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吕青松  欧阳鑫 《地下水》2022,(4):115-117
在阐述某农田水利高效节水项目孔隙水水资源开采及涵养治理改革情况的基础上,根据项目取水水源方案,以项目所在区域为地下水取水论证范围,进行了地下水资源量分析、地下水可供水量计算、水质分析及取水可靠性分析,论证结果表明,项目供水水源方案合理,水量可靠,水质能够满足某农田水利高效节水项目区农田灌溉项目用水要求。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2015,(5)
在地表水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地下水资源已逐渐成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研究对象。渗流井取水结构具有取水范围广、水量大、水质好、开采集中、易于管理和供水总体成本相对较低等优点,对邻近具有天然滤床的江河的缺水地区是较为理想的地下水开采方式。在山西柳林水源地的地下水资源评价中,计算研究区渗流井取水平水期、枯水期的出水量,计算结果认为柳林水源地的允许开采量为40 000 m3/d。  相似文献   

3.
渗流井取水方式地下水允许开采量计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在分析渗流井井流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引入等效渗透系数,构建渗流井取水的"渗流—管流"耦合模型,建立了渗流井取水的数学模型,提出了渗流井取水计算模型。以陕西省悖牛川水源地为例,通过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提出悖牛川陕西段河谷区地下水渗流井的开采方式。结合具体的水文地质结构及有关参数,采用地下水流三维有限差分法计算了各渗流井的出水量及其组成。在考虑河流持续断流45d的情况下,计算了断流条件下渗流井出水量的衰减过程,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悖牛川陕西段河谷区地下水渗流井开采方式新增允许开采量。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2020,(3)
黄河流域青海段内重点城镇密集,人口分布集中,社会经济发展迅速,近年工程建设日益强烈,地下水资源需求迫切。本文以黄河一级支流黑城河为研究区,通过水文地质调查、水文地质钻探、抽水试验及室内分析等,计算分析了黑城河地下水天然资源量及可开采潜力,为地下水开采提供基础数据。经排泄量总和法计算,黑城河地下水天然资源量为18 650. 96 m3/d,矿化度0. 385~0. 402 g/L,水质良好;可开采资源量6 168. 60 m3/d,占断面径流量的40. 6%,水量有保证;其评价思路对黄河流域其他支流地下水资源评价有一定参考价值,其结论对解决黑城河河谷区村镇及下游重点城镇后备水源问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在强透水弱调节含水层研究区建立了地下水流数模型、并在研究区域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取水构筑物的取水效果.得出了强透水弱调节含水层地下水采用辐射井开采的优越性和辐射井的设计参数,总结出辐射井是开采强透水弱调节含水层较为合理的取水构筑物.  相似文献   

6.
北京西山岩溶水应急水源地水文地质特征及开采潜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应急水源地位于北京西山四季青地区,取水层位为奥陶系含水层,属覆盖型水源地。奥陶系岩溶地下水水量大、水质优良,是保障北京供水安全的后备水源。本文在综合分析奥陶系岩溶地下水水文地质特征基础上,以群孔抽水试验为基础,采用相关分析法预测水位,从岩溶地下水的富水性、地下水流场、地下水资源方面分析岩溶水的开采潜力,确保在出现水源危机时,岩溶地下水能够作为后备水源地为城市供水。结果表明,岩溶地下水应急水源地岩溶裂隙发育,补给条件好,地下水径流强度大,水质优良,具有6万m3/d的开采潜力,即当水源地增加每日6万m3应急开采时,水位埋深预测值为52.94m,能够满足现有取水设备条件,且不会影响其它水源井的运行。   相似文献   

7.
张庆 《地下水》2019,(3):45-47
以已建农用W299机井为例,机井采用一眼井方式取用地下水,对博乐市乌图布拉格村地下水使用情况进行合理性分析。通过用水水平分析,结果可知:取水论证区乌图布拉格镇年平均地下水年补给量5 118.59万m^3,可开采量3 107.24万m^3。多年平均开采量1 522.55万m^3,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为49%,论证区乡镇地下水尚有开采潜力。论证区地下水允许开采量62.0万m^3,地下水年取水量为11.8万m^3,取水量小于允许开采量,可满足该区域取水要求。  相似文献   

8.
王光明  梁秀娟  肖长来 《地下水》2010,32(2):34-36,137
地下水资源的正确评价是进行地下水资源科学管理的前提,也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鸡西市缺水由来已久,其中水质性缺水、资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并存。在分析研究区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基础上,通过选取相关水文地质参数和方法,进而评价地下水资源量和可开采资源量,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根据2015-2020年常州市地下水资源量和水质监测资料,分析对研究区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浅层地下水资源量和、动态特征和水质进行评价,评价地下水水质、对未来水质、微生物污染状况及和变化趋势进行预测,总结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究水质超标和恶化的原因,提出地下水资源保护、水质改善的对策建议。结果表明:常州市地下水资源量和开采情况总体较好,但地下水水质总体上呈恶化趋势,2017年至今地下水达标率逐年降低,主要超标项目为氨氮、锰,总硬度、铁。应在后期加强保护治理措施,通过优化配置水资源,加强地下水管理、强化重点治理地表面源污染,控制地下水污染源和利用地下水动态监测成果,实施立体开发建设等措施,改善常州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污染状况。研究结果以期为常州市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0.
张琳  祝念 《地下水》2012,(3):40-42
贵州地处西南岩溶石山中心,碳酸盐岩广布,岩溶天窗、竖井、落水洞等岩溶个体形态发育,地表水缺乏,地下水开发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巴铃富水区资源量评价开发利用分析为例,以大井法等方法计算其可开采资源量,用降水入渗补给法验证其补给量的保证程度,并对地下水质量进行评价,在水质与水量得到保证的前提下实施钻探开发,以便为同类岩溶水文地质条件下的岩溶水开发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地下水》2020,(3)
为实现对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科学管理和有效保护,以全国地下水功能区划分技术大纲为基本依据,在地下水开采利用现状分析及地下水资源量计算的基础上,对地下水资源的开采潜力进行评价与区划研究。结果表明:乌拉盖河上游地下水子系统潜水含水层为潜力中等区,其余为潜力较小区,可适当增加开采量;乌拉盖河中下游地下水子系统松散岩类承压水含水层为采补平衡区,不建议继续进行大规模开采,仅可零星或小规模进行开采。研究成果可为东乌珠穆沁旗区制定和实施地下水系统的保护方案以及取水工程的规划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研究区为第二松花江从吉林市到松原市的河谷区 ,在河谷区推行“小井”种稻是吉林省农业发展新的增长点。依据地下水丰富程度将河谷区划分成地下水资源极丰富区、丰富区及较丰富区。筛选了 4个降水保证率年份对每个区的天然资源量进行分析计算 ,在降水保证率为 2 0 %和 5 0 %的年份 ,地下水补给量大于排泄量、区域地下水上升。设计了沿江布置直线井排的开采方案 ,在区域地下水位降为 3.3m、保证率为 95 %的枯水年稳定开采资源量为 84 2 17.9× 10 4 m3/a ,暂时性开采资源量 116 876 .1× 10 4 m3。  相似文献   

13.
毕焕军 《冰川冻土》2003,25(Z1):17-19
通过分析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地带地下水的特征, 阐述了多年冻土地下水生存的类型, 并结合青藏铁路勘察所获取的地下水水量、水质资料, 对多年冻土区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地下水的开采参数.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新疆大石头洼地周边区域生产生活用水问题,在对新疆大石洼地水文地质详查的基础上,分析区内水文地质条件,查明区内含水层特征及供水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地下水资源量为398.6×10~4 m~3/a,按0.53可开采系数计,有211.3×10~4 m~3/a可开采资源量;规划拟建水源地年开采地下水量170×10~4 m~3/a,约占计算区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的80.5%;水质满足生产、生活用水的各项指标要求,适量开采地下水可降低浅埋区地下水位,夺取无效蒸发量,改良地下水浅埋区土壤,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因此,大石头洼地供水可行。  相似文献   

15.
毕焕军 《冰川冻土》2003,25(8):17-19
通过分析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地带地下水的特征,阐述了多年冻土地下水生存的类型,并结合青藏铁路勘察所获取的地下水水量、水质资料,对多年冻土区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地下水的开采参数。  相似文献   

16.
铁矿开采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矿开采与地下水紧密联系,不仅会影响地下水资源,而且还会破坏地下水的动态平衡和生态环境。结合某铁矿开采项目实际,依据地下水环境评价导则,在分析铁矿区地下水水质、水文地质条件等资料的基础上,预测评价铁矿开采对地下水水质、水量等方面的影响,提出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7.
通过总结丰沛平原区水文地质条件和特征,对该区地下水开采利用现状及潜在水源地进行分析,计算了华栖隆起区岩溶水可利用资源量,探讨裂隙岩溶水利用的可行性。研究表明:丰沛平原区地下水主采层位为中上更新统孔隙含水层和新近系—下更新统孔隙含水层,已形成丰县城关—孙楼—常店和沛县—龙固2个大型超采漏斗区,总面积超过750 km~2,引发了大面积地面沉降;华栖隆起区为裂隙岩溶水的富水地段,总可采资源量为667.51万m~3/a,可作为潜在水源地进一步开展地下水勘查评价工作;裂隙岩溶水过量开采可能引发地面沉降、岩溶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后期应对裂隙岩溶水开采情况进行长期监测,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华栖隆起区岩溶水距离城区近,水量大,水质好,开发难度小,具有可观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8.
彭逸平  庞炳乾  李贵 《江苏地质》2013,37(1):110-115
随着地源热泵技术的推广应用,浅层地温能作为新型可再生资源得到了重视,对浅层地温能的资源评价业已展开。目前,从浅层地温能赋存地区的地质特点出发,分析其资源可开采量的研究尚不多见。重点介绍了浅层地温能可开采资源量的常规评价方法,并针对苏北平原区的地质特点,分析了在苏北平原区的具体地质特征下不同评价方法的适用性,得出了地下水式地源热泵可开采资源量的适宜评价方法为地下水量折算法;地埋管式地源热泵可开采资源量的适宜评价方法为换热量现场测试法;通过对本地区的工程案例分析,验证了上述2种方法在苏北平原区浅层地温能可开采资源量评价中能取得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9.
曹振东  谭廷静 《地下水》2012,34(6):46-47,84
贵州岩溶区地下水勘查中,勘探开采井往往采用抽水试验中抽水量与水位降深关系的经验公式计算工作区地下水资源量及水文地质参数。评价勘探开采井水资源量可以用稳定流经验公式,但是含水层必须各向同性、均质、产状水平。在贵州岩溶区属于非均质含水层,产状一般不水平,因此利用稳定流经验公式进行计算资源量,会产生相应的误差。通过贵州省毕节地区13口井的抽水资料进行计算,分析其产生误差的原因,同时对岩溶区水资源的评价方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地下水》2017,(3)
节水增粮论证区位于辽宁省凌海市温滴楼乡南部,在区域内地下水资源量分析计算的基础上,对该节水增粮区区域地下水资源量进行分析,进一步论证取水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及取水水源的可靠性。分析可知,在项目实施后新增取水量为24.3万m~3,总取水量增加26.95万m~3,当地地下水位没有持续下降,地下水处于平衡状态,可保证供水水源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