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全球定位系统》2012,37(4):18-18
据悉,下一颗Galileo导航卫星已运抵法属圭亚那航天发射场,为10月发射做准备。第三颗和第四颗Galileo在轨验证(IOV)卫星预计搭乘"联盟"火箭于10月发射升空。这些新卫星将加入2011年发射的首批两颗Galileo卫星,定位于距地23 222km高的中地球轨道。此举标志着该项目迈进了重要一步,因为它将完成IOV阶段所需的基础设施部署,并首次实现仅仅基于Galileo卫星  相似文献   

2.
《全球定位系统》2014,(1):51-51
据美国今日航天网站2014年2月28日报道,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将在3月或4月使用PSLV-C24火箭发射印度第二颗“区域导航卫星系统”(IRNSS-1B)卫星。  相似文献   

3.
美国东部时间3月25日下午14点36分,一枚美国联合发射同盟(ULA)的德尔塔IV型火箭从弗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发射升空,将美国空军的最新一颗全球定位系统卫星GPS IIF-9送入了预定轨道。GPS IIF-9卫星是波音公司研发的12颗卫星中的第9颗,预计2016年年初,12颗卫星将全部发射升空。随着GPS IIF-9的发射,Block IIF批次的GPS卫星会继续增多,计划今年6月,9月和明年1月发射  相似文献   

4.
《全球定位系统》2011,36(5):5-5
据法新社报道,俄罗斯"联盟"号运载火箭2011年10月21日携带这两颗分别以比利时和保加利亚儿童名字命名的卫星Thijs和Natalia,从法属圭亚那库鲁航天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欧盟希望在2019年完成全部30颗卫星的发射。这两颗卫星,与此前发射的两颗试验卫星类似,也是属于在轨验证卫星,但它们已非常接近具有完全功能的导航卫星,有开放服务、公共管理服务等功能。  相似文献   

5.
《全球定位系统》2009,34(5):45-45
当前全球有四大卫星定位系统,分别是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欧洲在建的Galileo系统和中国的北斗系统。我国从2000年开始,陆续发射了四颗“北斗一号”试验导航卫星,组成了我国第一个卫星导航定位系统。2007年4月14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北斗二号”导航卫星,这标志着北斗系统由一代开始向二代过渡。  相似文献   

6.
当地时间8月1日23点23分,联合发射联盟使用一枚阿特拉斯-5型(Atlas V)运载火箭,从弗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成功将GPS IIF-7卫星送入轨道。这是2014年发射的第3颗GPS卫星,轨道高度为11 000公里。这颗卫星由波音公司研制。据悉,GPS IIF-8卫星计划于今年第四季度发射。  相似文献   

7.
郭林 《中国测绘》2006,(6):14-14
东京时间9月11日下午1时35分.搭载1颗情报卫星(IGS)的日本大型国产“H2A”火箭10号机在位于鹿儿岛县南种子町的种子岛宇宙中心发射成功.  相似文献   

8.
日前 ,美国空军成功发射一颗代号为“2R 10”新的GPS换代卫星 ,将接替一颗 1990年升空、目前能量已出现衰减的GPS卫星。这颗新型卫星由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制造 ,预计使用寿命为 10年 ,属于第三代GPS卫星 ,其性能有了很大改进 ,如装备了更先进的天线板 ,信号覆盖范围和精度也有所提高。美国GPS系统目前由包括 4颗备用卫星在内的2 8颗卫星组成 ,可以提供精确的定位和导航服务 ,在军事以及测绘、交通和通信等领域有着广泛用途。随着在现有GPS系统中占主体的第二代卫星陆续接近“退役”年龄 ,美国正在对它们进行换代升级美发射一颗“…  相似文献   

9.
为了对多个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NSS)当前的广播星历精度进行一个全面的分析,对比了2014—2018年共5 a的GNSS广播星历与精密星历,并对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LONASS)、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Galileo satellite navigation system, Galileo)、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BDS)、准天顶卫星系统(quasi-zenith satellite system, QZSS)等5个系统的广播星历长期精度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 a中GPS的广播星历轨道及钟差精度最稳定;GLONASS的广播星历轨道精度稳定性较好,但其钟差精度存在较大的离散度;Galileo得益于具备全面运行能力(full operational capability, FOC)卫星的大量发射及运行,其广播星历轨道、钟差精度大幅度变好,切向轨道、法向轨道与钟差精度已赶超GPS;BDS的广播星历轨道精度离散度较大,钟差精度出现不稳定现象;QZSS的广播星历轨道与钟差精度的稳定性与离散度相对最差。以2018年1 a的广播星历与精密星历为例分析了各个系统当前的广播星历精度,结果表明,当前GPS、GLONASS、Galileo、BDS、QZSS的考虑轨道误差与钟差误差贡献的空间信号测距误差(signal-in-space ranging error,SISRE)分别为0.806 m、2.704 m、0.320 m、1.457 m、1.645 m,表明Galileo广播星历整体精度最高,GPS次之,其次分别是BDS、QZSS和GLONASS。只考虑轨道误差贡献的SISRE分别为0.167 m、0.541 m、0.229 m、0.804 m、0.675 m,表明GPS广播星历轨道精度最高,其次分别是Galileo、GLONASS、QZSS和BDS。GPS卫星广播星历中新型号卫星的钟差精度总体要优于旧型号卫星。  相似文献   

10.
《中国测绘》2006,(1):13-13
欧洲伽利略计划第一颗导航卫星北京时间2005年12月28日13时19分在哈萨克斯坦成功发射,这标志着中国参与的这个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进入部署阶段。俄罗斯航天局自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联盟-FG”运载火箭,搭载着欧洲“伽利略”卫星定位系统首颗实验卫星升空。外界评论,首颗实验卫星的成功发射为“伽利略”计划中30颗正式卫星的发射开了个好头。据悉,这次成功发射的实验卫星名为“GIOVE—A”,重600公斤,由英国萨里卫星技术公司制造。用来发射该卫星的是俄罗斯“联盟”系列火箭。按预定进程,发射升空后3小时 42分,卫星将在距离地面2.3万公里处脱离运载火箭,以每天环绕地球两周的速度开始测试工作。“GIOVE—A”实验卫星的发射是“伽利略”卫星定位系统所有30颗卫  相似文献   

11.
BeiDou-3试验卫星在北斗全球组网阶段起着重要的测试验证作用,精密轨道和钟差精度是衡量新卫星服务性能的重要标志。本文介绍了BeiDou-3试验卫星(C31、C32、C33和C34)可用的两种卫星天线相位中心改正参数;对比分析了不同天线相位中心改正策略对于精密定轨和卫星钟差确定的影响;定量分析了i GMAS跟踪站对试验卫星跟踪弧段的覆盖率差异。实验结果表明:卫星厂商提供的卫星天线相位中心参数精度更高,建议在精密数据处理中采用。采用卫星厂商天线相位中心改正参数的BeiDou-3试验卫星精密定轨1D RMS精度分别为38、30、49和70 cm,精密钟差精度除C34结果较差外其余均优于0.6 ns;4颗试验卫星跟踪弧段覆盖率分别为32%、42%、79%和80%。综合来看,C32卫星相对其余3颗卫星结果呈现出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2.
2000年12月21日0时20分,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二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火箭发射升空,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它与2000年10月31日发射的第一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一起,构成了“北斗导航系统”。这标志着我国将拥有自主研制的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相似文献   

13.
刘志伟  江鹏 《测绘工程》2018,(9):26-29,34
多系统GNSS卫星组合定位成为导航系统发展的重要趋势。基于武汉大学IGS数据中心发布的精密星历,以可见卫星数及PDOP为研究对象,通过地面点仿真实验,分析多系统GNSS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可见性的时空变化,比较多系统GNSS相较单系统在卫星分布上的优势。结果表明,对于地面固定点,各GNSS系统卫星可见性的重复周期都约为24h,其中GPS/BDS/GLONASS/Galileo 4系统的卫星可见性稳定性最高,单GPS系统较差;相较于GPS单系统,GPS/BDS双系统在亚太地区的可见卫星数由7~13颗提高到15~23颗,而GPS/BDS/GLONASS/Galileo 4系统在欧亚和亚太地区的可见卫星数提高到24~30颗。  相似文献   

14.
欧洲“伽利略”卫星导航计划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1999年1月10日欧盟的执行机构欧洲委员会(EC)发布一则通讯,题为“欧洲卷入新一 代卫星导航服务”。2月10日公布了关于欧洲导航卫星计划的报告,欧洲委员会在这份长达2 9页的报告中建议欧盟尽早研制和部署欧洲下一代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2),该系统又 称为“伽利略”(Galileo)卫星导航计划。它将与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兼容,在战略 上同为商业竞争者。伽利略计划将由欧盟15个国家、欧洲工业界和其他国家(如日本等)联 合投资组建。   6月欧盟部长会议批准了伽利略全球导航卫星系统项目。7月19日欧盟委员会决议批准到 2000年底为伽利略的“定义阶段”,任务是提出管理方式、运行管理、系统设计、安全性、 服务费用和效益分析。现在正交错进行着两项定义研究:一是在欧盟资助下研究总系 统、基础设施和伽利略管理;二是欧洲空间局支持的称作Galilesat的更大项目。 欧盟和欧洲空间局将在2000年12月提交研究结果,如果届时欧盟决定继续执行伽利略计划, 那么2003年将发射第一颗伽利略卫星,2008年系统将开始运行,这将比美国完成GPS现代化 的最后期限早几年。   欧洲委员会对未来的伽利略系统的星座集中在两个选择上:① 21颗加3方案。它采用21颗 中地球轨道卫星加3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核心星座,它可与美国GPS和广域增强服务集成, 基本上满足欧洲的需要;② 36颗加9方案。它采用36颗中地球轨道卫星加9颗地球同步轨道 卫星的核心星座或是撤消9颗地球同步卫星,只用36颗中地球轨道卫星,可以充分地和独立 地满足欧洲的需要。这种对地静止和/或倾斜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以及一个基于地面控制 和监测网络将使该系统更趋完善。伽利略计划将使用L波段射频信号,在发生冲突和战争期 间,迅速将L1和L2频率的两级服务转为军用业务,而第3级L3频率仍保留给民用用户。  相似文献   

15.
范磊  李敏  宋伟伟  施闯  王成 《测绘学报》2016,45(Z2):93-100
快速高效且高精度的轨道数值积分算法是多系统GNSS卫星联合快速精密定轨的重要基础。本文从自适应变换Admas积分步长和多卫星同步积分两方面研究了多系统GNSS卫星轨道快速积分方法。为了验证该方法的精度和效率,利用武汉大学(WHU)与欧洲定轨中心(CODE)发布的事后精密星历进行轨道动力学拟合。试验结果表明:GPS/GLONASS/BDS/Galileo 4个系统卫星平均三维RMS均优于20mm;在不损失传统方法精度的前提下,单颗卫星平均积分与拟合耗时仅需0.09s,较传统逐颗卫星固定步长积分算法提升了14倍,并且随着卫星数的增加,效率提升越明显。  相似文献   

16.
“天绘一号”卫星在轨性能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天绘一号”卫星是中国新一代传输型摄影测量卫星, 由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基于CAST2000小卫星平台研制。01星于2010年8月发射成功, 02星于2012年5月发射成功。经过在轨测试, 两颗卫星性能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本文介绍了“天绘一号”卫星在轨性能测试的结果, 为该卫星后续业务化应用提供宝贵数据。  相似文献   

17.
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导航定位卫星——“北斗导航试验卫星”,2000年10月31日在西昌卫 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运用“中心遥控”透明工作模式对“北斗导航试验卫星”进行一系列在轨 测控获得成功。目前,卫星运行正常。这标志着我国航天测控已由传统的分级操作测控模式 ,转变为当今世界最先进的“中心遥控”测控模式。   “中心遥控”工作模式是通过地面测控中心直接向航天器发指令,实现对航天器的远程有效 监控。这种测控模式指挥便利,突出和强化了测控中心对航天器的集中监控能力,特别是提 高了测控中心在应急情况下对航天器的抢险能力。   在对“北斗导航试验卫星”测控中,中心直接向卫星发送了几千条指令,卫星均应答正常, 执行无误,星地信息交流畅通,充分显示了“中心遥控”远程透明测控模式的优越性。   2000年12月21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二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 升空,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它与第一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一起,构成了“北斗星导航 系统”。这标志着我国拥有自主研制的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北斗导航试验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据有关部门介绍,为满足 国内卫星导航需求,我国将自行建立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北斗导航系统”。它是 全天候、全天时提供卫星导航信息的区域导航系统。这个系统建成后,主要 为公路交通、铁路运输、海上作业等领域提供导航服务,对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将起到积极推 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全球定位系统》2007,32(3):53-53
波音公司成功完成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地面站的演示,该地面站满负荷运作,控制目前在轨的32颗GPS卫星及将在未来几个月内加入该舰队的GPS卫星。根据合同,波音公司将从2007年4月起,将目前的GPS地面控制系统改为分布式基于Unix的系统。目前正在进行测试的系统被称为“系统进展计划”(AEP)。GPS项目主管表示,  相似文献   

19.
与先期采用消电离层组合仅估计相位中心偏差(phase center offset, PCO)参数不同,欧洲的伽利略(Galileo)系统发布的地面校正的卫星天线参数基于原始频点,且包含天线相位中心变化(phase center variation, PCV)参数。为此,分析了校正的卫星天线参数特性,发现其水平向PCO与卫星类型相关,FOC(full operational capability)卫星的PCV参数较IOV(in-orbit validation)卫星稳定,仅依赖天底角。利用20个MGEX (multi-GNSS experiment)测站连续15 d的数据分析校正天线参数对双频组合/ 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 PPP)的影响, 并与消电离层天线参数的定位结果比较,结果表明,其水平方向精度基本一致,双频组合PPP高程方向的精度提高约6.3%,双频非组合高程方向的精度提高约11.9%,基于原始频点的校正天线参数在双频非组合PPP定位中表现出更优的自洽性。  相似文献   

20.
北京时间2003年5月25日零时34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地将第三颗“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送入太空。它与2000年发射升空的前两颗“北斗一号”工作卫星组成了完整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北斗一号”3颗卫星位于高度近3.6万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其定位原理是由用户先发射需要定位的信号,通过卫星转发至地面控制中心,地面控制中心根据卫星信号和用户信号解算出用户位置后再通过卫星转发给用户。与GPS和GLONASS相比“北斗一号”导航定位系统观测量的取得及定位解算均在地面中心站进行,卫星和用户机需具有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