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基于包裹体类型、均一温度、压力、盐和氢氧同位素研究,认为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但有天水混合。综合研究包裹体特征,成矿物化条件,微量元素特征和围岩蚀变组合、矿石矿物组合以及金的地球化学性质,提出本区金主要以Au-S,Au-As和Au-Cl形式迁移,构造活动造成的热液系统压力的骤降是金沉淀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造山型金矿床是世界上重要的金矿床类型,也是当前国际矿床学研究热点。近年来该类金矿床在成矿流体及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机理及成矿模式等方面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研究表明:造山型金矿床成矿流体及成矿物质主要为富含水的火山沉积岩在区域变质过程中因脱流体而释放出来的。Au主要以 Au[HS]-2 的络合物形式沿着深大断裂向浅部运移,期 间 CO2 和 H2S不仅能提高 Au在流体中的溶解度,还能使 Au在运移过程中不因沉淀而贫化。变质脱流体成矿模式很好地解释了该类金矿床成矿流体及成矿物质的来源、运移和成矿元素的沉淀。水岩反应和压力的瞬时改变是 Au发生高效沉淀的主要因素。建议在造山型金矿床研究过程中采用单个流体包裹体成分 LA-ICP-MS等先进分析测试技术。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D_001大孔阳离子强酸树脂从H_2SO_4-CS(NH_2)_2溶液中,富集及分离Au(I)、Ag(I)的性能。表明在pH=2.0左右,树脂对Au(Tu) ̄+_2、Ag(Tu) ̄+_2(Tu=硫脲)有良好的吸附性能,Au和Ag的吸附容量分别为61.18mg/g-Resin和99.11mg/g—Resin。负载柱上的Au、Ag可分别用NaCN—NaOH和H_3BO_3-NaOH-Na_2S_2O_3定量洗脱。可进行一定程度的Au、Ag分离。  相似文献   

4.
在Au(Ⅲ)-Cl络合溶液和常温常压条件下,黄铁矿随时间(t)变化对金吸附的动态实验表明:整个吸附过程明显分为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是快速达到平衡的吸附过程,随着平衡的建立,金的沉淀速度迅速变小,随后即进入缓慢吸附阶段,溶液中金的浓度按指数函数关系衰减.不同粒度黄铁矿实验结果的横向比较显示,粒度越细,金的沉淀速度越快,沉淀金的总量也越多。  相似文献   

5.
采用扫描电镜与波谱学技术(EPR谱和激光拉曼谱)相互配合的方法,获得了小秦岭地区的含金黄铁矿中存在有晶格金的佐证.在扫描电镜下,黄铁矿中Au的x射线面分布图呈均匀分散的细小斑点;Au+的EPR超精细结构谱线g因子为2.05±0.15;An+-伸缩振动的拉曼位移,经计算和实验测定Δv为370~390cm-1.  相似文献   

6.
文章分析对比了桂西地区Au、As、Hg、Sb元素的时空区域分布,并经与岩石样对比,发现上古生界以碳酸盐岩为主的地层为高背景,三叠系为低背景,Au的高背景区呈NW向展布,这与右江裂谷区地壳演化的独特历史有关。桂西地区上古生界金主要来自深源,三叠系碎屑岩中金主要来自陆源。从Au元素丰度与存在形式考虑,高背景的碳酸盐岩夹泥岩、硅质岩、火山岩建造及毗邻的碎屑岩对金成矿更有利。  相似文献   

7.
常见载金矿物对金的吸附差异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模拟实验与理论综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黄铁矿等常见载金矿物对络合溶液体系中金的吸附差异性。结果表明:在Au()-HCl-H2O体系中,同一粒级的不同种载金矿物对金的吸附性显示出较大差异,其中黄铁矿的吸附性最强,大大超过其它载金矿物,金的吸附量高达89%;其次是方铅矿、石英和毒砂;吸附性相对最弱的是黄铜矿,吸附量仅为9%。这与天然金矿床中上述各矿物的含金性情况基本一致,从吸附性角度为解释矿物的含金性差异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华北地块北缘金、多金属成矿地质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北地块北缘是我国重要的金、多金属成矿带。根据区域地质建造特点、构造性质将研究区划分为5种成矿地质背景。不同的区域成矿地质背景有不同的成矿特点:变质基底区,主要形成沉积变质改造型CuFeAuPbZn成矿系列;盖层区,主要在中晚元古代沉降区形成PbZn(Ag)沉积成矿系列、PbZn(AgAu)沉积改造成矿系列;地槽区,主要形成中酸性岩浆热液多金属成矿系列,火山-次火山热液金、多金属成矿系列,基性-超基性岩浆CuNi成矿系列;中生代火山断陷盆地,主要形成中酸性火山-次火山金、多金属成矿系列;构造岩浆活动带则广泛形成中酸性岩浆热液金、多金属成矿系列。  相似文献   

9.
矿床赋存于太古代太华群绿岩系地层中,受近东西向韧性剪切带中缓于轴面的一组张性断裂控制,呈斜切形式产出。沿北东方向富集成矿规律性强,为中低温岩浆热液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于上地幔或地壳深部,成矿介质为富含CO_2、CH_4、HCO_3、Cl ̄-、F ̄-等成分的热水溶液,据成矿规律对矿床远景提出预测。  相似文献   

10.
广西大气降水热液矿床有泗顶、北山、老厂等铅锌矿;寺村等重晶石矿;益兰等汞矿;金牙、高龙等超微粒型金矿;金山等银矿。这类矿床稳定同位素主要特征是:成矿流体的氢同位素组成严格受地理位置制约,δD_(H_2O)值显示比较稳定;而蚀变岩石的δ ̄(18)O值低于未蚀变岩石的δ ̄(18)O值;在δ ̄(18)D_(H_2O)-δ ̄(18)O_(H_2O)关系图上,其投影点绝大部分位于大气降水线上或附近。碳同位素在空间上表现为从围岩→蚀变围岩→矿体,δ ̄(13)C值呈逐渐降低的趋势。硫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往往很大,既有正值、也有负值,甚至出现正大伍和负大伍。铅同位素组成变化也较大, ̄(206)pb/ ̄(204)pb为17.737-19.979、 ̄(207)pb/ ̄(204)pb为15.130-16.151、 ̄(206)pb/ ̄(204)pb为37.460-40.187。寻找和评价这类矿床必须注意δ ̄(18)O和δ ̄(34)S值和分带性,特别是在成矿区中,当蚀变岩石δ ̄(18)O值(一般低于未蚀变岩石)愈降低,则暗示成矿作用愈强烈,其低δ ̄(18)O值的中心,将是成矿中心,这是寻找和评价这类矿床、尤其是隐伏矿床、矿体的有效标志  相似文献   

11.
以较详细的资料论述了秦岭凤太矿田八卦庙金矿和双王金矿床的主要成矿特征,并对比了两者之间包括成矿地质环境、成矿方式、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流体等方面的差异。研究表明造成这些差异与两矿床所处的地质环境有关。综合上述特征指出本区泥盆系中的金矿具热水沉积、后期构造岩浆热液多次叠加改造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桓仁—宽甸金、有色金属矿比集中区是华北地台北缘太平洋成矿带的重要成矿区。通过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和控矿因素的分析,划分了六种区域成矿类型及两大成矿系列,建立了区域多元成矿模式。沉积变质改造型铅锌、金、铜矿产受辽吉古裂谷含矿岩系中的特定层位控制,成矿物质来源于海底火山作用。中生代有色金属矿产受燕山晚期不同阶段特定岩性控制,第一阶段受张剪性断裂控制的中性、中酸性侵入岩与铜(铁)、金关系密切;第二阶段的中酸性脉岩控制部分铅锌、铜矿床;第三阶段的中酸性浅成、超浅成侵入体与铝、铅锌、铜矿有关。中寒武世地层可提供部分矿质,并成为接触交代型矿床的最佳赋矿层位。  相似文献   

13.
辽南早元古宙辽河群变质岩系中的金矿床为变质热液成因金矿床,矿床的形成与吕梁期变质变形作用关系密切。金矿化带的展布与金矿体的产出受韧性剪切带控制。剪切带内岩石具有明显的动态性组构特征,直接赋矿围岩为辽河群盖县组糜棱岩化千枚岩、变砂岩及云母石英糜棱岩等。韧性剪切带为含矿流体的运移提供通道。作者定义这类金矿床为变质热液型含金剪切带金矿床。  相似文献   

14.
辽宁四道沟金矿床内直接控制矿化的主要为一系列不规则的小型微型裂隙,这些控矿裂隙形成于叠加褶曲作用晚期,是一种脉动构造。叠加褶曲轴都是脉动构造发育的良好地段。根据流体包裹体特征,可将脉动作用划分为四个阶段,表明了成矿的多阶段性。  相似文献   

15.
青海滩间山金矿床成矿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滩间山金矿床位于柴达木地块北缘,产于中元古界蓟县系万洞沟群碳质糜棱片岩和华力西晚期侵入岩中。矿床形成与柴北缘区域地壳多阶段演化和多次成矿作用有关,属多因复成矿床。矿床是在热水沉积、区域变质、热变质等预富集的基础上,与区域绿片岩相韧性剪切带的退化演化同步,经历了脆韧性、韧脆性和脆性剪切变形成矿阶段的演化并遭受华力西晚期侵入岩浆活动的叠加改造形成的。成矿物质来自容矿黑色岩系和华力西晚期侵入岩。  相似文献   

16.
成生于冰碛扇内,经一定的生物、物理、化学成矿作用,以砂金形态分布而富集成矿的金矿称为冰碛扇型砂金矿床。它具有沿造山带一定标高范围成群、成带分布,沉积物为近源且半胶结,砂金呈面状分布,并以粒金、块金为主,具胶状、浑圆状、包块状构造形态,分布极不均匀等特征。冰碛扇型砂金矿床的成矿作用与河成砂金矿床有本质的区别。它的成矿作用模式是:造山带下地壳富含的活化金通过新构造运动活化的断裂运移地表,经地下流体和地表流体的迁移聚集到冰碛扇这一封闭稳定的生物、物理、化学障环境中,主要经高效聚金微生物有机胶体成矿作用沉淀、再生加大形成砂金,逐步富集成矿床。而红色磨拉石建造中风化离解的Fe,Mn物质对沉淀环境pH值起着一定的调节作用。冰碛扇型砂金矿床在我国西部造山带内广泛分布,具有一定的工业价值,是砂金矿床中一重要类型,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7.
浙江地处中国东南沿海大陆边缘火山岩成矿带,已发现众多金(银)矿床(点),它们在空间上往往不是孤立地出现,而是在数十至数百平方公里内围绕岩浆热中心相对集中,并与有色金属在矿田范围内伴生。研究证明,金(银)及有色金属矿床是同一火山—侵入旋回过程中形成的有成因联系的矿床。笔者将这种在同一火山—侵入旋回间,围绕同一个岩浆热中心,在不同深度和水平距离内形成的一系列具有成因联系的金(银)和有色金属矿床的总和称为火山岩金矿成矿系统。本文在此概念基础上,详细论述了浙江中生代陆线火山岩金矿成矿系统的类型。时空结构和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18.
太古代胶东群变质岩、燕山期交代—重熔花岗岩、新华夏系断裂和黄铁绢英岩化与胶西北金矿关系密切。胶东群是矿源层。花岗岩不仅使金活化转移,而且也是第二矿源层。新华系夏断裂为导矿构造和容矿构造。黄铁绢英岩化为金的沉淀富集提供了适宜的物理化学环境。它们既是本区金矿的控矿因素,也是四位一体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9.
白干湖金矿位于新疆秋格明塔什黄山韧性剪切带东段南侧的苦水断裂与雅满苏断裂构成的楔形区内,在变形程度上不同于秋格明塔什黄山韧性剪切带,但又具有一定程度的韧性剪切特征,是脆韧性变形的转换过渡区.其构造型式多样,构造形态繁杂,多期次的构造变形相互叠加,使它成为最有利的地球化学障,成为成矿流体运移相当活跃的场所.对于本区金的活化、迁移、沉淀和富集以及金矿体的最终定位,有着极其重要的控制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