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向连格  艾宁  陈学 《江苏地质》2018,42(4):592-596
宁夏铁矿资源相对贫乏。矿床类型有受变质型、浅成中-低温热液型、风化型、化学沉积型4类。铁矿主要分布在5个地区,即贺兰山北段和中段地区、卫宁北山地区、香山地区、烟筒山地区。其中,贺兰山北段和中段地区分布王全口式海相沉积型铁矿,卫宁北山地区、香山地区和烟筒山地区分布照壁山式热液型铁矿和火山(顾家岘式)受变质型铁矿及茶梁子式风化壳型铁钴矿。铁矿的成矿期主要发生在中元古代长城纪、燕山期和第四纪3个时期。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已形成了6个面积较大的新油区,它们分别在新疆准噶尔盆地东部地区、吉林岔路河地区、大港孔店南部地区、冀东南堡地区、内蒙古二连地区、和青海尕斯库勒地区.据初步预测,这6个地区石油储量共为20多亿吨,其中已探明的有  相似文献   

3.
西藏申扎地区早泥盆世珊瑚类生物地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予杰  程立人 《地质学报》2008,82(6):750-759
对西藏申扎地区早泥盆世珊瑚类的研究表明,申扎地区早泥盆世珊瑚群不论是从分异度、丰度还是分布范围上,都获得了极大的发展。通过分析西藏申扎地区早泥盆世珊瑚动物群组合,利用大冢系数的定量计算得出以下结论:申扎地区与我国云南丽江地区、西秦岭地区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早泥盆世这3个地区为老世界大区(Old world realm)中的一个生物地理分区,并且进一步提出申扎地区与澳大利亚东部的关系密切。从混生的动物群角度上,印证了有关申扎地区是处于澳大利亚东部地区与我国华南之间过渡地区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李辉 《西北地质》2010,43(3):154-154
祁漫塔格地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近年来地质找矿有重要发现,铜、铁、钨、锡、铅锌、金和铂族金属矿产有巨大找矿潜力,已成为西北地区实现地质找矿重大突破最有希望的地区之一。为了加快推进该地区的地质找矿工作,充分展示祁漫塔格地区的找矿成果,尽快实现祁漫塔格地区找矿的重大突破,《西北地质》编辑部拟出版一期(正刊)《祁漫塔格地区地质找矿专集》,现特向广大科技人员征稿。  相似文献   

5.
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国外学者从侧重于核心区的研究扩展到对山区及高纬地区、边界边远地区、脆弱生态环境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等区域的研究。90 年代以后,随着理论探讨的深入,具有上述特征的不同区域在边际地区这一术语下得以进一步地提升和整合。近年来国际地理学界对边际地区的概念与理论、典型边际地区与边际化过程、边际地区的区域响应与全球化响应、边际地区发展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多视角的研究。与“核心区”、“兴盛区”及其“空间极化”相呼应,“边际地区”和“边际化过程”对“危急—问题区”及其机理提供了一套理论解释,展现出地理学空间差异和空间关系研究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石油、天然气勘查取得了重大突破。新疆塔里木盆地已评价出三块后备勘探开发基地,发现40多个构造。轮南地区和雅克拉地区已经证实都是一个大型复式油气聚集区,阿克库勒及达里亚地区、英买力地区、东河塘地区已试获高产油流。塔中1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我国页岩气勘探领域从上扬子地区逐步扩展到中扬子地区,位于中扬子的宜昌、神农架地区由于广泛发育五峰-龙马溪组黑色页岩而受到了较多的关注。本次研究通过对比鄂西宜昌、神农架地区与川东焦石坝地区五峰-龙马溪组黑色页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孔隙结构特征和构造保存条件等因素,综合评价宜昌、神农架地区五峰-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页岩的含气性。结果表明,神农架背斜北翼八角庙剖面五峰-龙马溪组黑色页岩发育以微孔和介孔为主的有机质孔隙,与宜昌和焦石坝地区五峰-龙马溪组黑色页岩孔隙特征相似,具备良好的页岩气储集空间。宜昌、神农架地区与焦石坝地区的五峰-龙马溪组黑色页岩在厚度、热演化程度、矿物组成、页岩孔隙类型和分布特征上有很大的相似性,但在页岩的分布范围、有机质丰度及类型上均存在差异。另外,宜昌、神农架地区受宜昌上升运动等构造活动的影响,在古隆起中心部位的五峰-龙马溪组遭受严重剥蚀破坏,页岩气保存条件较差,仅在古隆起周缘地区还发育保存条件较好的富有机质页岩。综合认为位于黄陵隆起东缘的宜昌斜坡带是今后鄂西、渝东地区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8.
五河地区与胶东及小秦岭地区金矿成矿地质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五河县荣渡-小溪集金及多金属矿整装勘查》工作在总结前人工作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比研究了五河地区、胶东地区以及小秦岭地区金矿床的成矿条件。研究认为,三个地区的金矿成矿地质背景相似,但是又各有其特殊性。五河地区相比于其他两个地区燕山期岩浆岩虽有分布,但岩浆活动及与之相关的郯庐断裂系发育程度和活动性均弱于胶东地区;五河地区金矿成矿物质来源主要为下地壳,无深部幔源物质的参与。五河地区、小秦岭地区金矿赋矿围岩(地层)金元素含量均较低,而胶东地区金矿赋矿围岩具有高背景值。总体而言在基底地层、岩浆作用及构造断裂活动等方面,五河地区与小秦岭地区更为相似。  相似文献   

9.
鲁中地区文祖断裂、铜冶店断裂带为同一断裂带,其两侧莱芜上游北部地区、莱芜铜山地区、新泰旋崮河地区的地质体中赋存有金、铜矿体,该断裂带具备赋存金、铜矿的有利条件,具有找金、铜矿前景。  相似文献   

10.
<正>本论文依托天津地质调查中心下发,长安大学刘建朝老师负责的项目《太行山地区中生代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研究》,项目要求对太行山平顺地区、邯郸地区、石湖地区、涞源地区及灵丘地区典型矿床及外围进行系统的研究,支家地铅锌银矿床正是该项目的一个重点研究对象。引用的图片及数据也都是来源于该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密云水库上游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评价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廖海军 《城市地质》2007,2(3):31-34
2002年9月在密云水库周边及上游地区(北京境内)总共采集土样98个,以《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168-95Ⅰ级标准为评价标准,对密云水库上游地区土壤重金属Cd、Pb、As、Hg、Cr、Cu、Ni、Zn的污染状况作了初步评价。研究结果发现密云水库周边及上游地区重金属污染以Cr和Hg为主,牤牛河上游为污染最严重地区,清水河上游、潮河下游放马峪地区、德田沟--崎峰茶地区受Cr元素轻度污染。该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原因是金属矿山不合理排放的尾砂及废矿石等人为因素所致。  相似文献   

12.
皖南山区地质灾害发育规律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皖南山区山高坡陡,是安徽省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多发、频发、易发地区,也是安徽省地质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地区。研究结果表明,脆弱的地质环境是该地区地质灾害发育的基础,强降雨是主要诱因,人类工程活动是加剧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因素。每年的六、七月份,在人类工程活动强烈地区,尤其是砂页岩和千枚岩分布地区,地质灾害呈集中、群发态势。开展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提高地质灾害气象预报精度、减缓人类工程破坏强度、完善群测群防体系将是该地区有效防治地质灾害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宁波地区典型淤泥质粘土工程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宁波地区120个软土地基工程的试验成果,采用数理统计和室内土工试验方法,系统分析研究了宁波地区典型淤泥质粘土的物理力学指标特征、各指标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固结主要参数,并与我国其他地区软土相关工程特性进行比较,揭示了宁波地区典型软粘土工程特性,即:天然含水率与孔隙比、重度与孔隙比、液限与塑性比相关性非常好;建立的宁波地区软土经验公式不同于其他软土地区。此外,结构性对该地区软土工程性状影响较大,固结系数和次固结系数都受其影响,且影响程度异于其他地区。   相似文献   

14.
王云生 《云南地质》2012,(2):249-252
受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候无常、高差较大等自然条件的影响,高海拔地区进行测量作业与低海拔地区有很大差别。根据高海拔地区矿山特点,结合多年矿山控制测量、特别是高海拔矿山控制测量经验,讨论在高海拔地区矿山因地制宜地建立测量控制网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晋陕峡谷地区北段岩溶地下水流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晋陕峡谷地区北段岩溶地下水流系统比较复杂,尽管在该地区开展了不少地下水资源的勘查工作,但仍然存在不少有争议的问题。本次研究利用水文地球化学方法对研究区内的清水河地区、准格尔地区、偏关-龙口地区和天桥地区的岩溶地下水系统特征以及黄河水对岩溶地下水系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对区内岩溶地下水流系统取得较为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为支撑我国界河地区国土防护工作,以中国、越南交界的元江—红河界河地区为研究区,基于3S技术进行界河地区的土壤侵蚀研究。采用Landsat 8卫星遥感数据,基于水体指数、植被覆盖度、土壤可蚀性及坡度进行土壤侵蚀强度研究,初步建立了界河地区的土壤侵蚀强度遥感评价方法,提出了界河地区国土防护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四川盆地陆相天然气类型主要为煤型气,而油型气的含量、分布较少,因此在研究四川盆地有利于油型气生成的陆相烃源岩特征及分布的基础上,从全盆的角度通过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结合构造条件分析了陆相油型气的分布、成因与来源情况。研究表明:1川西地区须一段、川中地区中下侏罗统发育腐泥型烃源岩,川中地区须一段发育薄层的腐殖腐泥型烃源岩;2油型气在川西地区须二段少量分布,在川中地区中下侏罗统大量分布,须二、须六段少量分布,在川南地区须家河组各段有一定量分布;3川西地区须二段油型气为二次裂解成因,来自川西地区须一段腐泥型烃源岩,川中地区中下侏罗统和须二、须六段油型气为干酪根裂解成因,中下侏罗统和须六段油型气来自川中地区中下侏罗统腐泥型烃源岩,须二段油型气来自川中地区须一段薄层的腐殖腐泥型烃源岩,川南地区须家河组各段油型气为二次裂解成因,来自下伏海相地层。  相似文献   

18.
穆洪波  张晓红  栾城 《地下水》2013,(6):46-47,112
北票市火山岩面积分布较广,火山岩地区地下水储存形式主要有风化裂隙水、岩石裂隙水、构造裂隙水三种形式,研究火山岩地区地下水的富存形式和规律特点,对充分开发利用火山岩地区地下水、解决火山岩地区灌溉和人畜吃水,有着极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采用加权有效裂缝面密度参数,可以反映研究层段有效裂缝的整体发育情况。基于塔里木盆地牙哈、英买力、塔中和塔东等四个地区28口井的岩心观察,对寒武系上、中、下统的白云岩构造裂缝分别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构造裂缝发育程度方面,内幕型裂缝发育区(塔中地区和塔东地区)加权裂缝平均面密度明显大于潜山型裂缝发育区(牙哈地区和英买力地区);有效裂缝发育程度方面,塔中地区和牙哈地区上寒武统加权有效裂缝平均面密度较大,反映了裂缝对白云岩储层有较好的改造作用;英买力地区中寒武统有效裂缝相对发育;塔东地区各统有效裂缝基本不发育。有效裂缝发育程度的差异,与潜山区和内幕区构造活动强度、流体活动类型及裂缝充填的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20.
山东沂沭断裂带早白垩世晚期恐龙足迹特征差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些年来,在山东沂沭断裂带南部地区(莒南、临沭、郯城和东海)的下白垩统上部大盛群中发现了大量的恐龙足迹化石,而这些化石反映的足迹类型、形态大小、足迹踩踏深度等方面都存在有差异性。研究发现,在足迹类型方面,莒南地区以兽脚类和鸟脚类恐龙足迹为主,临沭、郯城和东海地区以蜥脚类恐龙足迹为主。足迹大小方面,莒南地区的兽脚类足迹可划分为类型Ⅰ和类型Ⅱ两种类型,而东海地区的恐龙足迹主要属于类型Ⅱ,但是莒南地区大多数足迹的趾间角要小于东海地区的,这可能是由于兽脚类恐龙属种的不同所造成的;莒南地区鸟脚类足迹绝大多数要小于临沭地区的鸟脚类足迹;郯城地区的蜥脚类足迹较小,而莒南、临沭和东海地区大多数蜥脚类足迹的大小较为相似,个别临沭和莒南地区的蜥脚类恐龙足迹较大。足迹踩踏深度方面,临沭、东海和郯城地区的足迹相比莒南地区的足迹要稍深,这与足迹形成在不同湿度、黏度、颗粒度的沉积物表面上有密切联系。基于上述研究认为,在早白垩世晚期,沂沭断裂带内生活着种类繁盛,数量庞大的恐龙动物群,联系到沂沭断裂带东部诸城地区早白垩世早期地层中也发现有大量的以兽脚类为主的恐龙足迹化石,推断在早白垩世,沂沭断裂带及胶莱盆地当时为一个理想的恐龙生存、繁衍的栖息地。同时,山东早白垩世大量恐龙足迹化石的发现也为整个华北甚至东北亚地区晚中生代恐龙属种的分布、演化以及古地理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和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