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军  龚绪龙  常影 《江苏地质》2016,40(4):646-652
基于Map GIS K9-TDE平台,以数据库技术、GIS技术、3D地质建模与可视化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综合构建了集城市地理、基础地质、水工环地质、地质灾害、物化遥等多专业、多源数据融合与管理、可视化分析、模型评价及辅助决策功能于一体的城市地质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为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者提供综合化、智能化的计算机工作平台,实现城市地质工作更好地服务于政府及社会的宗旨。  相似文献   

2.
地学模拟技术的一个发展方向是与地学过程分析密切结合,另一个发展方向是与数据可视化技术相结合。前者试图通过使用各种数学方法模拟地学随机现象,并对这些不良结构化或半结构化的地学问题进行定量化描述;后者运用计算机的三维可视化功能,在三维环境下将空间信息管理、地学解译、空间分析、地学统计与预测、三维图形可视化等技术相结合,实现计算可视化、分析可视化、过程可视化、结果可视化和决策可视化,并用于地学分析。回顾了地学中计算机三维地学建模技术、地质统计学和地学非线性现象模拟方法,并对该领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认为加强地学模拟的理论体系、方法体系、技术体系的研究和实践既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又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硬件性能的提高及计算机图形学技术、三维GIS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日渐成熟,在地学领域,以平面图和剖面图为主的传统的地质信息的模拟与表达以及相应的固体矿产储量估算技术已难以满足现代矿山信息化趋势的急切需求,如何提高矿产储量估算和管理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将三维地质建模及可视化技术与固体矿产储量估算相结合,形成先进实用的储量估算系统是目前国内地学信息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本文探讨了基于离散钻孔,应用三维地质建模与可视化技术进行固体矿产资源估算的技术方法和过程.  相似文献   

4.
盆地模拟技术在油气资源研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没有数据可视化技术的支持,庞大而丰富的成果资料往往使地质学家在地质分析、地质解释中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为此,本文利用计算机图形学的基本理论和计算机可视化技术,并综合应用盆地模拟数据结构特点,设计开发了盆地模拟数据可视化软件系统。该系统在用于塔里木盆地的三维盆地模拟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为塔里木盆地的油气资源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三维地质建模及可视化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38,自引:7,他引:31  
朱良峰  潘信  吴信才 《岩土力学》2006,27(5):828-832
三维地学模拟是三维地质信息GIS可视化的核心内容。基于基础GIS软件平台MAPGIS,利用功能强大的三维可视化开发平台MAPGIS-TDE,设计、开发具有自主版权的三维地质建模及可视化系统。MAPGIS-TDE包括MAPGIS内核模块、MAPGIS-TDE基础平台、MAPGIS-TDE构建平台和基于MAPGIS-TDE的应用系统等4个层次。基于MAPGIS-TDE的三维地质建模及可视化系统分为地质数据管理、二维地质分析、地质断面处理、地质结构建模和地质属性建模等5大功能模块。系统实现时,将空间数据库划分为基础地理图形库、区域地质数据库、工程地质数据库、水文地质数据库、地球物理数据库、地球化学数据库等6类。该系统不仅提供了强大的地质数据管理、三维地质建模以及模型的可视化功能,还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了一个可视化的分析、设计平台。  相似文献   

6.
《山西地质》2010,(1):52-53,56
采用了一种基于Kriging算法的三棱柱三维可视化方法对地质体进行了可视化,其基本思想是首先用Kriging算法将空间任意的离散的数据点生成规则的点数据,将点数据划分成多个三棱柱,然后以三棱柱为基本单元进行地质体可视化。本系统是在Visual C++/OpenGL平台上开发而成,具有精度高、交互好的特点,经过实践运行,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7.
以目前可视化研究业界的通用建模软件Multigen—Creator和开发工具Vega为基础平台,阐述交互式可视化环境建立中运动的地形转换算法、实例技术和LOD等核心技术。解决数据格式、不同比例尺数据切换和导航视图的建立等问题。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这些技术在地质地貌景观可视化中的具体应用,以及地质地貌景观可视化问题中的三维模型创建、优化和集成方法。  相似文献   

8.
复杂矿区三维地质可视化及数值模型构建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刘晓明  罗周全  杨彪  张保 《岩土力学》2010,31(12):4006-4010
复杂三维地质可视化和数值模型的构建是采矿、岩土及水利水电工程中常常遇到的关键问题。针对数值模拟软件在复杂矿区地质体模型构建及单元网格划分等前处理问题上存在的不直观、工作量大等缺点,结合矿业软件在复杂三维地质体建模的强大优势,在研究线框模型和块体模型差异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线框模型的复杂矿区三维地质可视化及数值模型构建技术。根据线框模型特点不同,以地表和采空区模型为型,分别阐述了基于Surpac的表面模型和实体模型无缝转换成MIDAS/GTS数值模型的有效方法,并将该技术成功应用于冬瓜山铜矿复杂采空区群围岩稳定性研究中。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有效的,从而为矿山开采设计、安全分析及复杂地质体结构的岩土工程数值模拟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建模方法。  相似文献   

9.
朱良峰  李明江  孙建中 《岩土力学》2012,33(8):2500-2506
现有的三维地质模拟技术没有考虑地质空间几何结构场与属性参数场之间的耦合关系,从而限制了计算机模拟结果的真实性和实用性。工程地质空间多场耦合构模问题已成为制约三维地质模拟技术深入发展应用的瓶颈。在综合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工程地质空间多场耦合构模的总体研究框架和基本工作流程,给出了研究过程中所遇到的主要科学问题的解决思路或实现方案,并通过实例说明地质体多场耦合模型在三维地质建模及可视化系统中初步实现后的效果。这些研究成果为建立一套完整的地质体多场耦合构模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奠定了基础,有助于推动工程地质数字化建模分析技术的深入应用。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使得在计算机上真实的再现三维图形成为现实。地质体的三维可视化技术其主要分析方法是在掌握地质的形态和属性等各方面特征后,采用基于体模型和面模型方法来建立三维模型。本文主要研究了面模型的实现方法。利用己有的勘探资料和三角剖分技术将层位离散化成三角网格,建立三维地质体块。地质体三维可视化技术的计算机实现方法主要意义在于表达和再现地质体与地质环境,进而辅助工程设计、施工与决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