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国际地质对比计划中国全国委员会、长春地质学院和国际地质对比计划第91项中国工作组发起,长春地质学院主办的“国际早前寒武纪成矿作用讨论会”于1985年10月10日—13日在长春地质宫举行学术报告会,10月14日—20日全体国外代表和部分国内代表赴辽东半岛地质考察。 召开这次国际地质会议的决定,是1984年8月在莫斯科召开的国际地质对比计划第91项工作组特别会议上一致通过的。  相似文献   

2.
湖南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于1973年11月2日至9日在湘潭市召开了湖南含煤地层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33个单位,除湖南省煤炭系统省局机关、设计院、学校、各勘探队、矿务局、试验室外,还有湖南省地质局区测队的代表及江西、湖北、广东等邻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和试验室的代表,湖北地质学院、四川矿业学院、中南矿冶学院、焦作矿业学院、淮南煤炭工业学院、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和南京古生物研究所、地质科学院矿产地质研究所、煤炭科学院西安研究所等院校及科研单位的代表也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3.
国家地质总局教育组最近召开了地质院校工程地质专业教材会议。武汉、长春、成都、河北等地质学院,南京大学地质系、同济大学工程地质教研室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局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4.
刘连登 《地质论评》1986,32(1):100,95
由IGCP中国全国委员会、长春地质学院、IGCP第91项中国工作组主办的“国际早前寒武纪成矿作用讨论会”,于10月10日—13日在长春地质学院地质宫隆重召开。与会正式代表共190人,分别来自澳大利亚、奥地利、保加利亚、加拿大、丹麦、芬兰、英  相似文献   

5.
徐惠芬 《地质论评》1987,33(2):201-202
全国变质地质及变质成矿作用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12月1日—6日在山西省太原市召开。会议由中国地质学会岩石专业委员会和前寒武专业委员会,中国矿物、岩石和地球化学学会的变质岩委员会,长春地质学院及山西省地质学会共五个单位发起和联合召开的。大会由山西省地质研究所冀树楷总工程师代表五个发起单位和东道主致开幕词。北京大学董申保教授、长春地质学院张贻侠院长、武汉地质学院游振东  相似文献   

6.
煤炭部技术发展司于1984年3月13—17日在贵阳市召开了瓦斯地质编图经验交流会。与会的有生产、科研、教学单位的代表126人。 焦作矿业学院受煤炭部技术司委托,草拟了瓦斯地质编图细则;十几位代表介绍了  相似文献   

7.
江西省地质学会于一九八一年一月八日至十三日在抚州地质学院举行地层古生物专业首届学术年会。来自江西省地质、二机、煤炭、冶金、石油、地震、水电系统的代表,有关院校的代表,以及应邀前来参加会议的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地质科学院地质所,南京、宜昌地质矿物研究所,湖南、安徽、浙江、福建省地质学会,福州大学、中南矿冶学院、昆明工学院等,共四十一个单位八十九人出席了这次年会。  相似文献   

8.
10月10~13日,《国际早前寒武纪成矿作用讨论会》在长春地质学院地质宫隆重举行。大会由IGCP中国全国委员会、长春地质学院、IGCP第91项中国工作组主办。来自澳大利亚、奥地利、保加利亚、加拿大、丹麦、芬兰、英国、法国、伊朗、印度、美国、苏联和中国的190名正式代表参加了讨论会。  相似文献   

9.
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国家地质总局于一九七五年十月二十日至十一月三日,在北京市密云县召开了第一次地质科学技术情报工作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各省、市、自治区地质局(处)、专业局、研究所、地质学院、地质仪器厂、探矿厂和部分地质队等单位的代表,共一百三十一人。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派代表出席了会议。公议全体代表认真学习了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以阶级斗争为纲,学习了“全国科学技术情报工作会议”的主要文件,总结交流了地质科技情报工作的经验,研究了组织协调地质科技情报工作以及建立、健全地质科技情报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金属学会冶金地质学会岩矿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地质学术委员会岩矿专业委员会联合召开的第二届全国冶金、有色地质系统岩矿学术交流会,于1986年11月25~30日在北京钢铁学院举行。来自全国冶金、有色地质系统勘探公司、勘探队、矿山、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64个单位的112位代表和兄弟部门的岩矿工作者代表及生产厂家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1.
由江西省核学会铀矿地质委员会、江西省地质学会放射性地质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火山岩型铀矿床成矿条件及矿床成因学术研讨会”于1991年10月26日至28日在华东地质学院举行。出席会议的代表有来自江西省地质学会、江西省核学会、华东地勘局及其所属的矿山,华东地质学院以及华南地勘局的294,295大队和290研究所的代表,共计48人。他们当中大多数都是具有多年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会议收到学术论文24篇,在大会上宣读的有18篇。这些论文概括起来有以下特点: 1.在成因上,过去认为是层状成矿的矿床,这次认为有些是由火山口引爆角砾岩而形成; 2.在成矿机理上,过去认为是浅成的矿床,现在认为是深成的,其物质来源于地幔物质,且与构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由吉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筹备并主办的地矿部东北地质实验科技情报分网第四届岩矿学术交流会,于1990年9月12日—15日在长春市召开。吉林省地矿局局长周翔、总工程师叶天竺同志出席了开幕式并作了重要讲话。东北地质实验科技情报分网网长、秘书长、吉林省地矿局科技处和吉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测试所领导同志也参加了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共计61人,他们来自东北三省地矿局系统,长春地质学院、吉林冶金地质研究所、吉林石油指挥所、长春冶金地质专科学校等37个单位,西北地质实验情报分网也派代表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3.
由长春地质学院中心实验室、长春光机学院,吉林省浑江光学仪器厂共同研制成功的WZD——01型多用双变折射仪为国内首创,国外也未见同类产品,它对于测量矿物晶体、液体的折射率提供了有力手段。在最近召开的鉴定会上,来自全国地质、冶金、机械、科研等三十个单位四十多名代表一致认为该仪器达到了设计要求,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4.
《全国变质图件编制与研究》协作会,于1981年1月15日至1月17日在长春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地质部地质研究所、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长春地质学院以及新疆、福建、河南、山西、云南、辽宁,吉林等省(区)地质局的代表共24人。  相似文献   

15.
《地质论评》1991,37(3):288
由中国地质学会岩石专业委员会、前寒武纪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变质岩委员会,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矿产部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地质研究所等单位联合发起和筹备的“PTt轨迹及其在变质地质学中的应用研讨会”,于1990年11月19日至21日在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隆重召开。来自地质院校、科研单位和生产单位的60多位代表参加了大会,其中  相似文献   

16.
1983年4月9—15日,地质矿产部在西安召开了地质矿产部1982年科技进展情报交流会。参加会议的有地质矿产部科学技术司、地质矿产部科技情报研究所以及各省、市、自治区地质局、各地质学院、各石油海洋地质普查勘探指挥部、海洋地质调查局等单位情报室负责人,各专业情报网组长单位等共60个单位90位代表。  相似文献   

17.
三月下旬,地质部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探矿工程和安全技术工作专业会議。出席会議的有各省地质局探矿处处长,探矿技术負責人,鈷探和坑探方面的安全技术人員,以及北京、长春、成都三个地质学院和西南地质研究所的代表共一百四十余人。  相似文献   

18.
粉细砂含水层农用浅井多孔混凝土管填砾滤水结构鉴定会于一九八五年八月二十七~二十九日在陕西临潼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北京、山东、河南、河北、新疆、陕西、以及水电部、新疆八一农学院、西北农学院、西安地质学院、陕西机械学院、陕  相似文献   

19.
受地质部科技局委托,由河南省地质局主持,于1980年5月16日至5月31日在商丘召开了有关包气带水份运移机理和计算方法的学术讨论会。出席会议的有武汉水电学院、北大、清华、长春地质学院、中国科学院、水电科学院、中国农科院、地质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北京市地质局、吉林地质局、河南地质局等29个单位的代表共59人。 这次学术讨论会是我国建国以来,首次集中了地质、水利、应用数学、土壤、地理、灌溉等各学科的专家和科技工作者,共同对包气带水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进行了探讨,会上主要由武汉水电学院张蔚榛教授和北京大学肖树铁副教授系统地重点介绍了非饱和水运动的数学模型,讨论了入渗、蒸  相似文献   

20.
吉林省遥感技术应用经验交流会于1985年11月5日在长春召开。这次会议是由吉林省地质学会遥感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学术交流会。与会代表22人,分属十五个单位,并且邀请了辽宁、黑龙江两省遥感站的代表。吉林省地质学会派代表出席了会议。会上,遥感专业委员会主任刘允良对遥感专业委员会的工作情况及其任务做了全面汇报,并介绍了中国国土资源卫星的概况。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东煤地质局长春科研所、吉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探公司六○八队、长春地质学院、吉林农业大学、核工业部东北勘探局二四四地质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