防打滑、促出露材料加入金刚石钻头胎体中,可起到防止在坚硬致密弱研磨性地层中金刚石钻头打滑,同时可促使金刚石出刃。从而提高在打滑地层中钻进效率。研究分析了坚硬若研磨性地层钻进"打滑"原因,以金刚石钻进碎岩机理为依据,研制了防打滑、促出露金刚石钻头并进行了野外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12.
金厂峪金矿区断裂构造发育,矿脉赋存于断裂带中、主要由含金石英脉和含金绢云母片岩-石英脉组成.同一钻孔中各类岩石交错出现,可钻性差异很大,特别是有厚薄不等的石英脉出现,增加了设计人造金刚石钻头结构和钻进工艺的难度. 国内黄金矿山的勘探,历来采用坑探: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成本高,不易实现机械化生产.为了实现“以钻代坑”的技术改革,该矿决定开展金刚石钻探.1980年1月该矿从加拿大引进JKS-25型坑道金刚石钻机、钻具和人造金刚石孕镶钻头,并投入  相似文献   

13.
一、钻头研制当前,在坚硬、致密、弱研磨性的地层(即所谓“打滑”地层)钻进,普遍感到钻进效率低,钻头寿命短,钻探成本高。客观原因是这种地层强度大,硬度高,石英含量多(70%左右,甚至高达90%以上),矿物粒径小。这种物理力学性质的岩石决定了常规钻头上的金刚石很难压入(因硬度高),且与其对磨(或钻  相似文献   

14.
孙丙伦  孙友宏  徐良 《探矿工程》2008,35(8):70-72,76
金矿复杂地层金刚石钻进存在岩石坚硬、地层打滑、漏失等问题,影响钻头寿命和钻进效率。在山东招远某金矿勘探中,通过对3个单位制造的金刚石钻头进行现场对比试验研究,证明JBD-75S仿生金刚石钻头在提高钻头寿命方面具有较大的优越性,适合该复杂地层钻进。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电镀金刚石孕镶钻头的研制方法和原理。此种钻头适用于坚硬、致密、弱研磨性(即所谓打滑)地层的钻进。攻克“打滑地层”的途径是:(1)降低钻头胎体耐磨性,促使金刚石出刃;(2)改变钻头底唇形状,提高金刚石破碎岩石的比压,增多孔底破碎岩石的自由面,使之易于破碎岩石。从4个钻探队、39个钻头的生产试验结果来看,上述研制工作既合理又有成效。  相似文献   

16.
梁广华  迟玉亮 《探矿工程》2004,31(3):48-48,52
以合作方式进行“打滑”地层绳索钻进金刚石钻头初步试验,明确了复合烧结孕表镶金刚石钻头克服“打滑”地层的设计思路,并取得了明显的试验效果。  相似文献   

17.
孕镶人造金刚石钻头在弱研磨性的中硬以软的岩层中(如结晶灰岩、灰岩、白云岩及泥质页岩等)钻进,其小时效率比较低,一般在1.0~1.4米/时左右.当使用软胎体钻头钻进时,钻头寿命又较短;胎体稍硬一点(如HRC35以上),钻进效率又不高;胎体太硬(如HRC45以上)金刚石又不易被磨出刃来,以致出现所谓的“打滑”.根据上述情况,现场工人采用“硬磨软打”的方法,即在研磨性岩层中钻进一段,使钻头上的金刚石磨出刃来,然后在软岩中打进尺,这样既提高了钻进速度,又延长了钻头寿命.  相似文献   

18.
孕镶金刚石钻头在研磨性弱、可钻性强的岩层中钻进,常会碰到打滑不进尺的情况.我队有一批φ56天然金刚石孕镶钻头,胎体硬度为HRC40,钻进11级的破碎黑色石英岩时,效率很低,甚至不进尺. 为了使钻头出刃,最初我们用手工在砂  相似文献   

19.
张士军 《吉林地质》2010,29(3):122-124
孕镶金刚石钻头在钻进种类不同岩层时,经常出现"打滑"现象。就是在钻进中机械钻速低、甚至不进尺的现象。钻头"打滑"现象经常发生,有地层原因,也有操作技术原因,通过选则不同类型钻头与使用方法,克服"打滑"现象,顺利完成钻探工作。  相似文献   

20.
目前,在坚硬、研磨性强的岩层中钻进,人造金刚石钻头的平均寿命约为30米;而在硬脆地层中,平均寿命只有15米左右.因此,研制高效长寿的人造金刚石钻头,对推广绳索取心技术,提高钻进效率和降低钻探成本都具有重要意义.提高硬岩钻进中人造金刚石钻头质量的途径为了提高人造金刚石钻头的质量,使之达到高效长寿,首先必须了解人造金刚石的特性.金刚石是碳元素在高温高压下的结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