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泰宁曹家坊金矿位于闽西北隆起带的浦城-洋源隆起与邵武-建宁拗陷的接合部位。区内金矿体主要呈脉状、透镜状赋存于北东东向的断裂破碎蚀变带中。矿体形态、产状严格受到断裂带的控制,矿体与围岩界线较清晰,北东东向断裂带既是导矿构造,也是容矿构造。通过对泰宁曹家坊金矿地质特征的总结与分析,初步认为该矿床的成因类型为变质-热液充填型脉状金矿床。  相似文献   

2.
新疆富蕴县希勒阔腊金矿位于扎河坝-阿尔曼台金、铜、铬、铁等多金属成矿带中段,金矿体赋存于北西向构造蚀变带中,成矿地质条件非常有利,但找矿成果欠佳。通过对矿床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矿化蚀变特征及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等的分析,总结了矿床的控矿因素,并与新疆青河县顿巴斯套外围金矿的控矿因素做了对比,认为希勒阔腊金矿成因类型为受构造、地层及中酸性岩脉综合控制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下泥盆统托让格库都克组凝灰质碎屑岩是主要矿源层,成矿作用同多期动力热液活动有关,发育于闪长玢岩与围岩的内外接触带为重要的赋矿部位。在扎河坝-阿尔曼台断裂带两侧的韧脆性剪切带中,对于有利的地层及岩脉发育部位所圈定的1:10万和1:5万金化探异常进行查证,有望找到小到中型金矿。  相似文献   

3.
区洪威 《矿产与地质》2005,19(4):361-363
贺州市黄秆冲金矿位于桂东南铅-锌-银多金属成矿带北东端,产于震旦系培地组砂岩、泥岩的层间破碎带中.在分析研究矿床地质背景、构造特征、矿石矿物特征及围岩蚀变特征的基础上,指出该矿床属石英脉带型金矿,找矿标志主要是断裂构造、石英脉、地球化学异常、围岩蚀变、民采遗迹等.  相似文献   

4.
桂北地区金矿划分为石英脉型、石英细脉薄脉型和构造蚀变岩型金矿.不同级别剪切带构造控制着矿化集中区、矿床、矿体的分布,以及与矿脉形态、产状和矿化类型有着空间上的密切联系.具有上部石英脉型、中部石英细脉薄脉型、下部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的矿化分带模式.桂北地区成矿条件好,与国内外许多大型超大型剪切带型金矿有类似成矿地质背景.研究认为,在桂北地区找矿应转变找矿思路,在老矿山深部及周边地区,具有大型构造蚀变岩型金矿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黔东南雷公山褶断带火烧寨金锑矿床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分析,提出了该矿床属幔源—混合型地下热卤水的成因观点,探讨了该地区石英脉(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6.
明溪出水坑银多金属矿位于明溪县中溪乡西南侧,根据矿区老硐调查地质资料,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构造分布特征,探索发现的1处矿产地。矿区总体为一倒转背斜褶皱,矿体贮存在背斜褶皱轴部张性断裂带内,断裂构造控矿特征明显。通过对矿体产状、矿石组分及矿化蚀变等特征分析认为,矿床成因属构造蚀变-热液充填型。  相似文献   

7.
上上河金矿位于秦岭褶皱系东段,南秦岭褶皱带北缘,老湾金矿带中部。本研究依托接替资源勘查项目上上河矿段外围及深部找矿的最新成果,开展对矿床的综合评价。在总结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控矿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进而探讨了矿床的综合成矿模型。研究成果表明,上上河金矿赋矿层位为中元古界龟山岩组,矿体受NWW—NW向断裂带控制、斜切地层产出,矿石类型以蚀变岩(黄铁绢英岩)型、含黄铁矿石英脉型为主,黄铁矿为金的主要载体矿物;矿床成因类型为矿体形态受断裂控制的中、低温热液蚀变岩型金矿床;其综合成矿模型为:区域变质作用使龟山岩组中Au活化、迁移,在韧性剪切变质变形作用下形成与早期韧性剪切带有关的矿源层;后续构造热运动形成与早期韧性剪切带具有一定继承演化关系的晚期脆性走滑断裂体系;最后燕山期花岗岩浆析出的含矿岩浆热液通过水/岩反应使赋存在早期韧性剪切带的金活化、迁移,进入到成矿流体中,在近地表脆性断裂带内沉淀成矿。研究成果可为该区深部地质找矿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8.
福建雷潭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潭金矿处于华南褶皱系闽东断拗带的周宁-华安断隆带中段,成矿作用与石英闪长岩和断裂构造密切相关;矿体受NE、NW、近EW向断裂带控制;围岩蚀变以硅化、绢英岩化、黄铁矿化最为重要,它们与金矿密切相关。文章较详细地阐述了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总结了矿床的控矿因素,指出了进一步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9.
甘肃省舟曲县老沟位于扬子板块北西段、中朝板块南侧、松潘-甘孜褶皱带以东的三角区内,属于秦岭褶皱带西段南亚带的白龙江复背斜。地层、构造及物、化环境,对金成矿十分有利;综合区内及邻区地质特征,初步认为老沟金矿是受地层、构造和岩脉复合控制的中低温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苇沙河金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条件研究,认为苇沙河金矿床产于早元古代集安群荒岔沟组变质火山岩及中元古代老岭群板房沟组浅变质碎屑岩中,区内发育石英闪长岩,矿化受NE向断裂带控制。矿体形态为脉状、似层状及透镜状,矿体厚度及品位变化较大。金矿围岩蚀变发育,包括硅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金矿(化)带的形成与闪长岩体有密切关系。中酸性岩浆活动与断裂构造是矿床形成的关键因素。地质特征表明,板房沟金矿为叠加改造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乱泥沟金矿成矿条件与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乱泥沟矿区第四系砂金矿产丰富,是寻找岩金的有利靶区。区内出露的古元古代变质岩系地层的原岩为泥质粉砂岩和中基性海底火山岩,其Au含量高,是金矿成矿的初始矿源层。区内NE,NW向构造发育,所发现的矿体均受控于NW向断裂,呈脉和复脉状产于构造蚀变带及其次一级的层间破碎带中,成矿物质简单,矿体品位和厚度变化系数较小,为中—低温蚀变岩型金矿床。利用物化探测量手段,圈出具找矿意义的组合异常,通过工程查证发现金矿体。在综合研究矿区地质特征及物化探异常的基础上总结了找矿标志,并指出下一步有利的找矿区段。  相似文献   

12.
朱拉扎嘎金矿位于中新元古代巴音诺尔公凹陷带内,朱拉扎嘎毛道附近南北向背斜褶皱轴部及朱拉扎嘎毛道NNW向断裂构造南段,赋存在中元古界蓟县系阿古鲁沟组一岩段中,为岩浆热液蚀变岩型金矿床.通过研究朱拉扎嘎金矿区域构造演化及构造、岩浆岩的控矿作用,提出朱拉扎嘎金矿床控矿因素为E-W向逆冲断裂带活动派生出的层间滑动破碎带,与华力西期岩浆活动有密切关系.区域上北东方向的呼布和特一带与朱拉扎嘎金矿床地质情况相似,是该区的找矿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3.
山东招远谢家沟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家沟金矿是近年来在胶东半岛新发现的一个大型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在讨论成矿地质背景的基础上对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研究,对矿床成因作了简要探讨,认为焦家断裂带与招平断裂带的构造运动为成矿提供了动力背景,成矿物质来自地壳和地幔.  相似文献   

14.
福建蒲洋变质核杂岩构造及其控矿作用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柏林  吴淦国 《福建地质》1998,17(3):139-146
蒲洋变质核杂岩属古大陆边缘型,由变质杂岩核和基底滑脱剥离带组成,因后期构造破坏,褶叠层和未变质盖层出露不齐全,变质杂岩核为加里东期-印支期的中酸性侵入岩,具片麻状构造;基底滑脱剥离带发育于中元古界麻源群变质岩中,具片麻状构造,并在此基础眼育了中浅层次低角度正断层系,肖坂地区金矿床采变质核杂岩生成演化的控制,近核部陡倾角断裂控制石英脉型金矿床,西北侧低角度正断层控制构造蚀变岩金矿床,从构造控矿角度分  相似文献   

15.
红山金矿区大地构造背景属天山地槽北天山地向斜褶皱带,位于康古尔与苦水断裂间狭长的含金韧性剪切带东段北缘,出露地层为中下石炭统.华力西中晚期的多期次岩浆活动、韧性剪切作用和构造活动叠加形成了一系列金及多金属矿床,已成为新疆东部主要的产金基地.通过对红山金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从宏观及微观尺度进行成矿条件分析,发现金的富集与多金属硫化物,尤其是与方铅矿关系密切.其主要特征是贫黄铁矿,多金属硫化物较少,局部富含方铅矿,金的分布极不均匀.金具多源性,主要来自岩浆,少量来自围岩.剪切作用多次叠加及强烈糜棱岩化,使金矿物与多金属硫化物多沿糜棱面理及显微裂隙分布,最终导致工业矿体侵位,形成糜棱岩型、超糜棱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6.
豫西祁雨沟矿田金矿化类型、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祁雨沟矿田内金矿床类型有爆破角砾岩型和构造蚀变岩型,表现为"多型一体"的产出特征。通过对两种类型金矿床的研究认为,受拆离断层控制的爆破角砾岩筒和陡倾斜断层,控制着金矿床的形成和分布,并分别形成爆破角砾岩型金矿床和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燕山晚期,在伸展作用背景下,地壳深处重熔性花岗岩浆沿构造薄弱带上侵并演化,先后形成爆破角砾岩型金矿床和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7.
云南勐海勐满金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勐满金矿床是"三江"褶皱系南端的一个微细粒—红土复合型金矿床,矿床达中型规模,并具有成为大型金矿的找矿远景。赋矿层位为上元古界澜沧群片岩和中侏罗统碎屑岩及第四纪残坡积层。文章提供了勐满金矿的矿床地质特征、流体包裹体以及S、H、O和Pb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资料,并对矿床成因和成矿作用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勐满原生金矿床具有与卡林型金矿床类似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其成矿物源主要是上元古界澜沧群曼来组浅变质岩系和中侏罗统花开左组碎屑岩系;流体包裹体及S、H、O同位素研究一致显示成矿流体主要为大气降水。成矿作用经历了原始含矿岩系(矿源层)的形成阶段及金的活化、迁移和富集阶段。区域构造及岩浆活动是引起金矿活化迁移和富集的主要因素。进一步加强对含矿层位的岩相古地理与岩石学研究、加强控矿构造的分析、确定控矿构造的力学性质及与区域主干断裂之间的配套关系,是今后找矿工作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曹有金  李剑  陈锋 《江苏地质》2014,38(2):309-313
铲子坪金矿位于雪峰弧形构造带中段,是湖南省发现最早的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通过对金矿床地质特征的综合分析,总结出该矿床的找矿标志,对该区进一步找矿预测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烟台市张家金矿位于张家断裂金成矿带上,该断裂位于胶北断隆东部,走向NNE,与招平断裂近平行,在其主断面下部发育较大规模的黄铁矿化绢英岩带。1993年山东省第八地质队在北张家发现并勘探1个中型金矿体。自2008年至今在王坡顶、陈家沟等地的金矿普查中发现,除主断面外,主断裂西300~400m发育近平行的构造绢英岩蚀变带,探槽取样Au最高品位7.29g/t,钻孔取样Au最高品位22.50g/t。主要根据张家金矿地质特点,结合该区基础地质工作,简要分析张家断裂Au的矿化、赋存状态,探讨该区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20.
吉南老岭成矿带荒沟山、板庙子金矿床地质特征与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吉林东南部老岭成矿带中较具规模的荒沟山、板庙子金矿床为代表,对矿床地质特征进行对比,认为区内太古界表壳岩、晚元古界老岭群为主要矿源层,北东向深大断裂带为主要控矿构造,空间上金矿体的分布与岩浆岩关系不密切。结合区内成矿地质条件及成矿物质来源分析,认为金矿床形成于中低温热液环境,深部流体、岩浆热液及大气降水作为成矿流体共同参与了成矿作用,以大气降水为主,构成大气降水—深源热液循环成矿系统。老岭金及多金属成矿带具有较大的成矿潜力和良好的找矿远景,区内金矿的分布主要与大型断裂带相关联的珍珠门组大理岩上部不整合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