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地质与资源》1994,3(4):320
美国达科他南部利德-莱德伍德多姆地区北布莱克山第三纪浅成低温-深成中温热液金矿床的成因北布莱克山浅成低温热液─深成中温热液Au─Ag矿床,其形成与东西带第三纪(38─62Ma)碱性火成岩侵人体有关。Au─Ag矿床可划分为四种类型:1)片岩容矿;2)火...  相似文献   

2.
吉林延边地区斑岩型-浅成热液型金铜矿床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吉林延边地区为我国滨太平洋带的一个重要的金属成矿区。与中生代火山-次火山侵入活动有关的斑岩型。浅成热液型矿床在时空上、成因上构成一个成矿系列。本文选择四个代表性矿床(小西南岔、闹枝、五凤和刺猬沟),较详细地介绍它们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流体包裹体、稳定同位素及成矿机制等。通过这些矿床的描述,勾画出一幅从中生代火山盆地边缘的隆起带的斑岩型矿床(小西南岔)→中生代火山盆地内部的断隆块的斑岩-浅成热液过渡型矿床(闹枝)→中生代火山盆地内部断裂带的浅成热液型矿床(五凤和刺猬沟)的全景。  相似文献   

3.
吉林延边地区斑岩型-浅成热液型金铜矿床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吉林延边地区为我国滨太平洋带的一个重要的金属成矿区,与中生代火山-次火山-侵入活动胶在的斑岩型-浅成热液矿床在时空上,成因上构成一个成矿系列,本文选择四个代表性矿床(小西南岔,闹枝,五凤和刺猬沟),较详细地介绍它们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流体包裹体,稳定同位素及成矿机制等。通过这些矿床的描述,勾画出一幅从中生代火山盆地边缘的隆起带的斑岩矿床(小西南岔)→中生代火山盆地边缘的隆起带的斑岩型矿岩  相似文献   

4.
研究矿床的复合成矿作用和矿床组合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理论意义.作者认为,矿床是与由硅铝层(包括部分绿岩带)深熔而成的花岗岩有成因联系,为绿岩带中的金、银、铁等元素经岩浆的混合作用和后期火山-次火山热液的活化迁移而成的.金矿床的多种成因类型和不同地质特点,与成矿的多期性和阶段性有关.  相似文献   

5.
赣东南地区火山地质、矿产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建祥  徐贻赣  罗平 《江西地质》2001,15(4):282-288
赣东南火山岩区主要发育侏罗纪中、晚世中酸性火山碎屑岩-火山熔岩,其中以爆溢相产出的流纹质晶屑凝灰溶岩分布最广;火山构造主要发育破火山口、岩穹、隐爆角砾岩筒等构造,且与成矿关系;与成矿关系密切的次火山岩广泛发育。区内主要矿化类型为斑岩型、(次火山)隐爆层间裂隙带型、蚀变花岗岩型、隐爆角砾岩型,矿床成因均为与火山活动期后次火山(隐爆)活动有关的岩浆期后高-中温热液交代-充填型矿床。同时,矿床类型上具相互穿插性,隐爆层间裂隙带型、隐爆角砾型等矿床类型往往可以看作是斑岩型矿床的延伸;矿床空间分布上往往具有“一体多型”的特征。新矿化类型是赣南中生代火山岩找矿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6.
大青山东段中生代火山成国非金属矿床可划分为两大成因类型,8种基本类型。对不同成因类型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的详尽研究表明:火山穹隆构造与火山岩浆,火山熔岩改造型及火山碎屑岩-熔岩改造型沸石,膨润土矿床有关;火山侵出岩丘控制了珍球岩矿床与沸石矿床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西藏甲马—驱龙矿集区成矿远景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藏甲马-驱龙矿集区长约124km,宽69km,位于冈底斯陆缘火山-岩浆弧(中-晚侏罗-古近系)的中东部。通过最近的地质调查、矿床勘查和研究,发现冈底斯陆缘火山-岩浆弧带内存在多个矿集区,其中甲马-驱龙矿集区是该弧内一个重要铜多金属矿集区之一。该矿集区的矿床以正在开发的大型甲马铜多金属矿床为代表,还发现了驱龙南、驱龙北、底日玛、松多雄、拉抗俄和象背山等一批非常有潜力的矿床和矿(化)点。它们的矿化类型独特,成因类型多样,是冈底斯陆缘火山-岩浆弧演化过程不同阶段的产物。这些不同类型的矿床集中在一定的区域,已初步显示并成为冈底斯陆缘火山-岩浆弧带内极具成矿潜力、并有一定成矿远景的重要矿集区。相信通过今后进一步工作,该矿集区有望成为中国西部又一个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基地。  相似文献   

8.
农坪金(铜)矿床受控于东西向断裂构造带,产于英云闪长(斑)岩蚀变岩中,与闪长玢岩密切相关。矿床成因类型为次火山热液含金慢变岩型。矿床类型特殊,外围找矿潜力较大,对珲春地区金、铜找矿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高凡金矿矿床成因及成矿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恩世 《地球科学》1995,20(2):203-208
高凡金矿是山西省五台地区具有代表性的金矿床,该矿床受北西,北东向两条深大断裂控制的构造-岩浆活动带所制约,金(银)的初始富集与下元古界绿片岩相的火山-沉积变质建造的原岩沉积及其变质变形作用有关,矿床的成矿时间,空间春成因与长英质次火山岩关系密切,在成矿早期,成矿流体主要为次火山热液,在成矿中,晚期,大气水的加入对成矿起了重要作用。本文对该矿床的形成机制作了较深入的分析,对其成因提出了新的见解,同时  相似文献   

10.
陕西铅锌矿类型及其找矿方向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齐文  侯满堂 《陕西地质》2005,23(2):1-20
通过对陕西以往和新发现铅锌矿资源成果的分析、总结,将陕西铅锌矿床成因类型划为四级,其中一级划为内生矿床、外生矿床、变质矿床及叠生矿床;二级划为层控矿床、区域变质矿床、沉积矿床、火山成因矿床、热液矿床、接触交代(矽卡岩)矿床及伟晶岩矿床,其中区内最重要的铅锌矿床成因类型为层控矿床,次为区域变质矿床;与主要铅锌矿床有关的成矿系列初步划分为4个矿床成矿系列组合,6个成矿系列类型,9个成矿系列,其中主要与铅锌矿床有关的成矿系列为海底热液喷流-沉积铅锌矿床成矿系列、与热水渗滤作用有关的铅锌矿床成矿系列、海底喷流沉积-热液改造铅锌铜矿床成矿系列;与铅锌成矿有关的Ⅲ级成矿区(带)有5条,有关的Ⅳ级成矿区(带)有7条,主要铅锌成矿区(带)有12条,其中铅锌重点成矿区(带)有7条,即铅硐山-黄柏源铅锌铜成矿带、银硐子-桐木沟银铅锌铜重晶石成矿带、东川-小川铅锌铜成矿带、锡铜沟-板岩镇铅锌金汞锑成矿带、赵湾-黄石板铅锌金成矿带、阳平关-朱家坝古生代铅锌钴磷海泡石成矿区和勉县茶店子-宁强青木川金银铅锌铜硫成矿带。  相似文献   

11.
中国周边国家银矿床主要分布于原苏联、蒙古、日本、朝鲜、菲律宾、缅甸、印尼等国家。有5种类型银矿床可与中国相应地区银(含银)矿床进行类比,即(1)大陆边缘带陆相火山岩型(金-)银(-多金属)矿床;(2)火山(一次火山)热液型含银黄铁矿型铜或多金属矿床;(3)斑岩型银或含银金-铜(铅-锌-锡)矿床;(4)变质热液交代型金-银矿床或银-铅-锌矿床;(5)矽卡岩型含银磁铁矿或多金属矿床;并提出我国相应地区  相似文献   

12.
会昌县淘锡坝锡矿地质特征、成因初探及找矿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淘锡坝锡矿发育有云英岩型,破碎带蚀变岩型、(次火山)隐爆层间裂隙带型等锡矿化,(次火山)隐爆层间裂隙带型锡矿化是矿区主要矿化类型,矿化产于密坑山侵入杂岩体、北西部分鸡笼嶂组流纹质晶屑凝灰熔岩外接触带微细裂隙带中,矿体呈缓倾斜似层状、脉状,控矿因素主要有地层、岩浆岩、构造。矿化对火山岩岩性有一定的选择性,矿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岩浆岩,(次火山)隐爆层间裂隙带构造是矿床重要的赋矿构造,矿床成因类型为与火山活动期后次火山(隐爆)活动有关的岩浆期后高-中温热液交代-充填型矿床;同时,矿床兼具广义的斑岩型锡矿的特征,该矿化类型的初步探明,进一步拓展了赣南中生代火山岩区的找矿空间。  相似文献   

13.
东天山康古尔金矿带金矿床基本类型及成矿规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野外和室内研究证明,东天山康古尔金矿带内存在三种基本金矿类型:浅成低温热液型、韧性剪切带蚀变岩型及岩浆热液石英脉型。它们同产于活动大陆边缘上的火山岛弧带内,是岛弧岩浆-火山-沉积作用演化不同阶段的产物,彼此联系又各具特色。本文进行了种类矿床基本特征、分布规律及种类之间的对比研究,旨在建立成矿带成因与演化雏型,为下一轮找矿工作提供可能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甘肃桦树沟(铁)铜矿床的成因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古陆边缘弧-槽-盆体系的发生与发展,元古代基底火山(沉积)岩系经深循环水(海水)-热系统的作用,成矿物质被浸出和搬运,并经海底喷溢作用沉淀于海盆洼地中形成桦树沟矿床含铜建造,后期变质作用使成矿物质活化、转移和富集。桦树沟矿床为喷气(流)沉积-变质改造型(铁)铜矿床。  相似文献   

15.
白云鄂博赋矿白云岩成因研究历史,问题及新进展   总被引:18,自引:7,他引:11  
刘淑春  章雨旭 《地质论评》1999,45(5):477-486
前人对白云鄂博矿床赋矿白云岩的成因主要有4种认识(1)正常沉积;(2)岩浆侵入;(3)海底火山溢沉积;(4)与深源热卤水有关。笔者综合评述了这些认识的主要论据,阐述了笔者等的新发现-武放白云云岩为大型微晶丘-它可以较好地解释这些看起来极为矛盾的地质事实。  相似文献   

16.
东秦岭二郎坪群蛇绿岩中的火山成因硫化物矿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东秦岭二郎坪群蛇绿岩中广泛发育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火山演化从早期到中晚期分别形成铁矿层,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和黄铁矿化层,矿床具有层控性及距火山喷发中心带距离不同而控制的分带性规律,还有厚层基性熔岩形成铁矿,酸性火山岩赋存铜-锌型或铅-锌-铜型矿的岩性成矿专属性,矿床中伴有不同规模的金银矿化。  相似文献   

17.
东秦岭二郎坪群蛇绿岩中的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郎坪群蛇绿岩中多金属矿床属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加里东期火山作用早期形成铁(铜)矿层、中晚期随着酸性火山岩的增多和火山爆发作用的加强,形成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和黄铁矿化层。矿床具有距火山喷发中心远近不同的分带性和厚层基性熔岩成铁(铜)矿、酸性火山岩赋存铜-锌型或铅-铜型矿的成矿专属性。后者伴有金银矿化。  相似文献   

18.
云飞  聂凤军  刘妍  江思宏 《地质与资源》2010,19(2):151-156,143
对我国单一银(-金)矿床地质特征、成因类型和空间分布特点进行了总结.以成矿作用和成矿地质条件为基础,矿床成因为依据,我国单一银(-金)矿床可分为:(1)变质(混合岩化)热液型矿床;(2)火山(含次火山)热液型银(-金)矿床;(3)岩浆-热液型银(-金)矿床;(4)地热水溶滤型银(-金)矿床.  相似文献   

19.
吉南地区斑岩—热液脉型金多金属矿床成矿模式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对四个典型矿床(二密,西岔-金厂沟,正岔,荒沟山)的地质,地球化学等综合信息对比,发现它们在形成时间-空间-成因上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共同构成斑岩-热液成矿系统。该系统包括“三大”成矿体系,即:幔源岩浆体系,深穿透断裂构造体系,含矿气液流体体系。其中,二密铜矿产于中生代塌陷式火山机构内的斑岩体内外接触带,为斑岩型矿床,西岔-金厂沟金矿产于深穿透性构造控制的斑岩体边部,属斑岩-热液脉型金矿,正岔铅锌矿产于中生代斑岩体与早元古宙地层的外接触带,属热液矽卡岩型多金属矿,而荒沟山金矿则受控于北东向鸭绿江断裂体系与中生代斑岩共存的构造带中,属热液脉型金矿,在区域成矿上构成斑岩型,斑岩-浅成热液脉型和浅成热液脉型多金属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20.
新疆富蕴县乔夏哈拉铜(金)矿床成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疆乔夏哈拉铜(金)矿床为阿尔泰陆缘裂谷带早—中泥盆世火山岩地层中的一个重要矿床类型,其成因尚待探证。通过分析其成矿环境、探矿规律、火山作用及成矿物质来源等,认为该矿床为海相火山喷流沉积成因的层控矽卡岩型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