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板块构造图的制图理论与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延林 《青海地质》2001,10(2):5-17,25
通过编制区域性1:300万“青藏高原板块构造图”和1:50万“柴达木北缘板块构造地质图”的体会,并结合国内学者对这两份图件的审查意义及建议,重点讨论有关区域性板块构造图编制的理论与方法,供区域地质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板块沉积学     
板块沉积学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是以沉积作用同板块构造密切结合为研究特色的交叉学科。作者初步定义为:板块沉积学是研究各种板块构造环境下沉积岩石组合以及沉积作用演化的学科,是介于沉积学和板块构造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它属宏观沉积学的范畴,主导思想是“活动论”。  相似文献   

3.
答读者问     
编辑同志:目前一些有关“板块构造”的文章,大多提到对蛇绿岩的研究是当今研究板块构造的方法之一。我对蛇绿岩的概念不够清楚,请帮助详细解答什么是蛇绿岩?其研究意义是什么?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碎屑模型”和“颗粒指数”概念的提出使得砂岩碎屑组分的研究进入了宏观地质学的实用领域。碎屑组分-物源区类型-板块构造背景研究已构成有机的整体,成为沉积学与板块构造学紧密联系的纽带之一。笔者几年来系统观察研究了大量的地表和钻井剖面的砂岩薄片,统计分析了三叠-侏罗系砂岩碎屑组分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碎屑模型的图解研究,结合区域地质特征,对图中反映的物源区类型和板块构造背景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认为:本区北部的库车坳陷属前陆盆地,南部的阿瓦提-满加尔坳陷为克拉通内坳陷盆地。  相似文献   

5.
吴根耀  关静 《地质科学》2006,41(3):510-510,522
成都理工大学罗志立、李景明、刘树根等著的“中国板块构造和含油气盆地分析”一书,2005年由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全书共1059千字,643页。本书收录罗志立先生及其学生各时期的代表性论著48篇,以“板块构造理论结合中国地质构造实际,在基础地质理论上有所创新,在分析中国含油气盆地特征和油气资源远景上有所建树”为主线。  相似文献   

6.
对板块构造的一些不同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地质》1993,(7):31-32
我在学校听老师说:“当代板块构造学说的兴起,是地球科学的一次重大革命,地学中的分支学科几乎都在根据板块构造理论进行修改补充.”但读了贵刊1992年7期夏之秋  相似文献   

7.
砂岩碎屑组分与板块构造位置关系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近年来,“碎屑模型”和“颗粒指数”概念的提出使得砂岩碎屑组分的研究进入了宏观地质学的实用领域.碎屑组分一物源区类型一板块构造背景研究已构成有机的整体,成为沉积学与板块构造学紧密联系的纽带之一.本文综述了这方面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该矿床是华北板块南缘秦岭-“中央造山带”产于沉积岩系中的重要金矿床之一,Au的主要成矿期为“沉积变质期”。成矿作用演化自早古生代始至印支-燕山期,伴随板块构造逆冲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沉积(矿源)→变质(矿胚)→岩体热量影响(中国成矿元素叠加)→逆冲推覆、走滑脆-韧性剪节(矿体成型、初步定位)→伸展构造(破坏矿体、最终定位)演化的历程,与脆-韧性剪切带密切相伴”。应属板块构造逆冲带浊积岩-剪切带型层控金矿床,其快速定位预测标城具普遍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板块构造环境对金矿成矿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以板块构造理论为基础,论述了板块构造与金矿成矿的关系,指出与金矿有关的主要板块构造环境是裂谷带,岛弧地带,深大断裂带和碰撞带,不同大地构造环境对金矿成矿的控制具有不同的特点,另一方面,不同板块构造环境对金矿成矿具有专属性,这种专属性随着板块间的相互作用及其旋回性发展具有时空复合特征。  相似文献   

10.
传统板块构造理论50多年来一直是占统治地位的地学理论,是理解固体地球运行的基本范式,但遇到三大难题:板块起源、板内变形和板块驱动力。针对这三大难题,微板块构造理论试图开拓一个全球构造研究的新范式。本文通过与传统板块构造理论中基本原理的逐条对比,阐明了微板块构造理论的基本原理和优势及其对传统板块构造理论的拓展。微板块构造范式既不同于传统板块构造范式,又不同于地幔柱范式,是两者的重要补充与拓展。文中着重从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适用范围、理论出发点、理论假设与预测的角度,阐明了大板块与微板块的异同,并探讨了两者的转换关系及其转换机制的多样性,介绍了微板块生长成为大板块的4种途径、大〖JP2〗板块破碎为微板块的3种转换模式,探索了前板块构造体制下微地块在非线性地球系统中通过自组织、自生长等方式,进化为板块体制下微板块的自然选择过程。本文还提出陆壳型微地块是密度选择的结果,其密度决定了其保存机制,这是陆壳起源的根本;〖JP〗微地块向微板块的转变是刚性选择的结果,其刚性是初始板块构造体制起始的必要条件;微板块不对称俯冲或对流型式的转变是热选择的结果,其热不对称性是现代板块构造体制起始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近10年来,古元古代板块构造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文中列举了大量新发现、新证据,趋向认为现代模式的板块构造机制始于2.1~1.66Ga地体及伸展构造理论的应用也丰富了古元古代板块构造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近10年来,古元古代板块构造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文中列举了大量新发展、新证据,趋向认为现代模式的板块构造机制始于2.1-1.6Ga。地体及伸展构造理论的应用也丰富了古元古代板块构造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中国大地构造研究已有数十年历史.早在四十年代中期黄汲清发表了“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位”,其后又有各种不同学术观点的中国大地构造文献问世.但从板块构造观点研究中国大地构造则开展的很晚,不过为近数年间之事.中国幅员广大,地质构造复杂,以往的地质资料又缺乏有关板块构造的记载,因而现在要论述全国的板块构造,很感资料不足.这里只能讲一个大致轮廓,有些地方也还只是一些设想. 首先谈几点对板块构造概念的认识.地  相似文献   

14.
前言     
莫宣学 《地球学报》1996,17(4):341-342
前言人们普遍认为,大陆漂移学说带来了第一次地球科学革命,板块构造学说引发了第二次地球科学革命。然而,随着大陆地质和深部地质的深人研究,板块构造学说遇到了越来越多的困难和挑战。板块构造现行理论体系亦难以对一些重大的地质问题,如板块运动动力源、板内垂直运...  相似文献   

15.
王学佑 《铀矿地质》1996,12(3):149-155
本文从郯庐断裂带整体地质构造特征出发,应用板块构造理论和遥感技术、地质调查、物化探等综合研究方法,初步提出郯庐断裂带应归属于东亚大陆古岛孤-新裂谷式巨型构造系统,它与现代西太平洋岛弧具有“相对应性”及“等结性”控制金矿成矿集中区的新认识,并据此探索和总结了金矿(含其他矿产)的成矿规律,为寻找“招掖”式金矿进行成矿前景预测。  相似文献   

16.
大陆漂移、海底扩张、板块构造是当今地学工作者的热门话题。板块构造说究竟是地质学史上的一场“革命”,抑或仅仅是一种时髦的假说,不论是其最热心的拥护者,还是最激烈的反对者,都有必要对此作一番冷静的思考和历史的回顾。  相似文献   

17.
中国板块构造的轮廓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正> 一、前言 中国大地构造研究已有数十年历史。早在四十年代中期黄汲清发表了“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位”,其后又有各种不同学术观点的中国大地构造文献问世。但从板块构造观点研究中国大地构造则开展的很晚,不过为近数年间之事。中国幅员广大,地质构造复杂,以往的地质资料又缺乏有关板块构造的记载,因而现在要论述全国的板块构造,很感资料的不足。这里只能讲一个大致的轮廓,有些地方也还只是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8.
中国含煤盆地的聚煤规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仁农  李桂春 《地质论评》1995,41(6):487-498
含煤盆地是煤系形成的基本地质构造单元,含煤盆地的形成和演化与所处的板块构造位置有关,板块构造在中国含煤盆地的演化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为它影响着含煤盆地的古地理,古气候及古植物的变化,因此板块构造演化控制了含煤盆地的煤系的形成和分布。  相似文献   

19.
(一)近二十年来应用区域地球物理资料研究全球和深部构造的工作有了很大发展。区域地球物理成果对发展新全球构造的贡献是脍炙人口的。古地磁的研究及东太平洋条带状磁异常的发现,使六十年前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说”戏剧性地复活,并发展成为盛极一时的“板块构造”学说。  相似文献   

20.
本文概略介绍了花岗岩成因的研究现状,综述了花岗岩“成因分类”、花岗岩与板块构造的关系以及判别其形成环境的一些方法,并扼要介绍了花岗岩的物质来源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