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近年来,临湘市国土资源局紧紧围绕统筹城乡、一体发展的要求,以完善规划为契机,以保障用地服务为中心,以依法行政为抓手,以实施城乡增减挂钩和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为平台,积极发挥国土资源管理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作用. 规划先行,为全市城乡发展留足后劲 临湘市国土资源局充分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总体控制和引导作用,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思路,通过土地利用规划的调整和修编,不断优化全市建设用地和基本农田布局.  相似文献   

2.
基于政府大数据的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的发展都有各自的特征。这些特征通常是受城市发展过程中政府决策及规划政策的影响而形成。作为我国首都,同时也是人口最稠密的城市,北京市的城市建设用地在过去20年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持续扩张。笔者认为,北京市城市扩张期间,城市建设用地开发模式有特定的规律和空间特征。本文中,笔者采用非负矩阵分解(NMF)的方法,对北京市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发放数据进行挖掘,以此识别城市空间发展模式。笔者发现这个阶段包含了两种主要发展模式,同时也结合诸多辅助信息对这两种模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解释。本文中使用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识别方法可以推广到其他区域的城市研究中,对城市设计及政府决策工作起到较大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雾霾是"城市病",对付"城市病"要从规划着手。近期,北京市提出将修改实施已近10年的城市总体规划。而北京市的规划也引起了高层关注。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来到北京市规划展览馆,了解北京地理环境、规划布局等情况。他指出,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着重要引领作用,考察一个城市首先看规划,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在不久前召开的北京市第十四届人大会议上,北京市市长王安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北京坚持把新型城镇化  相似文献   

4.
大学校园规划是校园文化的物质基础和载体,通过对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航空港校区规划建设的介绍,阐述了大学校园规划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指出高校要重视环境育人的功能,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5.
华北速览     
《华北国土资源》2013,(1):19-21
《北京市绿色矿业发展规划研究》项目正式启动绿色矿山建设是北京市国土局地矿行政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按照既定的工作部署,该局已正式开展《北京市绿色矿业发展规划研究》工作。近日,在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召开了规划编制工作座谈会,矿  相似文献   

6.
<正>此轮规划中,农村建设用地复垦在增加用地指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农村居民点由于数量大,成为农村建设用地复垦的主体。由于规划背景、原则、重点、控制指标、规划方法、实施保障措施等方面的变化,新一轮规划中,复垦难度更大、但需求却更急迫。  相似文献   

7.
我国于1997~1999年编制的土地规划,在加强土地宏观管理、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控制建设用地快速增长、遏制违法用地、促进土地集约合理利用、提高全民规划意识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智慧城市"建设是当前城市发展的前沿热点,是在北京市"数字城市"建设基础上的进一步提升。本文阐述了国内外"智慧城市"的发展形势,提出了从基础测绘到数字城市,再到智慧城市的"智慧空间信息服务"的建设思路;论述了北京市基础测绘工作在"数字城市"建设中发挥的保障作用;总结了北京"数字城市"建设的实践经验,提出"数字城市"是"智慧空间信息服务"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智慧北京"空间信息服务云平台建设思路,并对其进行了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9.
2003年,平阴县编制并开始实施第一轮矿产资源规划.4年来,平阴县国土资源局高度重视矿产资源规划工作,以规划为龙头,按规划办事,发挥规划在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作用,及时协调和处理规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有力地促进了矿产‘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规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全面完成,规划实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10.
村镇规划国土GIS数据是村镇规划国土信息系统的数据基础,因为其涉及规划、国土、建设等多个行业,数据来源多样、结构复杂,凶此不能简单地照搬城市领域的相关建设经验,而需对其数据组织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首先分析了村镇规划国土GIS数据的特点,然后从数据分类编码、数据集成、异构数据融合和数据的专题化管理等几个方面对其进行了探讨研究.其对我国新农村建设中村镇信息的规范化组织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汽车拥有量不断增加,停车位供给严重不足,这不仅导致了违章停车、时间浪费和交通效率低下,还衍生了环境污染和交通安全等问题。为充分了解北京市中心城区备案停车场在不同区域供给与需求对比的空间分布规律,以及缓解北京市停车困难提供决策参考,本文通过对备案停车场进行地理编码,以备案停车场停车位和分街道居住人口平均拥有车辆数作为参照指标,运用两步移动搜索法分析北京市备案停车场在不同区域居住停车供需对比状况。结果表明,北京市中心城区大部分地区备案停车场供给难以满足停车需求,中心城区每百人备案停车位小于5的街道占比约为41.5%、面积占比约为72.3%,人口占比约为41.7%,停车可达性远低于中心城区每百人汽车拥有量。空间分布上,备案停车可达性核心地区好于外围地区,常住人口停车需求供给不足,最严重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南四环和南五环之间、五环附近和外围地区、西北三环附近和二环城市中轴线上(除东华门街道区域外)。传统的金融街、CBD居住停车可达性和供需比较好,而中关村地区可达性优势并不明显。因此,未来应增加核心地区和老旧小区居住备案停车场的供给,对核心地区应通过调整停车收费标准影响人们的出行方式,加大违章停车的惩处力度,减少交通拥堵。  相似文献   

12.
国土空间规划是高质量发展的空间蓝图,地球信息科学技术改变了国土空间规划的方式,其强大的数据获取、分析、预测和管理能力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了数据、方法和平台支撑,提高了国土空间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本文综合运用文献调研、归纳和对比分析等方法,试图在分析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施和监管的全流程以及国土空间规划公众参与和智慧化转型需求的基础上,系统阐述地球信息科学技术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① 地理空间数据、遥感数据和社会经济大数据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了数据基础;② GIS分析方法、地理模拟方法和人工智能方法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技术支撑;③ GIS平台、云计算和城市智能平台等技术方法推动了国土空间规划的智慧化转型。随着2021年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基本建立,未来应关注智慧化规划技术和方法在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的应用、构建智慧国土空间规划的技术体系,并进一步提升国土空间规划的智慧化水平。  相似文献   

13.
城市多中心的研究是揭开城市系统复杂空间结构的重要研究内容,然而受传统调查数据时空精度的局限,现有研究缺乏足够细致的实证分析。LBS服务的广泛应用为高效、实时、微观地刻画个体和城市之间的空间活动提供了充足的信息,使得对城市多中心的微观量化机制的研究成为可能。基于此原因,本文结合兴趣点数据以及微博签到数据和出租车GPS轨迹数据对北京市五环内的不同尺度、不同社会功能的城市中心进行了识别,并对其居民行为的群聚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五环内包括4个市级中心,16个区级中心以及45个街道级中心。市级中心包括海淀科教中心,西单休闲中心,北京文化中心和国贸金融中心4大中心;区级中心主要包括文娱中心、商业中心、教育中心以及交通中心4类中心;街道级中心除了区级的四类中心外,还包括行政中心、购物中心、商住中心等9类中心。不同中心在同一时段呈现相似的群聚模式,其中工作日城市不同尺度中心的群聚模式持续时间较长,群聚密度较大,主要以通勤和饮食为主;非工作日城市不同尺度中心的群聚模式相对较分散,持续时间较短,主要以休闲娱乐为主。  相似文献   

14.
过去从局地尺度和微尺度优化规划和建筑设计的角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科的研究者提出了构建城市区域通风廊道的思想。但对目前的特大城市和城市群而言,无论城市热岛还是污染物输送都可能涉及更大尺度范围的区域影响。结合自然地理资源条件,对城市外围待发展区域的风道识别和规划,可能更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基于空气动力学粗糙长度计算通风指数,从动力学角度初步识别出北京不同区域的通风潜力:① 利用数值模拟输出的1月和7月平均水平风场发现,在背景风较强的冬季,水平风速的分布与下垫面的粗糙度保持高度一致,在北京城区东北方向存在一条明显的风道,在通过城区时受城市下垫面的拖曳影响出现显著的风速下降,在城市下风方向风速又有所回升;② 与热力分析对比发现,夏季城市外的低温区域与盛行风向相悖,偏南方向上的补偿空间面积比冬季小且与作用空间的温差也小,流向城市的可利用风资源匮乏;③ 基于近地面温度和粗糙长度加权计算后得到通风指数,冬季为0~0.25,夏季为0~0.60,数值越小通风能力越强,受季节热力差异影响,冬季通风能力显著优于夏季。④ 进一步结合数值模拟的风速分布,将通风评价结果划分为4个等级,从北京市全域尺度分冬、夏两季识别了北京市的潜在风道,冬季贯穿南北的风道全长约200 km,从城市外围引入风资源,可有效提高城市自净能力,而在背景风较弱的夏季,风道贯通性较差,气流疏导能力弱,亟待区域联动优化城市群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5.
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与近郊之间通过职住、货运、游憩等活动产生越来越紧密的交互联系,对于这些交互联系的准确识别和定量刻画,是理解城乡空间关系的重要手段,也能为城市的资源有效配置与合理规划提供重要的现状信息。本文通过对全北京在一日之内的手机信令数据所反映的人群移动轨迹的深入分析,融合城市的POI信息形成顾及人类活动时空信息的空间交互类型推断。以北京市为例,对城市中心与近郊之间远距离的强交互进行定性、定量和定位的探索。本文发现了北京市多尺度下空间交互模式和距离衰减规律,判断了城乡异常交互类型,对比了城乡之间和城市内部的交互模式的异同,以及基于交互类型视角提取了城乡异常交互的空间特征。研究认为,基于手机信令数据,利用停留点提取和高斯核密度估计的空间交互类型推断有效地发现了北京市周末的远距离出行类型特点,提取了其空间交互强度和空间特征,揭示了基于人类活动的北京市周末城乡交互模式。  相似文献   

16.
Miyun Reservoir was designated as the water source of Beijing City in 1982.Since that time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in Miyun Area has been slowing due to the restriction of severe environmental standards.More and more attention from the public and government has been paid to the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And an effect-tive planning for the local society management system is urgently desired.In this study,a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ystem dynamics model,named MiyunSD, is developed for supporting this planning task.MiyunSDconsists of dynamo-ic simulation models that explicitly consider information feedback that governs interactions in the system.Such models are capable of simulating the systemˊs behavior and predicting its developing situation of the future.For the study case,interact-tions among a number of system components within a time frame of fifteen years are examined dynamically.Three plan-ning altermatives are carefully considered.The base run is based on an assumption that the existing pattern of human active-ties will prevail in the entire planning horizon,and the other altermatives are based on previous and present planning stud-ies.The different alternatives will get different systemˊs environmental and socio-economic results.Through analyzing these dynamic results,local authorities may find an optimal way to realize the objectives that the regional environment will be well protected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economy will be rapidly developed.  相似文献   

17.
北京对外交通枢纽乘客OD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外交通枢纽对城市内部的客流交通有重大影响,研究其乘客在市内的OD分布对优化设计地面接驳线路、沿线站点等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北京出租车GPS数据,选取具有代表性的3类对外交通枢纽(机场、火车站、汽车客运站),采用标准差椭圆分析、核密度估计以及分时点统计等方法,研究了北京对外交通枢纽乘客OD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机场、火车站客流量远大于汽车客运站,其中首都国际机场与北京西站的对外出行客流量最大,南苑机场和北京北站的对外出行客流量较少;(2)机场乘客主要分布在四环以里大部分地区以及五环以里部分地区,时间上主要分布在除凌晨1-4时的各个时间段;火车站乘客主要分布在四环以里区域,时间上主要分布在6-21时;汽车客运站乘客主要分布在各客运站周边区域,时间上主要集中在6-17时;(3)北京南站与北京西站、北京站间的客流联系较多,可考虑开通北京南站与二者间的地面接驳专线。此外,抵离首都国际机场、南苑机场的乘客主要分布区域与新开通的机场往返市区的巴士线路站点较为一致,说明采用出租车数据进行乘客OD分析可为决策部门进行相关交通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基于综合承载力的北京市适度人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资源短缺、交通拥堵和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严重,确定其适度人口规模,对引导区域人口合理流动和环境保护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综合承载力,对已有的适度人口模型进行了改进: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熵权法确定生态、经济和资源承载系统的权重;经济承载人口测算指标不局限于地区生产总值(GDP)这一单一指标;资源承载人口综合考虑了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承载力。本文通过综合分析2004-2014年北京各项承载人口和适度人口,结果表明:① 生态承载人口规模在波动中有增长的趋势,由717.38万人上升至753.14万人,一直处于人口超载状态;② 经济承载人口一直处于富余状态,但规模由5297.18万人减少至3802.06万人。第三产业产值所承载的人口对经济承载人口的贡献最大,在2014年达到65.15%;③ 资源承载人口规模处于波动状态,2014年为139.61万人,超载率逐年增加。土地资源承载力对资源承载人口的贡献大于水资源,2014年贡献率达79.91%;④ 北京市适度人口规模从2004年的2031.15万人减少至2014年的1550.67万人,2008年开始出现人口赤字,且人口超载率逐年攀升。经济承载人口对适度人口贡献率维持在80%以上,生态和资源承载人口的贡献率平均值分别为14%和3%。人口资源压力指数在波动中有上升的趋势,从2004年的9.45上升至2014年的15.41,资源约束已经成为阻碍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经济承载力是维持适度人口规模缓慢减小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19.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提高,财政金融政策将更好地作用于科技与教育,促进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市场规律与科技教育规律约束下的财政金融政策利用市场机制传导模型的建立,运用数学模型来阐述了财政金融政策通过市场机制作用于科技教育的机理。  相似文献   

20.
As a matter of expediency, most existing corporate-based urban networks can only be quantitatively measured by either counting the number of linkages or calculating the product of estimated service values. However, the impreciseness arising due to the limits of quantitative analysis may prove fatal to studies about non-market economies like China. Employing the capital investment dataset as an example, we build a capital-weighted intervention network as well as an unweighted control network to carry out an examination of the quantitative validity in China’s corporate-based urban network analysis. Both the overall spatial pattern and top city-dyads within the capital-weighted network witness Beijing, as the most dominant city, overshadow the performance of the others, and the unweighted network shows multilateral interactions between China’s top cities including Beijing, Shanghai, Shenzhen, and Guangzhou. To further interpret the noticeable differences, we divide the overall network into two subnetworks, inferred by focusing on state-owned enterprises(SOEs) and private enterpris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ublic and private sectors have separately created vastly different subnetworks in China and that SOEs play a much more significant role in terms of capital. Besides fresh insights into China’s urban network, this study provides a cautionary tale reminding researchers of the essentiality and complexity when making a quantitative distinction between different linkag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