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贵州省罗甸透闪石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甸透闪石矿床属燕山期岩浆热液矿床,成矿作用为接触交代;侵入岩体为辉绿岩,属偏碱性基性幔源浅成岩,岩体呈似层状顺层侵入于二叠系中统栖霞组(P2q)与茅口组(P2m)接触面之间;围岩蚀变有透闪石化和大理岩化,由岩体向外依次分为大理岩化带→透闪石化带;软玉矿体赋存于外接触带茅口组一侧,顺层产出;含矿带厚10~30余米,其中夹矿体十余层,矿体形态以似层状为主,次为透镜状,厚0.05~0.3 m。在1000 km2范围内发现5个辉绿岩体露头,呈带状出露,长3~35 km,显示有矿化,具有较好的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2.
1.地层建造组成的基本特征湘东前震旦系地层分布广泛,约占全区地层出露面积的60%,为一套巨厚的浅变质岩系,以冷家溪群为区内最古老的地层,岩性为灰绿色变火山岩和以板岩为主夹变质复矿砂岩,板岩一般呈厚层状,岩性较单一,下部变基性火山岩发育,中下部为流纹质凝灰岩及凝灰质板岩。其上板溪群为一套厚约2000余m的碎屑岩建造,复理石韵律甚为明显,与下伏冷家溪群为整合至假整合接触,岩性为变质复成份砂岩、含砾  相似文献   

3.
九曲湾砂岩铜矿位于江南地轴西南缘,为一套中新生代山间坳陷盆地沉积.矿区出露白垩系,由紫红色泥质粉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及细砂岩(深色层)与灰紫-灰绿-灰白-浅灰色含砾中、粗砂岩和细砂岩(浅色层)互层组成.深色层多为厚层状,浅色层多为薄层状.两色岩层组成含矿岩系,平均厚567米,自南而北急剧变薄. 矿体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或扁豆状赋存于浅色层中.在百余条浅色层中,已发现矿体近40条,空间上呈北北东向展布,边幕式排列(图1).  相似文献   

4.
新疆阿图什科克塔木铜矿位于塔里木板块北缘柯坪前陆盆地,成矿带属于塔里木成矿省柯坪塔格成矿带,是铜、铅、锌、铁、钒、钛、稀土、磷多金属的重要成矿区。矿体主要赋存于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组第二段浅灰绿色砂岩中,含矿层呈SW—NE向延伸,与矿区地层产状基本一致,矿体呈似层状产出,地表出露长度为0.3~4km,厚度为0.2~3m。刻槽样分析结果显示,铜的品位为0.42%~9.39%,主要矿石矿物为铜蓝、孔雀石,其次为辉铜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长石、方解石等。地球化学异常主要以Cu、As、Mo元素异常为主,伴有Zn、Ag、Au等元素异常。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等综合分析,认为科克塔木铜矿为砂岩型铜矿。  相似文献   

5.
我队在1∶20万芒康幅、盐井幅区调过程中,于1987年和1989年分别在芒康海通及盐井多吉版采获晚寒武世腕足类和早志留世笔石。现将其简介如下: (一) 晚寒武世地层出露于海通剖面的西端,整合覆于含Orthis calligramma的下奥陶统之下,为一套浅灰、灰白色厚层块状粉晶白云岩,夹灰白色薄层状白云岩,构成一背斜构造,其西与中泥盆统呈断层接触,底部出露不全,可见厚约75m。在白云岩中采获Billingsella sp.。  相似文献   

6.
邵显 《云南地质》2021,(2):163-169
湖北大冶市铜绿山铜铁矿矿体呈透镜状、似层状产于花岗闪长斑岩体与下三叠统大冶组碳酸盐岩接触带附近,矿体形态与岩体与碳酸盐岩之接触带形态一致,矿体在平面上表现为一组出露深度不等的平行脉,剖面上呈雁行式斜列,具尖灭再现现象.该矿床成因类型为矽卡岩型铜铁矿床.  相似文献   

7.
<正>乔夏哈拉铁铜矿位于新疆准噶尔北缘,距富蕴县南东25 km,与大型铜镍矿床喀拉通克毗邻。矿体赋存于中泥盆统北塔山组第三岩性段中,该段岩石主要为凝灰质砂岩、粉砂岩、大理岩、凝灰岩、玄武岩及安山岩。铁矿体呈似层状、扁豆状或透镜状,铜矿体产于铁矿体内及铁矿体下盘的绿帘石蚀变岩中,空间上与矿区广泛出露的闪  相似文献   

8.
<正>1矿区地质特征明山金矿位于右江盆地右江区域性断裂带东部巴合背斜南东端的南西翼。出露地层为下二叠统茅口组(P1m)浅灰色厚层状灰岩、微晶灰岩和中三叠统百逢组(T2b)灰色、深灰色中厚层泥质粉砂岩夹薄层泥岩,二者为断层接触。中三叠统百逢组二段一、二分层为主要赋矿层位。矿区内发育有NW向和NE向两组断裂,以NW向断裂规模较大、延伸长,矿体主要产于NW向  相似文献   

9.
《城市地质》2012,31(2)
蚀变带位于晚元古代青白口系钓鱼台组石英砂岩下部与晚太古代变二长花岗岩接触部位,与下伏变二长花岗岩呈断层接触关系,与石英砂岩呈渐变过渡接触关系。蚀变带呈断续出现,宽10~20 m,长200~800 m,走向北东50°~60°。蚀变矿物主要为硅化石英,少量重晶石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拣块分析品位Au:0.33×10-6。其赋存层位、蚀变矿物组合与区域上大型金矿床金英金矿相似,通过二者对比分析认为,本区具备金英式金矿形成的地质条件,找矿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10.
康古尔塔格金矿床位于天山东段。附近还有一些金矿点和金化探异常,构成长达110km、宽约5km的金矿化带。容矿岩石为一套海相火山-沉积岩系,以火山岩为主。主要岩石类型有安山岩、英安斑岩、凝灰岩、霏细岩、流纹岩夹浅变质砂岩、粉砂岩、含砾砂岩及灰岩等。金矿体呈层状、似层状,有膨胀狭缩、分支复合现象。矿体最长850m,厚0.5~11m,向下延伸380m,含金2.6~8.7(g/t)。主要金属矿物有黄铁矿、磁铁矿、赤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自然金等。脉石矿物主要为绿泥石、石英、绢云母、方解石、重晶石。  相似文献   

11.
蚀变带位于晚元古代青白口系钓鱼台组石英砂岩下部与晚太古代变二长花岗岩接触部位,与下伏变二长花岗岩呈断层接触关系,与石英砂岩呈渐变过渡接触关系。蚀变带呈断续出现,宽10~20 m,长200~800 m,走向北东50°~60°。蚀变矿物主要为硅化石英,少量重晶石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拣块分析品位Au:0.33×10-6。其赋存层位、蚀变矿物组合与区域上大型金矿床金英金矿相似,通过二者对比分析认为,本区具备金英式金矿形成的地质条件,找矿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12.
大横路地区出露地层主要为元古界老岭群大栗子组和珍珠门组的低绿片岩相 -高绿片岩相到低角闪岩相的变质岩系 ,北部有少量英云闪长岩 -奥长花岗岩和表壳岩残块。侵入岩主要以燕山期基性 -中基性为主。铜钴矿床产于含碳绢云千枚岩中 ,矿体长 36 0~ 140 0m ,宽 95~ 80 0m ,厚 3~ 10 8.7m ,呈层状、似层状、分枝状 ,矿石以浸染状为主 ,次为脉状、网脉状。矿床属多期多成因类型 ,主要受大栗子组地层、北东向断裂构造和变质作用控制 ,并有岩浆热液的叠加。  相似文献   

13.
郭文秀  刘建民 《华北地质》2002,25(3):206-213
大横路地区出露地层主要为元古界老岭群大栗子组和珍珠门组的低绿片岩相-高绿片岩相到低角闪岩相的变质岩系,北部有少量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和表壳岩残块.侵入岩主要以燕山期基性-中基性为主.铜钴矿床产于含碳绢云千枚岩中,矿体长360~1400 m,宽95~800 m,厚3~108.7 m,呈层状、似层状、分枝状,矿石以浸染状为主,次为脉状、网脉状.矿床属多期多成因类型,主要受大栗子组地层、北东向断裂构造和变质作用控制,并有岩浆热液的叠加.  相似文献   

14.
大横路地区出露地层主要为元古界老岭群大栗子组和珍珠门组的低绿片岩相-高绿片岩相到低角闪岩相的变质岩系,北部有少量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和表壳岩残块.侵入岩主要以燕山期基性-中基性为主.铜钴矿床产于含碳绢云千枚岩中,矿体长360~1400 m,宽95~800 m,厚3~108.7 m,呈层状、似层状、分枝状,矿石以浸染状为主,次为脉状、网脉状.矿床属多期多成因类型,主要受大栗子组地层、北东向断裂构造和变质作用控制,并有岩浆热液的叠加.  相似文献   

15.
河南栾川东鱼库钼(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栾川东鱼库钼(钨)矿床是东秦岭—大别山钼成矿带新发现双大型矿床.该钼(钨)矿床空间分布受晚侏罗世花岗斑岩体控制,矿体赋存于东鱼库—竹园沟二长花岗岩复式岩体内外接触带——三川组及南泥湖组岩石经接触交代变质形成的矽卡岩和长英质角岩中,呈层状、似层状分布.长1400m,宽200~800m.钼矿体厚10.30~244.35...  相似文献   

16.
<正>云南省勐腊县道班河铜矿床位于兰坪-思茅中生代盆地最南端,思茅-新山铜铅锌成矿带南部,为勐腊南坡铜矿床的南延部分(吕晓宏,2011;范昆琨,2013;李波等,2013a,2013b)。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白垩系上统曼宽河组(K2m)的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互层,为矿区铜矿体的主要赋矿层位;下第三系古新统勐野井组(E1m)地层出露较少,主要为钙质粉砂岩、泥岩与褐红色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互层,该层产出有丰富的膏盐层。矿区构造主要有金厂河-尚勇背斜,呈南北向展布,中部被  相似文献   

17.
涂登峰 《地质论评》1984,30(3):270-274
上堡黄铁矿区,位于华南褶皱系之中部。出露地层主要为上古生界。燕山早期的黑云母花岗岩,呈岩株侵入于轴向近南北之背斜轴部附近。矿体主要分布在两个部位: 1.呈似层状产于花岗岩与中上石炭统壶天群白云大理岩之接触带中,亦即无矽卡岩或仅有矽卡岩化之大理岩一侧; 2.呈脉状产于近花岗岩之大理岩内之裂隙中。矿脉走向0°~20°,倾向270°~290°,倾角陡,  相似文献   

18.
<正>1矿床地质库独木金矿床,位于哀牢山北段金矿带的中部,老王寨金矿东南约5 km处。行政区划属云南省新平县。矿区内出露上泥盆统变石英杂砂岩、绢云板岩,下石炭统变石英杂砂岩、板岩以及上三叠统紫红色页岩、粉砂岩。岩浆岩主要为橄榄岩、玄武岩和少量酸性岩。矿体产于上泥盆统的绢云板岩、粗面-碱性杆栏玄武岩中,沿区域滑脱构造带两侧的次级顺层韧性、脆-韧性剪切带呈似层状、扁豆状、  相似文献   

19.
崔家峪石英砂岩矿床赋存于下寒武系李官组,矿体呈层状,厚度5.2~15.50 m;矿石中砂结构,分选性好;矿石ω(SiO2)高达98.77%~98.98%,ω(Fe2O3)仅0.038%~0.045%,实属少见的超纯石英砂岩矿床.该矿床形成于温暖潮湿气候下的稳定大陆壳边缘滨海环境,石英直接来源于震旦系土门群砂岩,矿床是剥蚀-沉积多个旋回不断分选富集的结果.研究该矿床地质特征和成因具有地质和找矿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四川盆地东南缘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是四川盆地东南缘最为重要的烃源岩和页岩气勘探层位之一.在岩石学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岩石热解、色谱-质谱等分析技术,对研究区龙马溪组页岩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龙马溪组厚为60 ~ 420 m,主要由8种岩性构成:层状-非层状泥/页岩、白云质粉砂岩、层状钙质泥页岩、泥质粉砂岩、层状-非层状粉砂质泥/页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