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2 毫秒
1.
利用地球物理场的各种成果资料,与地质、地震资料相结合,对江汉-洞庭盆地的地壳及岩石圈中下层构造特征进行分析,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例如,根据WDM-89地球重力场模型位系数所计算的高阶窗卫星重力异常,不仅能较好地反映研究区岩石圈的构造特征,且与该地区中强地震的分布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2.
倪晴晖 《地质与勘探》2017,53(6):1140-1147
本文旨在考察综合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在了解覆盖层厚度和基底深度、划分构造形态和走向等方面的有效性,在青海省团鱼山南部地区分别应用重力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方法开展了地质勘测。在地质解释过程中,综合工区地质资料,并按不同方法的特点进行相互约束。利用地球物理勘测结果,根据地层电性和密度属性,划分了区域的构造形态和走向,建立了团鱼山南部地区的地质构造模型。综合地球物理方法的应用,有效地降低了地球物理勘探的多解性,为精细地质解释提供了依据,为下一步开展全面物探工作和钻探布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依据大地电磁测深连续二维反演结果初步确定构造与地层,通过综合分析区内物性特征给定地层与岩石的物性参数,建立正演地质一地球物理初始模型,在地质、钻井、地震资料约束下进行重、磁、电联合反演,不断修改地质一地球物理模型和大地电磁测深连续二维反演结果,使重、磁正演数据和实测数据拟合度达到最佳。在银额盆地构造与地层解释中的应用结果表明,重、磁、电联合反演可以有效克服单方法解释的多解性,准确识别地质层位,大大提高定量解释的精度。  相似文献   

4.
从实际资料出发,针对地学断面研究区域复杂的地学问题,运用人机交互解释系统,综合研究建立了表达断面结构构造的地球物理解释模型,追溯了岩石圈演化的地球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5.
从实际资料出发,针对地学断面研究区域复杂的地学问题,运用人机交互解释系统,综合研究建立了表达断面结构构造的地球物理解释模型,追溯了岩石圈演化的地球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6.
地球物理的多解性无处不在,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往往结合地质资料来对反演结果进行合理的地质解释。然而在偏远地区地质、深部钻探资料非常缺乏,野外已有的井孔也往往难以获取岩性编录资料。当这些资料比较少时,反演结果依然存在难以解释或者不确定等问题。是否可以借助于地下水位与水质信息包含的地质体水力特性,来辅助地球物理反演过程?基于此思路探索了基于地下水模型的地球物理反演解释优化方法:以大地电磁法为实现手段,通过研究已知理想地质模型和多个基于反演结果解释得到的地质模型,建立地下水数值模型,对比地下水水流和溶质运移数值模拟结果,最终确定相对最佳地质模型。并通过敏感性分析验证了运用地下水数值模拟搜索相对最佳地质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在综合分析各种地球物理资料的基础上,论述了豫北地区地球物理场特征,并结合钻探资料进行了地质解释与构造特征分析.说明了本区的主要地质构造及煤系的分布,为该区的煤炭资源预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论地质—地球物理模型的某些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讨论了关于地质-地球物理模型的五个方面:(1)概括模型;(2)建立模型的原则;(3)建立模型的阶段性;(4)建立模型应注意的问题;(5)模型的应用。广泛收集国内外各种地质条件下的地球物理勘探资料,系统分类地建立有关石油、金属矿、煤田、工程、水文等地质-地球物理模型库,对提高地球物理勘探的地质-经济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图象识别在重磁资料地质解释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把地球物理资料的地质解释工作以图象识别的形式提出来并加以处理,试图从中探索出一条合理利用综合地球物理信息解释区域构造的途径。根据图象识别的基本原理,调试了一套适应重、磁和化探资料处理需要的程序,初步形成了重磁资料解释的图象识别系统。最后,结合某地物化探资料,采用本系统进行处理,识别出了该区的构造分布形态,并对该区进行了产预测。矿  相似文献   

10.
在区域地质调查和找矿工作中,运用地球物理信息解释地质体、线性构造、矿化体、矿体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解释的原则是遵循以地质为前提,以物性为基础,以各类地球物理资料为依据,点面结合的解释程序。笔者通过具体实例阐述了物探资料在地质填图和矿产调查中的应用效果,特别是运用综合信息提出的夹皮沟金矿田“一型三式”成矿模型的实例,对该地区地质找矿工作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  相似文献   

11.
林才浩  林光锋 《福建地质》1996,15(4):191-198
福建省东部火山岩地区银的背景含量高,尤其是上侏罗统南园组火山岩地层银含量很高,成矿物质来源丰富。经重新对区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资料的综合分析,发现福建东部存在3个大型环状构造,银的地球化学高背景的分布受线状构造和环状构造的双重影响,反映了中生代时期岩浆-构造活动的基本特征及其对银成矿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前的地震采集正朝着时间推移地震或4D地震方向发展,而且往往还包含有多分量数据,与此相应的高分辨率地震数据、深度处理技术以及重复的3D采集技术,导致了解释数据体的大量增加。所有这些,对强有力的地球物理工作站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今天,地质、地球物理和油藏工程(GG&E)的综合,在共享3D解释环境中日益不断发生。石油公司一直采用先进的技术进行更有效的勘探和开采,通过在以模型为核心的3D可视化解释环境中充实自动化的工作流程将延续到下个世纪。该流程使4D地震的价值在综合解释环境中充分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13.
孙德有  赵国春 《福建地质》1994,13(2):106-112
政和地区变质岩石在晋宁期遭受了3期构造变形作用(D)。以这3期构造变形作用为相对时间标志,讨论了变质砂泥质岩石中各种不同产状、不同种类变质矿物的生长期,确定了基质主要加粗期为D2-D3变形期间的静态期。进而将晋宁期变质作用划分为早期、主期和晚期3个变质阶段,变质作用的主期为D2变形期和D2-D3变形期间静态期。  相似文献   

14.
在地球物理资料的计算机处理解释中,由于地质问题的复杂性,满意的结果通常要经反复修改初始参数和地球物理模型才参获得,处理过程中操作者应能及时了解原始数据和处理结果,并实时修改参数和模型,即实现人机交互式解释。本文讨论了地球物理资料解释中实现人机交互的几项实用技术,给出实现程序的描及源程序。  相似文献   

15.
羌塘盆地综合地球物理剖面的模拟解释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根据羌塘盆地重磁震数据资料,使用GM SYS软件系统对重力、磁法及地震位图三种地球物理剖面进行处理解释,共完成4条地球物理剖面的模拟解释,并由其构组羌塘盆地地质-地球物理综合解释栅栏剖面图.地球物理剖面"栅状图"反映了研究区内深层勘探目标的变化趋势和构造特征,为使用重、磁、震资料进行非震地球物理反演提供了约束骨架.若结合研究区内钻孔及其他地质资料,可为盆地进行三维地球物理精细反演提供约束和初始模型.  相似文献   

16.
莫霍界面是地壳上地幔深部构造研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这个物性界面稳定地存在于地壳剖面中,遍及全球.它通常是一切深部地球物理方法探测和研究的主要对象.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的许多地球物理学家致力于莫霍界面的研究,应用综合地球物理方法,结合地质学和岩石学成果,对莫霍界面的物性参数、界面形态及形成机理作了深入的探讨,取得了丰富的资料,大大促进了深部构造研究的发展.重力是研究深部构造的重要地球物理方法之一.它依据密度参数建立深部构造模型,该模型以能使测得的重力场和其他地质、地球物理以及岩石学方面的资料相吻合为标志.由于  相似文献   

17.
基于岩(矿)石物性参数和矿床成因类型建立的地球物理勘查模型,在深部找矿预测中出现了多解性的问题,急需找到地球物理方法能够高精度识别的地质体目标。多年的找矿实践表明,矿田构造变形岩相带就是一个重要的选项,业已取得显著的找矿效果。目前,大比例尺的矿区地球物理勘查工作较多,而中比例尺的矿田地球物理研究比较薄弱,且两者均缺乏分层次的战略指导。为了建立矿田构造变形岩相带的地球物理判别标志,需要厘清地质与地球物理的复杂时间-空间关系,加强地质力学与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的联系。文章提出分层次处理和解释地球物理信息的思路,即根据研究区构造形迹的"米字型"结构特征和构造体系阶段性发展的特点,从矿田、矿床2个层次解析不同尺度-维度的地球物理勘查资料,提取构造变形岩相带信息。具体操作流程为先在矿田范围内布置面积性物探,解译"米字型"断裂构造系统,选定张性和张扭性含矿断裂构造,预测找矿方向;再在含矿断裂带布置大深度物探剖面,分析剥蚀程度和埋藏深度,结合化探信息圈定找矿靶区位置。文中以内蒙古赤峰柴胡栏子金矿田为例,介绍该方法的找矿应用效果。首先从矿田地球物理资料中解译出新华夏构造体系"米字型"分布的构造形迹,然后在2个矿区内确认了北北西和北西西走向的构造变形岩相带是主要的含矿构造带,且两者之间存在时空上的先后关系,为深部找矿预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地球物理反演是近年来发展很快的地球物理学中利用地球表面及钻孔中观测到的物理数据,推测地球内部介质物理参数分布和变化的新方法。地球物理研究一般分为资料采集、处理和解释三个环节,地球物理反演是地球物理资料定量解释的理论和算法基础,也是地球物理资料处理技术的基础之一。在本世纪70年代以前,地球物理资料的定量解释从属于各种单一的观测方法,没有形成适用于各种地球物理方法的统一的反演理论。60年代末至70年代  相似文献   

19.
讨论了建立接触交代铁矿床和变质铁矿床的物理-地质模型问题。着重阐述了地球物理信息的提取、变换和解释方法中的构造-地质论据。介绍了对构造-地质和地球物理预测进行钻探验证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用岩石模型电磁试验对埋藏于加拿大西部沉积盆地(WCSB)之下的古生代-元古代基底构造成像,发现了一些高导电构造,它们几乎都是位于地震反射较低的陆壳上方,这里的EM数据清楚地显示了构造域与导电异常之间的关系,高导电局部异常反映了同造山期(古生代-元古代)陆外缘地槽中的静海相沉积,现有的地球物理、地质年代及地质资料和出露地盾的同生模拟是确定这些的基础。建立的模型与已知WCSB基底的时代、变形、历史和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