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7 毫秒
1.
《地下水》1996,(2)
由陕西省水利厅提出,陕西省水工程勘察规划研究院、陕西省水利厅城乡供水建设管理处负责起草的《井灌工程建设规程》、《井灌工程规划设计技术规范》、《井灌工程验收规程》、《井灌工程管理规程》四个标准,经有关专家审定通过,陕西省技术监督局以陕技监局标发[1996]07号文批准发布为陕西省推荐性地方标准,从1996年6月1日起实施。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1996,(3)
由陕西省水利厅提出,陕西省水工程勘察规划研究院、陕西省水利厅城乡供水建设管理处负责起草的《井灌工程建设规程》、《井灌工程规划设计技术规范》、《井灌工程验收规程》、《井灌工程管理规程》四个标准,经有关专家审定通过,陕西省技术监督局以陕技监局标发[1996]07号文批准发布为陕西省推荐性地方标准,从1996年6月1日起实施。  相似文献   

3.
郑三元  王振龙 《地下水》1996,18(3):97-101
本文从地下水资源动态转化与供需平衡的角度,以开采量、农田除涝防渍及机井水泵吸程水位为约束条件,井灌区灌溉效益最大为目标,建立了井灌经济模型,优化计算了作物种植组成及充分、非充分灌溉供水保证程度,对井灌工程进行了财务经济分析,提出了经济井径、井深、经济井距等井灌开发方案。  相似文献   

4.
孙胜祥 《地下水》2005,27(1):10-11,18
关中地区机井灌溉发展历史悠久,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高,本文分析了井灌发展的现状,针对如何巩固发展井灌,根据关中地区不同地貌单元提出井灌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曹楠 《地下水》2011,33(5):81-82
针对关中地区井灌区的灌溉用水管理粗放,田间灌水损失大,大量水资源消耗于渗漏和蒸发等诸多原因,导致井灌用水效率低下与效益不明显,通过对井灌现状及影响井灌用水效率的主要因素分析,提出实施科学节水灌溉技术、充分改进田间地面灌溉技术及强化机井管理体制等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地下水》1999,(3)
编者按河南省南阳市“九·五井灌工程”(民心工程),是七十年代北方17省(市)机井建设高潮之后少有的现象。该项目总投资7亿元,仅四年间全市井灌区减灾增效达37亿元,他们不仅经济上得到了实效,而且井灌带来了观念上的转变,对该区水利建设方向上有了新的认识,对水资源可  相似文献   

7.
宋阳  史新芝  张英 《地下水》2009,31(4):33-35
在地下水资源评价工作中,利用井灌回归系数计算井灌回归水量,是目前较为通用方法之一.利用上世纪70年代以来聊城市茌平丁块和临清胡里庄试验区的资料,结合现有其它地下水开发利用方面取得的勘察、调查研究成果,对本地区的井灌回归系数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分析,运用地中渗透仪入渗资料、土壤水盐运动观测的含水率资料和降雨资料等多种方法分析,提出代表不同地下水埋深情况的引黄灌区、井河灌区、井灌区的井灌回归系数.  相似文献   

8.
张淑华  黄春生 《地下水》1996,18(1):25-27
节水农业是全国重点研究推广项目,也是发展“一优双高”农业的重要支柱,本文对南阳井灌区推广的地埋管道节水工程及产生的农业效益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在井灌节水区高效的作物种植模式,为井灌节水的发展及“一优双高”农业布局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9.
滕凯  卢秀佳 《地下水》1993,15(4):151-156
真空组合小井是开发地下潜水资源发展井灌既经济又实用的井型之一,为了根据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合理确定优化组合井型,降低井灌成本,笔者以井灌亩成本最低为目标函数,采用非线性规划的方法,提出了在不同水文地质条件下优化组合井型的求解公式和求解方法,对组合小井的合理选型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利用井灌回归系数计算回归补给水量,是地下水资源评价计算井灌回归水量的基本方法。井灌回归系数确定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地下水资源评价成果的合理性。以试验站的观测资料为基础,结合引水灌溉调查成果,对影响井灌回归系数大小的因素和区域分布规律进行了系统分析,依地下水埋深和灌溉方式划分引黄灌区、井河结合灌区、井灌区三种类型,分析确定鲁北平原区适用的井灌回归系数。  相似文献   

11.
《地下水》1991,13(1):9-13
1987年12月北方地区机井建设与管理工作会议以来,我省各级水利部门深化改革,开拓进取,使全省机井建设与管理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一、初步扭转了井灌面积下降的局面70年代初,我省掀起了机井建设的高潮,每年新增井灌面积20~30万亩,最高达50万亩。井灌面积占全省水地面积的比例上升到49%。进入80年代初期,井灌面积经过短暂的徘徊后,开始逐年下降,到1987年,配套井下降到74880眼,井灌  相似文献   

12.
王璋  黄国勤 《地下水》1996,18(4):141-142,140
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与鄂、陕两省接壤的南阳市,自1986年以来的十年中,有7年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旱灾,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严峻的现实教育了群众,“兴农必先兴水”已成各级领导和广大农民的共识;尤其是去年夏天朱镕基副总理前来视察.给水利工作带了契机与活力,打井灌溉已是促进南阳“农业大市”的腾飞、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工程。 1 发展井灌的优势与潜力 1.1 南阳盆地有着丰富的地下水资源 据水文地质部门勘测分析,全市地下水动态资源20.6亿m~3.浅层地下水可开采量为8.6亿m~3;目前年开采量4.2—4.6亿m~3,约占可开采量的一半,井灌的资源开发潜力很大。  相似文献   

13.
白建学  翟志光 《地下水》1995,17(3):111-112
澄城县在机井的打配、输水等关键环节上,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了井灌事业的发展。五年来,通过研究、试验、推广塑料井壁管、暗管输水和地埋动力线等新技术,不仅提高了成井质量,大大降低了工程投资,而且有力地推动了全县机井建设的发展,使机井数由1989年的345眼迅速增长到1994年的458眼,井灌面积由1989年的2万亩增加到1994年的6.5万亩。以下是我们的几点作法。  相似文献   

14.
刘中伏  曹瑞清 《地下水》1992,14(4):192-193
本文通过笔在河北景县社桥、大车庄等几个井灌区中的工作调查,分析了影响井灌工程正常运行的不可忽视的几个问题,从而担子同几点建议和具体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5.
周文珂 《地下水》1996,18(2):49-50
凤翔县宜井面积485Km,已发展井灌面积12万亩和井渠双灌面积5.9万亩。1994年底,机电井保有量2587眼。其中,未利用机井858眼,占2587眼的33.17%。在未利用机井中有百米以上深机井343眼,深度在80m左右的中深井185眼,深度50m以下的浅井330眼。未配套的机井有106眼、机具失盗的机井285眼,机具老化报废的机井244眼、井水濒临干枯的机井223眼。变压器被盗73台。  相似文献   

16.
定量研究了井孔储存量对气压波动引起的承压含水层井水水位波动的抑制和滞后效应,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并推出了其解析解,给出了承压含水层井孔水位波动与气压波动的定量关系.分析发现,对于常见承压含水层完整井来说,当其井径大于0.1m时,井孔储存量对气压波动引起的井水水位波动具有明显的控制和滞后效应.随着井径的增大或者含水层水力扩散系数的减小,气压波动引起的井水水位的波动减弱.当井径无穷大或含水层水力扩散系数无穷小时,井水水位不再随气压波动;反之,当井径无限小或含水层水力扩散系数无穷大时,井水水位则正好以反相位随气压波动,且井水水位波动幅度和气压波动幅度之比刚好为气压效应系数.  相似文献   

17.
根据贵州不同煤矿区矿井水的水质特征,将矿井水分为含悬浮物矿井水、酸性含铁锰矿井水和非酸性含铁锰矿井水三大类,并总结出各类矿井水的分布规律。矿井水的水质特点及类型决定了矿井水应采取的处理工艺。工程实践表明:含悬浮物矿井水宜采用混凝沉淀+过滤工艺进行处理;酸性矿井水铁锰含量高,宜采用中和+混凝沉淀+过滤工艺处理,用浓度为5%的高锰酸钾浸泡过的锰砂作为滤料能减少矿井水处理站的启动时间;非酸性含铁锰矿井水适宜采用混凝沉淀+锰砂过滤工艺进行处理。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对于确保矿井水达标排放,减轻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李明  姚章村  杜崇 《地下水》2012,(4):98-99,128
以垦区历年【黒龙江垦区统计年鉴】和【水利统计年鉴】资料为主,并结合笔者研究成果,进行统计分析。论井灌在垦区实现粮食总产跨上400亿斤台阶的过程中起巨大作用和发展井灌与垦区粮食生产呈密切正相关,井灌的发展对提高垦区粮食产量,保障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的地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由于未来全球变暖的情况仍可能持续,了解陆地生态系统对温度升高的响应对研究全球变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利用开顶式气室(Open Top Chamber,简称OTC)和红外线辐射器(Infrared Radiator,简称IR)对位于松嫩草原西南部吉林省长岭县腰井子村种马场境内的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群落进行模拟温度升高处理,研究增温对芦苇植硅体数量的影响.OTC增温方式设置两种不同的规格,分别用OTC-Ⅰ和OTC-Ⅱ表示,即本文利用OTC-Ⅰ、OTC-Ⅱ和IR这3种不同的增温方式来模拟温度升高,每种增温方式均设置了3个不同温度梯度的增温处理和1个对照处理,以期更详细的研究芦苇中植硅体数量与温度因子之间的动态关系.实验发现,3种不同增温方式对芦苇鞍型植硅体和芦苇硅化气孔的影响一致,即增温后芦苇鞍型植硅体的数量增加、芦苇硅化气孔的数量有所减少;在3种不同增温方式的影响下,芦苇尖型植硅体对增温的响应存在差异,在OTC(OTC-Ⅰ、OTC-Ⅱ)增温方式下,增温后芦苇尖型植硅体的数量减少,但在IR增温方式下,增温后芦苇尖型植硅体的数量增加.通过对比不同增温方式下芦苇植硅体数量变化特征的异同,有利于得出比较全面和令人信服的结论,同时为今后广大学者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增温装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地下水》1991,13(1):28-30
近几年来,江苏省在搞好井灌建设的同时,充分挖掘内部潜力,重点做好机井的恢复配套、节水灌溉、管理使用和井队建设,取得一定成绩。主要做法是:一、抓机井的恢复配套提高井灌效益徐州地处淮北,地面水源严重不足,是我省发展井灌的重点地区,全省5.5万眼机井有4.3万眼分布在徐州市所属的六个县,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几年的抗旱,暴露出机井作用在下降,全市井灌面积由1982年的252万亩下降到1985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