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2 毫秒
1.
利用最大熵原理推导了连续型随机变量震级熵的表达式,计算了大同-阳高地震前后M≥2.0地震的震级熵,计算结果表明,从1988年4月开始,震级熵开始出现低值异常,1989年3月震级熵开始回升,在回升途中发生了1989年10月18日的大同-阳高6.1级地震。1990年4月份后震级熵再次出现低值异常,9月份后震级熵再次回升,在回升途中发生了1991年3月26日的5.8级地震。  相似文献   

2.
利用最大熵原理推导了连续随机变量震级熵的表达式,计算大同-阳高地震前后≥2.0地震的震级熵,计算结果表明,从1988年4月开始,震级熵开始出现低值异常,1989年3月熵开始回升,在回升途中发生了1989年10月18日的大同-阳高6.1级地震,1990年4月份后震级熵再次出现低值异常,9月份后震级熵再次回升,在回升途中发生1991年3月26日的5.8级地震。  相似文献   

3.
2000年6月25日在唐山市古冶发生ML4.4地震,此次地震前唐山老震区4级地震平静13个月,频度、b值、缺震曲线、η值均出现一定程度异常,特别是6月15日在陡河附近发生了一次小震群,最大震级为3.4级,还出现了承德地倾斜、宽城地倾斜、玉田深井水位、河间马17深井水位等短临前兆异常。为此,河北省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提出了准确的预测意见。  相似文献   

4.
1999年辽宁省岫岩5.4级地震的临震预报及其地震活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9年11月29日12日10分(北京时间),中国辽宁省岫岩地区发生一次5.4级地震。这次地震前,在震区记录到丰富的中小地震活动,组成了完整的地震系列。该系列具有小震频度随时间增多,震级上升,b值较低,地震位置集中和地震P波被动一致,将其判断为震前系列,并抓住了前震活动从密集突然变为相对平静这一大震即将发生的特征,作出了临震预报,于11月28日晚入震意见通报给辽宁省地震局有关部门。这次地震的预报  相似文献   

5.
徐道尊  顾军 《内陆地震》1995,9(2):126-131
分析了新疆和田地区1992年4月5日发生的Ms5.9地震和同年9月2日、12月25日发生的Ms4.6级地震的震前地倾斜异常情况。利用迭代法对地震平静年份的资料进行处理,做出正常背景曲线并与异常图象比较,收到了良好效果。另外还各单位介绍了田地区的地质构造背景及历史地震活动,并对常用处理资料方法的预报效能以及异常量大小和震级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1999年5月12日在迁安市发生Ms4.2级地震,震前在唐山才 区的东端4组地震平静长达8年之久,地震能量显示出5个月的低值异常,距震中65km的滦县西法宝深井水位于震前1个月出现反年变加速上升异常。据此,唐山市地震局对此次地震作出了成功的短临预报。  相似文献   

7.
张北6.2级地震与强震成组活动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张国民  李丽  焦明若 《地震》1999,19(2):107-117
通过利用构造块体或组孕震、成组活动模型及理论方法分析和研究了华北北部自80年代以来发生的大同-阳高6.1级、包头6.4级和张北6.2级强震成组活动特征,结合地质构造特点及一该区历史强震活动特征的地比研究,探讨了张北地震孕育,发生的物理模型和某些震兆特征。指出,1998年1月张北6.2级地震是80年代末以来华北北部强震成组活动中-重要事件。与1989年大同6.1级、1996年6.4级地震构成一个强震  相似文献   

8.
研究讨论了云南强震活动的时空特征,指出区内M≥68级地震呈现活跃与平静;主体活动区东西交替及时空轮回迁移等特征。据此指出1988年云南地区进入了M≥68级地震强震活跃期,主体地区在云南西部,1995—1997年存在发生6—7甚至7级以上地震的危险。同时讨论了孟连73级地震前相关区地震活动,滇西北、滇西南有关b值、小震频度、调制比异常等8种地震学异常的空间分布、时间进程等特征。特别指出了1994年9月至1995年5月滇西南地区M≥47级地震形成的时空密集现象,及其在短临阶段对震级及地点方面判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11997年河北省及京津地区地震活动实况1.1河北省地震台网1997年1月1日至1997年12月31日共记录到地震963次,1997年河北省及京津地区共发生2.0~2.9级地震173次,3.0~3.9级地震10次,ML≥4.0级地震2次,最大地震为1997年5月25日宣化ML4.7级地震,见图1。1.2从1997年河北省及京津地区的这些地震活动情况可以看出如下特点:①小震频度低:自1994年以来,小震频度一直处于低值。1997年更低,仅有963次,比年均小震频度低40%。3.0级以上地震自1992年以来也一直处于低值活动期,1997年为10次,比去年低37%。②地震能量释放低:地震能…  相似文献   

10.
北京顺义4.0级地震和震后首都圈地震趋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华平  马丽 《地震》1997,17(4):411-416
1996年12月16日顺义Ms4.0地震,是北京地区近6a来最大的一次地震活动此次地震前,首都圈地区地震活动出现了近SN向弱震活动,11月份地震活动是全的月频次最低的月份,这些异常现象之后发生了顺义地震。此次顺义地震属非前生震群活动。这次地震活动是顺义及其附近地区1970年以来地震活动余震最多的一次。这次地震后应注意今后几个月京西北、张家口附近发生Ms5.0左右地震的可能。  相似文献   

11.
ABSTRACT

An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balance of the ice mass on the Antarctic continent carried out by several authors, shows a substantial excess of supply over expenditure. However, no consideration was given to the possibility of a decrease in the amount of Antarctic ice by melting at its lower surface and a run-off of water. This paper is intended to fill this gap.

A theoretical analysis shews that the possibility of such melting exists for a definit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ce thickness, the temperature at its surface, the rate of accumulation and the geothermal heat flow.

Using numerical values for these factors, it is shown that throughout the entire central zone of the Antarctic ice cap, over an area of about 12 × 106 sq.km, there is continuous melting at the bed.

Contours of the rates of bottom melting are given on a map of the continent. The maximun rate of melting is about 6–7 mm of water per year; the average rate in the area of melting is about 3 mm of water per year, equivalent to a volume not exceeding 20 km3 of water per year, and not more than several percent of the total ice balance of the continent.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索了在预测臭氧含量演变趋势的一种分析方法,该方法将臭氧总量分为三到五个状态,并用状态间的转移频率近似地代替状态间的转移概率,预测其最大可能的变化方向,并给出了具体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3.
以川滇地区和青藏块体北部地区1980年以来的地震目录为依据。分析了在稳健估计理论基础上引出的震级分布偏离度随时间变化的特征。结果表明强震前ξ值表现为低值状态,震后转为为高值,构成强震孕育发生的自组织过程;同时,不同地区地壳构造不同,强震自组织性质也有所差异。ξ值可望为为地震中期预测的一种差别指标。  相似文献   

14.
涡流地震检波器的特性及测试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涡流地震检波器的工作原理、结构及其频率响应特性--涡流检波器的输出特性在固有频率之上是按外界激励频率的平方递增。高频灵敏度随着激励频率的增加而增高有助于弥补高频信号通过地层传播时的急剧衰减,从而提高了地震勘探的分辨率。在固有频率之下,则加强了低频滤波作用。 本文还以对单自由度线性振动系统的动态分析为基础,研究了利用实验幅频特性曲线来求该系统的固有频率和阻尼系数的方法,推导出必要的计算公式。最后举出一个应用实例,并检验了这种方法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15.
基于小波包变换的地震数据时频分析方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希强  周蕙兰  李红 《地震工程学报》2000,22(2):143-146,176
介绍了瞬时频率的概念和瞬态谱的小波包计算方法,并结合时间域模拟信号给出了其时频分布,结果表明,小波包变换可准确技术地震信号的时变特征,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磁情指数K、磁暴与地震相关性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收集整理全球大震数据目录资料的基础上,利用贵阳地磁台地磁报告分析资料和FHD数字化磁力仪记录资料绘制图,统计分析了磁情指数K、磁暴与地震的关系,认为K指数〈5时,磁暴次数少,地震多;反之,K指数≥5时,磁暴次数多,地震发生的次数少。根据有关专家研究统计对比模拟记录与数字化记录,两种仪器的观测记录资料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7.
水口水库诱发地震的微震前兆信息与趋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作馨 《地震》1997,17(1):98-102
福建水口水库地震是我国当前正在发生的一个大型水库诱发地震实例。针对水库地震序列中普遍含有大量微震的特点,探讨微震活动可能包含的前兆信息。研究发现,“微震相对频度”在水口水库地震趋势预测中具有明显的前兆性质,文中还介绍了“微震相对频度”作为一种前兆指标在该水库地震趋势预测实践中的应用效果,对“微震相对频度”的物理意义以及深入开展“微地震研究”的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中国强地震动位移衰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断裂力学破裂模式,发现峰值地震动加速度(PGA)、速度(PGV)和位移(PGD)均对构造环境剪应力场量值了τ0有强烈的依赖性.本文把了τ0值定量地引入到PGD的预测方程中,并同时考虑得到了PGD的优势频率fd对震级的依赖性.基于以上两点改进,从理论上寻出了PGD的预测方程(CLB98d).用观测资料验证了此方程可用于震中距△=10─250km范围内的Mw=4─7.2地震.世界不同地区的τ0值会有差异,但对PGD的预测方程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9.
樊耀新  李世林 《地震研究》1993,16(2):156-161
本文提出了在浅层地震勘探中应用地震子波理论识别破碎带的方法。简略地给出了数学方法的指导过程和思路,并以东川工程实测资料进行判别计算。结果表明,用该法辅助识别破碎带效果好,在理论和实用上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20.
关于震级频度关系的一些讨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讨论了地震活动的复杂性特征与震级频度的关系.认为一般情况下地震活动系统具有多重分形特征.文中利用多重分形的观点讨论了震级频度关系的形式,分析了震级频度关系出现非线性的可能的原因.作为示例,文中概要地讨论了新西兰近年来的地震活动bq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