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NaCl在DMF和1,2-丙二醇混合溶剂中电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卫东 《盐湖研究》2005,13(3):35-37
在283~308K温度范围内测定了NaCl在DMF和1,2-丙二醇混合溶剂中的电导率,根据公式求得NaCl的摩尔电导率值,应用Kohlrausch经验规则,使用Origin软件进行线性拟合,作图外推求得NaCl在DMF和1,2-丙二醇混合溶剂中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λ0值,并讨论了NaCl溶液的电导率、摩尔电导率、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与温度和浓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王卫东 《盐湖研究》2006,14(4):38-39
293 K时测定了KCl在混合溶剂(DMF-H2O)中的电导率,根据公式求得KCl的摩尔电导率λ值;应用Kohlrausch经验规则,使用Origin软件进行线性拟合,作图外推求得KCl在混合溶剂(DMF-H2O)中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λ0=138.44(S.cm2.mol-1)。  相似文献   

3.
王卫东 《盐湖研究》2005,13(4):35-38
应用电导法测定了LiCl水溶液的活度系数,首先在288~308 K温度范围内测定LiCl在极性水溶剂中的电导率,利用公式计算LiCl的摩尔电导率,应用Debye-Hücker和Osager-falkenhangen公式计算LiCl在水中的活度系数,并讨论了温度和浓度对LiCl水溶液活度系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KCl在混合溶剂(水和异丙醇)中的热力学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卫东 《盐湖研究》2004,12(4):38-44
应用电导法测定了KCl在水和异丙醇混合溶剂中的活度系数,讨论了电解质溶液活度系数与浓度和温度的关系,并计算了电解质溶液在混合溶剂中的相对偏摩尔自由能、相对偏摩尔焓、相对偏摩尔熵,对其相对偏摩尔性质的某些变化规律作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5.
应用电导法测定了在303 K时NaC l在混合溶剂(水-乙醇-丙酮)中的活度系数,计算了NaC l在混合溶剂中的相对偏摩尔自由能,讨论了NaC l电解质溶液活度系数及其相对偏摩尔自由能随浓度的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6.
测量了不同浓度LiBO2溶液分别在298.15和323.15 K的密度、电导和pH,通过测得的pH和硼酸根离子化学平衡常数计算得到溶液中硼酸根离子的物种分布。根据获得的物种分布结果,推测溶液中各硼酸根离子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并分别用偏摩尔体积公式和Onsager方程对溶液偏摩尔体积及摩尔电导率进行计算并拟合。对计算得到偏摩尔体积值和极限摩尔电导率值与文献报道的数据进行对比,计算结果与文献报道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7.
采用连贯滴定量热法测定了NaCl-KCl-MgCl2-H2O四元体系298.15K时在离子强度为0.1-12.39范围内的热容、稀释热和相以表观摩尔焓值,结果表明,随该体系离子强度的减小,其热容值增大,表观摩尔焓值减小,该体系的稀释过程为放热。稀释热的大小取决于稀释起始离子强度与最终离子强度之间的差值。  相似文献   

8.
采用连续滴定量热法测定了四元体系NaCl─KCl─MgCl2─H2O298.15K时在离子强度为0.1─12.39范围内的热容、稀释热和相对表观摩尔焓值,结果表明,随该体系离子强度的减小,其热容值增大,表观摩尔焓值减小,该体系的稀释过程为放热,稀释热的大小取决于稀释起始离子强度与最终离子强度之间的差值。  相似文献   

9.
应用电导法测定了NaCl在混合溶剂(1,2-丙二醇和水)中的活度系数,讨论了电解质溶液活度系数与浓度的关系,并计算了NaCl在混合溶剂中的相对偏摩尔自由能,对其相对偏摩尔性质的某些变化规律作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
王卫东 《盐湖研究》2005,13(2):7-10
应用电导法测定了HCl在水和异丙醇混合溶剂中的活度系数,讨论了电解质溶液活度系数与温度和浓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用连续滴定量热法测定了四元体系Li_2B_4O_7—Li_2SO_4—LiCl—H_2O及其次级体系Li_2B_4O_7—Li_2SO_4—H_2O和Li_2B_4O_7—LiCl—H_2O 298.15K时的稀释热,并结合Debye-Hückel热焓极限公式研究了该体系的平均表观摩尔热焓。  相似文献   

12.
Relationships among conductivity, temperature, total dissolved solids (TDS), and density were determined for hypersaline brine (TDS, 83 g kg) from Mono Lake. A theoretical estimate of density based on ionic composition and calculated partial molar volumes compared well with actual measurements (difference, 390 ppm). However, an empirically derived equation of state based on temperature and conductivity provides the most accurate density estimates (residual errors, 190 ppm) and can be used with data collected with CTD profil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