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管恩聚 《海洋世界》2004,(11):40-41
公元前380年,古希腊大哲学家柏拉图(前427-前347年)发表了著名的语录体哲学名著《对话录》。在《对话录》中,柏拉图记载了公元前421年他的老师大哲学家苏格拉底与三个学生之间的一次对话,其中的一个学生就是柯里西亚斯。柯里西亚斯在谈话中三次强调亚特兰蒂斯的故事是真实的。他宣称,亚特兰蒂斯的故事是从他们家族的远祖、古希腊七贤之一的梭伦那里得知的,而梭伦不仅是古希腊的著名政治  相似文献   

2.
根据 2 0 0 2 ,2 0 0 0和 1999年中国南极考察和 1992年澳大利亚南极考察资料 ,分析了普里兹湾 73°E断面水团与地转流的结构及其多年变化 :(1)该断面上水团主要有南极表层水、绕极深层水、南极底层水和陆架水 ;(2 )南极表层水 1999,2 0 0 0年向北扩展最强 ,2 0 0 2年向北扩展最弱 ,绕极深层水 2 0 0 2年向南扩展也较强 ,1999和 1992年绕极深层水向南扩展较弱 ,南极底层水 ,位温在 - 0 .3~- 0 .4℃ ,盐度在 34.6 6左右 ,主要是本地形成 ,而 1992年高盐底层水可能来源于其他原因 ;(3)该海域深层水呈显著的升温 ,增暖率约为 0 .0 0 7~ 0 .0 0 8℃ /a;(4 )南极陆坡锋的强度和位置 ,与南极表层水的北向扩展和绕极深层水的变化一致 ;(5 ) 6 2°S~ 6 6°S是绕极流的南缘 ,东向流深度可达 2 0 0 0 m,最大流速中心在 6 4.5°S附近 ,2 0 0 0年北移至 6 3.5°S附近 ,最大流速为 3~ 5 cm/s;陆架上 6 8°S附近主要为流速 1cm /s左右的西向流。  相似文献   

3.
一、历史我国盐业历史悠久,据典籍记载,相传帝炎时(约公元前4000多年)夙沙氏已教民煮海水为盐。山东盐业,自虞夏(公元前2200多年)以来甲于全国。胶州湾一带,向有晒盐,到宋代末叶(公元460—470年间)已初具规模,至道光年间(1820—1830年)改晒为煎。在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阴岛肖家村肖廷蕃从金口学来晒盐方法,回胶试办,这是近代开滩晒盐之始。  相似文献   

4.
鲸是海洋中的巨大哺乳动物,是兽不是鱼。据一些著名学者的意见,鲸是由几百万年前一种类似古代狗的陆生动物进化而来的。鲸用肺呼吸,用奶汁哺养幼鲸,其奶汁的营养价值很高,脂肪含量占50%,比牛奶还要高出10%~20%。科学家在300年前才明确鲸不是鱼而是哺乳动物。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公元前384~322年)曾说过,鲸用奶汁哺育幼鲸。但是在整个中世纪时期,人们仍然把鲸列入鱼类,直到16世纪中叶,英国科学家约·列伊才证明,鲸确系兽类不是鱼类,从此,鲸  相似文献   

5.
从大陆海底边缘、海底山脉和海岛这 3个不同的环境来研究海洋磷块岩中的锰和钼。1 大陆海底边缘的磷块岩和沉积物  对采自纳米比亚内陆架的现代含磷酸盐沉积物硅藻软泥的 1 2个样品的分析显示 ,它们都富含生物质蛋白石、二氧化硅 (平均为61 57% )、有机碳 (平均为 5 0 7% )和磷 (平均为 1 1 2 %P2 O5)。在这些沉积物中钼的含量为2 6~ 1 2 0 (平均为 53 ) g/t,锰为 3 0~ 3 60 (平均为1 2 8) g/t,Mo/Mn比值为 0 1 2~ 1 1 6(平均为0 1 4 )。以上系列的 5个样品采自 3个海底岩心 ,每个的重量约 1 50kg。经过冲洗后从其中取出砂、砾…  相似文献   

6.
研究人员对加利福尼亚湾南部卡门岛东北部蓬塔佩里科出露的上中新统至中上新统海相沉积岩剖面进行了研究。该地层上覆于沿低角度不整合分布的中新统火山岩之上 ,总厚度约为 1 1 0 0 m。剖面包含以下单元 :1低位砾岩(厚约 750 m) ,为海底碎屑流和颗粒流作用所致 ;2重力颗粒流和砂质浊流作用形成的砾岩和砂岩 (约 90~ 1 60 m)沉积 ;3含有底栖有孔虫 (水深 40 0~ 50 0 m,年龄 3 .5~ 3 .1 Ma)的硬泥灰岩和泥岩 ;4海底崩塌和碎屑流形成的英安质角砾岩和漂砾层 (约 2 0 m) ;5浅海陆架环境推移流作用形成的层状砾岩和生物碎屑灰岩(≥ 80 m)。在…  相似文献   

7.
对 2 0 0 3年 6月 2 0日在胶州湾放流的约 13 0万尾南美白对虾 ,放流 (虾苗平均体长、体重分别为 3 .13cm ,0 .3 0 9g)的洄游分布、生长特性及回捕率进行了跟踪调查 ,结果表明 :南美白对虾适宜于胶州湾放流 ,且其生长期主要分布于胶州湾浅水区域 (水深 <5m) ,生长速度快 ,至 8月 2 0日~ 9月 3 0日回捕南美白对虾时的平均体长达到 13 .97cm ,平均体重为 3 5 .5 1g ,回捕率约为 12 .3 5 %。  相似文献   

8.
伟大的哲学家黑格尔曾在《历史哲学》中指出,尽管中国靠海,并曾在古代有着发达的远航,但是中国“没有分享海洋所赋予的文明”,“海洋没有影响他们的文化”。200多年来,这一观点一直统治着西方世界。但实际上,中国不仅有着悠久的海洋历史文化,而目有着独特的海洋文化。中华民族早在1万多年前就已利用海洋贝壳作装饰品。中国海洋渔业已有7000多年的历史,海洋盐业也有4000多年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公元前21世纪前,在旧石器时代,南海就有人类的活动,这已被广东“贝丘遗址”所证实。早在秦汉的广州(古称番禺),已是…  相似文献   

9.
东太平洋地区DSDP573孔始新世末期的微玻璃陨石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研究 DSDP5 73孔的岩心样品 ,首次在该孔始新世与渐新世的界线地层含金属粘土层中发现了微玻璃陨石 ,且主要富集在其底部。一个样品 (5 g)中最多可达 12粒。这些微玻璃陨石主要呈球形、椭球形。用电子探针测试了其化学成分 ,Si O2 含量为 2 9.6 4%~ 5 8.93%,Al2 O3 为 3.42 %~ 2 0 .96 %,Fe O为 9.98%~ 2 9.5 5 %,Mg O为 4.32 %~ 16 .0 5 %,Ir为 0 .0 6 %~ 0 .81%。总体来说 ,微玻璃陨石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大 ,可能与靶岩的成分变化较大有关。始新世末期北美微玻璃陨石场的展布方向约为 2 5 0°,这与太平洋板块运动方向改变所需要的矢量变化(2 45°)仅相差 5°,推测很可能是始新世末期陨星的撞击引起了太平洋板块在该时期的运动方向由 NNW突然变为NWW。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本研究第一部分建立了一个弱非线性、依赖深度的潮汐模式,这里将要介绍的则是该模式应用到乔治滩南、北两侧的情况。乔治滩位于大西洋西北的缅因湾口,是一个宽约150公里、长约300公里的海底滩,滩峰在水下一般为20—30米。绕此浅滩有一支顺时针方向余环流(见图1)。Loder(1980)使用一维非线性潮汐模式研究了该环流的特征及其形成机理。他首次指出:因地形等原因使得强潮流出现非线性效应是形成该环流的重要原因之一。Greenberg  相似文献   

11.
长江中游(武汉—岳阳江段)豚类的分布、生态、行为和保护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白暨豚Lipotes vexillifer Miller和江豚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Pilleri and Gihr)这两种动物,中国人民早就对它们有所认识,并作了记述(图1,2)。已发现的最早记述这两种豚类的文献,是在公元前200年左右的西汉时代写成的《尔雅》一书,记载了“暨,是鲢”。晋代的郭璞(公元276—324年),为《尔雅》作注释时,进一步对白暨豚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作了科学的描述,并将白暨豚和江豚区别开来。他是这样记述的:“鱀(鱼昔)属  相似文献   

12.
浮山湾位于胶州湾以东约六公里,是由太平角、燕儿岛及浮山环抱而成的自然海湾,湾口长2.3公里,湾顶进深由0米水深线到10米水深线约1.2公里,总面积约4平方公里。面向外海,东南、东、西南方向的波浪,在湾内先呈折射状态,后呈绕射状态,是研究波浪绕射折射很典型的水域。在模型试验以前,已由计算机作了折射图,模型中得到的资料与计算机给出的资料相符合.  相似文献   

13.
金秉福 《海洋科学》1998,22(5):70-71
1 山东省海洋空间资源概况1 .1 渔场数量、面积及主要鱼类主要渔场有莱州湾、烟威、石岛、青海、海州湾、连青石等 ,总面积 5 0 0 0 0 n mile2。渔区分两个 :一个是渤海湾渔业区域 ,面积约 2 70 0 0 km2 ,各种鱼类约 10 0种 ,主要经济种类有小黄鱼、黄姑、鲅鱼、鲐鱼、带鱼、鲆鲽鱼、鱼是鱼等。另一个是黄海渔业区域 ,10~ 14m以内等深线海域面积 1400 0 0 km2 ,鱼类 2 0 0余种 ,主要经济种类有小黄鱼、大黄鱼、带鱼、叫姑、真鲷、鳗鱼、青鱼等。近岸渔场是山东省渔业生产的主要作业区。包括 :( 1)黄河口附近渔场 ,主捕小黄鱼、鳓鱼等 ;( …  相似文献   

14.
海洋人物     
费雷尔 ,W. (William Ferrel,1 81 7- 0 1 - 2 9~ 1 891 - 0 9- 1 8)美国气象学家 ,自学成长的著名学者。早年从教 ,曾在美国海岸与大地测量局 (1 867~ 1 882 ) ,美国信号局 (1 882~ 1 886)任职。在气象与海洋两领域上均有重要贡献。最早运用数学方法解决气象问题 ,建大气循环理论模型 ,促成现代动力气象学诞生 ;在风理论上 ,提出地球气流偏转定律 (通称白具罗定律 ) ;1 856年提出费雷尔环流模式 ,该环流对海流与海况分布有重要影响。 1 861年在研究大气运动中引入科里奥利力 ,推动极锋学说建立。在海洋学上主要研究潮汐与海流。提出北…  相似文献   

15.
1 深海钻探历史地球表层岩石圈经常活动 ,这种动力地球观从研究海底开始形成。海底从洋中脊喷出的岩浆诞生 ,在海沟处俯冲消亡。因此 ,约占地球表面积 70 %的海底大约两亿年进行一次更迭 ,这就是海底扩张学说。 2 0世纪 60年代初提出的这种观点 ,为地球科学的发展带来了深刻变化 ,进而发展为板块构造学说。这种学说被称为地球科学史上的革命 ,而证实和促进其发展的应该是大洋钻探计划。海底扩张学说认为 ,海底年龄离洋中脊越远越老 ,海底岩石由岩浆冷凝形成的岩石组成。为了获取证据 ,最为有效的办法是对海底进行钻探、取样、测年、分析岩…  相似文献   

16.
ODP2 0 3航次将在西赤道太平洋 5°1 7.56 6′ N、 1 1 0°4 .575′ W再钻探一个钻孔 ,以便今后对地球和海洋系统 ( DEOS)进行多学科观测。该钻孔位于水深386 0 m处年龄为 1 0~ 2 0 Ma的太平洋板块的岩石圈上 ,设计孔深 2 2 6 m,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或许钻得更深些 ,这其中包括要钻穿 1 1 6 m沉积物和至少 1 0 0 m基岩。计划在钻孔底部插入套管 ,并且灌浆固定基岩和沉积物 ,其后该钻孔将用来各安置一台高灵敏宽频 ( 0 .0 0 1~ 5Hz)和高频 ( 1~ 2 0 Hz)三分量地震仪 ,以确保全球地震网 ( GSN)频率排列正常的高保真记录 ,两台地震仪使用…  相似文献   

17.
1 引言 最近,我们拜读了一位热衷于探讨地球与海洋奥秘,对地球表面和海底形成的种种地质现象,诸如大陆山脉、海底山、海沟、海脊、火山、地震等,从海洋动力学的观点,提出海洋动力对它们的影响。 高云策同志是一名非地球科学工作者,然而他通过阅读大量的自然科学,特别是地质科学和海洋科学的书籍,以及对前人各种学说的思考,撰写了《新思维——引起的新技术革命》(打印稿)。这篇《新思维》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回顾,对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和板块构造学说与海洋动力学的关系提出了一些新见解,同时对这些学说的某些论点提出质疑。第二部分:发展,对海洋动力学与大陆山脉、海沟和海脊形成的原因;海洋动力学与欧亚非大陆分裂、火山和地震形成的原因。第三部分:展望,作者认为海洋动力学是一个多元复合力,如果把这个力作为各种地学动力理论的主要原动力之一加以考虑,那么对人们进一步认识地壳运动和由地壳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地质现象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呋喃唑酮间接竞争ELISA(ciELISA)检测法的建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快速检测水产品中FZ残留ELISA ;将呋喃唑酮 (Furazolidone ,FZ)与牛血清白蛋白 (BSA)、人血清白蛋白 (HSA)联接 ,分别作为免疫原及包被原 ,建立了水产养殖动物组织中呋喃唑酮的ELISA筛选方法。实验结果表明 ,理想的呋喃唑酮———人血清白蛋白 (FZ- HSA )包被抗原的浓度为 1.2 5 μg/mL ,酶标二抗 (羊抗兔IgG HRP)的工作浓度为 1∶10 0 0 ,多抗 (FZ- PcAb)的工作浓度为 1∶3 2 0 0 ,可测定的最适范围为 10~ 10 0ng/mL ,最小检测限为 1ng/mL。本实验所建立的ELISA方法的孔间差异为 4.16% ,板间差异为 9.2 0 % ,实验重复性好。添加回收率试验测的虾肉样本品均回收率为 (94.86± 9.5 5 ) %。在实验浓度范围内 ,呋喃唑酮 (FZ)的抗血清与氯霉素 (Chloramphenicol)、磺胺二甲基嘧啶 (Sulfamethazine)、红霉素 (Erythromycin)、恩诺沙星 (Enrofloxacin)、甲氧苄啶 (Trimethoprim )等可能会因同时使用而导致共同残留的抗微生物药物未显示免疫交叉反应性 ,与结构相似或相近药物呋喃西林 (Furacilinum)的交叉反应性为 43 %。这表明所建立的方法有较高特异性和灵敏度 ,适合呋喃唑酮残留的快速筛选。整个测定时间为 5h。  相似文献   

19.
利用 1 997年~ 1 999年“大洋一号”调查船在中国多金属结核开辟区用邦哥网所采集的样品 ,对仔稚鱼的种类组成、密度的平面分布和年间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中国开辟区共有 2 2科 6 1种仔稚鱼 ,其中大洋性发光鱼类灯笼鱼科的种类最多 ,达1 7种 ,约占总种类数的 2 8% ,其次是钻光鱼科 (6种 )、金枪鱼科 (6种 )和拟白鲑科 (5种 ) ,分别约占总种类数的 1 0 %、 1 0 %和 8%。东、西两区的种类组成有较大的差异 ,共有种仅为 1 7种 ,东区种类数 (48种 )明显多于西区种类数 (3 0种 )。仔稚鱼的密度有明显的空间和时间变化 ,东区仔稚鱼的密度高于西区 ,东区 1 999年仔稚鱼的密度约为 1 997年的 5倍 ,西区 1 999年仔稚鱼的密度约为 1 998年的 3倍。仔稚鱼密度的年间变化可能与 El Nino事件有关  相似文献   

20.
(三)实施21世纪海洋战略的意义 1.政治意义 实施国家海洋发展战略,是顺应全球开发海洋大潮、奠定我国海洋强国地位的必由之路,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海洋的开发利用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无论是公元前1600年前后的爱琴海文明,还是公元前5世纪~4世纪的地中海文明,继而15世纪开始的大西洋文明,都是随着海洋经济的繁荣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