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9 毫秒
1.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唐山市水资源问题日益突出,因此,掌握地下水水质的动态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十分必要,可为唐山市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规划、管理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全面收集唐山市长系列地下水水质监测资料,在分析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重点对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分布规律及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
尹政  赵艳娜  杨丽萍 《地下水》2010,32(3):12-14,98
甘肃西部北山区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水文地质条件异常复杂,断裂构造严格控制着区内地下水的分布、埋藏及运动规律,主干断裂带与支干断裂的交汇部位、沟谷与断裂交汇带、新构造运动形成的沉降带及坳陷盆地等有利于地下水的赋存,可作为供水水源地水文地质勘探靶区。  相似文献   

3.
非线性问题的数值解法在求解水文地质参数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润贤 《吉林地质》1999,18(2):56-59
本文通过反映不同类型地下水运动规律的微分方程的讨论,得出地下水的运动是复杂多变的,基本属于非线性问题。其水文地质参数的求解,只有采用数值解法和电子计算机结合的途径,才是最准确、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随着按图幅开展的1:5万水文地质调查工作的推进,水文地质图的编制愈显重要。如何编制易读、准确的水文地质图是摆在水文地质工作者面前的一个课题。通过多年探索,笔者针对基岩山区提出了水文地质纲要图的概念与内涵,并在沂蒙山区1:5万水文地质图编制中进行了尝试和探索。结果表明,以地下水系统为对象的区域性水文地质纲要图作为水文地质图的镶图,可使读者从地下水系统角度掌握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及地下水运动规律,并且有助于图幅内容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吉林西部砷中毒区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野外调查和样品测试数据为依据,应用SPSS软件对吉林省西部地下水中的砷及其它化学组分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As与Fe、HCO3-、Mn、Cl、PO43-、TDS呈显著正相关关系,As与SO42-、Se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根据水化学样品分析结果,结合研究区的地质、地貌及水文地质条件,得出病区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在这个特定的水文地质单元,不同的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具有不同的砷含量,Cl.HCO3—Na型水的总砷含量最高,HCO3—Ca型水的总砷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6.
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系含水层沉积学初探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16  
“含水层沉积学”是沉积学、水文地质学、油气储层地质学、地球化学等相互交叉综合的产物,是以沉积学、水文地质学理论为基础,以沉积含水层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查明地下水赋存和循环条件、地下水系统结构特征、地下水水质成因与分布以及地下水富集规律为主要研究内容,最终服务于地下水资源勘查评价的一门边缘分支学科。含水层沉积学及水文地质综合研究表明,受到沉积相类型及其空间展布的明显控制,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系地下水赋存、循环、富集条件以及地下水水质分布总体具有北好南差、盆地南部具有下好上差的宏观规律。  相似文献   

7.
详细论述了地下水系统作为随机系统的客观合理性,应用随机模型于地下水资源 计算问题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介绍了地下水动态数据的随机处理方法,分类讨论用随机微分方程模拟,预测地下水位;并引入了伊藤随机积分研究地下水运动规律;将反求水文地质参数一维求布依模型推广到导水边界和二维情形。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洮南北部丘陵缺水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赋存规律及地质构造、岩浆岩对地下水形成的控制作用,阐述了基岩地下水蓄水构造的基本类型,指出了找水方向。  相似文献   

9.
传统地下水动态类型的判别方法存在受人为主观因素影响大、易产生多解性等问题。为提高地下水动态成因类型判断的可靠性,本文提出了基于水文地质条件定性分析与实测数据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综合判别方法。根据研究区的气象、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等,将地下水各补给项及排泄项对地下水动态的影响进行定量化,对动态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及逻辑判断,辨识出对地下水位动态贡献最大的补给项和排泄项,并依此确定地下水动态的成因类型。基于该方法,以三江平原松花江流域2011年及2015年相同的57个地下水观测点为例,结合地下水位埋深、地下水位、河水位、降水量、观测井距河流的距离、包气带岩性等资料,将研究区地下水动态成因类型共划分为水文型、降水入渗型、降水入渗-蒸发型、降水入渗-径流型、降水入渗-开采型和人工开采型6种类型;对比2011年及2015年研究区地下水动态类型的变化,降水入渗型、降水入渗-径流型等天然地下水动态成因类型占比减少,而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地下水动态成因类型占比增加,表明人工开采活动对地下水动态的影响日益增强。相比根据地下水动态曲线特征确定动态成因类型的传统定性分析方法,本研究提出的综合判别方法能够在充分考虑水文地质...  相似文献   

10.
马健 《水文》2020,40(1):7-12
通过对潍坊南部山区水文地质条件进行详细研究,根据研究区地下水赋存特征,将地下水类型划分为第四系孔隙水、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和基岩裂隙水三类。根据研究区地貌类型,孔隙水划分为山前坡洪积扇和近山前冲洪积平原两种类型;根据研究区岩溶发育类型,岩溶水划分为岩性接触溶蚀带型、层状岩溶裂隙带型及岩溶溶蚀破碎带型;根据研究区含水裂隙成因,裂隙水划分为风化裂隙水、构造裂隙水和成岩裂隙水三类。本文对研究区内各类地下水的赋存规律进行研究,初步总结了各类地下水的地电特征,为区内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周文生  刘海燕  芮婷 《地下水》2022,(1):42-44,48
以鄂尔多斯白垩系盆地西缘盐池地区白垩系浅层地下水含水层为目的层,在综合分析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通过野外调查、取样、试验分析,系统整理地下水水化学数据,对该区域白垩系地下水水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盐池白垩系地下水化学类型主要为SO42-·Cl-、SO42-型,地下水溶解性总固体总体分布规律是分水岭东部溶解...  相似文献   

12.
姜丽丽  尹恒  马宇 《地下水》2018,(6):46-49
本文根据在珙县某危险废物填埋场开展的野外调查工作和试坑入渗试验,结合前人在区内进行的水文地质普查成果,划分了研究区的含水层岩组与地下水类型,阐述了不同类型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等水文地质特征,并结合入渗试验测的渗透系数对包气带防污性能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可知:研究区地下水类型可划分为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和松散岩类孔隙水两类,主要来源是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动态随降雨变化明显,水量一般较少至中等,红层承压水在静水压力作用下向深部运动,通过机井揭露排泄,水量较丰富;利用双环试坑渗水试验可知,场址区粉质粘土层的渗透系数为0.011~0.013 m/d,渗透性等级为弱透水,防污能力较好。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了洮南北部丘陵缺水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赋存规律及地质构造,岩浆岩对地下水形成的控制作用,阐述了基岩地下水蓄水构造的基本类型,指出了找水方向。  相似文献   

14.
罗山自然保护区地下水化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玺  程旭学  马岳昆  李戍 《地下水》2012,(1):23-26,79
罗山自然保护区是宁夏中部的水源涵养林区。通过对罗山地下水进行取样分析、综合运用描述性分析、因子分析的方法,对地下水化学成分的统计特征及其在空间上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罗山浅层地下水中HCO3-和SO42-绝对含量较高,为地下水中的主要离子。以罗山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地下水化学类型特征及演变规律;地下水中的Mg2+、Na+、Cl-、SO42-、NO3-和TDS的相关程度很高,主要是来自沉积砂岩、板岩中的长石、石英和绢云母;区内硫酸根离子、氯离子和水的总硬度普遍超标,咸水区对人体有害的氟化物含量超标,部分微咸水区的氟化物含量超标,淡水区未出现超标现象。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世园会、冬奥会、延庆新城、中关村延庆园等的规划建设[1],延庆平原区的工程建设项目越来越多。延庆平原区在第四纪整个演化过程中[2],比北京平原上升快、反复大,地质沉积规律复杂,且研究区内主要河流(古八达岭河和古妫水河)曾发生过流向倒转,造成研究区内地形地貌及地下水条件复杂,水文地质条件差异较大,和临近的北京平原区地下水分布规律有所不同,复杂的水文地质条件对该地区工程建设的影响较大。通过查阅调查区相关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背景资料,同时结合在延庆平原区的地下水监测信息,对延庆平原区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根据调查结果对该地区进行了水文地质条件分区,以指导相关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16.
《四川地质学报》2022,(4):671-675
页岩气开发中地下水环境保护尤为重要。通过对长宁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调查,识别了区内地下水的含水岩组、地下水类型、岩溶地下水系统和敏感目标。通过重点井场周边的地下水监测,表明该地区目前地下水环境质量总体良好,并未发现与页岩气开发相关的地下水污染,该数据可作为页岩气开发区的地下水水质基线数据。结合开发区内的水文地质条件及页岩气开发工程特点,建议应从井场选址、施工工艺控制、地面物料管控、全过程监测等方面着手加强地下水环境的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7.
张天文  李学军  强杨 《江苏地质》2015,39(1):121-126
以卫宁北山石空段地下水为研究对象,结合中宁平原盆地已有的地质、水文地质资料,介绍了山前地下水水文地质、赋存、补给径流排泄特征、水化学特征和地下水变化动态。地下水受构造地貌控制由山前流向黄河,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水岩相互作用从A1—A5点以溶滤、A6—A7混合作用为主,逐渐演变成A8—A10的以浓缩-蒸发为主。水质测试表明:地下水由山前至滨河由苦咸水转化为淡水(微咸水),水化学类型由Cl·SO4-Na(Cl·SO4-Na)型转为HCO3·SO4-Ca·Na型,平原区水质属于较差类别。受人类活动影响,主要污染物为氨氮等。  相似文献   

18.
笔者以新疆叶尔羌河流域为例,在研究区水文地质调查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区域、不同深度D、~(18)O和T值的变化分析地下水补给来源.解决了传统研究方法很难解决的问题.为干旱地区地下水起源及空间分布规律研究提供了新思路。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地下水不是来自大气降水的直接入渗,而是地表水渗漏补给。(2)流域分为两个独立的地下水循环系统,分别接受叶尔羌河与提孜那甫河河水补给。(3)潜水和承压水的起源相同,属统一的地下水系统。(4)地下水径流表现为倾斜平原区径流强烈,地下水以水平运动为主;细土平原区地下水径流迟缓,地下水以垂直蒸发运动为主.径流方向与地表水流向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为了进一步查明长春新区水文地质条件,掌握地下水动态规律,选取饮马河流域长春新区开展研究.利用2016~2018年地下水观测数据,通过地下水动态分析、衬度系数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认为长春新区地下水动态特征主要为入渗-蒸发型及入渗-开采型,地下水主要接受降水补给,水位埋深受降雨和人为开采的双重影响;地下水水位埋深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地下水埋深与降水量呈明显的负相关,地下水埋深与降水量的相关具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20.
岩溶地下水系统单元网络数学模拟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夏日元  郭纯青 《中国岩溶》1992,11(4):267-278
本文提出的单元网络数学模拟方法,即用大单元块段及管道网络分别代表岩溶区相对均匀的裂隙化区域及非均匀分市的岩溶管道,地下水流动特征按渗流运动规津及管流运动规律分别表达,耦合求解。拟对难以用常规数学方法解决的复杂多重岩溶含水介质及其裂隙流与管道流并存、快速流与慢速流并存、线性流与非线性流并存以及非连续流等特殊水流规律的水文地质特性作定量评价。文中以北山矿迳流排泄区裂隙管道水系统为例,介绍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处理线性流与非线性流并存水流运动规律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