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35—1936年日人小仓勉在五大连池地区进行火山调查,提出了五大连池是由于老黑山和火烧山喷发熔岩堵塞白河故道而成,故称为“火山堰塞湖”。本文依据实际资料和史料,对上述结论提出异议,与有关学者商榷,不当之处敬请指正。据近年的勘探和经过S_(101)电子计算机处理的五大连池地区卫片解译等资料,我们认  相似文献   

2.
五大连池新期火山(1719~1921年喷发)包括老黑山和火烧山两座火山。火山由富钾玄武质熔岩盾和锥体组成,造盾喷溢与造锥喷发交替进行。老黑山形成相对较早,喷发规模大,锥体结构复杂,为两期形成的复式套叠锥,晚期锥体中心为漏斗状火山口,火山喷发过程可分为5个阶段。火烧山为一单锥,锥体中心发育破火口,火山活动经历了3个阶段。  相似文献   

3.
论五大连池老黑山和火烧山火山喷发过程和喷发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锦章  陈洪洲 《地质论评》1999,45(7):378-383
本文概述了黑龙江省五大连池火山群中两座近代火山老黑山、火烧山的基本情况,浮岩碎屑堆积物和熔岩流的分布和特点。在此基础上,论证了老黑山火山不是单成因火山,火烧山可归属为单成因火山;火山喷发活动过程的特点是先裂隙式喷发、后转为中心式喷发;浮岩碎屑喷发是同岩浆喷溢伴随发生的。并同冰岛拉基火山(Laki volcanoes)、美国夏威夷火山及意大利斯通博利火山进行了对比,提出了应把中国黑龙江五大连池老黑山火山喷发类型命名为“五大连池老黑山型”,即一种兼有上述火山的特点,又同它们有明显差别的新的火山喷发类型。这种观点对于评估五大连池火山再次喷发的危险性和预测预报火山灾害,以及丰富对火山喷发类型的认识均有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老黑山期火山活动史及其与五大连池形成和演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黑山和火烧山是五大连池火山群中最年青的次山。老黑山是叠锥状火山,喷发时间发生在公元1000年左右和1719年。1720年的火山喷发形成了火烧山。六个大的山堰塞湖的形成与这三次火山喷发有关。  相似文献   

5.
老黑山期火山活动史及其与五大连池形成和演化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黑山和火烧山是五大连池火山群中最年青的火山。老黑山是叠锥状火山,喷发时间发生在公元1000年左右和1719年。1720年的火山喷发形成了火烧山。它们经厅了二大连池在卫片上还发形一大连池和五大连池三个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6.
五大连池火山群位于黑龙江省黑河地区德都县境内,在讷谟尔河以北的玄武岩台地上,方圆600平方公里。 五大连池火山最后一次喷发是在1720年,形成了老黑山和火烧山。以白垩纪下统的砂页岩,海西期花岗岩和更新统的旧期玄武岩为基底,由老黑山和火烧山火口四周溢出熔岩流,特别向南蜿蜒流动,形成貌似“石龙”的熔岩,人们称之为“石龙”熔岩。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五大连池新期火山喷发的火山弹动力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地总结了黑龙江省五大连池新期火山老黑山和火烧山的火山弹形态和内部结构;对比和讨论了近球状、纺锤状、椭球状和圆饼状火山弹的 体积估算和准确的表示方法;初步研究了火山弹的形成、空中飞行和落地变形的动力学过程。根据老黑山火山弹的分布情况,计算出了老黑山新期喷发时火山弹达到的高度范围。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五大连池老黑山、火烧山火山机构及岩石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福泉  郭克毅 《地质论评》1982,28(4):326-334
我国史期之诸大陆型火山中,惟以黑龙江五大连池老黑山和火烧山喷发活动史载详尽生动,并已为美国G.A.MacDonald所著火山和大英地质博物馆说明书载人世界活火山之列。近一个多世纪以来,五大连池火山一直为国内外学者所注视和研究,本文拟论述老黑山、火烧山火山机构及岩石特征,以引起地质和火山学者的关注和讨论。  相似文献   

9.
五大连池以其独特的火山地貌 景观和疗效神奇的矿泉水而闻名于中外,是旅游,疗养和地质考察最好的云处。参观考察的内容是火山与矿泉,重点参观1719-1721年喷发形成的老黑山,火烧山两座火山及熔岩流动形成各种形迹同时还参观老期火 山,冰洞,矿泉,药泉山公园及五大连池风光。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五大连池火山群火山分布与断裂关系新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五大连池是世界陆内单成因火山的典型代表,明确断裂与火山排布关系对研究此类火山活动过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地表观察与遥感图像解译,结合区域构造、地表出露断裂或破裂带、火山喷发时间次序(如一些火山存在由SW向NE依次喷发的规律)、区域剖面图以及不同向排布的火山规模规律等现象,研究了五大连池陆内单成因火山群火山排布与断裂的相关关系,认为五大连池地区具有NE,NW和近E-W三组方向的7条断层。区域大地电磁资料以及东北地区深部构造研究也支持这一分析。由于这三组方向的断裂还出现于火山活动之前的花岗岩之中,加之地震数据、地质历史时期的应力状态以及河流阶地研究显示在火山活动时期本地区不存在活动断裂,这些断裂应该形成于五大连池火山活动之前,并在火山作用过程中为岩浆提供了向上运移的通道,从而形成了现今的地表火山分布,即三组火山沿NE向断裂排布,两组火山沿NW向断裂分布,两组火山沿近E-W向断层排布。  相似文献   

11.
五大连池火山区低温矿水的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五大连池老黑山期火山活动岩浆热液和基岩余热衍生的热矿水,在五大连池古湖底部发育的多年冻土负热力环境,按多孔岩石和构造裂隙流体动力分形弥散机制输运过程中,进行热量交换,而实现热矿水降温,形成与区域地下水通常温度一致的低温矿水。  相似文献   

12.
五大连池老黑山火山弹和喷发柱动力学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火山喷发是一个气体、液体和固体混合物的复杂的流体动力学过程。正确理解这个过程是研究火山喷发的关键因素。Eject和Plumeria软件可以很好地模拟现实火山喷发过程中火山弹和喷发柱的动力学过程。在详细调查五大连池老黑山地区火山弹、火山碎屑物和整理已有数据的基础上,运用Eject和Plumeria软件对老黑山火山的火山弹和喷发柱进行了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老黑山火山喷发的火山弹喷射最大高度为530 m,喷射角度45°时喷射水平距离最远为1 000 m,喷发柱最大高度为4.7 km,喷发柱半径为2.3 km。通过对其喷发规模和火山灰构成比例的探讨,认为老黑山火山喷发属于镁铁质火山小型喷发,对环境的影响范围有限。  相似文献   

13.
老黑山、火烧山火山碎屑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德都县五大连池火山群中部的老黑山、火烧山,是该火山群中最新的两座火山,其最后喷发时间为1719—1721年。五大连池火山群位于松辽裂谷带与小兴安岭隆起交界处,四周为深大断裂所控制,火山通道则位于次级断裂交汇处。区内地层除第四系火山岩外,尚有石炭系千枚岩、板岩,白垩系砂、页岩,第三系砂砾岩及第四系松散沉积物。侵入体有华力西及燕山期花岗岩。本区火山喷发为中心式,老黑山在前,火烧山在后,脉动式溢流和韵律式爆发相间,构成面积近70平方公里的熔岩台地和比高分别为166米、70米的老黑山、火烧山两个火山  相似文献   

14.
五大连池老黑山、火烧山的火山喷发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野外调查及火山喷发观测记录入手, 结合国内外火山研究的新进展, 在火山成因类型、喷发方式及喷发前兆等方面讨论了五大连池老黑山、火烧山的火山喷发特征。指出老黑山、火烧山的火山成因类型属于单成因火山, 喷发方式不是简单的中心式喷发, 而是经历了裂隙式喷发后转为中心式喷发。通过火山喷发观测记录的分析及与国外火山对比, 揭示出此次火山喷发是有前兆的, 其前兆特征对监测预报未来火山喷发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的老黑山、火烧山是我国有详实史料记载的喷发时间最新的活火山,公元1720—1721年喷发距今已300年.火山地震与火山喷发关系密切,但在熔岩台地上较难区分熔岩流动造成的岩石变形与地震造成的构造变形.前人利用地震台网记录和史料记载,对老黑山和火烧山地震的活动特征、火山喷发与地震的关系做过大量研究,但迄...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论述五大连池火山地质构造背景的基础上,阐述了火山活动史。根据45个钾氩法同位素测年资料,将更新世五大连池旧期火山划分为4期。五大连池火山是休眠火山,有以下火山活动的动力学信息:红外探测有局部相对温高地段,微弱地震,矿泉水中CO2气体来自岩浆分异作用;新构造运动抬升。应加强火山动态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7.
刘祥  郎建军 《地质论评》2011,57(5):650-658
黑龙江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的老黑山、火烧山火山岩屑崩落(debris-avalanche)形成小丘状沉积.老黑山火山西面、东面和东南面有数十座小丘,火烧山火山北面和东北面也有数十座小丘.最大的小丘高约17m,基座直径50m以上.最远的小丘距火山2km.小丘为崩落堆积的岩块相,由巨大的崩落岩块组成.崩落岩块为灰紫色玄武质...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富钾火山岩带的板块构造环境及火山喷发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家骧  吴志勤 《地质论评》1989,35(3):211-220
本文对我国东部有名的富钾火山岩带中二克山、五大连池、科洛火山群进行了板块构造环境及火山喷发特征的研究。研究表明,本区火山活动应为大陆板块内部的裂谷环境,与消减带无关。文中还总结了火山活动的时代、规模、顺序、碎屑锥特点。研究了绳状、渣状熔岩的典型剖面、形成条件及流动方向。分析了火山碎屑物(岩)的类型、粒度及厚度。认为本区属夏威夷型及斯通博利型喷发,火山活动强度后期减弱,而爆发强度后期增大。  相似文献   

19.
老黑山火山碎屑降落堆积物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祥 《沉积学报》1997,15(1):71-76
由中心式喷发形成的老黑山火山碎屑降落堆积物,主要是玄武质火山渣、火山弹、火山饼和少量岩屑。在火山爆发自身能量和北北西风的影响下,形成高耸的火山渣锥和向南南东展布的低缓的火山碎屑席地貌景观。区域上系统测量了火山碎屑席中火山碎屑的厚度、最大平均粒径、分选系数和中值粒径,均呈现规律性变化;剖面层序则反映老黑山火山经过两个大喷发阶段,多次脉动式喷发。经估算,老黑山火山碎屑席中火山碎屑量比火山渣锥中要少得多,老黑山火山碎屑属“建造火山锥”火山碎屑沉积。据投点,老黑山火山喷发属斯通博里型。老黑山、火烧山火山仍有再次爆发的可能。未来火山喷发的潜在危险主要来自火山喷发空落堆积物。老黑山、火烧山火山的南东、东和南,包括五大连池市在内有必要对未来火山爆发加以防范。  相似文献   

20.
加拿大哈恩斯教授对水口山矿田金银矿床成因与构造研究,提出浅成低温热液金矿成矿模式。模式特点是:①成矿主要受火山活动与断裂构造控制,并首次提出矿田内由下至上的张开构造系统受不同岩性界面影响,对形成含矿的次火山角砾岩具有决定意义;②矿床分布与金属矿物空间分带受火山活动控制,两个系列的火山活动熔化,形成相应两类成因矿床;③反映了矽卡岩型铜铅锌矿床与浅成热液金矿的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