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西南三江地区成矿作用、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南三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地区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结合部位的特提斯构造域东段.该区自早古生代以来经历了洋壳俯冲、陆-弧碰撞和陆内会聚等一系列大地构造事件,具有长期活动的特点.本区构造岩浆活动频繁而强烈,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为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贵金属矿床集中分布区之一.  相似文献   

2.
西南三江地区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欧亚板块和印度板块结合部位的特提斯构造域东段。自早古生代以来,区内曾经历过多期次的构造岩浆活动,为金属的成矿作用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成矿条件,区内已发现有色金属、贵金属为主的矿床约200处;其中,超大型矿床12处,大型矿床60余处,各种金属矿床(点)2 000余处。是我国最重要的金属矿床集中分布区之一。该区从东到西可划分出九个大地构造单元:巴颜喀拉-扬子陆块、甘孜-理塘板块结合带、德格-中甸陆块、金沙江-哀牢山板块结合带、昌都-思茅陆块、澜沦江板块结合带、左贡-保山陆块、班公湖-怒江板块结合带、波密-腾冲陆块;可划分为与此对应的9个成矿带。论述了西南三江地区大地构造演化与金属矿床的成矿作用的关系。提出了西南三江地区造山带自寒武纪以来主要经历了8个大地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发展演化阶段。多期次的构造岩浆成矿作用,在区内形成了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多种矿床成因类型的金属矿床。研究表明,本区金属矿床的主要类型有: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型多金属矿床、层控型多金属矿床、浊积岩型金多金属矿床、岩浆期后热液型铜多金属矿床、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斑岩型铜多金属矿床、剪切带型金矿床等,为该区金属矿床研究与找矿突破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资料。  相似文献   

3.
西南三江锌铅银铜锑金成矿带成矿特征及资源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南三江成矿带是我国重要有色金属和贵金属多金属成矿带之一,锌铅银铜锑金等多金属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本文从西南三江成矿带范围、成矿地质条件、主攻矿种、矿床类型和矿产资源潜力等方面概述了西南三江成矿带的成矿特征及资源潜力。西南三江成矿带地处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的东部,是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碰撞结合带,大地构造复杂,地层发育齐全,岩浆活动频繁,成矿地质条件优越。西南三江成矿带划分了与富碱性斑岩有关的金铜钼铅锌矿床成矿系列、与碳酸盐岩—碎屑岩系有关铅锌矿床成矿系列和与碰撞造山韧性剪切带有关的金镍铬矿床成矿系列等二十个矿床成矿系列,主攻矿种为锌、铅、铜、银、金和锑,发育有斑岩型、沉积-改造型和MVT型等多种矿床类型。兰坪金顶超大型铅锌矿床和鹤庆北衙超大型金矿床是西南三江成矿带多期多类型叠加成矿的典型矿床,本文简要介绍了其矿床地质特征。根据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最新成果,本文按预测深度汇总了西南三江成矿带锌、铅和铜等20种矿产的预测资源量,划分了青海多彩地区铜多金属、西藏夏日多—多霞松多铜钼、云南兰坪—云龙铅锌铜和云南鹤庆—祥云金多金属等24个成矿远景区,初步总结了其中13个重点远景区的主攻矿种、主攻矿床类型和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4.
通过总结黔西南水银洞金矿床地质特征,对该矿床的主要成矿因素--大地构造背景、控矿构造、地层岩性等作了初步的分析.结果表明,水银洞金矿床具有独特的成矿地质背景,这对于进一步推动黔西南及其邻区类似金矿床的找矿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五龙沟金矿是青海省东昆仑成矿带最具找矿潜力的矿床,分析和研究五龙沟地区金矿床成因、成矿模式对于确定该区成矿类型及进一步找矿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通过收集五龙沟地区金矿床成矿大地构造背景、区域地层、岩性、构造、岩浆岩等方面的资料,首先对区内红旗沟-深水潭、百吨沟、岩金沟典型金矿床特征进行了描述;然后从地层、岩浆岩、构造3个方面对控矿因素和矿床成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认为五龙沟金矿床经历了长期及多期次的成矿阶段,复杂的构造演化使金矿床的形成与地层、岩浆岩、构造关系密切。在分析控矿因素和矿床成因的基础上,建立了金矿床成矿模式,揭示了成矿地质因素,直观地反映了五龙沟地区金矿床具有多来源、多成因、多阶段矿化的变化和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6.
利五巴铜矿位于三江成矿带反"S"型大地构造中段金沙江构造带与兰坪盆地结合部位,位于古—中元古界雪龙山变质岩第二组和第三组的石榴二云石英片岩、黑云石英片岩、碱长片麻岩破碎带中。通过对矿区地层、构造及矿床地质特征分析,结合前人三江地区研究成果及成矿理论认为,该铜矿床为热水喷流沉积型铜矿床,成矿地质条件有利,具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7.
川陕甘地区卡林型金矿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卡林型金矿床主要分布于扬子陆块西南缘的板内古生代一中生代沉降带和西北缘古生代一中生代造山带。川陕甘地区是我国著名的“金三角”地区,该区成矿条件好,金矿床(点)分布密集,成因类型多,规模大,是国内具有大型和超大型金矿成矿条件的成矿远景区。对比区内的典型矿床,总结成矿规律,对指导该区面上找矿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罗镇宽 《西北地质》1992,13(1):25-31
本文按板块-地体构造观点,将秦岭地区划分为5个构造带。划分了6种重要矿床类型。并以成矿大地构造位置、成矿地质条件、主要矿床类型等因素为基础划分了8个主要成矿区(带)。论述了各成矿带成矿地质条件、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9.
青龙沟金矿床位于柴达木盆地北缘赛什腾山-阿尔茨托山造山亚带,是青海省柴北缘成矿带最具找矿潜力的矿床。分析和研究滩间山地区青龙沟金矿床成矿条件及模式,对于在该区进行进一步找矿工作和寻找构造热液蚀变型矿床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为研究青龙沟金矿床成矿条件及模式,笔者首先收集了青龙沟金矿床大地构造背景、地层、构造、岩浆岩等方面的资料,对青龙沟金矿床特征分别进行了描述;然后从地层、岩浆岩、构造等3个方面对成矿条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总结,认为青龙沟金矿床具有沉积变质变形,岩浆热液成矿作用的先后富集、叠加等特点,其成因应属岩浆期后热液型和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其成矿模式经历了:(1)早期黑色含金岩系沉积期。(2)金元素初步富集期。(3)金矿化富集期。(4)金矿化叠加富集期。该研究对于该区进一步深部找矿工作和寻找构造热液蚀变型矿床具有借鉴意义,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滇西三江地区因其独特的地质、构造背景而发育多种类型的多金属成矿,其中不乏大型、超大型矿床,并为国内外地质学家、矿床学家所关注(Hou Zengqian et al.,2007;李兴振等,1999)。甭哥岩体位于云南中甸地区三江并流地带东侧,大地构造位置上邻近欧亚板块和冈瓦纳板块的交界处,属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东缘义敦岛弧  相似文献   

11.
冕宁马头金矿床位于上扬子陆块与羌塘—三江造山系的交界部位,金矿成矿与喜马拉雅期马头山—司依诺走滑断裂活动关系密切,矿体产于断裂旁侧的构造蚀变带内。金矿成矿受NNE向次级构造蚀变带、灰岩与辉绿岩脉以及二者的岩性转换界面控制。通过对矿床成矿条件、矿石特征、金的赋存状态等研究认为,马头金矿属于幔源岩浆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床。通过与相邻金矿区的对比、土壤异常成果分析、矿体延伸展布趋势分析,认为矿区地表及深部还有较好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2.
杨建军  冯骥  李鹏 《地质与资源》2018,27(2):160-165
阿拉善地区横跨华北板块北部陆缘增生带、华北地块、塔里木板块东部陆缘增生带与哈萨克斯坦板块东南陆缘增生带,是一个多构造单元的结合部位,具有潜在的找矿前景.根据这一特殊的成矿地质环境,对该地区已有矿床(点)的分布、矿床类型及成矿地质背景进行了详细研究,总结了雅干-哈日奥日布格、塔木苏格拉格-本巴图、阿贵庙-叠布斯格3个成矿区带的成矿地质特征及其成矿规律,并进行了找矿前景分析.  相似文献   

13.
黔西南水银洞金矿床与泥堡金矿床控矿因素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胡斌  胡瑞忠  郭群 《贵州地质》2004,21(4):211-214
本文在概括黔西南水银洞金矿床与泥堡金矿床产出特征的基础上,对这两金矿床的主要控矿因素、大地构造背景、控矿构造、热液蚀变等作了初步的对比分析,分析表明:这两金矿床具有类似的成矿地质背景条件,这对于进一步推动黔西南及其邻区类似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的找矿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四川地质学报》2019,(4):542-545
喜山期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强烈碰撞,引起"三江"造山带与扬子陆块西缘抬升和地壳加厚并深插上地幔,在东亚旋涡旋转作用下("全球旋涡大地构造假说"之东亚旋涡单元),上地幔软流圈的高能旋转受阻而被动沿构造裂隙上涌,导致强烈的岩浆活动和大规模成矿物质上涌,并在有利条件下完成各种成矿物质的分异—富集和大规模成矿作用;产生了大型—超大型矿床集中区,成为我国最重要成矿区带之一,是三江地区特有的"加厚旋涌"成矿动力学模式。  相似文献   

15.
喜山期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强烈碰撞,引起"三江"造山带与扬子陆块西缘抬升和地壳加厚并深插上地幔,在东亚旋涡旋转作用下("全球旋涡大地构造假说"之东亚旋涡单元),上地幔软流圈的高能旋转受阻而被动沿构造裂隙上涌,导致强烈的岩浆活动和大规模成矿物质上涌,并在有利条件下完成各种成矿物质的分异—富集和大规模成矿作用;产生了大型—超大型矿床集中区,成为我国最重要成矿区带之一,是三江地区特有的"加厚旋涌"成矿动力学模式。  相似文献   

16.
甘肃南泉银金矿床控矿因素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泉银金矿床位于塔里木-中朝板块内北山陆缘活动带南缘,俞井子-柳园陆内裂谷带中,该裂谷带为铜、金、银、铁、铅、锌多金属成矿带.通过近几年的普查工作,该矿床已估算银资源量约300t.文章从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等入手,分析了矿床的控矿因素,认为该矿床受地层、岩性、构造及岩浆岩等因素控制;并大致总结了其找矿方向,初步认为南泉矿区及花牛山矿区结合部,以及矿床深部是该矿床今后找矿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7.
李金超 《地质与勘探》2015,51(6):1079-1088
青海东昆仑地区近年来沟里金矿、五龙沟金矿等老矿区取得了新进展和新突破,到继续开发,黑海北等多个新矿区(点)取得新发现。本文分析了区域成矿条件和典型矿床,总结出东昆仑地区金矿床的主要控矿因素,认为该地区金矿床主要形成于海西期-印支期,其次为加里东期;岩浆活动为金矿床形成提供了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来源;北西西-北西向构造及次级构造控制了金矿体的展布。成矿分析表明,东昆仑地区具有良好的金矿床成矿潜力与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8.
福建省何宝山金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分析与找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宝山金矿床具有构造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的重要特征.剪切断裂构造带对金矿化具有严格的控制作用.文章主要介绍在矿区开展的地质、物探、化探综合找矿预测工作,通过对该矿床进行成矿地质条件分析、物探电法测量以及化探新方法测量,对何宝山金矿床深部及外围的成矿潜力进行了综合评价,为矿区下一步的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9.
川西藏东地区金矿床类型与特提斯地质演化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川西藏东地区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欧亚板块和印度板块结合部位的特提斯构造域东段。自早古生代以来,区内曾经历过多期次的构造岩浆活动,为金的成矿作用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成矿条件。区内金矿床的主要类型有: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型金矿床、层控型金矿床、浊积岩型金矿床、岩浆期后热液型金矿床、矽卡岩型金矿床、斑岩型金矿床、剪切带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20.
甘肃大口子铜金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及找矿前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新春 《地质与勘探》2010,46(2):252-260
甘肃大口子铜金矿床位于塔里木板块东北缘马鬃山古生代岩浆弧单元,是公婆泉加里东期-华力西期铜铁成矿带上新发现的矿床。通过对该矿床地质特征研究和物探化探异常综合分析,阐述了大口子铜金矿床的成矿特征、控矿因素和成矿前景。大口子铜金矿床具有东矿段以金矿化为主、西矿段以铜矿化为主的特征,其中铜矿化与区内早期岩浆活动关系显著,金矿化与构造-热液活动作用密切相关,显示不同期次叠加成矿的特征。孔雀石化是良好的地表找矿标志,构造控矿特征和岩体成矿专属性研究是下一步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