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发展、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不可避免地对生态环境产生巨大影响,从而影响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环境承载力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应用方向,也是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体现。本文结合山东半岛生态环境现状和特点,依据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将山东半岛生态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划分为自然环境、生态环境、人口环境和污染环境4类一级指标,每类一级指标各选择其典型二级指标构建了17项评价指标作为其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然后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山东半岛生态环境承载力的评价,对现阶段山东半岛6个城市的生态环境承载力做出了评价。评价结果为威海市生态环境承载力为Ⅰ级优,青岛、烟台、日照市为Ⅱ级良,潍坊市为Ⅲ级一般,东营市为Ⅳ级差,并对每个城市的生态环境承载力做了分析说明,以期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2020,(3)
目前资源跟环境中的矛盾愈加突出,水土流失问题严重,具有时间集中、破坏强度较大和后续维护困难等特点。通过对水利工程建设中水土流失的特点及治理对策进行分析,提出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针对具体的水土流失问题,应建立科学预防体制和治理对策,综合数据库进行准确的判断与预测,在保证水利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维持水土的稳定性,降低工程建设对环境的破坏力。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使水土保持治理措施与水利工程建设满足“三同时”原则,全力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在保持经济正常发展情况下,为人民提供更加稳定的居住环境,推动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地下水》2021,(1)
近年来我国水利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工程数量和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施工技术也日趋成熟。然而,施工过程中各种安全施工依然频繁发生,对施工人员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加强安全管理与控制措施很有必要。文章结合水利工程特点,提出水利工程施工的安全优先、安全管理长效性、安全预防和强制安全等原则,并通过对安全管理现存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防控策略,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和水利事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水利工程是民生工程,建设时施工的内容较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多专业的技术部门的相互配合。水利工程的建设极具特殊性,容易受水文气象的影响。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是水利工程建设的重点,本文针对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结合实际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提出基础控制、建筑材料管理、完善管理体系、施工安全管理等管理控制措施,为我国的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提供一些合理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各阶段均在质量风险因素,在勘察、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维护保修等过程中、由于管理、技术、操作及人员等方面造成的失误或重大偏差。通过对影响施工质量的人员、机具设备、建筑材料、施工方法、不良施工环境进行具体分析,提出措施及对策,达到提高水利工程质量风险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6.
从自然、社会两个方面的发展和变化,探讨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通过调查和分析,提出关于降低不利影响的控制或防治措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从单项走向综合,逐步发展成流域综合开发,变工程水利为资源水利,正确处理水利水电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必须科学地、实事求是地分析水利水电工程可能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结合实际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用科学发展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正确认识并妥善处理现阶段遇到的问题,确保水利事业快速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2021,(5)
水利工程是我国重要的建设项目之一,国家对水利工程的建设非常重视,"十三五"期间国家对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小流域治理项目投资很大,但是由于施工质量问题造成河道堤防护岸工程垮塌事故时有发生。为了减少堤防护岸工程施工质量问题而导致人民生命、财产遭受损失,本文对河道堤防护岸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在此基础之上论述了河道堤防护岸施工技术要求和施工质量管理措施,供同类工程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8.
岩溶地区生态环境敏感度评价研究——以乌江流域为例   总被引:17,自引:6,他引:11  
苏维词 《中国岩溶》1997,16(1):57-65
岩溶地区作为一个独特的地域环境单元,具有环境承载量低、地表崎岖破碎、植被生长困难、生态系统脆弱、环境变化敏感的特点。本文以岩溶地貌极为发育的乌江流域为例,论述了岩溶地区生态环境敏感度评价的原则,探讨了敏感度评价的方法,通过分析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初步建立起了岩溶地区生态环境敏感度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不同影响因子(评价指标)对生态环境敏感度的权重,并据此计算出了流域内各县(市、区)的生态环境敏感度值,为流域的开发与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管线施工对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沙漠、荒漠等生态脆弱地区的生态环境,可能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和破坏。应用遥感、野外样方调查等方法,通过对比“陕甘宁气田—银川天然气管线工程”管线两侧建设前后植被类型、土地利用和土壤侵蚀等因子的变化特征,对生态环境自然演替规律和工程建设的影响程度进行了研究,结合管线施工中采取的措施,提出了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大量展开,公路建设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日渐突出,已经成为生态环境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以环境经济学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依据,从公路建设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个方面分析公路建设对路域生态环境的负面效应,并考虑环境保护工程带来的正面效应,兼顾环保工程建设费用,探索建立公路建设生态环境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分析了其计算方法和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11.
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减少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从源头上控制污染,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对矿产资源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论.结合我国矿产资源规划的情况,从矿产资源的特点出发,提出了以自然地理环境、地貌环境、大气环境、水环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等6类环境影响组成作为评价因子,并探讨了可适用于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环境成本-效益分析法,基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方法,这为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大量展开,公路建设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日渐突出,已经成为生态环境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以环境经济学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依据,从公路建设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个方面分析公路建设对路域生态环境的负面效应,并考虑环境保护工程带来的正面效应,兼顾环保工程建设费用,探索建立公路建设生态环境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分析了其计算方法和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13.
《四川地质学报》2017,(3):454-458
生态环境与地质环境评价已成为当今国家经济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工作之一。为此,国家环境保护部专门出台了《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192-2015)》以指导我国生态环境评价工作。然而,地质环境工作虽经过大量的调查与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至今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简易通用的标准规范。尤其是在涉及地质环境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作用等方面尚没有形成统一认识。鉴于此,笔者提出一种适用于生态环境评价工作的地质环境稳定性快速评价方法,以分析地质环境对地表生态环境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生态环境与地质环境评价已成为当今国家经济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工作之一。为此,国家环境保护部专门出台了《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192-2015)》以指导我国生态环境评价工作。然而,地质环境工作虽经过大量的调查与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至今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简易通用的标准规范。尤其是在涉及地质环境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作用等方面尚没有形成统一认识。鉴于此,笔者提出一种适用于生态环境评价工作的地质环境稳定性快速评价方法,以分析地质环境对地表生态环境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5.
《四川地质学报》2022,(3):454-458
生态环境与地质环境评价已成为当今国家经济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工作之一。为此,国家环境保护部专门出台了《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192-2015)》以指导我国生态环境评价工作。然而,地质环境工作虽经过大量的调查与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至今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简易通用的标准规范。尤其是在涉及地质环境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作用等方面尚没有形成统一认识。鉴于此,笔者提出一种适用于生态环境评价工作的地质环境稳定性快速评价方法,以分析地质环境对地表生态环境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工作的持续推进,在现代化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对水利工程基础设施管理与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在水利工程的管理过程中提升管理的科学性和实现管理过程中工作和责任的细分是改善水利工程管理环境的主要举措。本文对水利工程管理中如何提升现代化水平和实现精细化管理为题,提出水利工程作为重要的民生基础工程,应在管理过程中改变传统管理方式,以现代化和精细化管理理念为基本目标,通过树立现代化管理理念,建立健全体制、加强信息化建设和提升人员管理素质等措施,达到管理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水利工程的修建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途径,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经济效益与民生效益。在工程实践中,渗漏问题在水利工程中较为常见,对工程质量、工程寿命造成了不利的影响,本人对分析水利工程施工中的防渗技术进行探讨,对渗漏成因进行分析,提出应通过优化地基结构、强化混凝土工程施工工作、应用防渗漏材料、强化后期维护工作的技术措施降低渗透的风险,以提升工程的质量水平和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8.
贾丰收 《地下水》2019,(1):226-228
我国幅员辽阔,水利资源储量丰富,适合建设水利工程的区域众多,而水利工程本身的功能和作用也使得最近几年我国水利工程的数量不断增长。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机械设备的安装和维护非常重要,其不仅关系着机械设备本身的稳定可靠运行,还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本文从电动机、水泵、水泵管道等方面,对水利工程机械安装的要点进行了分析,并就其维护策略进行了讨论,希望能够为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和运行管理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基于AHP和模糊综合评判的TBM施工风险评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赵延喜  徐卫亚 《岩土力学》2009,30(3):793-798
岩石隧洞建设中面临很大和众多的风险,利用TBM施工的深埋长隧洞受多种不确定因素影响,具有随机性和模糊性,目前的研究方法难以对其进行准确定量分析。通过深入分析影响TBM施工的风险因素,建立了TBM施工风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风险影响因素的层次性,提出了TBM施工风险二级模糊综合评判计算模型,并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级因素权重,利用模糊集法确定隶属函数,划分了风险接受等级。以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深埋长隧洞TBM施工为例,应用二级模糊综合评判计算模型对该工程TBM施工风险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合理性实用的。其理论、方法、思路和结论可供同类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20.
港口区工程地质环境安全关系着国计民生,对稳定社会和促进港口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研究和探讨港口区工程地质环境稳定性并进行综合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总结相关研究成果并分析曹妃甸岛区地质环境数据的基础上,构建了工程地质环境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专家打分法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与研究区地质环境变化规律和后期观测结果基本一致,稳定性较差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岛区东部及西南部曹妃甸深槽区域,主要为大规模的吹沙造地、工业建设,改变了原有的海洋动力系统,从而引起港区周围洋流、地貌特征、冲淤过程、泥沙运动的改变,导致航道的冲於,特别是深槽冲刷的加剧是影响地质环境稳定的主要因素。评价结果可作为研究区工程维护的参考依据,也为我国其它沿海港口重大工程地质环境稳定性评价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