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浪 《中国测绘》2020,(1):72-75
看到"地图史群"里的老师们在议论北京的"水准原点",想起好多年前我在博客上写过,还真是个事儿。那年我遇到它是个偶然。到医院陪家人看病,下了车,抬起头,就看到了。这里是北京府右街北口,北大医院妇产医院大门进去向左向前,面前一座希腊式的石柱建筑就是了。  相似文献   

2.
张家荣 《地图》2007,(2):18-19
对一个山里孩子来说,街子太过于生动了.它是我童年生活中所有教科书的总和. "街(音gai)子"就是集市,在云南,它就是这么念的.我喜欢这个叫法,不单是因为它有着丰富的历史,而且因为它有着多样的现存状态.  相似文献   

3.
从50年代的《一条大河》到80年代的一曲《你从哪里来》,这些歌词虽无华丽词藻,却颇引人入胜。乔羽说:"我不喜欢涂脂抹粉,就喜欢直来直去,写非常简单的大白话。"乔羽年过古稀,但身体硬朗,精神饱满,文思敏捷。对健康长寿问题,乔老有自己独特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金碚 《今日国土》2013,(2):28-29
今天参加这个论坛,我只讲一个研究的方法问题。一、"农民"的定义与特征讲城镇化,有各种各样的定义,大家基本认可的核心内容就是农民变成市民。什么是农民?我们的汉语有优点也有缺点,汉语的一个优点是它的字内涵比较丰富,容易进行内容分类;缺点是不可以造字,只可以造词,跟英文不一样,英文可以造字造词。所以中国的词都是字拼起  相似文献   

5.
说起神农架,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她的"野人"之谜,这就像喜马拉雅山的耶提,蒙古的阿尔玛斯人,西伯利亚的丘丘纳,非洲的切莫斯特,日本的赫巴贡……都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大概是人类的孤独与好奇,天性就喜欢探寻神秘的事物. 世界上许多地方都盛传着关于野人的传说,在我国,关于野人的传说和记载最多的就是神龙架.《春秋》记载,周成王时(公元前1063年),麇庸之地活捉了一个野人,献给周成王.麇庸之地就是现在神农架边缘的房县一带.《山海经》记载,"熊山"有野人,"其状人面兽身,一手一足,其音如钦(吟)".熊山也就是现在的神农架.这里原始森林覆盖,植物茂盛,多熊,故古谓之熊山.1976年5月,中国科学院组织了"鄂西北奇异动物考察队"深入神农架原始林区,探杳"野人"足迹.  相似文献   

6.
小黑的进化     
<正>"我有着测绘人特有的黝黑肤色,在单位里,同事们都亲切地叫我‘小黑’。在我刚进单位的时候其实也没有这么黑,日复一日的外业工作晒就了我这一身黑色的皮肤。"这是在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十佳青年岗位能手评比现场的演讲,小黑就是上海市测绘院的青年才俊干珂珂。他个头不高,身材健硕,皮肤黝黑,生性乐观,脸上总是洋溢着自信,骨子里透着一股韧劲。他进单  相似文献   

7.
也许,跟专业的地图收藏大家相比,我的地图收藏不值一提;再同那些真材实料的大幅地图相比,我的收藏更显得是微不足道。可我还是执著地喜欢着它,喜欢寻觅它时的奔忙,喜欢找到它时的欣喜若狂,更喜欢它华丽下的内涵……它就是我的最爱——地图邮票,一种比火柴盒大不了多少的微型地图。  相似文献   

8.
我一直认为,地图是世界绘画长廓中最美的一幅画。既然是画,就一定有很多人喜爱它、欣赏它、赞美它、研究它。有时我甚至忽发奇想,如果有谁牵头成立地图协会,不论在哪里,我一定报名当会员。我还觉得,喜爱地图的人右大脑比一般人发达,因为科学研究表明,右大脑发达的人空间思维好,想象力丰富,同时也是感情丰富的人。这在我身上得到验证,并且还有一个旁证是我是左撇子———人的大脑对躯体的管理是左右交叉的,左撇子的右大脑比左大脑发达。人有一个特点,即喜欢和自己兴趣、爱好相同的人接近、交朋友。遗憾的是,喜欢地图的人很少,…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并不怎么敬畏自然。相反,他们喜欢改造自然,喜欢人为的东西。中国人对畸形动物情有独钟。越是形状怪异的东西,就越受到人们的喜爱。鲫鱼的变种之一——金鱼就产自中国。1500年前,中国人“发明”了这一物种,自南宋时代起,他们正式开始对这一物种进行改良。明、清时代有专门喂养金鱼的鱼池,就在皇宫附近、天安门南边的崇文门。这个金鱼池可以容纳100多条金鱼。在这里,人们剥掉金鱼的鱼鳞,给它的眼睛矫形,对其进行种种改造。而所有这些举动都是为了它们能更好地取悦于人。鸟儿也不例外。在中国的公园常常可见不少遛弯的老人手里都提着个…  相似文献   

10.
<正>有一座古城叫奇台,伫立于万千苍生之上;有一种美丽叫自然,交融于天人万物之间。奇台,昔日丝绸之路上的商埠重镇,如今已嬗变成一座散发着独特美丽的现代小城。我热爱这里的美景,我热爱这里的人们,我热爱我的故乡。很多人不熟悉这个距乌鲁木齐市200多公里的县城,但是来奇台的每一位游客一定听过她的大名"江布拉克",也多半是冲着她来的。"江布拉克"源于哈萨克语,意为圣水之  相似文献   

11.
国绘  朱喆 《地图》2007,(3):66-73
如果说我在杭州的寻访记就是一次迷路记,倒也不假.现在,我就无法说出自己身在何处--脚下之路,虽然现在叫做杨公堤,但是:一年前,它还是一条名叫西山路的车水马龙的交通要道;500年前,是一条有着"里六桥"的元老级"杨公堤";再往前的200年里,是被霸占葑塞、"废而不治"的"红颜祸水";要是再往前数,那些它所旁观的锦瑟华年、家国兴亡,真是不说也罢.  相似文献   

12.
金草滩印记     
<正>离开塔什库尔干已经有些天了,但"金草滩"给我留下的印记却怎么也抹不去。新疆,尽管去过多次,但至今仍有太多太多不知道的东西。仅仅地理环境就存在着千差万别。一提到新疆,尤其是南疆,首先想到的就是沙漠、戈壁、秃山、高原,自然环境恶劣,语言不通,等等,而单位连续多年新疆测区的任务也的确没有离开过戈壁与荒原,始终与艰苦相伴。今年的测区则有所不同,虽然也在南疆,还进入了帕米尔高原,但却让我们领略了不一样的风情。不够完美的"突击战""七·一"前后,莎车测区山里连  相似文献   

13.
地图是浓缩在纸上的世界,地图是自然与历史结合的产儿。地图是线条、符号与色彩的神奇组合,地图是人类绘画长廊中最美的一幅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有的人喜欢下棋,有的人喜欢跳舞,有的人喜欢钓鱼……而我却从小就偏爱看地图,百看不厌,乐此不疲,以致达到了入迷的地步。记得儿时的我,时常爬上桌子,面对墙上的世界地图,一看就是一二个小时。看着那由点、条线、符号和色彩组成的斑澜世界,任凭思绪在想象中飞扬。飘荡。在有的人面前,地图不过是涂抹着颜色与线条的纸,而在我眼里,地图是有生命的,那上面的山是青的,水是绿的,…  相似文献   

14.
在“测绘通报”一卷四期上刊登了张雅达同志的“关於上海水准标点升沉问题的初步研究”一文,在这里我愿意提供一些不同的意见,由於我在测量方面的实陈经验与理论水平都相当差,这些意见可能有很多不恰当的地方,尚希海内专家不吝指正。首先我认为张雅达同志对华特生论文的分析与批判是有一定的正确性的。但是在这里我不准备谈这一点,要谈的是我对这一文章其他方面的意见和我对上海水准标点升沉问题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5.
王远昌 《地图》2007,(6):20-37
我少年时代曾在齐齐哈尔的外婆家生活多年,每当朋友们问起你的老家是哪里,我常回答"鹤城",因为齐齐哈尔近郊的扎龙自然保护区是丹顶鹤的故乡。全世界现存鹤类15种,中国有9种,扎龙湿地就有丹顶鹤、白枕鹤、蓑羽鹤、白鹤、白头鹤、灰鹤6种,其中有4种鹤属世界濒危鸟类,每年春夏秋三季它们都要在这里生息繁衍,由此齐齐哈尔市赢得了"鹤城"的美誉,但我更喜欢把它比作丹顶鹤的"夏宫"。后来,我因工作和兴趣常辗转于江淮湖荡地区的丹顶鹤越冬地采访拍摄,与丹顶鹤是40年的朋友了。今年4月丹顶鹤经社会各界人士推荐,成为唯一国鸟候选鸟上报国务院,我真是说不出地高兴。  相似文献   

16.
关于矿产资源资产和产权问题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矿产资源资产和产权性质的界定和认识,是矿产资源管理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矿产资源的立法、政策制定和具体的管理行为均与其密切相关。这里仅就个人粗浅的认识谈几点意见,错误之处,敬请批评指正。矿产资源资产和产权的两种基本形式资产是产权的客体,具有经济属性;产权是对这个客体的拥有权,它既涉及客体,也涉及主体,具有法律属性。事实上,只要有资产,就会有产权,没有产权的资产是不存在的,问题仅在于产权是否明晰。矿产资源是一种自然资源,按照各国惯例,它首先是资源,同时是一种物,然后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种资产。其产权和资产具有两种基…  相似文献   

17.
大理就是我心头的朱砂痣.有首歌里唱道"回不去的地方是故乡",可是大理不一样,那里有我的童年,我的家人,不管我离开它有多久,有多远,在我的心里,我从不曾离开过它. 我的童年时光就是在大理古城的街上度过的.至今,我仍记得自己在哪一棵树下荡过秋千,在古城墙的哪一块砖下埋藏过"秘密宝藏";记得去大理文化园的哪一张石桌子可以找到爷爷并叫他回家吃饭;记得哪条小巷里的桃李熟了……家的概念已从每家每户、每条街巷扩展到了整个古城.后来离开大理,念书工作,可是心中的牵挂却愈来愈浓.而我的爷爷、奶奶在古城的街上已经生活了一辈子,年轻的时候在古城的工厂里上班,退休了闲不住又在街边做点小生意.  相似文献   

18.
自小就是"三国迷"的我,年少时常常喜欢在地图上寻找《三国演义》中著名的地名.不过,我翻遍手中的地图,却总是找不到"襄阳"的所在.因为当时我并不知道,三国时期闻名天下的"襄阳"已沦为一个小小的县名,而那块历代兵家必争的土地,人们都叫它"襄樊".  相似文献   

19.
邛海,西昌之眼 说到凉山,许多人也许不了解,但提起它的首府西昌却一定不陌生.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其首府所在地西昌市为我国著名的航天科技城.当然,我千里迢迢赶来这里,并不是为了参观卫星发射基地. 火车从成都出发,在成昆铁路上一夜驰骋,伴着熹微的晨光,车开进了西昌站.一出车厢,我就感受到了凉山之"凉",虽然是盛夏季节,川西高原上西昌的清晨果然还是有些微凉.无心留恋西昌城内的风景,我直奔此行的第一个目的地——邛海.  相似文献   

20.
福清和福州其他地方一样,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海水不干,偷渡不止。林阿虎觉得这句话说得不对,他认为,"哪怕海水干了,我步行走到世界另一端,我也要出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