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峡八庙一带的金红石矿产,分布于一套变质的基性火山岩内。火山岩与大理岩、二云石英片岩、钙质二云片岩、石英岩等互层,属海相火山岩建造。熔岩富含TiO_2,在区域变质作用下,TiO_2物相发生转化,金红石即在高钛背景下的相转化产物。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潼关金矿田含金石英脉蚀变矿化的主要特征,指出该矿田含金石英脉的蚀变围岩可分为两个带,即绢云母石英片岩带(或千枚岩带)和蚀变片麻岩带,认为整个蚀变带具典型的中温热液蚀变特征;在围岩热液蚀变过程中,Au、SiO_2、K_2O、CO_2和H_2O是带入组份,而Mg、Ti、Na_2O、Fe_2O_6、FeO和CaO是带出组份,Au未表现出明显的扩散效应.  相似文献   

3.
文章详细阐述了矿石类型、结构构造、物质组成、金红石产出特征及钛的赋存状态并对大量样品分析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查明统计总体包含三个成因总体,反映了金红石的两种物质来源,并主要经历了两次地质-地球化学作用过程。此外,还对矿石中金红石TiO_2与全钛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基本查明二者为直线型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4。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省已发现的变质型金红石矿床集中分布在南阳和信阳两地区,位于北秦岭-大别构造带,赋存于元古界及古生界变质岩系中。自北向南大致可划分为方城、西峡及新县三个成矿带。本文简要阐述各旷带内矿床的地质特征、矿石的可选性能等.以示我省金红石矿的潜在资源优势。同时对其成因进行探讨,为在我省寻找同类型的金红石矿床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利用LA-ICP-MS方法对柴达木盆地北缘鱼卡河超高压变质的多硅白云母榴辉岩及共生的石榴角闪钠长岩中的金红石进行了详细的矿物学和LA-ICP-MS原位微量元素研究。结果表明:多硅白云母榴辉岩中金红石显示Si成分环带,且Si含量(质量分数,下同)随变质压力而发生规律性的变化;从进变质到峰期变质阶段,金红石中Si含量从核部向边部呈升高趋势,峰期金红石的边部Si含量达到最高,退变质阶段金红石中Si含量从核部向边部呈降低趋势;石榴角闪钠长岩中的金红石主要呈包体产于多硅白云母、石榴子石、角闪石和钠长石中;在相同的超高压变质条件下,石榴角闪钠长岩中多硅白云母包体金红石的Si含量((1018~2741)×10^-6,平均为1924×10^-6)明显高于多硅白云母榴辉岩中的峰期金红石((450~2397)×10^-6,平均为952×10^-6)。综合多硅白云母榴辉岩和石榴角闪钠长岩的产状、变质演化和全岩成分以及前人对大别—苏鲁超高压榴辉岩中富硅金红石的研究结果提出,超高压变质岩石中金红石的Si含量与变质压力成正相关关系,金红石中Si含量大于500×10^-6可以作为榴辉岩经历超高压变质作用的指示标志。超高压金红石中Si含量与全岩成分中SiO2和TiO2含量有关,随SiO2含量的升高和TiO2含量的降低而升高。  相似文献   

6.
对大别超高压变质带榴辉岩中金红石进行了SHRIMP原位U-Pb定年,得到金红石U-Pb年龄为(219±4)Ma,与前人利用TIMS方法获得的金红石年龄结果在误差范围内是一致的,验证了金红石用于SHRIMP原位U-Pb定年的可行性。通过对比发现,不同赋存状态的金红石U-Pb年龄无明显差别。根据本次测得的年龄数据,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金河桥榴辉岩中金红石的UPb年龄为冷却年龄,代表了大别超高压变质带构造折返阶段的时代。  相似文献   

7.
金红石是提炼钛的重要矿物原料,在国民经济中用途广泛。本文总结了山西代县碾子沟金红石矿床、矿体地质特征,就其成矿机制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矿石的物理性质及其主要用途。  相似文献   

8.
大别超高压变质造山带南部的宿松地体主要由高压变质宿松岩群或杂岩组成,其岩性和物源构成复杂,历来的研究颇具争议。报道了宿松岩群的片麻岩、片岩和变质基性岩石等主要岩石类型的锆石U-Pb年龄和Nd同位素组成,限定了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宿松地体的属性及地壳演化。两个片麻岩样品的锆石U-Pb同位素年龄为750 Ma至约770 Ma,初始εNd值为-7.3~-1.6,可以推测原岩为新元古代岩浆岩;两个片岩样品的碎屑锆石U-Pb年龄值分布范围较大,并主要集中于晚太古代(2 700Ma至约2 800 Ma)、早元古代(2 000 Ma至约2 500 Ma)、中元古代(1 100 Ma至约1 500Ma)和新元古代(700Ma至约800Ma),推测原岩为新元古代沉积岩。片岩的Nd同位素组成变化较大,初始εNd值(回扣至750 Ma)为-20.2~-1.4,暗示剥蚀区的物质组成复杂。相似的碎屑锆石U-Pb年龄分布特征也普遍地记录在扬子陆块的基底岩石或沉积盖层中。新元古代岩浆岩广泛分布于宿松岩群、大别—苏鲁造山带超高压变质地体乃至扬子陆块边缘,指示宿松高压变质地体具有扬子陆块属性和相似的地壳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9.
玲珑矿田含有两种类型金矿床,一是蚀变岩型金矿床,二是石英脉型金矿床。该文重点研究玲珑金矿田西山矿区石英脉型金矿床中流体包裹体的特征。石英脉型金矿床分布在玲珑帚状构造之中,含金石英脉受"帚状构造"的断裂和节理控制,有300余条。流体包裹体显微观察研究表明,玲珑石英脉型金矿新鲜花岗岩和钾化花岗岩主要含有H2O包裹体,其次有少量H2O-CO2包裹体;(黄铁)绢英岩通常含较粗粒石英集合体,石英中有丰富的H2O,特别是H2O-CO2包裹体;金矿体(含金石英脉)含有明显数量的H2O-CO2包裹体;特别是存在较大的三相H2O-CO2包裹体。不同期次(世代)石英中H2O和H2O-CO2包裹体的大小、形态、相对含量和丰度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10.
在西峡县羊乃沟,发现巨晶红柱石,最大的晶体块度为30×5×5公分,是迄今国内已发现红柱石矿晶体最大的产地之一。据少量红柱石样品分析、试验资料:A1_2O_3 51.19—60.35%,SiO_2 37.25—42.06%,Fe_2O_3 1.70一2.36%,TiO_2O.19一O.46%,耐火度1780一1790℃。由于红柱石晶体大,质量好,西峡县外贸局已组织出口,在一九八二年通过广交会外销30吨,一九八三年200吨。在国际市场,红柱石(南非,A1_2O_3 60%)到岸价90一130英镑/吨。红柱石产于震旦系中统小寨组(Z_(2x))的含铝泥质泥砂质变质岩系中,岩性主要  相似文献   

11.
据X射线衍射分析显示,铝矿物以硬水铝石为主,勃姆石次之;铁矿物主要为赤铁矿和针铁矿;粘土矿物主要为高岭石和绿泥石,可见伊利石和伊蒙混层,锐钛矿和金红石是主要的钛矿物。另外,还发现了长石、方解石、石膏以及非晶质。通过电子探针分析显示,矿物组成为硬水铝石为主,还可见锐钛矿、绿泥石、针铁矿、锆石等矿物。  相似文献   

12.
宿松变质带位于大别碰撞造山带南部,是一个相对低级变质的构造岩石单位。该带岩石类型丰富,如云母石英片岩、花岗片麻岩、变玄武岩/斜长角闪岩、变质辉长岩、异剥钙榴岩、大理岩、石墨片岩和含磷岩系等。然而,它们的形成时代和岩石成因一直存在较大争议。为此,重点对大别山宿松变质带中花岗片麻岩进行了锆石SHRIMP U-Pb定年及Hf同位素分析。锆石定年结果表明,这些花岗片麻岩的原岩形成时代包括晚太古代(2.5~2.7Ga)和新元古代(770~830 Ma)两大类,经历了晚三叠纪的绿帘角闪岩相变质作用。新元古代花岗片麻岩的原岩是由经历了约2.0Ga变质作用的晚太古代岩石在新元古代大陆裂解过程中发生重熔作用形成的。鉴于花岗片麻岩的新元古代岩浆锆石年龄记录与大别造山带超高压正变质岩的原岩形成时代一致,结合变质作用特点和已有资料与区域地质背景,进一步证明宿松变质带花岗片麻岩等参与了扬子板块的三叠纪俯冲,并发生了绿帘角闪岩相变质作用,局部可能达到高压榴辉岩相变质作用,是扬子俯冲板块在较浅深度折返的岩片。由于大陆碰撞→造山后的逆冲、推覆以及构造堆叠与剥蚀作用,造成宿松变质带中有可能卷入较深俯冲的岩片。  相似文献   

13.
新疆西天山备战铁矿床出露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第三亚组火山岩和沉积岩,剖面测量和岩相学研究发现其中还发育硅质岩,呈层状、似层状分布于灰岩、英安岩和凝灰岩中。硅质岩主要由玉髓和微粒石英组成,岩石具微晶结构、块状构造和层理构造。硅质岩SiO_2含量(质量分数,下同)(67.26%~83.52%)、Al_2O_3含量(5.85%~15.88%)和TiO_2含量(0.30%~0.68%)较高,且Al_2O_3/(Al_2O_3+Fe_2O_3)值较高(0.89~0.99),而K_2O含量(0.27%~4.09%)和P_2O_5含量(0.06%~0.12%)较低,且MnO/TiO_2值较低(0.02~0.13),稀土元素总含量较高((11.32~119.14)×10~(-6)),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为右倾型。岩相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备战铁矿区硅质岩为火山沉积成因,硅质主要来源于海底火山喷发,有少量陆源碎屑物质加入,硅质岩形成于大陆边缘环境,其沉积环境为浅海、弱碱性、氧化环境,有利于磁铁矿的形成。综上所述,备战铁矿区硅质岩的发现对确定备战铁矿床的成矿构造背景、形成环境及成因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豫西堆积了第四纪不同时期的风积黄土和冲洪积黄土。前者形成了黄土台塬、黄土丘陵等地貌类型;后者则多分布于河谷阶地及洪积扇之中。冲洪积黄土物源多来自风成黄土,所以其粒度组成、物质成分具有相似性。豫西黄土具粉砂孔隙或粉砂孔隙—斑状结构,平均粒径约5.5—6.Oφ;标准偏差1.4—1.9φ;偏倚系数0.1—O.5;峰凸系数O.6—1.0;中位数O.03—0.04毫米;分选系数1.3—1.6。其岩性属粉质亚粘土、亚砂土,具有离散度较大,平均粒径对称较差、多为正偏倚、低峰态的粒度分布特征。豫西黄土轻矿物约占重量的85—95%,由长石、石英、云母及碳酸盐组成;重矿物占5—15%,主要为角闪石、帘石类、金属矿物、锆石、电气石、磷灰石;粘土矿物有伊利石,蒙脱石及高岭石。其化学成分以SiO_2和Al_2O_3为主,其次为CaO、Fe_2O_3、K_2O、MgO、Na_2O,FeO、TiO_2、MnO。豫西黄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具有渗透的各向异性和湿陷性。与西北黄土相比较,具有天然含水量高、干容重大、孔隙比小、湿陷性弱、压缩性低、凝聚力大等特征,因而其工程地质性质更好。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石湖金矿位于阜平幔枝构造核部中南段,其围岩主要是太古宇阜平群,是冀西目前已发现的唯一大型金矿。为研究石湖金矿的成矿时代,重点对含金石英脉中锆石进行了阴极发光分析和LA-ICP-MS U-Pb同位素测年。结果表明:锆石形态为自形-半自形,环带特征明显,Th/U比值大多大于0.1,为典型的岩浆锆石。锆石U-Pb年龄主要分为两组,其中一组207Pb/206Pb年龄主要位于(2 569±41)-(2 014±38)Ma之间,年龄数据在谐和图上基本位于一致曲线下方,显示放射成因铅明显有不同程度的丢失,其年龄数据与一致曲线的上交点年龄为(2 492±82)Ma,表示岩浆锆石的结晶年龄,可代表阜平群TTG片麻岩的结晶年龄;另一组206Pb/238U年龄为(136±4)Ma,结合含矿地质体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综合表明石湖金矿主要成矿事件发生在(136±4)Ma之后。石英脉中没有热液锆石,锆石来自围岩。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江南造山带东北缘唐舍复式岩体成岩序列、岩石成因和找矿前景,采用区域地质填图、LA-ICP-MS锆石U-Pb定年和全岩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野外地质接触关系厘定唐舍复式岩体的成岩序列为中粒二长花岗岩、中粗粒正长花岗岩、粗中粒斑状正长花岗岩和细粒正长花岗岩,锆石U-Pb年代学显示成岩时代分别为(140.4±3.3)、(131.7±3.2)、(132.2±1.6)和(125.0±2.0)Ma。各类岩石均具有高Si、富碱、低P、低Ti的特征,为准铝质—弱过铝质、高钾钙碱系列的I型花岗岩;岩石的轻、重稀土元素分异程度较强,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右倾,富集Rb、Th、U、K等,亏损Ba、Nb、Ta、Sr、P、Ti等,呈中等—强负Eu异常。总体上,唐舍复式岩体从早到晚岩浆演化具有SiO_2含量、K_2O含量、K_2O/Na_2O值、A/CNK值逐渐增高,TiO_2、Al_2O_3、TFeO、MgO、CaO、P_2O_5含量逐渐降低,负Eu异常逐渐增强,分异程度逐渐增高的趋势,为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碰撞造山后陆内拉张环境下的下地壳物质重融,经结晶分异作用沿唐舍背斜构造侵位的产物。唐舍复式岩体侵入接触带由内向外矿化类型及矿种具有钨→银铅锌→锑/萤石的分带性,形成了一个矽卡岩型-热液脉型矿化系统,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7.
龙漠卡岩体位于东昆仑造山带东段昆北构造带都兰—沟里一带。通过龙漠卡岩体锆石UPb定年、全岩地球化学及锆石Hf同位素研究,对岩体成因及其动力学背景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龙漠卡岩体主要为花岗闪长岩,其锆石206Pb/238 U加权平均年龄为(409±2)Ma,属于早泥盆世早期侵入体;全岩SiO_2含量(质量分数,下同)为66.25%~69.61%,具有较高的Al_2O_3、Na_2O含量和较低的K_2O、MgO、CaO含量,相对富Na,铝饱和指数(A/CNK)为1.04~1.19,属于过铝质,具有Ⅰ型花岗岩特征;花岗闪长岩稀土元素总含量较低,轻、重稀土元素分异不明显,相对富集Rb、Ba、Pb、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Th、Ta、Nb、Ti等高场强元素,具有较高的w(Sr)/w(Y)值(56.9~80.8)和Eu正异常,显示出与埃达克岩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εHf(t)为5.6~11.7,地壳二阶段Hf模式年龄为659~867 Ma,表明其可能为幔源物质上隆诱发新生玄武质下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东昆仑造山带在早泥盆世可能处于后碰撞伸展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18.
石英是辽宁五龙金矿含金石英脉矿体中最重要的脉石矿物,而且也是主要的载金矿物。石英的分布及世代、形态、物理性质和成分特征反映了金矿床形成的地质环境,不同特征的石英含金性也不相同,其中第二世代的灰色石英含金量高。石英与金矿化关系密切,是重要的找矿标型矿物。  相似文献   

19.
华南晚中生代以来多期铀成矿与岩石圈伸展事件基本对应,高精度的铀成矿年代学测定有利于进一步明确两者的关系。下庄矿田以发育众多与辉绿岩脉有关的"交点型"热液铀矿床为特色,是华南代表性铀矿田之一。选择下庄矿田仙石铀矿床这一典型的"交点型"铀矿床为研究对象,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对铀矿化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岩相学观察,并采用电子探针分析计算了沥青铀矿U-Th-~(total)Pb化学年龄。结果表明:仙石铀矿床铀矿化与碳酸盐脉共生,可分为角砾状、脉状两期矿化;沥青铀矿主要化学组成为UO_2、PbO、CaO、SiO_2、Na_2O、Al_2O_3,且SiO_2与PbO含量、Na_2O与PbO含量、Na_2O与Al_2O_3含量、Na_2O与CaO含量、PbO与Al_2O_3含量、PbO与CaO含量、Al_2O_3与CaO含量之间相关系数都小于0.5,反映了沥青铀矿形成之后受改造作用弱,铀矿物U-Th-~(total)Pb体系相对封闭;采用电子探针U-Th-~(total)Pb化学定年法计算,矿化年龄可分为两组,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123.3±4.5)和(84.1±3.2)Ma,分别对应于角砾状、脉状两期铀矿化。综合前人定年结果,认为仙石铀矿床主要铀成矿作用与华南岩石圈伸展事件具有较好对应关系。下庄矿田乃至华南地区的主要铀成矿作用可能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地球动力学背景有关。  相似文献   

20.
据估算,平果地区下二叠统碳酸盐岩的钙红土化产物作为铝土矿成矿物源是远远不够的,还应有其它重要的物源。 本文根据铝土矿的区域地质条件,TiO_2含量及Al_2O_3/TiO_2比率、微量元素、Ga及Ga/Al比率、Ni Cr含量以及矿石的结构及稀土元素特点,提出该区下二叠统内的中基性火山岩夹层的红土化物质最有可能是铝土矿成矿的主要物质来源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