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地下水》2020,(3)
目前资源跟环境中的矛盾愈加突出,水土流失问题严重,具有时间集中、破坏强度较大和后续维护困难等特点。通过对水利工程建设中水土流失的特点及治理对策进行分析,提出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针对具体的水土流失问题,应建立科学预防体制和治理对策,综合数据库进行准确的判断与预测,在保证水利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维持水土的稳定性,降低工程建设对环境的破坏力。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使水土保持治理措施与水利工程建设满足“三同时”原则,全力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在保持经济正常发展情况下,为人民提供更加稳定的居住环境,推动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姚琳 《地下水》2022,(5):254-256
以位于陕西咸阳的西郊水库水土示范园工程项目区为例,对研究区水土流失状况、危害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远期水土保持示范园工程建设及治理思路。结果表明:(1)研究区自然水土流失类型主要为水力侵蚀和重力侵蚀,由于水库的调蓄特点,夏灌和冬灌期水位变幅大,库岸易发生坍塌引起水土流失,经计算确定研究区侵蚀强度为中度,侵蚀模数3 252 t/km2·a,年平均土壤侵蚀总量1 006.49 t。人为水土流失主要为库区不合理耕作、垃圾胡乱堆放与汛期降雨集中引起的水土流失及村镇毁林毁草造成的植被退化;(2)水土流失引起的危害主要有:加速水库淤积,影响水库蓄水能力和洪水调蓄功能发挥、侵占库区周边农田及村庄、对耕地和村镇安全造成危害、破坏生态系统的相对平衡,对区域小气候环境造成影响;(3)针对存在的有限面积治理,未达到最佳治理效果问题,后期水土保持示范园建设治理思路应为加大水土保持工作宣传力度,建立良好的群众基础,结合水土保持示范园区建设对典型水土流失区域高标准集中治理和加强后期管护。研究结论为周边区域水土流失治理提供经验借鉴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GPS在水土保持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晓婷  曹佳云  贺丹 《地下水》2011,33(3):200-203
从GPS在水土保持中的应用入手,着重介绍与GPS技术有关的各种方法在水土保持监测中的应用,通过列举实例分析它们的优点和存在问题.最后给出了在水土保持监测中选择GPS的一些建议.希望对水土保持的监测工作起到一点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2021,(1)
运行期间风力发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低,其对环境的破坏主要集中于风电场建设时期。风电场建设带来的水土资源流失、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不容忽视。本文在分析风电场工程建设中的水土流失典型特征的基础上,结合不同地区风电场建设特点提出了水土保持措施防治体系,希望为风电场水土流失防控及其方案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对煤炭资源的需求量逐渐增加,而煤炭资源勘查工作是进行煤炭资源开采的必要前提条件,但煤炭资源勘查过程中会产生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如生态破坏问题、地质灾害问题等。因此,解决好煤炭资源勘查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对此,本文首先论述了煤炭资源地质勘查过程中开展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而后又分析了煤矿地质勘查工作在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又给出了如何加强地质勘查工作中环境保护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重庆市綦江县矿山地质环境管理工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显明 《城市地质》2010,5(3):21-24
针对我国基层矿山地质环境管理中地质环境意识淡薄,管理制度不健全,调查评价、规划、监测等工作滞后,资金短缺等普遍问题存在的问题,提出基层矿山地质环境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健全管理制度,加强政策引导,加大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资金投入,强化矿产资源开发全过程环境保护监督,最大限度地避免对地质环境的破坏。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2021,(1)
甘肃牧区因为地形地貌、土壤、气候条件等自然因素和过度放牧、挖掘药植等人为破坏的诸多原因,牧区水土流失情况日益加剧,威胁当地的生态安全、饮水安全和经济建设。通过对甘肃牧区水土流失现状和区域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难点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应从建立完善合适的项目模式及管理体系、严格落实水保工程建设项目区选择流程和规范、科学设计治理措施,注重综合治理和加强治理成果移交和后期管护工作等方面加强水土保持治理工作,加快牧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改善当地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8.
牛文鹏  高俊  郝名利  杨敏  吴丹 《地下水》2022,(5):250-253
以广佛环线西环段城轨线路工程为例,针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可能降低植被覆盖率,破坏原有生态防护体系等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隐患问题。基于对该工程区水土流失现状及危害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情况进行分析预测,提出具体水土保持防治措施。结果表明:工程建设时段内预测可能产生的土壤流失总量为31 428 t,其中施工期29 507 t,自然恢复期1 921 t,施工期是产生水土流失的主要时段,桥涵及站场工程区是工程建设中的水土流失防治重点。为将工程建设期间水土流失降到最低,应分区采取防治措施,将主体工程区划分为8个一级水土流失防治分区,针对分区实际采取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及临时防护措施相结合防治对策。从同步布设的20个水土保持监测点监测结果看,工程建设区内各项防治指标均可达到或超过方案确定的目标值,防治措施实施后具有显著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9.
我国独特的地理水文环境导致其水土资源分布不均衡,区域水土流失严重,影响区域生态发展与平衡。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对治理水土流失、优化水土资源结构和扩大区域旅游及提高经济产值具有积极作用。本文通过对我国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现状、主要价值及作用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应坚持建设原则,统筹规划、有序建设;做好资金与资源整合,打造品牌及提升服务,做好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工作,采取合理化设计突出主题,以实现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合理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山西采矿引发的水土流失问题及治理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西是矿业大省,采矿引发的水土流失问题相当突出。矿山水土流失形式主要表现为:(1)地表水渗漏和地下水疏干造成水资源匮乏;(2)地面扰动和固体废弃物堆放占用和破坏土地,松散堆积物表层水蚀、风蚀严重、淤塞河道,影响行洪;(3)矿区崩塌、泻溜、面塌陷、滑坡等重力侵蚀时有发生。治理矿山水土流失问题,要以贯彻落实水土法为核心,建立健全矿区水土流失监测网络和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机构,抓紧水土保持方案的审批和征收  相似文献   

11.
梁军 《地下水》2022,(3):248-250+263
为确保吉音水利枢纽工程新建过程中水土保持工作顺利开展,最大限度降低该工程对地区水土破坏程度,现对项目区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进行预测。通过调研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和水土保持开展情况,将项目所建设和影响地域分为8个分区,对这些分区按照工程建设时段采用预测法和类比工程法进行了水土流失预测。结果表明:本工程建设可能造成土壤流失总量为70 566 t,其中新增的水土流失量约为51 775 t,从分区看,以道路区和弃渣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从时段看,施工期是水土流失的主要时段,水保措施应该集中在施工期的道路区和弃渣场区。  相似文献   

12.
《地下水》2020,(2)
以营口市为例,针对坡耕地、四荒地、水蚀林地(园)地、侵蚀沟道、山洪沟道和历史遗留矿产资源开采破坏的迹地等水土流失严重地区,提出应以综合治理措施体系与配置为核心,针对不同水土流失区域实施综合治理工程建设,采取以保护和培育好现有的水土保持工程设施、生态植物措施为重点,严格控制生产建设活动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开发建设项目,依法实行水土保持方案制度。通过加大水土保持行政执法力度,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和监督管理,最大限度地预防和遏制人为破坏水土资源的水土保持预防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3.
张涛 《湖南地质》2009,(4):56-58
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是我国为保护矿山环境,督促矿山企业认真履行“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赔偿,谁污染谁治理”的义务而制定的一项环境保护政策。该项制度对我国矿山环境的恢复治理,创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但在我国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就该项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进一步完善该项制度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余明 《地下水》2019,(3):205-206
通过对江西省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现状进行研究,发现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生活工业污染、水土流失、自然灾害频发等破坏生态文明建设的现象,提出应以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为依据,开发与研究水土保持技术,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基地,充分发挥水土保持技术在治理水土流失中的作用,对不同的水土流失情况进行研究、分类与整理,认真贯彻落实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实现江西省生态文明状态得到应有的改善。  相似文献   

15.
白银 《地下水》2018,(6):242-243,246
西卓煤矿位于陕西省渭北石炭二叠纪煤田澄合矿区中深部,地处陕西省合阳县,矿区的建设和生产对当地的水土保持产生严重影响,本文针对合阳县整个县区水土流失概况和矿区水土流失现状及类型进行分析,通过对矿区地表物质组成、地貌、植被、土地利用现状、水土保持措施实施现状等土壤侵蚀环境背景的综合分析,发现矿区内水土流失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在治理过程中采用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防护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对减轻人为水土流失,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产生了显著效果,对同类矿区在水土保持治理工作提供治理经验。  相似文献   

16.
《地下水》2020,(3)
水土保持监测是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的基础,但就目前来看,仅存的水土保持监测水平难以满足社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需求。以南京为例,分析经济较发达地区发展水土保持监测的基本情况和主要问题,并提出在水文自动化监测站网的基础上发展水土保持监测站网的思路,分析该模式的主要优势和可行性,并从经济投资角度重点探讨了水土保持监测站单站投资情况。以期推动水土保持监测网络的形成和监测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李娅妮 《地下水》2006,28(4):1-3
本文在分析中国西部地区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剖析了水土流失与沙漠化两大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系统论述了西部地区水资源问题。指出:搞好水土保持和防治沙漠化是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主体内容;保护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是西部大开发成功的重要保证。只有将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首位,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才能逐步实现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遥感技术在辽宁省矿山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辽宁省矿产资源丰富,开发程度较高,但部分矿区开发秩序混乱,矿山生态环境破坏严重。通过2011—2014年4 a的矿产资源开发环境遥感监测,基本查明了全省矿产资源开发状况,矿山开发占地、矿区地质灾害、矿山环境污染和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以及全省矿产资源开发规划执行情况; 总结分析了辽宁省矿山开发易出现违法开采的区域、矿种和开采方式; 开展了矿山地质环境评价,圈定出矿山开采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严重区、较严重区、一般区和无影响区。监测工作为辽宁省矿产资源有序、高效开发和环境保护提供了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为辽宁省矿山环境遥感监测的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西藏自治区闭坑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其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自治区矿产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开发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较大贡献,也对开采区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闭坑矿区采坑散布、弃渣随意堆放,造成的土地资源占压和破坏、草地破坏、植被退化、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地质灾害隐患等环境问题.目前,闭坑矿山已开展了部分恢复,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分析了闭坑矿山的地质环境现状和治理成效,提出了今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20.
矿产资源与生态环境资源同步开发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矿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面对21世纪我国矿产资源的严峻形势,矿业的基础地位仍必须加强,为我国今后的经济安全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另一方面,我国的矿产资源开发同时还产生了环境的负面效应。如采矿、选矿、冶炼中产生大量的废渣(废石和尾矿)、废水和废气,对周围甚至更大范围的土壤、水体和大气造成了严重污染,包括重金属、侵蚀性物质、有毒化学物质及放射性污染。又如开矿需要剥离岩土和地表植被,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此外,矿产资源的开发还引发各种地质灾害。如地面坍塌、地面沉降、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泥、水土流失等。大量资料表明,有的地区因矿产资源开发而破坏、污染环境和造成地质灾害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已抵消甚至超过了矿产经济效益,并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因此必须解决好矿产资源开发中的环境保护问题。矿产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迄今未得到很好解决。根据目前国内外矿产资源开发的问题和经验,笔者提出矿产资源与生态环境资源同步开发的一体化思路。即将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统一起来。①建立绿色矿业开发模式,保证区域生态环境容量、社会价值与矿产开发规模、速度和经济价值的协调性;②实行生态环境有偿利用和有偿开发制度;③加强矿山生态环境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工作,依靠先进有效的科学技术与较低廉的费用使矿山环境保护得以卖施;④将矿产资源与生态环境资源同步开发纳入法治的轨道,完善并严格执行有关矿山环境保护的法规,建立一部门主管、多部门督查的有力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