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气压计是连续记录气压变化的基本仪器。我国广大台站目前使用的DYJ1型气压计,按照部标技术要求,可以“在大气压力为960—1050毫巴,空气温度为-10— 40℃条件下正常工作”,“通过调整可以在870—1050毫巴范围内记录任意90毫巴区间的气压变化”。DYJ1型气压计可以通过变换空盒组连接片的连接位置改变基准点,所以能在高原气象站使用。但是多年的实践和试验说明,该仪器在高原地区的检定和使用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移运中膜盒和笔位会强迫变形,使用中差值变化大,复检定时不合格等等。  相似文献   

2.
谈谈e-T与T-Td     
陈丙申 《气象》1981,7(3):10-11
e-T与T-Td,是两个形式不同的用来表征大气干、湿程度的物理统计量。关于e-T及其物理意义,已有不少同志从不同的角度讨论过。这里我们仅分析e-T≥0与T-Td≤5时的关系,和其在不同温度区间时对未来24小时内降水的预报能力。 在实际应用中,对于用百叶箱干,湿球温度表测湿有: e=E'-AP(T-T')(1)式中E'为湿球温度T'时的饱和水汽压(毫巴);P为气压(毫巴);A为湿度系数(当百叶箱内的平均风速为O.8米/秒时A取值0.0007947);T为干球温度(℃);T'为湿球温度(℃)。 我国平原地区气压接近于1000毫巴。为了讨论方便,若把A取值O.0007947和气压取值1000毫巴代入  相似文献   

3.
目前气象台站使用的水银气压表绝大部分是以毫巴为单位的刻度值,而现用的《气象常用表》(第三号)中,气压读数之纬度、高变之重力订正表,仍然是以毫米为单位的查算表。气象台站在求算“本站气压”时,需要换算为毫巴值,使用不便。为了方便气象台站,我们根据气压读数  相似文献   

4.
岳玉宾 《气象》1986,12(11):30-30
一、前言 目前我国高空气象台站使用的GZZ2型电码式探空仪,是1963年开始逐步在我国高空气象台站推广使用的。二十多年来,它与701测风雷达配套使用,进行了高空大气温、压、湿和风的综合探测,基本上满足了天气预报和各项事业对高空气象情报、资料的需要。随着四化建设的发展,对高空大气探测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对于常规探空仪的测高误差,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探空仪测高精度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其它高空气象要素的探测精度。该型探空仪气压传感器采用温度系数较大的磷青铜膜盒,虽然设有气压温度补偿机构,但要实现全量程完全补偿仍是很困难的。气压温度系数直接影响测压精度,特别在20km以上的测高误差较大。本文拟通过一批常规探空仪的对比施放试验,对探空仪的测高误差进行统计和分析。 二、探空仪对比施放试验的方案 我们采用随机抽取三个工厂生产的经地面检查合格的探空仪,进行综合对比施放。 本次试验共施放了15个探空气球,每次携带两台不同工厂生产的探空仪,作并行对比施放。为了客观起见,将三家工厂(代号A、B、C)的探空  相似文献   

5.
一、长期予报 对7708号台风,我站于5月分发布的汛期长期予报和9月上旬的十天天气趋势中,均予报9月上旬末有一次台风影响我县。我们的依据是,本站逐日气压曲线出现深谷,对应148天(±1天)后有一次台风影响我县。深谷的条件是:8月份气压<1014毫巴,4月份气压<1009毫巴;谷前气压连续下降2—3  相似文献   

6.
925毫巴等压面图经常应用在大气污染气象条件的天气预报方法中。925毫巴等压面图的未来形势预报目前仍靠近似于线性函数形式的经验图表用人工操作来进行。式中:ΔH_(925)~p为AT_(925)的高度预报增量;K为某一常系数;ΔP_0~p为固定预报时段内地面气压的变化。众所周知,空间某点等压面位置的改变  相似文献   

7.
曲延禄  张程道 《气象》1982,8(1):2-5
温度对数压力图解亦称埃玛图解,是许多国家采用的一种热力图解。这种图解作为我国的气象业务用图(中央气象局气图5204)有三十多年的历史。最近,我们在工作中发现,用该“图解”查出的饱和状态下的假相当位温θ_(se)或未饱和状态下的假相当位温θ_(se)值,普遍高于用公式计算得到的数值,二者的差值,在许多情况下可达几度甚至十几度,且该差值随气压、气温和露点温度呈有规律性的变化。在图1a中示出了850毫巴和500毫巴等压面上θ_(se)=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美国国家天气局对于气压涌升的定义是:气压每分钟上升起过0.005英寸汞柱(0.169毫巴),而且气压的总变化达到或超过0.02英寸汞柱(0.667毫巴)。大气压力的突然增大是某些气象原因引起的,它能够提供风暴的警报信息。1950年泰珀曾经建议对飑线前的气压涌升线进行测定来指示飑线的存在和运动。以后的一系列探测结果表明:气压涌升确实可以用来追踪飑线系统的运动。然而,气象站使用的常规气压自记仪器无论在时间测量上或在气压变量测量上,其  相似文献   

9.
王作述  张键 《气象》1981,7(9):4-5
7906号台风的初始扰动,7月1日出现在特鲁克岛(91334)的稍南边,3日达到台风强度。台风的暖中心相当明显,4日04时台风中心的下落探空仪记录与4日08时约300公里外的91413站的探空相比较,850和700毫巴台风中心的温度分别高3.O℃和6.4℃。5日晨台风发展最强盛(风力10级、气压990毫巴),当晚开始减弱,6日下午风力降到台风强度以下,最后在海上消失。图1是根据我国台风年鉴和日本气象要览点出的台风路径图。在本文中,我们主要对该台风在海上消失的原因作些分析。  相似文献   

10.
最高气温:42.5℃,1923年8月6日在德岛的抚养测得。最低气温:-41.5℃,1931年1月27日在北海道上川的关深测得。最低海平面气压(陆地上):907.3毫巴,1977年9月9日在鹿儿岛的冲永良岛测得。最低海平面气压(海面上):875毫巴,1973年10月6日出现在菲律宾的东部海面上(15°N,128°E)。最高海平面气压(陆地上):1044毫巴,1913年11月30日在北海道的旭川测得。最大(平均)风速(平地):69.8米/秒,1965年9月10日在高知的室户岬测得。最大(平均)风速(山地):72.5米/秒,1942年4月5日在富士山顶测得。  相似文献   

11.
全省地面测报技术比赛,观测操作项目中有一道制作本站气压订正简表试题,一百个气压数据,要求在二十分钟内完成。按标准答案评定,误差0.1毫巴(影响值亦同)扣0.2分,误差≥0.2毫巴扣0.5分。比赛结果,两位同志获得满分。为了方便大家观摩学习,现将试题抄录于下:  相似文献   

12.
毛连仲 《气象》1982,8(6):33-33
国产59型探空仪气压检定的测量范围是从1050—10毫巴。因此,当校准1050毫巴检定点时,必须采取增压措  相似文献   

13.
一、概况 1977年第8号台风(以下简称7708号台风),于9月2日02时在关岛以南670公里左右的洋面上生成。6日02时移到11.2°N、129.9°E,中心气压加深到980毫巴,并转向NNW方向移动。10日02时移到28.7°N、128.5°E,中心气压加深到915毫巴,中心附近  相似文献   

14.
孟晓荣 《气象》1978,4(2):20-20
为了简化探空第一等压面高度的计算手续,便利值班和审核等工作,我们设计了一种图解法。 此图是用地面气压与第一规定等压面间0℃层厚度和K值,点制几组线列绘成的。 绘制方法:1。找一张10×30厘米~2左右的毫米方格纸,纵座标为地面气压值P_0,1毫米是0.5毫巴,标值可根据本站气压年极值来确定范围,如乌鲁木齐是920—970毫巴。第一等压面高度H作横坐标,如  相似文献   

15.
新西兰自动气象站网的通讯使用邮局电报直通电路,用国际电报和电话咨询委员会第二号5比特电报电码,速率为50波特。自动气象站报告7个参数:本站号码、气压、气温、露点、风速、风向、降水量。气压采用空盒气压表(KDG 型 TX410-ACT380),带有电感换能器,测量范围为150毫巴,输出为3位数字。温度采用热敏电阻(YSI),测量范围为-15—+45℃。露点采用氯化锂湿敏元件,带有44018型热敏电阻,测量范围是-10—+40℃。  相似文献   

16.
《气象科技》1975,(7):30-30
冰雹是强对流天气的产物。从形成冰雹的天气来看,探空记录是处于潮湿不稳定状态。我们利用单站07时探空记录制作天津地区冰雹短期预报,取得了某些成效。现将具体指标介绍如下,仅供参考。 1.大气稳定度主要条件是850毫巴与500毫巴(即1500米与5500米)温度差为29℃以上,其次是温度对数压力图上不稳定量大于1000焦耳/千克,即可满足产生冰雹的稳定条件。辅助指标为地面平均温度达30℃。 2.湿度 850毫巴温度减露点小于10℃,或者相对湿度大于50%,就可满足产生冰雹的水汽条件。另外,高空-10℃层的湿度条件也很重要,因为0℃层与一20℃层之间冰水混合区是形成雹的区域,如果这一  相似文献   

17.
1.引言 Sanders和Gyakum(1980年)把24小时内中心气压至少减少24毫巴的温带气旋定义为气象炸弹。他们提到的加深率本来是对北纬60度而言的,为了得到任何纬度θ的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气象台站上使用的本站气压订正简表是根据本站纬度和水银槽拔海高度,考虑了本站气压读数和附温读数的出现范围制作的,为本站专用的查算简表。这种专用简表较过去用“气象常用表”订正本站气压有许多优点,主要是简化手续,提高工效,从而可以减少错情。但这种表仍有一些缺点,如每个站都需要自己制作一份简表,当站址迁移或更换气压表(毫米、毫巴刻度更换)时,就要重新计算制作一份,制作简表(主要是小数表)的方法也有些不统一;有的省还曾发现个别气象站制作的简表未经认真核对,以致造成气压数据错误达数年之久;另外专用简表对野外流动性的观测和其他部门非经常性的气压观测就  相似文献   

19.
《气象科技》1980,(4):39-39
日本《气象集志》1979年4月号刊载村上多喜雄的《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的冬季季风气压波》一文,摘译其内容如下.1.用1970年11月16日到1971年3月15日整个中国、中国东海和南海、西北太平洋温带和热带地区的风和温度,研究冬季来自北方的季风气压波的某些特征.低层气压波大多出现在东海,在大约700毫巴层以下,对经向风、温度、垂直速度和增温率等项,主要谱峰均在4.3—4.6天左右.对于对流层低层的4.3—4.6天振荡来说,温度和经向风之间的余谱为正隧(北向感热输送,而温度与垂直P速度为负相关.相比之下,南中国海主要谱峰在6.0—6.7天左右,伴置次最大谱值在4.3—4.6天左右.在对流层低层,东海和南海之间的相关系数一般超过0.5.整个南海的  相似文献   

20.
斯公望 《气象》1977,3(6):14-14
在县气象站天气预报实践中,广大气象员创造性地使用了e-T这样一个预报指标,它是用以毫巴为单位水汽压值(e)减去同一时刻的以摄氏度为单位的温度值(T)。实践证明这是一个预报降水及降水量大小的比较有效的预报指标之一,因此在县站预报中有广泛的使用。(编者注:e和T不是同一量纲的物理量,在数学上二者是不能相减的。可以把e-T写成e-aT或be-T,a的量纲为毫巴/℃,b的量纲为℃/毫巴。如e以毫巴为单位,T以℃为单位,则a、b的值为1。为了简化起见,可写成e-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